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長
以「我需要」,取代「我需要被……」。
不犧牲奉獻,拿回快樂主導權!賴佩霞:自己的需要自己滿足,不必靠別人
文/賴佩霞
編按:在家庭中、工作中付出,有時覺得好累?生活中有些爭執與不愉快,來自沒有認清自己的「需要」。身心靈作家賴佩霞以美國心理學大師馬歇爾‧盧森堡的「非暴力溝通」為基礎,提醒大家:當覺得自己需要「被尊重」、「被肯定」、「被欣賞」的時候,應該小心了!「我需要被……」,表示主權在對方身上。然而,要建立健康的親密關係,首先,要對自己的需要負責。
我們不擅長說出自己的「需要」,還有另一個原因:教育。
就像「感受」,我們從小就被壓抑著,只能對大人的話言聽計從,因為小孩子「有耳無嘴」,不能輕易表達「需要」,也因此多數人從小就沒機會去學習如何察覺與表達。
就像我在工作坊上課時,Bob(註:賴佩霞的另一半)有時會過來找我,跟學員打打招呼,鼓勵大家。其實他之所以過來看我、陪我,是因為他愛我、關心我,「需要」與我建立好的「連結」,於是透過出席我的工作坊,來滿足他的需要。
假如我直接問他:「你過來是為了滿足什麼需要啊?」沒學過非暴力溝通的他,肯定沒辦法說清楚,想必會說:「就是這樣呀,你要我來,我就來啦!」或「我想我來的話你會開心。」然而,這樣的說法,意味著當事人並沒有看到自己的需要,反而以為自己只是為了配合、迎合別人,才這麼做。
假設Bob真的這麼說了,結果就變成他是為了取悅「我」,一切都是為了「我」,否則他大可以待在家裡舒服地看電視,「我」成了他行為的主導者。
這個時候,我的反應就會變得很重要了。對於他的出現,如果我沒有表現出很歡迎的樣子,他就會覺得受挫,甚至可能生氣,回去後可能會數落我的不是,覺得我辜負他的好意。接下來,我也可能說:「我又沒有逼你,是你自己要來的……」
為什麼?因為人只要感受到指責,自尊心就會在第一時間啟動它的防禦機制。
接下來,你一言我一句,就會忽略其中最重要的關鍵——他有「連結」的需要,他渴望跟我有「親密感」,或換一種說法,就是他有「愛」的需要。
幸好,透過多年的交心,我們都承認自己有愛的需求,為了滿足這個需要,我們選擇了彼此。直到目前為止,我們都沒有讓對方失望。
相對來說,很多人就沒那麼幸運。
如何避免愛得好累?以「我需要」取代「我需要被……」
根據我多年的觀察,許多話不投機的夫妻之間,其實大部分都還有愛的成分在,只因為無法辨識需求,習慣性地把犧牲、奉獻掛在嘴上,一邊做、一邊嫌、一邊罵,以為透過抱怨就可以讓對方看到自己的貢獻,就能獲得別人的肯定及感動,甚至是情感上的施捨。
這時候,熟識的親友看在眼裡,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
在這類型的關係裡,也很容易看到一種情形:當一方不開心時,另一方就覺得是自己做得不夠好,有責任要想辦法讓對方開心起來。
然而,在非暴力溝通中,這種情形被稱為「感情的奴隸」,往往也是人們想掙脫情感束縛的第一個警訊。
這樣的關係,終究會讓人疲累。當人一心想尋求「別人的肯定」,很自然會以他人為中心,久而久之,會覺得自己像個情感奴隸、是受害者,覺得自己渺小、沒有價值,也覺得無助。
這裡還想釐清一個觀念是「被」這個字。
當覺得自己需要「被尊重」、「被肯定」、「被欣賞」的時候,要小心謹慎。
當我們說「我需要被……」的時候,就表示主權在對方身上,而我是等待被「施予」的一方,這就弄錯了方向。
這不只是語言上的問題,也是心態上的問題。
因此,盧森堡才會要我們問問自己:「我生氣,是什麼『需要』沒有獲得滿足?我需要什麼?」答案絕非是我需要「被你尊重」這麼簡單。
如果這麼說,就意味著「解藥在他人手上」——他給我,我就得到滿足;他不給,我就永遠不會快樂。漸漸的,就會變成「對方有能力對我情緒勒索」了。
因此,當發現自己說「我需要被尊重」時,到底真正的需要是什麼?
歸屬感不一定要從某人身上得到 自己可以疼惜自己
我有一個晚輩,曾經因為聽了別人以訛傳訛,指控一件我不曾做過的事情,最後他對我說:「我們家不歡迎你!」這句話,讓我傷心欲絕。
長久以來,我一直以為我的傷心難過是來自於沒有「被」尊重,常常糾結於我到底做錯了什麼,為何善意如此被人刻意扭曲。等弄清楚自己的需要之後,我釋懷了,原來重點不是他是誰、他說了什麼,而是我需要的「歸屬感」沒有獲得滿足!
全文......
原文網站:-更多文章歡迎至原PO網站瀏覽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