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修謝幕 // 人,一輩子做好一件事 | 🍄樂愛生活手札
願 疫情遠離世界每一個人
你我心中有愛 生活就更心安

2013/07/02

李國修謝幕 // 人,一輩子做好一件事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



屏風表演班藝術總監李國修今天(2013/07/02)凌晨3時34分因大腸癌病逝,享年58歲,屏風表演班工作人員表示,李國修病逝時面容安詳。


幕起幕落/我們的舞台/我們的人生.
謝謝你曾帶給我們的所有感動
人,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就功德圓滿了.....



 

十三歲那年,我非常叛逆。有一天,放學回家,看見父親坐在小藤椅上納鞋,我很不禮貌的問父親: 「爸!你做了一輩子的戲鞋,也沒有發過財,你為什麼不改行?」父親伸出一雙手,他說:「你爹我打十六歲做學徒到今天,就靠著這雙手,養活一家子 。你們五個孩子,哪一個少吃一頓飯?少穿一件衣裳?我改什麼行?進你娘!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情就功德圓滿了。」

   感謝「吳三連獎基金會」,文學獎戲劇類的評審們。自1986年10月6日創團的屏風表演班,截至目前為止,已經發表了40個作品,累積觀眾人口超過1304006人次,演出場次已經達到1535場次。40個作品中,我的作品累積超過30個。

   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的劇本裡有一句台詞:「大人啊!請您善待這班戲子伶人,不可怠慢!因為他們是這個時代的縮影!」

   在台灣藝術生態未臻成熟的大環境裡,創團25年,走過四分之一世紀的屏風表演班,在作品裡持續展現高度藝術成就與穩定的票房收入,我們深信這已經是台灣一個值得驕傲的藝術奇蹟。

   在卅個作品中,最能代表我個人特質與生命態度的作品就是《半里長城》、《莎姆雷特》、《京戲啟示錄》、《女兒紅》。我擅長藉用戲中戲的形式,來影射與反應這個時代。我也透過舞台上的風屏劇團書寫我經營屏風表演班的難為,我更透過風屏劇團團長李修國的身影在舞台上追憶影響我生命最重要的兩位至親——我的父親與我的母親!我知道我的作品非常的地域性,非常的Local!在全球化來臨的時代,我堅信「Local is Global !」的概念。我的自信來自於我對這片土地的愛,我始終以心用情寫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事景物情,呈現城市節奏與脈動,我在舞台上只想探討生命的故事。

   近十年來,在大學學府裡,研究李國修的戲劇作品,也逐漸成為一種顯學。但是,坊間幾乎找不到幾本李國修的劇本。我在屏風表演班扮演多重身份——創辦人、藝術總監、編導演,我只是不停地往前走,幾乎沒有時間停下來回頭看自己,這一年來我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要將我的作品集結成冊。我們預定在12月下旬,將推出「李國修劇本集」一套27個劇本出版上市,在台灣現代文學史上卡位。感謝「吳三連獎基金會」頒給我的獎金,這筆及時雨也解決了我劇本集的部份資金。

   從事劇場工作超過卅年,只求三件事。一求溫飽,二求安定,三求傳承。在傳承的部份,除了生命、信仰,我更意識到思想的傳承。這幾年我在大學開課,我在屏風收徒,我樂於分享劇本創作的原理與樂趣。
   易卜生說:「劇作家一生的創作,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愛而創作,第二個階段,為朋友而創作,第三個階段,為錢而創作。」我很自豪,我從不為錢而創作,我的作品裡說的都是生命裡的愛。

   十五年前,某一個夜晚,我在皇冠小劇場遇見林懷民老師,他關心我的近況,當時,我提到了一個我自己很不滿意的作品,甚至是失敗的作品。記得林懷民老師說:「國修!不要害怕失敗!我們都要經歷這樣的經驗。」

   我反覆思索這句話

   多年以後,我的腦海一直不斷地浮現著我對戲劇創作的體悟

   我說——

「我,一生中都在不斷地創作失敗的作品。

因為,人生是不完美的。


在不斷失敗中持續創作,

是為了從作品中檢驗自己在人生中的成長。


在成長的勇氣中,不斷地尋找愛與自尊,

並且實現自信與圓滿完美的一生。」

  
  我經常遇見不同的人問我同一個問題:「在你完成的作品中,你最滿意的是哪一個?」
  我的回答是:「下一個!」

-- 原文網站: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精選文章

最新文章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隨機推薦文章

焦點文章

老長壽需要的5個微條件,第一條就顛覆傳統觀念了!

W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