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防衛機制是指我們無意識的心理機制會去減少因不可接受或潛在有害的事物而來的焦慮。
原始防禦機制是指童年生活經歷所形成的防禦機制,保護自己可以說是原始防禦機制的本質。
心理防禦機制本身越原始,那麼其效果越差;
離意識的邏輯方法越遠,則越近似於心理。
維基百科
洪凌婉
你很害怕別人「問太多」嗎?
那天,擔任教練的朋友跟我說了一個故事,我覺得很有趣。
他說,有一天,健身房來了一個新學員說想健身塑身。他是個男生,180公分,體重破百。
朋友熱情地招呼他坐下,但他的態度始終非常冷淡,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
朋友先問他:「你好,我是某某教練。」對方點點頭。朋友接著問:「請問怎麼稱呼你?」
他依舊冷淡,看了我朋友很久,就是不說話。空氣大約凝結了有20秒,最後他才擠出:「小胖。」(這不是他真實名字,為保護當事人,化名🤣)。
朋友依舊熱情,對他說:「好的,小胖!接下來我需要了解一下你的狀況,因為這樣才能針對你的狀況給予正確的指導。
我會為你量身高體重,以取得身體的相關數據。
我也會詢問你的飲食習慣、想要健身的目的與計畫、曾經過往用過的健身方式,以及中斷健身的經驗。
這樣可以幫助我了解你,幫助你這次可以成功健身。」
他有一句沒一句的冷漠回答,不時打哈欠。
朋友關心他:「你昨天是不是很晚睡?看你好像很疲倦。」
他說:「對!我早上5:00睡、9:00起床。」(他們碰面的時間是中午12:30左右)。
朋友對他說:「熬夜對身體不太好喔!尤其是健身塑身的過程中,有個良好的睡眠是很重要的。」
他沒說話。
朋友繼續把未完成的諮詢問完,當問到最後的問題:「你以前曾經做過哪些健身運動?中斷健身的經驗原因是什麼?」他吱吱嗚嗚半天,最後臉一垮對教練說:「這很重要嗎?如果1-10分,我只有2分可能會中斷!為什麼要一直問我那2分?我覺得你問太多。」
朋友對他說:「很抱歉!我並沒有要探你隱私。如果你不方便回答也沒關係!只是我所擔任的角色是教練,如果能越了解你,我想我越能夠有機會可以幫助你穩定地健身。」
後來朋友轉述給我聽,緊張地問我:「我真的問太多嗎?」
我對他說:「你永遠不會對對的人說錯話、問錯問題,相同的,你也不會對錯的人說對話、問對問題。」
當一個人內心有一些防衛(無論那個原因是什麼),他永遠都會因為那個原因升起防衛、築起高牆,刺激一點的會滿身刺。
我們可以同理、可以尊重,我們就不需要過度受傷!
但換個角度,如果自己是那位「覺得別人問太多的人」,我們應該要先問問自己,為什麼再平常不過的問題,我們會覺得別人「問太多?」
答案很簡單,因為內心有一隻鬼,我們把它關在了一個房間。
那隻鬼有可能是我們受傷的心,那隻鬼也很有可能是我們見不得人、不可以告訴別人的秘密(通常都是羞愧、或是不法)......等等。
我們很害怕別人會闖進那個房間裡,不小心看見了那隻鬼、或是把那隻鬼給放出來,所以人們築起了高高的防衛牆、上面還有非常多的荊棘。為的就是怕別人闖進去那個房間裡!
還有還有,我們還當起警衛,就守在那個房間門口,24小時、一輩子地看著。
所以,當人們只是正常不過的走過去、甚至只是看一眼,身為警衛的你就會繃緊神經、飛奔過去叫人們離開!
如果你把自己守在那裡,防衛著全世界,那就太不值得了!
因為,你會因為一隻鬼,而失去高牆外的世界!
你不用守在房間外,房間也可以不用存在,你只要把那隻鬼給放走就成了!
#把鬼放走
#你就可以走出高牆看見世界
原文:https://www.facebook.com/582595910/posts/10157036272215911/?sfnsn=mo
懂人性,讓陌生人相信你的3個步驟
社交無疑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我們花很多時間與人溝通交流,聊工作,聊生活,為了能夠讓自己能夠在社會上有一定的影響力,但畢竟認識人圈子有限,有時為了提升影響力,必須要去認識更多的人,而與陌生人交流最重要的是讓對方能夠相信你。
怎麼讓一個陌生人無條件的相信你,認可你,甚至無條件為你做事?
