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在冰冷的水泥地上,親手鋪設出一片生機盎然的草皮嗎?這不僅能美化環境,還能帶來涼意與舒適感。從前期的規劃、泥土鋪設,到草種的選擇、播種與後期養護,每一步都至關重要。這篇文章將為你詳細解說,如何在水泥地上成功打造你的夢想草皮。
一、場地評估與規劃:成功的第一步
在動工之前,仔細評估你的水泥地是成功的關鍵。
1. 排水系統
水泥地本身不透水,若無良好排水,積水會導致草皮爛根、病害叢生。
* 評估現有坡度: 觀察水泥地是否有自然坡度引導水流。若有,可利用現有坡度將水導向排水口。
* 設置排水孔或導水槽: 若無坡度或坡度不足,必須考慮鑽孔增加排水點,或在草皮下方設置隱藏式導水槽,將積水引導至低窪處或集水區。可以在鋪土前,在水泥地上規劃出略微傾斜的坡度(每公尺約1-2公分落差),以利水流。
2. 日照條件
草皮的生長需要充足的陽光。
* 全日照: 大部分草種需要每天至少6小時的直射陽光。
* 半日照或陰暗處: 若日照不足,則需選擇耐陰的草種,如聖奧古斯丁草(St. Augustinegrass)或一些混播草種。日照不足會導致草皮稀疏、顏色不佳,且容易滋生苔蘚。
3. 承重能力
確認水泥地基是否能承受泥土和水的重量,特別是對於老舊或狀況不佳的水泥地。一般而言,健康的RC(鋼筋混凝土)地坪都能承受,但若有疑慮,最好諮詢專業人士。
二、鋪設泥土:草皮生長的基礎
選擇和鋪設合適的泥土是草皮健康成長的基礎。
1. 土壤選擇
* 複合介質土: 最理想的選擇是富含有機質、排水良好且保水性適中的複合介質土,而非單純的紅土或黏土。這種介質通常由壤土、沙子、腐植土或泥炭土等按比例混合而成。
* 壤土: 提供結構和養分。
* 沙子: 增加排水性。
* 有機質(腐植土/泥炭土): 改善土壤結構、保水保肥,並提供微生物活動的環境。
* 避免使用純黏土或純沙土: 純黏土易板結、排水不良;純沙土則保水保肥能力差。
* PH值: 大多數草種喜歡微酸至中性的土壤(pH值介於6.0-7.0)。若不確定,可進行土壤檢測。
2. 鋪設厚度
這是水泥地上種草的關鍵考量。
* 最低要求: 至少需要 10-15公分 的泥土厚度才能讓草根正常生長和吸收養分。
* 理想厚度: 20-30公分 會提供更穩定的生長環境,減少草皮因水分或養分不足而枯黃的風險,並為更深根的草種提供空間。
* 分層鋪設: 可以考慮先鋪一層約5公分厚的粗砂或碎石作為底層,增加排水能力,再鋪設培養土。
3. 鋪設與整平
* 鋪土: 將選好的土壤均勻鋪在水泥地上,達到預期的厚度。
* 初步整平: 使用耙子或推板將泥土初步整平,清除大的石塊或雜物。
* 輕微壓實: 用輕型滾筒或腳踩方式輕輕壓實土壤,避免未來沉降不均。但切勿過度壓實,以免影響排水和透氣。
* 再次整平: 用長木板或水平尺進行精細整平,確保表面平坦,沒有明顯的凹陷或凸起,以利後續播種或鋪設草皮卷。
三、草種選擇:因地制宜,量身打造
選擇合適的草種是決定草皮成功與否的關鍵。主要考量因素包括氣候、日照、用途及養護意願。台灣地區常見的草種可分為暖季型和冷季型。
1. 暖季型草種 (Warm-Season Grasses)
適合台灣濕熱氣候,生長活躍期為夏季,冬季可能休眠或變色。
* 百慕達草 (Bermudagrass)
