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健康網 2021-06-13
腋毛,是女性變美路上的「絆腳石」之一。
夏天來了,女性朋友們都穿起了漂亮的吊帶裙,然而,如果忘記刮腋毛,胳膊一抬,有的女性將會面臨大型尷尬現場。
可是,為什麼男性卻可以大大方方地露出自己的腋毛呢?
為什麼有人腋毛多,有人腋毛少?
腋毛,即生長在腋窩的毛髮,是生長發育的結果。
當性腺成熟並大量產生性激素時,腋毛就開始「嶄露頭角」。
不過從時間來看,腋毛的出現比陰毛略晚,女性腋毛一般比陰毛晚出現0.5~1年,男性則晚出現1~2年。
奇怪的是,為啥有的人一根腋毛也不長,有的人卻非常濃密?
雄激素的影響無法忽視。
雄性激素支配和影響人體毛髮的生長,男性的雄性激素主要由睪丸分泌,女性的雄性激素則由腎上腺皮質分泌。
到了青春期,雄性激素分泌旺盛,無論男女都會毛髮生長迅速。
由於男性分泌的雄性激素較多,所以毛髮較濃密、較旺盛。
女性分泌的雄性激素較少,但局部對雄性激素異常敏感,毛髮就會又黑又密。
除了雄性激素,基因影響不同人的敏感度。
有些人或有些部位的毛囊對雄性激素特別敏感,即使荷爾蒙水平正常,也會長出濃密的毛髮。
有些毛囊對雄性激素不敏感,在毛囊正常的情況下,即使分泌再多的雄激素,毛髮依然少又稀疏。
女性腋毛旺盛原因:
1.遺傳因素:若父母或家族中有體毛較多情況,則發生腋毛多情況機率較高。
2.內分泌因素: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等導致體內雄性激素水平增高,可能引起體毛增多,導致腋毛旺盛,患者還可同時伴隨痤瘡、肥胖等。
3.藥物因素:因紅斑性狼瘡等自體免疫疾病,需長期或大量服用糖皮質激素,或外用生髮藥物、米諾地爾等,可能導致腋毛或全身體毛加重情況發生。
另一個因素是因為女性體內的荷爾蒙影響造成的,通常每位女性在青春期的時候,逐漸腋下的毛毛就開始生長了,最終毛毛生長的濃密與否,也與體內雄激素分泌的量多少有關係。
如果雄性激素量比較多,那麼自然女性的腋毛旺盛程度也就比較嚴重一些,這都是非常有跡可循的,也是經過現代醫學最終的研究得出的結論。
說腋毛是由體內荷爾蒙來進行維持的,如果體內雄性激素分泌的量逐漸減少,那麼這種情況下,也就意味著女性的腋毛逐漸的會轉為稀疏一些。
許多女生覺得自己腋毛太過旺盛,非常的影響美觀,改善這種情況的話其實也是可以的,只不過可能改善的效果並不是那麼好,只要調節好體內的內分泌水平,就可以解決或者改善腋毛旺盛的狀況。
還有一些人出現那麼旺盛的情況,可能並非是以上這兩種原因導致的,與疾病的原因也有很大的關係。
因此一旦有女性發現,自己有毛髮脫落現象嚴重的話,這個時候可能就是因為疾病造成的,拋開疾病不談的話,可能就是內分泌失調導致的。
因為身為女性對於體內雌激素水平的變化,自然是更加關註一些,而女性腋毛多,也就說明體內的雄性激素分泌旺盛,這對女性可不是什麼好消息。
不得不說女性腋毛還是有些作用的,並非是毫無作用的,我們都知道人類通常排汗,是透過身體上的細小毛孔來進行排汗的,而腋下的毛對於女性的作用也是幫助身體排汗。
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對於身體的健康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同時也有一些弊端,在排汗的同時把一些毒素聚集在腋下。
而腋毛在夏天也能幫助女性增加一些摩擦力,女性在大汗淋漓的狀態下,不至於因為皮膚與皮膚的接觸,致使拉扯的皮肉疼痛。
而腋毛還可以有效的保護腋下的一些組織,對於預防真菌有著很好的作用,無論腋毛對於女性有哪些好處,但是女性都不會待見腋毛,因此很多女性都想要在夏天來臨的時候把腋毛給剔除掉,以免影響自己在外的形象。
那麼這個時候就別到汗毛能不能直接刮掉的問題,腋毛雖然只是腋下的一處毛髮,但同時對於腋窩的作用也是特別大的,既可以排汗也可以抑菌消炎。
腋毛一定要刮嗎?留著也不錯
在以「瘦、白、高」為美的時代,腋毛似乎成了女性的「恥辱」。
但在男性身上,濃密的腋毛卻是「男人味」的象徵。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大的差異?
