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青斑除了餐廳宴席,是否能走入家庭餐桌?(照片提供/毛魚)
by 上下游記者 林吉洋
石斑魚是許多餐廳婚宴的必備門面菜,二十年前,台灣曾有石斑王國美稱,2010年兩岸簽訂ECFA協議,將石斑魚列入早收清單(免稅項目),讓台灣石斑魚產業立享政治紅利,2014年石斑總產量更達到歷史高峰的2.6萬噸,高達八成以上的產量外銷中國。
然而在中國石斑養殖業崛起,產量逐年上升超過台灣八倍,台灣石斑節節敗退,2016年民進黨執政,中國開始對台灣石斑魚照實徵收13%營業稅(註1),加上中國推行禁奢政策,讓專走餐廳銷售的石斑,價格大受打擊。
今年(2020)二月武漢肺炎疫情大爆發,中國各大城市封城全面影響貿易,餐廳景氣不振,影響石斑魚叫貨量大減,儘管春季本就是石斑魚出貨淡季,然而價格向下暴跌,能否回彈仍是未知數。石斑魚除了中國市場,是否可能有其他出路?除了餐廳宴會菜,石斑魚是否可能進入家庭餐桌拓展通路?
台灣石斑魚超過七成銷中,逢武漢肺炎價格大幅下跌
台灣養殖石斑魚主要產區在高屏地區,主力有三個魚種,包含宴席常見的傳統青斑、體型大需多年蓄養的龍膽石斑,及近年熱門的人造種(hybrid)龍虎斑,目前有七成產量以活魚搬運船模式,銷往中國(含香港),提供當地盤商、餐廳續養,因應華人愛吃活魚的消費習慣。
農曆年後爆發武漢肺炎,石斑魚價格至今持續下滑,池邊價青斑來到每台斤70元至90元、龍膽石斑每台斤160元至190元,相較去年同期均大幅下滑,養殖戶大嘆,已是虧本求售。
面對價格波動,擁有三艘活魚運搬船的林邊、佳冬大盤商鄭春忠表示:「肺炎來襲剛好碰到石斑淡季,大部分石斑已經在年前銷出,現在池中的石斑魚不多。
所以暫時對產業影響不太大。」至於石斑魚價格跌停止不住,鄭春忠認為主因是餐廳需求減少造成滯銷,然而現在仍屬年後淡季,養殖戶池中並無太多石斑,鄭認為不必過度恐慌。
林邊區漁會總幹事陳忠敏表示:「石斑魚的旺季在下半年到過年前,年後只剩少量石斑還在池,而且也還沒長大到市場尺寸,即使市場緊縮,對於產業衝擊仍有限。漁民可能沒賺錢或者小賠,等待市場會逐漸消化。」
林邊區漁會總幹事陳忠敏表示:「石斑魚的旺季在下半年到過年前,年後只剩少量石斑還在池,而且也還沒長大到市場尺寸,即使市場緊縮,對於產業衝擊仍有限。漁民可能沒賺錢或者小賠,等待市場會逐漸消化。」
今年是否繼續放苗,養殖戶心態觀望
儘管大盤與漁會對價格低迷看法淡定,但對養殖戶來說,只要有機會出貨,漁民仍希望趁早脫手,原因在於「魚在池中,不僅要消耗飼料,體型也會一天一天長大,」如果體型大過市場需求尺寸,則會變格外品價格更低。
另一個迫切問題是,入春水暖,是否該放水投入新的魚苗?今年不少石斑養殖戶態度是保守觀望再觀望。
養殖石斑(青斑)的蘇進福認為,「還是會繼續投苗,只是量會再減一些。
一方面考量現在情況並不明朗,二方面也設想,若下半年疫情結束,景氣回復後手邊也得有魚可賣。」
令漁民投苗保守的原因,除了疫情不明朗之外,2016年後因兩岸政治變局,石斑魚價格崩盤,持續低檔徘徊,儘管漁民仍然每年放養石斑,不過每年都得為兩岸政治變局,導致價格變化感到不安。石斑魚按大小不同規格,有不同收購價格,圖為青斑。(攝影/林吉洋))
令漁民投苗保守的原因,除了疫情不明朗之外,2016年後因兩岸政治變局,石斑魚價格崩盤,持續低檔徘徊,儘管漁民仍然每年放養石斑,不過每年都得為兩岸政治變局,導致價格變化感到不安。石斑魚按大小不同規格,有不同收購價格,圖為青斑。(攝影/林吉洋))
漁會:兩岸關係牽動石斑交易,本就是尾政治魚
依中國官方統計(2012-2018),2012年石斑產量超過7萬噸,2018年產量逼近16萬噸,是台灣8倍,若依聯合國數據,實際上在2015年已突破20萬噸。
ECFA簽訂後十年,台灣石斑產量於2013、2014年一度達到高峰2.6萬噸,然後逐漸下滑,但中國石斑產量增幅驚人,台灣失去產業競爭力,價格有去無回。