* 優點: 耐熱、耐旱、耐踐踏、生長速度快、修復能力強。葉片細緻,顏色翠綠。適合需要高強度使用的區域,如運動場、公園。
* 缺點: 不耐陰、需要充足日照。冬季會休眠變黃,需頻繁修剪以保持美觀。
* 適用範圍: 陽光充足的庭院、遊憩區、運動場。
* 台北草 (Zoysiagrass / Manila Grass)
* 優點: 極耐熱、耐旱、耐貧瘠、耐修剪、病蟲害少,對日照要求相對較低(可忍受部分遮蔭)。草皮密度高,踩踏感舒適。
* 缺點: 生長速度較慢,一旦受損恢復期長。冬季會休眠變黃,葉片較粗硬。
* 適用範圍: 一般庭院、斜坡、不常修剪的區域。是台灣最常見且推薦的草種之一。
* 聖奧古斯丁草 (St. Augustinegrass)
* 優點: 葉片寬闊,顏色深綠,耐陰性較好,能忍受部分遮蔭。耐鹽性佳,適合沿海地區。生長迅速,能快速形成緻密的草坪。
* 缺點: 不耐寒、不耐踐踏。容易產生茅草(Thatch),需要定期梳草。
* 適用範圍: 遮蔭較多的庭院、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 地毯草 (Carpetgrass)
* 優點: 耐濕熱、耐貧瘠、耐酸性土壤、對低肥力環境有良好適應性。生長速度快,維護成本低。
* 缺點: 不耐寒、不耐旱、不耐鹽。葉片較粗。
* 適用範圍: 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一般草坪、果園草生栽培。
2. 冷季型草種 (Cool-Season Grasses)
適合溫帶氣候,生長活躍期為春季和秋季,夏季高溫時會進入休眠。在台灣,通常只在高海拔或冬季寒冷地區使用,或與暖季型草種混播以保持冬季綠色。
* 高羊茅 (Tall Fescue)
* 優點: 耐旱性較好,根系深,能忍受一定程度的低修剪。耐陰性在冷季型草種中表現不錯。
* 缺點: 不耐高溫高濕。
* 適用範圍: 在台灣多用於混播,以提供冬季綠色,或種植於中高海拔地區。
* 黑麥草 (Ryegrass)
* 優點: 發芽和生長速度極快,能迅速綠化。常用於冬季覆播,以彌補暖季型草在冬季的枯黃。
* 缺點: 不耐熱、不耐旱。生命週期通常較短(一年生或多年生)。
* 適用範圍: 冬季臨時綠化、運動場快速修補。
綜合考量:
在台灣,如果你的水泥地在平地且日照充足,百慕達草和台北草是比較推薦的選項。
如果日照條件不佳,則可考慮聖奧古斯丁草。
若想讓草皮四季保持綠意,則可能需要考慮暖季型和冷季型草種的混播,但這會增加管理複雜度。
四、播種與鋪設草皮卷
選擇播種還是鋪設草皮卷,取決於你的預算、時間和期望效果。
1. 種子播種 (Seeding)
* 優點: 成本較低,選擇的草種種類更多樣。
* 缺點: 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形成完整的草皮(數週到數月),初期對雜草的防禦力較弱,需要細心呵護。
播種步驟:
* 種子準備: 選擇新鮮、發芽率高的草種。可先用少量水浸泡種子數小時(催芽),有助於提高發芽率。
* 播種方式:
* 手撒: 適合小面積。將種子均勻撒播在已整平的泥土表面。為確保均勻,可將種子分兩批,交叉方向撒播。
* 播種機: 適合大面積,可確保播種均勻。