在很多年前,人們對待腋毛跟對待身上其他毛髮的態度是一樣的,但自從禁慾主義道德觀盛行,毛髮就被看成是勾起幻想的元素,遭到貶斥和摒棄。
一開始,男性被要求禁止留鬚髯,後來又主張剃私處毛,再後來連體毛都不能倖免…
此外,消費主義也是推動「腋毛羞恥」的罪魁禍首之一。
一戰後,婦女成為消費市場的主力軍,廣告上的婦女身穿無袖衫,露出光潔的腋窩,塑造了全新的女性形象,起了引導社會美學的作用。
隨後,為了增加刀片的銷售量,商家大肆宣傳腋毛是不衛生、不乾淨的表現,號召女性剃腋毛。
最終,刀片的銷量大幅成長。
為了進一步引導女性的消費,刀片廠商們也將剃腋毛與優雅、禮貌連結在一起,讓女性深信不疑,並紛紛開始和自己的腋毛說「拜拜」。
隨後,除毛膏、蜜蠟等除毛產品相繼推出,資本家繼續嚐甜頭,女性從此也被「腋毛羞恥」牢牢束縛。
實際上,腋毛的存在是有必要、有意義的,它有3大作用:
1.保護皮膚,使皮膚不受細菌、灰塵等的侵襲;
2.在腋窩與皮膚之間,腋毛扮演著「和事佬」的角色,減少兩者的摩擦,保護腋窩;
3.有數據顯示,不長腋毛的腋窩,其汗水更難蒸發,更容易被細菌感染,皮膚更容易磨損。
所以,剃腋毛只是人類美感改變的結果,留腋毛不等於不乾淨或不優雅。
腋毛就像我們身上的闌尾、智齒等一樣,有點「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感覺,不一定要刮,留著也不錯。
常刮腋毛,易罹患乳癌?
網路上有傳聞:經常刮腋毛容易罹患乳癌,因為腋窩是人體排毒的部位,如果刮除腋毛,體內的毒素就會從腋窩排出,儲存在腋下的淋巴結,久而久之可誘發乳癌。
這種說法是真的嗎?
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劉曉瓏副主任表示,這種說法毫無依據!劉主任師解釋,汗水中99%以上都是水,剩下的1%是礦物質、乳酸、尿素等,嚴格意義上並不等於排毒。
人體的「排毒」器官主要是肝臟、腎臟,因此刮掉腋毛是不會影響「排毒」的。
此外,刮腋毛不會破壞毛囊的深層結構,汗腺更不與淋巴結直接連接,目前沒有權威研究證明刮腋毛會增加乳癌的風險,大家切勿危言聳聽。
實在想除毛,2點建議送給你
部分女性不是出於“腋毛羞恥”,而是認為自己的腋毛實在不怎麼“方便”,所以想脫毛。
如果你實在想刮腋毛,這裡有2點建議送給你:
一是,選擇適合自己的除毛工具,剃毛前要充分潤滑,以免剃傷皮膚。
二是,及時清洗剃毛刀,定期更換,不要與他人共用剃毛刀,預防發生交叉感染。
狐臭的原因
什麼是狐臭?自己聞的到嗎?
狐臭味應該大家都聞過,是怎麼來的?呂明川醫師解釋,狐臭是由細菌分解汗水與脂肪酸所形成的味道,因汗腺主要可分為小汗腺、大汗腺,小汗腺遍布全身,負責排出汗水;而大汗腺又稱為「頂漿腺」,分布在腋下、乳房腺體、耳朵、私密處,其中又以腋下分布最多,頂漿腺在分泌含有蛋白質、油脂等液體,經由皮膚表面的細菌分解後,形成難聞刺鼻的狐臭。
呂明川醫師表示,狐臭者往往是聞不到自己身上的味道,主要原因與嗅覺疲勞有關
造成狐臭的原因,大多與遺傳有關。
根據研究顯示,若父母均有狐臭,子女有狐臭的機率達60~80%,其他原因包含性別(女性比男性多一點)、種族的生理結構(黑人接近100%)所影響。此外,通常在青春期受賀爾蒙刺激,會產生較嚴重的狐臭問題,中年後因賀爾蒙減少,狐臭狀況也會減輕。
哪些人較容易有狐臭?