海洋大學副教授詹滿色曾於2016年撰文預測石斑崩盤問題,她表示中共頒禁奢令,市場石斑需求逐漸下滑,但供應量仍持續增加,市場崩盤應可想像。
海洋大學副教授詹滿色曾於2016年撰文預測石斑崩盤問題,她表示中共頒禁奢令,市場石斑需求逐漸下滑,但供應量仍持續增加,市場崩盤應可想像。
果不其然,當年度石斑價格近乎腰斬,至今仍未回復水準。
詹滿色認為:「台灣石斑長期仰賴中國市場,中國石斑產量遠大於台灣,任何中國市場變動都將衝擊價格,若再因兩岸政治干擾,台灣會很容易陷入一個被動的狀態。」她也建議政府與石斑業者,應及早設想新出路。
面對越來越仰賴單一市場的風險警示,陳忠敏則表示:「石斑魚就是一條政治魚,這麼大的市場在旁邊,不做這個,又能讓漁民作什麼?養殖戶不可能讓池子空擺。」
詹滿色認為:「台灣石斑長期仰賴中國市場,中國石斑產量遠大於台灣,任何中國市場變動都將衝擊價格,若再因兩岸政治干擾,台灣會很容易陷入一個被動的狀態。」她也建議政府與石斑業者,應及早設想新出路。
面對越來越仰賴單一市場的風險警示,陳忠敏則表示:「石斑魚就是一條政治魚,這麼大的市場在旁邊,不做這個,又能讓漁民作什麼?養殖戶不可能讓池子空擺。」
種苗協會理事長:危機就是轉機,應痛下決心重新盤點石斑產業
國內最具代表性的專業水產養殖民間組織,水產種苗協會理事長于乃衡認為,兩岸石斑產業落差,除了中國總體生產量大之外,政策扶助導致技術差距拉大也是原因。
「國內近年水產研究經費集中在AI 4.0智慧控制與技術轉移,輕忽基礎研究與種苗培育,水產研發成果變成只有大公司能夠取得技轉,無法挹注到小農為主的養殖產業。」他說。
其次,台灣養殖業在單一市場安逸太久,十年來生產環境並無太大改變,這種情況不利於開拓其他市場。
其次,台灣養殖業在單一市場安逸太久,十年來生產環境並無太大改變,這種情況不利於開拓其他市場。
于認為:「這十年來歐盟、日本等市場對進口水產要求更嚴苛的環境與安全衛生標準,例如廢水排放、藥檢、養殖環境,台灣必須要面對這些問題,提升自己的水準才有可能突破。」
于乃衡建議,政府應趁勢轉型,痛下決心把危機當作轉機,提出政策。
于乃衡建議,政府應趁勢轉型,痛下決心把危機當作轉機,提出政策。
「對外開拓品質把關是前提,其次是料理的推廣,讓消費者吃到會有幸福感的國產魚。」他指出台灣大量進口鮭魚、鱈魚等非本地魚種,也是因外國政府與業者配合,無形中改變台灣消費者的食魚習慣。
人造種龍虎斑外銷受限,具生殖繁衍能力,外流將造成生態危害
除了產業體質,于乃衡也擔憂,近年多數小農跟著市場喜好養殖人造種「龍虎斑」,導致龍膽、青斑的養殖量急遽減少,形成養殖產業風險。
除了產業體質,于乃衡也擔憂,近年多數小農跟著市場喜好養殖人造種「龍虎斑」,導致龍膽、青斑的養殖量急遽減少,形成養殖產業風險。
于乃衡提醒,一般改良是「種間改良」,但龍虎斑是「不同種雜交」,會造成物種保育及生態衝擊,照一般國際慣例並無法外銷,將造成產業受限。
翻開漁業年報,目前龍虎斑多以青斑、龍膽名義出口,已成水產貿易的「公開秘密」。于乃衡表示:「就水產專業而言反對雜交物種。
翻開漁業年報,目前龍虎斑多以青斑、龍膽名義出口,已成水產貿易的「公開秘密」。于乃衡表示:「就水產專業而言反對雜交物種。
然而就產業現實無可厚非,產業為市場生存必須往前走,不然沒有路走。」
他認為,長遠來看,研發適地適養、能區隔市場的品種才是強本之道,「種苗是養殖產業的基礎,不外乎優化品種或者培育新品種,種苗研究所需的資源非小農可以負擔,必須由水試所兼負起重責大任。」
他認為,長遠來看,研發適地適養、能區隔市場的品種才是強本之道,「種苗是養殖產業的基礎,不外乎優化品種或者培育新品種,種苗研究所需的資源非小農可以負擔,必須由水試所兼負起重責大任。」
黑底有黃色斑紋者為龍虎斑,養殖戶又稱牠為珍珠石斑,最早由馬來西亞引進的龍膽與老虎斑混種人工孵育而成,近年成為石斑市場的當紅主力商品(圖片來源/徐承堉)
