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臟脂肪就是這樣增加的! | 🍄樂愛生活手札
願 疫情遠離世界每一個人
你我心中有愛 生活就更心安

2011/08/29

內臟脂肪就是這樣增加的!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

內臟脂肪製造速度快,比皮下脂肪更容易囤積

為什麼人體會囤積內臟脂肪呢?大家一樣吃飯,一樣工作,每個人的脂肪囤積方式卻不盡相同。

這有許多原因互相影響,目前醫學上還無法斷定真正原因。
不過有一點值得注意,那就是內臟脂肪的分解、產生速度都比皮下脂肪要快。

雖然囤積快速,但要消除也很快。

所以一個人的生活習慣可以漸漸累積內臟脂肪,當然也可以盡量將其消除。

事實上,發生蘋果型肥胖的人都有暴飲暴食、缺乏運動的共通生活習慣。

如「體內脂肪是這麼囤積的」此篇章所示,一旦我們攝取的能量多過運動消耗的能量,剩餘能量就會轉換為體脂肪,囤積於體內的脂肪細胞中。
如果長期暴飲暴食又缺乏運動,能量的「收支結算」一定會大賺,當然就累積不少體脂肪,特別是內臟脂肪。

現代人的生活習慣會加速內臟脂肪囤積

具體的高熱量飲食範例,就是攝取油炸物和肉類的脂肪、米飯麵食的碳水化合物、蛋糕水果的糖分,蔬菜攝取不足,還有宵夜之類不規則的飲食習慣。
第三章「停止囤積內臟脂肪的飲食療法」開始會詳細介紹,長期維持這種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內臟脂肪存量就會突飛猛進。

而且現代人的工作漸漸不需要用體力,整天都坐在電腦前面,也是個大問題。

工作不用運動,日常生活中也懶得運動,當然不能燃燒多少脂肪。
這種生活習慣,造成了內臟脂肪囤積。

摘編自《你的內臟該減肥嗎?》臉譜出版 提供


--原文:Read more: 


--------------

皮下脂肪與內臟脂肪對健康影響的差異


體內脂肪依分佈的情形可分為皮下脂肪、與內臟脂肪。皮下脂肪與內臟脂肪除了位置不同,對健康造成的影響也大不相同。

皮下脂肪是可以用手抓起來的脂肪,位於肚皮、側腰、臀部、大腿、小腿、手臂…等。
內臟脂肪位於腹腔內,是無法用手抓得到、或碰觸得到的,內臟脂肪包覆在許多內臟器官(如:肝、腎、大腸、小腸、腹腔內血管…等)的旁邊與周圍。

內臟脂肪的細胞非常活耀,會製造及分泌許多發炎相關的細胞因子至血管內,尤其是肝臟的門靜脈,這些細胞因子包括:腫瘤壞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s)、白細胞介素(interleukins)之一的細胞激素IL-6…等,進入肝臟後會直接影響脂蛋白的製造

造成低密度脂蛋白(LDL,壞的脂蛋白)的製造增加,減少高密度脂蛋白(HDL,好的脂蛋白)的製造,並增加胰島素抗性,導致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的發生。
因此,內臟脂肪對健康造成的不良影響,比皮下脂肪嚴重許多。

皮下脂肪多的人呈現「西洋梨形身材」,就是腰部以下(臀部、大腿)粗,腰部以上相對的比較細。

內臟脂肪多的人呈現「蘋果形身材」,就是腰部粗(肚子大),腰部以上、及以下都相對的比較細。

身材維持的好,就代表健康嗎?內臟脂肪的量才是維持健康的重點

有些女性飲食很節制,身材維持的相當好,體重也沒有增加,內臟脂肪就不會過多嗎?

其實不然!為什麼會這樣?

隨著年齡的增加,脂肪的分佈情形會有明顯的改變,即使體重沒有改變,脂肪的比例也會逐漸增加,皮下脂肪與內臟脂肪都會增加,相對的,肌肉的量減少了。

而婦女在停經以後,脂肪增加的部分以內臟脂肪的增加為主。

如何減少內臟脂肪?

就是要規律而持續的運動,運動可以改變脂肪分佈的情形,即使體重沒有改變,脂肪的分佈也大不相同。

運動可以使肌肉的量增加,脂肪的量減少。

中等強度以上的運動(快走、慢跑、韻律舞…),每天持續執行40-60分鐘,長期下來,能有效地消除內臟脂肪,重點是每天至少40分鐘。

因此,光靠飲食控制來維持身材,是無法同時維持健康的

內臟脂肪增加所帶來對健康負面的效應,是值得大家注意的。


規律的運動

規律的運動要執著而持久,才能達到效益。
「快走」是有效又容易執行的運動,適合任何年齡,如何做?
1秒走2步,大步小步皆可,可以從小步練習,體能適應後,逐漸增為大步,運動效果才佳,至少要達到流汗與會喘才有效。
也可以使用跑步機,以每小時5-6公里的速度,每天40-60分鐘,每週至少4天。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精選文章

最新文章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隨機推薦文章

焦點文章

老長壽需要的5個微條件,第一條就顛覆傳統觀念了!

W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