* 覆蓋與壓實: 播種後,用薄薄一層泥土(約0.5-1公分厚)輕輕覆蓋種子,然後用輕型滾筒或木板輕輕壓實,使種子與土壤緊密接觸,利於吸水發芽。
* 澆水: 播種後立即輕柔澆水,務必保持土壤濕潤,直到種子發芽。使用霧狀噴頭,避免沖散種子。在發芽初期,每天可能需要澆水數次,保持土壤表層濕潤。
* 發芽與養護: 根據草種不同,約5-21天後會發芽。發芽後逐漸減少澆水頻率,增加單次澆水量,鼓勵根系向下生長。
各種草皮優缺點詳解表
草種名稱 | 適用氣候類型 | 優點 | 缺點 |
---|---|---|---|
百慕達草 | 暖季型 |
- 極耐熱、耐旱,適合台灣炎熱氣候 - 耐踐踏,適合高使用頻率區域(如球場、遊憩區) - 生長速度快、修復能力強,受損後能迅速恢復 - 葉片細緻,顏色翠綠,美觀度佳 |
- 不耐陰,需要充足的日照(每日至少6小時直射光) - 冬季會休眠變黃,影響冬季景觀 - 需頻繁修剪以維持美觀和密度 - 擴散性強,若無隔離帶容易蔓延至不希望的區域 |
台北草 | 暖季型 |
- 極耐熱、耐旱,對貧瘠土壤適應性佳 - 耐修剪、病蟲害少,養護成本較低 - 耐陰性相對較好(可忍受部分遮蔭) - 草皮密度高,踩踏感紮實舒適 - 是台灣最常見且推薦的草種之一 |
- 生長速度較慢,一旦受損恢復期長 - 冬季會休眠變黃,影響冬季景觀 - 葉片較粗硬,質感不如百慕達草細緻 - 若過度潮濕易有病害 |
聖奧古斯丁草 | 暖季型 |
- 耐陰性最佳,適合有部分遮蔭的區域 - 葉片寬闊,顏色深綠,視覺效果良好 - 耐鹽性佳,適合沿海地區 - 生長迅速,能快速形成緻密草坪 |
- 不耐寒、不耐踐踏,不適合高使用頻率區域 - 容易產生茅草 (Thatch),需要定期梳草以維持健康 - 對肥料需求較高,否則容易變黃 - 可能吸引害蟲,如飛蝨 |
地毯草 | 暖季型 |
- 耐濕熱、耐貧瘠、耐酸性土壤,對環境適應性強 - 生長速度快,能迅速覆蓋地面 - 維護成本低,適合粗放管理 |
- 不耐旱、不耐寒、不耐鹽 - 葉片較粗,質感不如其他草種細緻 - 容易抽穗,影響整體美觀 |
高羊茅 | 冷季型 |
- 根系深,耐旱性相對較好 - 能忍受一定程度的低修剪 - 耐陰性在冷季型草種中表現不錯 |
- 不耐高溫高濕,在台灣平地夏季容易枯死 - 通常需要較多灌溉才能保持最佳狀態 - 容易形成叢生,影響草皮均勻性 - 在台灣多用於混播以提供冬季綠色,單獨使用風險較高 |
黑麥草 | 冷季型 |
- 發芽和生長速度極快,能迅速綠化 - 適合冬季覆播,彌補暖季型草冬季枯黃的不足 - 耐寒性佳 |
- 不耐熱、不耐旱,夏季高溫下難以存活 - 生命週期通常較短(多為一年生或短命多年生) - 需要頻繁修剪以保持美觀 - 不適合單獨作為永久草皮,多為臨時綠化或混播使用 |
其他草
儉草(Carex spp.):
儉草是一類禾草,通常生長在潮濕的環境中,葉片細長,具有一定的耐踐踏性,常被用作草坪或地被植物。
假儉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
假儉草也是一種禾草,同樣具有耐旱、耐踐踏的特性,且容易維護,因此也常被用作草坪或地被植物。
名稱由來:
由於假儉草的生長習性和外觀與儉草相似,但實際上卻是不同的植物,因此人們就以「假儉草」來稱呼它,表示它有幾分像儉草,但又不是真的儉草。
