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密度全球前三名 蚊子機場 吃掉人民血汗錢 | 🍄樂愛生活手札
願 疫情遠離世界每一個人
你我心中有愛 生活就更心安

2011/01/24

機場密度全球前三名 蚊子機場 吃掉人民血汗錢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作者:文/辜樹仁  出處:天下雜誌 ">464期

小一個台灣,機場多達十八座,密度名列世界前茅,但八三%使用率不到五成,七二%的機場收入連人事成本都不夠付,這些「蚊子機場」,正在靠桃園機場和你我的納稅錢養活著。
專輯精采重點:
台灣有許多世界之最,其中有一項也許是大家不知道的,那就是台灣的機場密度名列世界前茅。
但這世界之最,其實金玉其外。因為許多機場虧損累累,且幾近閒置養蚊子。
台灣機場密度高居世界前三名。本島加外島,共有十八座民航機場,平均每一百二十八萬人就坐擁一座機場,和有九十九座機場的日本相當。以國土面積來算,台灣平均每一萬平方公里就有五座機場,比日本的二.六座和美國的兩座高一倍,和英國、德國同列世界前三名。
這些機場不是沒有過光輝歲月,一九九○年代經濟高速發展,一九九一到九七年,國內線旅客人數從每年一一二一萬人,增加到三七○○萬人,是同時期國際線旅客的兩倍多。

好景不到十年。兩千年後東部鐵路電氣化、第二高速公路、台鐵太魯閣號等重大陸路運輸建設相繼完工營運,降低民眾搭國內線飛機的需求,重創國內空運市場。二○○七年高鐵通車營運,更是壓垮國內航線的最後一根稻草。
國內線起降班次、旅客人數與貨運量在一九九七年達到高峰後,就從此一路衰退。二○一○年旅客人數只剩下九百萬人,是一九九七年的四分之一。(見表一:近十年台灣國際與國內線旅客人次走勢)

諷刺的是,就在這段衰退最快的時期,在選票考量下,政府還斥資超過五十億元,陸續擴建台南、恆春、花蓮、台東、屏東等小機場。現在這些完工不到十年的嶄新航站,都變成了蚊子機場。

機場經費不斷減少

去年底,監察院審計部對民航局業務執行情形進行查核,才驚覺蚊子機場虛耗國家資源的嚴重性。


根據審計部的調查,以二○○九年為例,全台灣十八座民航機場中,除了桃園、台中清泉崗、金門尚義機場之外,其他十五座的使用率都不到五成,比率高達所有機場的八三%!其中有多達十三座的業務收入無法支應人事成本,總缺口高達二.四億元。(見表二:2009年台灣各機場人事費用缺口)
其中,屏東和恆春機場幾乎處於閒置狀態,使用率都不到一%。去年平均一天旅客不到十人,卻各配置了二十和三十名員工,形成場站員工比旅客還多的諷刺現象。
機場使用率超低、收入不足,直接造成台灣機場營運經費來源——民航事業作業基金不斷減少,對國庫形成壓力。從二○○六年開始,民航事業作業基金的收入和賸餘就年年下滑,賸餘金額從三十億,腰斬剩下去年的十七億,今年還會再腰斬超過一半。
雪上加霜的是,這些虧損的機場,從今年開始,再也沒有桃園這位「富爸爸」供養。桃園機場因為改制公司,盈餘分配基金的金額將減少。少了這個最大收入來源,民航局預估今年基金賸餘將只剩下八億元。若再不改善機場經營狀況,將形成惡性循環。

審計部在報告中,直接點名民航局未考慮到高鐵和台鐵對空運的影響,造成各機場使用率過低,也沒有檢討人力配置,使人事成本缺口不斷擴大。不過,前民航局長張國政認為,機場經營最重要的是有沒有人和貨,這是地方經濟發展的問題。「機場本身無罪,地方經濟沒有起來,不能叫蓋機場的人負責,」張國政強調。

哪些機場該留,哪些該廢?

如果我們用賺不賺錢,以及使用率高低這兩個條件來分類十八座機場,很清楚可以判斷,哪些該留,哪些該廢。(見表三:落於第四象限的機場大有危機)
有些機場肩負偏遠地區和離島運輸的任務,如花蓮、台東,以及各外島機場,雖然使用率不理想,也不賺錢,但屬於政府該提供的服務。「政府提供的服務,不能只看有沒有賺錢,也不能因為虧損就不做,」張國政說。
有些機場,已隨著小三通、兩岸直航、國際包機業務的展開,起死回生,例如金門尚義、松山、台中清泉崗機場。
落在第四象限的機場,如果不能往更高象限移動,「沒有用的機場就該讓它安樂死,」台北市航空貨運承攬商業同業公會、亞太航空貨運聯合會理事長鮑學超認為。
此外,蚊子機場起死回生還有幾個方法可考慮。
方法之一,仿效英國的機場集團經營模式。
專研交通運輸管理的成功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張有恆建議,可以將國內機場分群,北、南各以桃園機場和高雄小港機場為核心,併入周邊小機場,成立公司化或行政法人化的機場集團,如此可以發揮「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效果,提升各機場的經營和管理效率,也可避免桃園機場公司化之後,其他小機場因虧損而無法生存的窘境。
「就像母雞帶小雞一樣,讓各機場相互支援,」張有恆形容。
方法之二,就地轉型航空訓練學校或輕航機基地。
前民航局長張國政建議,將閒置的屏東機場轉型航空訓練學校,並以台東機場作輔助。他估計,國內航空公司每年約需要一百名左右飛行員,目前約三分之一是空軍飛行員轉任,其他三分之二,約七十至八十名,是由航空公司派送國外受訓,或是個人在國外受訓完後報考民航飛行員。張國政認為這七十到八十人就是成立台灣自己的飛行學校的首要市場所在,未來還可以擴大向鄰近國家招生。「屏東與台東縣政府對這個建議都非常支持,」張國政表示。


方法之三,直接關閉使用率低的機場,用加強聯外交通的方式,將核心機場周邊的人、貨拉到核心機場載運。
台灣應該效法香港赤?角機場的海天聯運模式,也就是將澳門、珠海、深圳、廣州等城市的旅客和貨物,透過海天聯運拉到班次密集的香港機場進出。台灣若能把桃園機場聯外交通做得好,就可以有效率地把其他城市的人、貨拉到桃園機場,不需要那麼多小機場或新增基礎建設,造成資源浪費。
在這些方案之上,最根本的解決之道,應該是制定長期的國家交通運輸策略計劃。政府應該根據台灣的產業、經濟發展,預估台灣到底需要多少公路、鐵路、港口、機場,海、陸、空之間要怎麼配合?會如何互相影響?在整體考量下,規劃民航政策。有了民航政策,再規劃機場建設與管理。否則,花大錢建設最後卻落得只能養蚊子的設施,還會不斷出現

. . . 網路引用文章***著作權屬於作者***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精選文章

最新文章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隨機推薦文章

焦點文章

老長壽需要的5個微條件,第一條就顛覆傳統觀念了!

W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