後山有個大王愛賣菜 花蓮新移民/大王菜舖子老闆王福裕找回快樂 | 🍄樂愛生活手札
願 疫情遠離世界每一個人
你我心中有愛 生活就更心安

2014/12/31

後山有個大王愛賣菜 花蓮新移民/大王菜舖子老闆王福裕找回快樂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來源   文/記者張雅琳  攝影/吳東峻

在這裡,重新開始

原居台南,2004年移居花蓮

 六十年次的王福裕在台南出生長大,從還在成大都市計畫系攻讀碩士就以「大王」稱號縱橫江湖,九年前,他為了做城鄉規畫的案子,翻過中央山脈搬到花蓮。在這裡,大王發現農夫遇上生存困境:
只會種、不會賣,為了幫助這些採自然農耕友善土地的小農,他告訴指導教授:「我不做規畫,要去賣菜了。」
2008年,大王菜舖子開張,開始推動「BuyFresh, Buy Local.」這是一場向在地農夫購買有機食材的行動。不過,大王對他留在花蓮還有一個說法,「丟系堵到啦(台語)!」短短一句話,道盡他瀟灑不羈的個性。

對在台南曾文溪畔長大的庄腳囝仔大王來說,花蓮,喚起他對兒時鄉村生活的種種美好記憶,提供他一個和妻女快樂生活的選項,大王說,可以釣魚、抓青蛙的地方西部不是沒有,但要走半天才能找到,「花蓮這裡一不小心就有。」他隨手一指村子路邊的大水溝,小朋友下課後會在這裡玩水,「鄉村本身就是好玩的地方。」

大王侃侃而談現在的農村規畫都是在追求過去、一個擁有很多簡單快樂的傳統時代,巷子口吹風、偷拿雞籠去抓魚、挽隔壁果園的蓮霧⋯⋯,他懇切地說:「那是一個理想世界,是我的烏托邦,而花蓮有實現的可能。」以務農人口為主的花蓮仍保有傳統農業社會典型,「這裡不像西部,人被驅駛過著求名求利的生活。」在大王眼中,花蓮提供了最單純的生活樣貌,是一種對於美好年代的「回歸」。

大王認為,每個人應該給自己一些時間「掉」在一個地方,不要蜻蜓點水似的玩兩三天就走,「在花蓮住一個月,沒有人不會愛上這個鄉下。」他強調,在東部生活最重要的,就是學著自己做,新移民最好是口袋空空地來,才會實實在在地生活,「沒錢你會買刀子嗎?沒錢你會自己做刀子!」大王笑說你會發現自己原來會的很多,「揀東揀西拼出一個房子,就送(台語)!」到那個時候,「你會歡喜這個生活。」這就是花蓮能帶來的快樂。

花蓮的簡單質樸,讓人的物質需求都回到原點、一種很純粹的欲望,像是想要吃飽、睡得好,或是工作得滿身大汗後想要沖個澡,「舒服!」大王高喊著,彷彿可以想像蓮蓬頭灑下的那股清涼,此時,蟬聲唧唧的夏日午後空氣裡,飄過一陣後山自由的微風。
 

------------

大王的故事,是由網友win在「最感謝的小人物」感謝卡中提供線索,再由Yahoo!奇摩微革命團隊循線完成報導。故事的主角大家都叫他「大王」,是個博士生,結果竟然跑去賣菜!他到底在想什麼啊?只能說,一切都是為了愛。




如果沒有愛,大概就不會有菜。

故事開始,是因為一個小女孩的誕生,她的爸爸想要讓孩子吃新鮮無農藥汙染的好菜,他的愛,牽引著一家人到花蓮落地生根,然後,一口接著一口,隔壁的鄰居、朋友、朋友的朋友……紛紛開始一起吃菜,就這樣,吃出一間「大王菜鋪子」。

所以……大王應該是很有計畫很有目標的進行這件事情囉?
尤其大王的背景是顯赫的「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系」博士班生,更引人聯想背後的都市改革使命。「事情沒那麼複雜啦!」本名「王福裕」的大王一派輕鬆地說。