2. 鋪設草皮卷 (Sodding)
* 優點: 立即見效,快速形成綠色草皮,美觀。雜草競爭力強,初期維護相對簡單。
* 缺點: 成本較高,對土壤準備要求高。
* 適用範圍: 追求快速綠化、預算充足的項目。
鋪設步驟:
* 草皮卷準備: 訂購品質良好、新鮮的草皮卷,並在送達後盡快鋪設。
* 鋪設方式:
* 從邊緣或直線開始鋪設,像鋪地毯一樣,將草皮卷緊密地貼在整平的泥土表面。
* 每塊草皮卷之間要緊密連接,避免留下縫隙。可以交錯鋪設,避免直線狀的接縫。
* 遇到不規則邊緣或障礙物時,用刀具切割草皮卷以符合形狀。
* 壓實: 鋪設完成後,用重型滾筒(或踩踏)將草皮卷壓實,確保草根與下方泥土緊密接觸,促進生根。
* 澆水: 鋪設後立即大量澆水,直到水滲透到草皮下方,讓土壤完全濕潤。初期每天保持濕潤,直到草皮完全生根(通常約2-4週)。
五、隔離帶資材與設計
在水泥地上鋪草皮,隔離帶的設計尤為重要,它能有效界定草皮區域,防止泥土流失,並為排水提供邊界。
1. 功能
* 邊界界定: 清晰區分草皮與周圍水泥地或景觀區域。
* 土壤保持: 防止泥土被雨水沖刷流失到水泥地面。
* 美觀: 提供整潔、專業的外觀。
* 阻擋草蔓延: 對於一些匍匐性強的草種(如百慕達草),隔離帶能有效限制其向外蔓延。
2. 常見資材
* 磚塊/鋪路石:
* 優點: 堅固耐用、美觀、選擇多樣、可構成曲線或直線。
* 缺點: 成本相對較高、安裝較費工。
* 應用: 可以沿著草皮邊緣砌一排磚牆,或直接將磚塊埋入土中,露出部分作為邊界。
* 塑膠/橡膠邊界條:
* 優點: 成本低、易於彎曲成各種形狀、安裝簡單。
* 缺點: 耐用度不如磚石、長時間曝曬可能老化變脆、較不美觀。
* 應用: 適合臨時性或預算有限的項目。
* 金屬邊界條(鋼、鋁):
* 優點: 非常堅固、耐用、外觀簡潔現代、能形成非常精確的邊緣。
* 缺點: 成本較高、安裝可能需要專業工具。
* 應用: 現代景觀設計、需要精確邊緣的場所。
* 混凝土/水泥圍邊:
* 優點: 與水泥地融為一體、極其堅固耐用、可塑形。
* 缺點: 施工難度高、一旦形成難以更改。
* 應用: 永久性景觀、與整體水泥結構搭配。
3. 安裝考量
* 深度: 隔離帶應有足夠的深度,至少能插入土壤中,部分材料甚至需要基礎支撐,以防止位移和確保土壤保持。
* 高度: 隔離帶應略高於草皮表面,以有效阻擋土壤流失。
* 與排水結合: 隔離帶可以與導水槽或排水孔結合,引導多餘的水分排出。
六、草皮養護:維持翠綠的關鍵
一旦草皮建立起來,持續的養護是保持其健康與美觀的關鍵。
1. 澆水
* 初期: 播種或鋪設後的前幾週,保持土壤持續濕潤至關重要。
* 生長穩定後: 減少澆水頻率,增加單次澆水量。目的是讓水分深入土壤,鼓勵草根向下生長。一般而言,每次澆水應使土壤濕潤至15-20公分深。
* 觀察: 觀察草葉變暗綠色、捲曲或出現腳印時不立即恢復,就是缺水的信號。
* 時間: 最佳澆水時間是清晨,可以讓水分充分吸收,並在夜間來臨前讓葉片乾燥,減少病菌滋生。
2. 修剪
* 高度: 大多數草種的理想修剪高度為3-5公分。過低會削弱草皮,過高則容易倒伏。
* 頻率: 根據草種生長速度和季節而定。暖季型草在夏季生長旺盛,可能每週修剪一次。
* 原則: 每次修剪高度不應超過草葉總高度的1/3,避免對草皮造成過大壓力。
3. 施肥