所以狐臭主要是體質的遺傳,會在青春時期開始出現。
目前有研究發現,如果小孩時期有濕耳垢問題,長大成人後約有9成機率出現狐臭困擾。
如果在味覺上無法分辨狐臭和汗臭,呂明川醫師說,最明顯的分辨方法,是狐臭會分泌脂肪酸,腋下容易排出黃色的汗漬,穿白色衣服就能明顯看出。
此外,有狐臭問題的人,幾乎都有濕耳垢的問題,可以透過自我檢測來判斷。
4招從日常改善狐臭
日常中要如何減少狐臭的發生?呂明川醫師表示,保持腋下的清潔衛生很重要,刮除腋毛來抑制細菌滋生,或使用止汗劑,但止汗劑可能會使皮膚色素沉澱。另外,盡量減少食用像是大蒜、洋蔥、辣椒、咖哩等激性的食物,能降低體味。
從日常以下4招改善狐臭問題
腋下定期除毛,保持清潔。
流汗馬上擦乾,並換上乾淨透氣的衣服。
改變飲食習慣,盡量避免食用刺激類食物,以及減少攝取過量的肉類、乳製品。
使用止汗劑改善異味,但效果維持僅能數小時。
狐臭通常是指腋臭,腋臭一般能治徹底,可透過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方法來改善。
1、藥物治療
腋臭是腋窩處頂泌汗腺的分泌物經由皮膚上的細菌分解,產生不飽和脂肪酸而產生的。
患者可以在醫師的指導下使用烏洛托品溶液、甲醛溶液等藥物進行治療,可以抑制汗腺的分泌,緩解腋臭的情況。
2、物理治療
患者也可以透過雷射治療、高頻電針治療等方法來改善。
透過雷射的光熱作用,直接作用於腋窩處的皮膚,能夠抑制汗腺的分泌,達到治療的效果。
3.手術治療
如果患者病情比較嚴重,透過上述方法治療效果不佳,可以透過手術治療的方法來改善。透過手術切除大汗腺,可以達到治療的效果。
建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保持局部清潔衛生,勤洗澡,勤換洗衣物,以免有細菌感染的情況。
同時,患者在飲食上也需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膩等食物,如辣椒、炸雞等,以免加重病情。
腋下色素沈澱的原因
ETtoday健康雲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33歲的璇璇(化名)要與閨蜜在農曆春節前往越南旅遊,近日試穿泳衣時卻發現,腋下竟變得有點灰灰黑黑的,且怎麼搓都搓不掉,讓愛美的她十分困擾。
皮膚科醫師表示,腋下色素沈澱的原因主要有4項,除了荷爾蒙影響外,自行拔除或刮除腋毛也佔了重要因素。
台大醫院皮膚科醫師、璞之妍診所院長蔡佳芬表示,腋下色素沈澱的4大原因分別為:荷爾蒙分泌旺盛、不當刮除腋毛、使用腋下芳香噴霧劑或止汗劑、黑色棘皮症等。
根據門診觀察,有此困擾的女性多落在20~40歲,又以除毛與懷孕影響佔比最大。
蔡佳芬提到,懷孕婦女荷爾蒙分泌旺盛,腋下、胯下、肚皮中央、乳頭周圍都會出現色素堆積,產後只能透過美白類的果酸換膚與皮膚雷射,來達到局部美白的效果,求診患者已30~40歲的女性居多。
不當除毛、使用芳香噴霧也容易造成腋下發黑!蔡佳芬表示,無論是刮毛或拔毛,都可能對皮膚造成小傷口,而有些人對芳香噴霧所含的香料、香精產生過敏,也會讓皮膚長期處於發炎反應,以致色素沈澱發生,建議女性還是改用雷射除毛,搭配療程根除毛囊,還可達到美白效果。
最後一項黑色棘皮症是因糖尿病前期胰島素阻抗,而在腋下、後頸部所出現的沈澱跡象,與前三者不同處在於,患者的腋下皮膚除了發黑,還會有「厚實感」,但只要找出源頭、做好血糖的控制,沈澱現象就會大幅改善。
蔡佳芬提醒,已發生色素沈澱的民眾若想要擁有白皙透亮的腋下,只能透過雷射、果酸換膚等醫美療程改善,但除了單次療程外,在家保養也很重要,平時洗澡後也可擦拭美白保養品,減少除毛頻率,才不會年紀輕輕就成「黑腋人」,只能跟比基尼說掰掰。
...........
隨著觀念的轉變,為了對抗「無腋毛」的美學標準,越來越多女性開始停止除毛,拋開負擔在網路上展現態度,同時鼓勵所有女孩做真實的自己。
一起來欣賞一組圖片吧!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