共同購買當地有機農夫的菜

穿著短褲和T恤的大王一邊教三歲女兒菜菜子怎麼拿小鐮刀割稻子,一邊酷酷地說,「啊~簡單的說就是一邊要吃菜,一邊要賣菜,買的人變多就變成共同購買,很單純,共同購買也不是甚麼新鮮事,很早以前就有了啊。」

2001年,當時大王還沒開始賣菜,因為到花蓮做都市規劃,發現花蓮從事「手工」的人非常多,例如做石雕的、刻桌子的。農夫靠雙手工作,在大王眼裡也屬於「手工業」,但是這群人因為沒有資本,也不太懂怎麼廣告自己的產品,所以東西生產後賣不出去,生活很苦。

就像當一位小農辛苦種了50斤的火龍果,因為數量少,只能送到產銷班,眼巴巴期待有盤商願意買再轉賣到市場。
所以盤商很容易從中剝削小農,假設1斤要賣30元才符合成本,但盤商會故意站著聊天不出價,等果菜慢慢萎凋,小農一急往往就降價賠本批給盤商,一轉頭盤商卻以一斤55元高價賣出。大王看不過去,決定變成買菜者跟賣菜者中間的平台,提供農友合理的收購價格。



自小在台南長大,大王從小就是個愛在田野間跑跑跳跳的孩子,當了爸爸也不改活潑的個性,內心裡希望「對得起小朋友」,所以,2006年大王決定到花蓮落腳,開始吃菜買菜賣菜。

每天一大早,大王就到農夫的田裡採新鮮蔬菜。一開始,大王跟來幫忙的朋友都是蹲在農場上就地分菜,夏天熱到受不了,就跟人家借屋簷下整理菜,豆大的汗珠一顆一顆滴下來。大王對菜真的很好,自己熱沒關係,但菜一遇熱就會萎縮,他還特別跟在台南麻豆開修車廠的姐夫買了一台「冷凍車」,讓菜吹冷氣。


門當戶對的問題

支持大王理念的朋友愈來愈多。「你知道嗎,我在網路上PO了一張小黃瓜收成的照片,當天就有2萬人看,讓人不敢相信,」朋友跟網友的回饋,讓大王覺得可以往前再做些甚麼,「知道有力量能穩定支持農友的生存,所以後來才成立菜鋪子。」

2008年1月12日大王菜鋪子正式掛牌上菜,推動「Buy Fresh,Buy Local」跟在地農夫購買有機食材的行動。剛開始,只是陽春地在部落格跟電子郵件在網路上賣菜,「大家都像朋友,所以每次出菜前,寫信還要打個招呼,問候一下近況甚麼的,後來有一個買菜的程式設計師實在受不了,主動幫菜鋪子設計了現在的訂菜系統,」整個過程連大王自己都覺得很奇妙。


為朋友買菜的心意


「共同購買」最重要的就是品質,所以大王會到處趴趴走,尋找當地種植有機的農友、漁友。雖然,大王賣的菜沒有比較便宜,但是大王的用心一點也不少。

如果對方正在餵母奶,大王的配菜就不會有「韭菜」;如果買菜的人生理期來,大王就不會配瓜類;如果婆婆來家裡,大王就知道當天不要送菜過去,以免媳婦被唸「幹嘛買比較貴的菜」。

「我們不說買菜的是『客人』,是『朋友』,啊~朋友要吃的,你當然會替他想啊,」大王理所當然地說。如今,在200多個家庭的支持下,60多個農友更有力量持續耕耘,每日、每月、每年,為台灣不斷種出新鮮的食材。



原文: http://tw.topic.campaign.yahoo.net/localtouch/someone_article.php?c=3&aid=99&_c=h05

>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精選文章

最新文章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隨機推薦文章

焦點文章

老長壽需要的5個微條件,第一條就顛覆傳統觀念了!

W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