* 時機: 通常在春季和秋季進行施肥,促進生長和養分補充。夏季暖季草生長旺盛,可適量追肥。
* 肥料選擇: 選擇平衡型或高氮的草坪專用肥。
* 用量: 嚴格按照產品說明施用,過量施肥會燒傷草皮。
4. 病蟲害與雜草管理
* 預防: 良好的排水、適當的澆水和施肥是預防病蟲害的最佳方式。
* 監測: 定期檢查草皮,及早發現病蟲害和雜草問題。
* 處理:
* 雜草: 人工拔除是小面積最有效的方式。大面積可考慮選擇性除草劑,但需注意對草種的影響。
* 病蟲害: 若出現病蟲害,可諮詢園藝店或專家,使用合適的殺菌劑或殺蟲劑。
5. 通氣與梳草 (Thatching)
* 通氣: 對於長期踩踏或土壤板結的草皮,可使用打孔機進行通氣,改善土壤透氣性,促進根系生長。
* 梳草: 某些草種(如聖奧古斯丁草)容易形成一層枯死的莖葉層(Thatch),影響水肥滲透。定期用梳草機或耙子清除茅草有助於草皮健康。
在水泥地上建造草皮是一個需要耐心和細心的工程,但當你看到一片翠綠的草地在你眼前展開時,所有的努力都會是值得的。
從泥土的選擇到草種的搭配,再到細緻的養護,每一步都環環相扣。希望這份詳盡的指南能幫助你成功打造出屬於你的城市綠洲!
百慕達草和台北草都是常見的草坪草種,但它們在生長習性、耐受性等方面存在差異。
百慕達草(Bermuda grass) 屬於禾本科狗牙根屬,具有較強的耐熱、耐旱、耐踐踏性,也較能適應較差的土壤環境,但需要充足的陽光,且生長速度快,需要經常修剪。
台北草(Zoysia matrella),又稱溝葉結縷草,耐旱性也很好,也較耐陰,但耐寒性不如百慕達草,冬季可能出現葉片變黃的現象。
補充說明:
百慕達草:
適合用於運動場、高爾夫球場等需要耐踐踏、耐磨損的草坪。
台北草:
適合用於庭園造景、公園等,葉片較細緻,視覺效果較佳。
選擇哪種草坪草,需要根據具體的使用環境、維護條件和個人偏好來決定。
1.用混植的方式,不要用台北草系列,可以用假儉草、百慕達草(高爾夫球場用的即是)和地毯草類混合播草籽.
2.一般草籽每一平方公尺約要3-5公克的用量,40坪約130平方公尺大約要用500-600公克,大約花不到1千元.
3.用種子的話種植前要先用水泡種子約4-8時(冬天要久一些)促進其發芽,如果怕種子太少太輕不好撒種的可以加入乾淨的砂子增重量,均勻後撒播.
4.對了撒草籽前要先整地,去除現有的雜草及雜物石塊等,混入一些有機質的土壤,然後澆水後再撒播草籽.
5.事後要保持潮濕的環境,並在一個月後再補撒一次種子,用量是第一次的一半,大約三至六個月可以到草皮的成長;之後要隨時修剪維持其平整,因為混植的方式所以雜草可以因混植的方式而不會覺得有雜草出現.
6.如果經費夠的話,而又要速成的話則直接買草皮,一樣不要買台北草類(韓國草,斗六草等);一坪約300-350元應該就可以買到,買20坪用50%的條舖方式,種植完後(種植前的整地工作同前項)要灌水及壓平夯實並注意不平整的地方補砂土(直接蓋上去,草會草上來).
7.尚有一種方種植方則可用「植草帶」,是一種像紙張的材質兩層,草籽夾在中間,種植則是直接將植草帶舖在地表上,然後固定覆上一些土並澆水,保證種子可以很均勻的分佈,可是有些貴。
原文網站: 更多文章歡迎至原PO網站瀏覽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