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過頭 當心接到「鬼來電」 手機用多了壓力大?這個研究找到了原因 | 🍄樂愛生活手札
願 疫情遠離世界每一個人
你我心中有愛 生活就更心安

2018/06/07

壓力過頭 當心接到「鬼來電」 手機用多了壓力大?這個研究找到了原因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 , ,

 

壓力過頭 當心接到「鬼來電」

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聯合晚報

明明沒人打電話來,但總覺得手機震動;好像聽到電話聲響,但手機螢幕卻無來電顯示。

不少人都有過「手機幽靈振動症候」、「手機幻聽症候群」經驗,台大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林煜軒長期追蹤近百名台大、長庚、輔大等三校實習醫師發現,工作壓力越大、工時越久,出現類似幻聽、幻覺狀況頻率就越高。

這項研究比較實習醫師實習前、實習中每三個月的幻覺經驗,結果顯示,壓力越大,發生這類「鬼來電」錯覺的頻率就越高。
研究發現,超過八成的實習醫師有過「手機幽靈振動症候」、「手機幻聽症候群」,且實習中明顯比實習前高出許多。 林煜軒整理出與「鬼來電」相關的幾大因子,發現工作壓力是最主要關鍵,壓力越大,「鬼來電」的情況越嚴重。

例如,工作壓力沈重的基層住院醫師,就比主治醫師更容易出現「手機幽靈振動症候」。
另外,每天使用手機時間越長,「鬼來電」頻率也越高。林煜軒推論,這代表工作時數越長,越容易「緊張兮兮」。
有趣的是,進一步研究發現,如果同時攜配公務、私人兩支手機,則「鬼來電」幾乎只出現在公務手機。

好發原因:

人格特質較神經質 值得重視的是,「手機幽靈振動症候」、「手機幻聽症候群」發生頻率,竟與手機擺放位置有密切關係。
研究發現,實習醫師將手機放在胸前口袋發生類似症狀的頻率最高,明明手機沒響,卻常以為聽到來電聲響。

另外,受試者越常用震動模式,出現震動幻覺的機率也越高。
 林煜軒分析好發原因,一是壓力實在太大,其次為人格特質較神經質。
但不管是哪一種原因,常有這類經驗的人都應該學著放鬆。
而為了個人健康,他提醒民眾使用手機時,手機最好不要放在胸前口袋,除了可避免輻射線疑慮,也可減少這類「鬼來電」、「鬼來震」身心症狀。


更多文章歡迎至原PO網站瀏覽--原文網站:聯合晚報


--------

為什麼手機用多了壓力大?這個研究找到了原因

你有這樣的習慣嗎?工作學習時一遍一遍地看向手機,害怕錯過信息;睡覺前還在頻繁刷新微博和朋友圈,查看有沒有新的訊息……美國女性新聞網站Bustle近日報導,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這種被稱為「在線警惕」的習慣可能會對你的大腦造成傷害。

疫情期間,在線警惕已經成為很多人的生活習慣,在我們的工作當中也的確需要它。然而這項研究認為,大部分情況下它會給大腦造成壓力。

發表在《人類傳播研究》上的這項研究發現,受試者對自己在線生活的監控程度與他們的壓力有很大關係。研究者表示,在線警惕意味著三件事:從微博到聊天軟體,你會持續掛念著網絡世界;你會一直關注網絡世界,不停地按亮手機屏幕、查看消息通知;並且會立即對通知作出反應。

「傷害大腦處理能力的並不是我們收件箱中的電子郵件數量。」研究指出,即便被信息通知淹沒,也沒有想像中那麼大的壓力。關鍵在於建立永久連接,這意味著進行多任務處理的可能性更高,可能會使大腦的注意力中心不堪重負,導致壓力急劇上升。

2014年的一項研究指出,多任務處理實際上會縮小大腦中的前扣帶回皮層區域,從而讓快速做出決策變得更加困難。

「當人們將大部分認知資源永久性地投入到在腦海中進行的在線交流時,他們將不再具有足夠的認知資源來應對情境需求,因此會感到壓力更大。」研究作者表示,我們大部分人都處於一種「半在線」狀態,與手機24/7全天候連接會使大腦對通知聲音和信號過敏。如果不迅速回應,可能會感到沮喪、驚慌和內疚,從而使大腦的處理能力變得更緊張。

這種壓力是否會長期存在,是否會長期影響我們的大腦?目前還尚未有數據定論,但從網絡生活中抽出至少幾個小時的時間來緩一緩,再重啟這種思維模式,或許是我們所能做的為數不多的抵抗。

參考資料:

1、Bustle

Why Being Constantly Online Stresses You Out, According To A New Study

https://www.bustle.com/wellness/being-constantly-online-stress-study

2、Oxford academic

Permanently Online—Always Stressed Out? The Effects of Permanent Connectedness on Stress Experiences

https://academic.oup.com/hcr/advance-article/doi/10.1093/hcr/hqaa014/6055401?guestAccessKey=92f1a72e-4047-4f0a-bfc9-8a1cb8890b5c&utm_keyword=referral_bustle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生命科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113/1545049.html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精選文章

最新文章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隨機推薦文章

焦點文章

老長壽需要的5個微條件,第一條就顛覆傳統觀念了!

W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