對此,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海水繁養殖中心主任葉信利表示,改良品種是常見養殖研發手段,不同國家也會設置貿易障礙,如日本對以藻毒疑慮禁止台灣石斑進口。
對此,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海水繁養殖中心主任葉信利表示,改良品種是常見養殖研發手段,不同國家也會設置貿易障礙,如日本對以藻毒疑慮禁止台灣石斑進口。
但葉信利提醒,「養殖龍虎斑必須嚴防外流或放生行為,過去以為雜交種沒有生殖力,但雜交龍虎斑具生殖能力,外流族群可能擴大危及生態。」
葉信利說明:「龍虎斑具有龍膽跟老虎斑的基因,龍膽長得快、虎斑是兇猛掠食者,若龍虎斑野外群體擴大將造成生態威脅」。
葉信利說明:「龍虎斑具有龍膽跟老虎斑的基因,龍膽長得快、虎斑是兇猛掠食者,若龍虎斑野外群體擴大將造成生態威脅」。
目前在基隆及境外香港都發生外流龍虎斑盤據珊瑚礁現象,保育單位為避免生態破壞,已積極捕捉防止族群擴大。
年輕養殖戶突破困境,自創品牌經營客群
年輕一代的養殖戶曾嬿竹是塭豐村青年漁民,曾入選百大青農,她未跟隨潮流轉養龍虎斑,堅持養殖傳統青斑。
「龍虎斑是人工配種魚,並非自然界原有,對環境的適應力較差,這幾年病害越來越多,養殖量越來越大,市場大好大壞。」她解釋。
曾嬿竹表示,過去漁民慣於仰賴外銷中國,「由於石斑以活魚買賣,習慣上在池邊交易即可銀貨兩訖,對漁民而言相當便利。
曾嬿竹表示,過去漁民慣於仰賴外銷中國,「由於石斑以活魚買賣,習慣上在池邊交易即可銀貨兩訖,對漁民而言相當便利。
對漁民而言,活魚外銷簡單而且直接。」是許多石斑養殖戶長久以來難以更改作業習慣的原因。
由於傳統辦桌業者為出菜迅速、擺盤方便,相當講究石斑尺寸大小,尺寸較大的石斑魚反而在市場價格較差。
為了分散銷售的壓力,她跟班員也嘗試把尺寸較大石斑魚切片後製作禮盒,目前主打年節的送禮贈品,「送石斑魚大方好看,」曾嬿竹笑著說市場反應不錯,有客戶訂完還幫忙揪團團購。
為了分散銷售的壓力,她跟班員也嘗試把尺寸較大石斑魚切片後製作禮盒,目前主打年節的送禮贈品,「送石斑魚大方好看,」曾嬿竹笑著說市場反應不錯,有客戶訂完還幫忙揪團團購。
漁業署:政策輔導降低單一市場依賴,紓困計畫提高內銷獎勵外銷
在ECFA架構下,台灣石斑魚、虱目、秋刀魚、甲魚蛋、午仔魚享有零關稅優勢,近年兩岸僵局讓漁民十分擔憂ECFA得否延續,漁業署養殖組組長陳建佑表示:「依兩岸協商, ECFA須有一方提出異議才可能變動,我們沒有主動提,對方也沒有,因此ECFA沒有十年到期問題」。
針對台灣外銷石斑魚遭到課徵「加值稅」13%,陳建佑認為這是任何國家都有的消費稅、類似於我國「營業稅」,並非特殊針對台灣。
大抵而言石斑活魚屬華人消費習慣,過去養殖石斑享有超額利潤,隨對岸產量增加而修正是正常市場機制無可厚非。
面對石斑魚長期仰賴中國市場的現象,陳表示,石斑魚過去曾高達八、九成仰賴中國市場,現已降至六、七成,農委會將強化內銷並獎勵拓展外銷,期逐年降低依賴。
(註1)此處所指的營業稅屬於一般消費稅並非關稅,針對境內消費課稅,不論國產或進口一律課徵,過去受到中國官方免除,可以說是一種特殊恩惠。
原文網站: 更多文章歡迎至原PO網站瀏覽
面對石斑魚長期仰賴中國市場的現象,陳表示,石斑魚過去曾高達八、九成仰賴中國市場,現已降至六、七成,農委會將強化內銷並獎勵拓展外銷,期逐年降低依賴。
(註1)此處所指的營業稅屬於一般消費稅並非關稅,針對境內消費課稅,不論國產或進口一律課徵,過去受到中國官方免除,可以說是一種特殊恩惠。
原文網站: 更多文章歡迎至原PO網站瀏覽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