懂人性,三個步驟讓陌生人相信你,以下步驟是屬於遞進關係
1.消除防衛心理
2.打開對方心扉
3.產生信任感
在陌生人相信你之前,讓對方先處於安全的環境下。人天生需要安全感,對陌生的環境會有很強的防衛心理,我們人類自古就是群居的動物。
古代我們以「部族」識人,現代,我們以圈子識人,這個從遠古時期沿襲下來的生存本能交給我們,任何行為異常,表現的鬼鬼祟祟的人,都可能是部族潛在的敵人。
所以我們本能上就會對人有排斥,把TA視為「外人」。
(一)定勢效應與自證預言,加強你的第一印象
①定勢是心理學中的一個概念。
大意是指以前的心理活動會對以後的心理活動形成一種準備狀態或心理傾向,從而影響以後心理的活動。
在對陌生人形成最初印象時,這種作用特別明顯。
有一個農夫丟失了一把斧頭,懷疑是鄰居的兒子偷盜,於是觀察他走路的樣子,臉上的表情,感到言行舉止就像偷斧頭的賊。
後來農夫找到了丟失的斧頭,他再看鄰居的兒子,竟覺得言行舉止中沒有一點偷斧頭的模樣了。
這則故事描述了農夫在心理定勢作用下的心理活動過程。
所謂定勢思維效應,是指人們因為局限於既有的信息或認識的現象。
人們在一定的環境中工作和生活,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使人們習慣於從固定的角度來觀察、思考事物,以固定的方式來接受事物。
也就說在對方腦海中形成定勢前儘可能的展現自己美好的一面。
②定勢效應可應用於別人對你的印象,而自證預言可提升自己對別人的印象。
自證預言,意指人會不自覺的按已知的預言來行事,最終令預言發生。
簡單說人會按著自己心裡所想的來做事,最後使得所想的發生了。
比如:我認為自己不是塊讀書的料,那即使有時間也不會用來溫習,因為你認為讀了也不會懂,結果考試一塌糊塗,然後你對自己說:"果然我不是一個讀書的材料!"
在陌生人社交中也是一樣,我們事先要做好自證預言,「對方會信任我,我們會成為朋友 表現的自然」,給自己做心理建設。
當你預期自己會被這個集體所接納,你的一切肢體語言都會顯得鬆弛友好。
比如:第一次見到別人,很多人會有「認生」,每次要見新人,開始一段新的聊天,緊張到不行,怕沒得聊又怕聊得不合適,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而「認生」的下場是什麼?就是別人永遠當作陌生人
(二)點到為止的溝通,加深別人對你的信任
對方慢慢的放下心理防衛,加強了對你的第一印象,這時我們要打開對方的心扉。
首先我們先思考一個問題,不信任感從何而來?
主要是2點
1.你不分享自己應該分享的信息
2.你獲取了不該獲取的信息
讓別人信任你,儘可能分享自己的信息,讓自己的秘密少少的。
不獲取別人的信息,讓別人的秘密多多的。
相對於你把自己的信息抵押到別人那,來換取別人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掌握好信息分享在溝通中度的同時,也要把控提升信任感的溝通技巧
1.澄清意圖
人們判斷是否被攻擊,依據的不是內容,而是意圖,更致命的是,我們都喜歡假設對方的意圖。
當一個陌生人來跟你聊天的時候,你首先關心的不是他講的內容,而是他的意圖是什麼。
等他清楚你的真實想法後,信任才慢慢的建立。
2.陳述事實
陳述想法時,應該說觀察到的事實,而非評論。
A1和B1,哪種陳述聽起來更有「敵意」呢?
A1:你很少配合我
B1:我最近組織了三次活動,你都沒參加
A1是我們基於自己假設的對方意圖,對事實做出的評論,就像之前說的那樣,假設的意圖常常是錯的,這當然會激怒對方!
而B1只是我們觀察到的,客觀存在的事實。
這更容易讓對方認同,即使對方不認同,我們也可以通過心平氣和地討論,確認客觀事實是什麼。
3.表達感受
表達觀點時,如果只是立足於自己的感受,而非想法,也可以消除對方的不安感。
A2:這讓我覺得,你對我有偏見(我被忽略)
B2:這讓我感到,很失望
A2的潛台詞,顯然是,「你為什麼要對我有偏見」,或者「你讓我覺得自己被忽略,都是你的錯」,對方感到被指責!而B2則說明自己的感受,並且沒有預設立場——這是由你造成的!這種溫和地立場更能讓對方接受。
(三)接觸與合作,讓對方產生好感
我們來做一個小實驗!
找人拍下你正臉的照片底片,然後一正一反的衝出兩張照片來:一張是你實際的樣子,另一張是你臉反過來的樣子(也就是左右臉換了個位置)。
現在選一張你更喜歡的照片,再讓你的好朋友來選一下。你會驚奇的發現,你們之間的選擇是不同的。你的好朋友選擇了你實際的臉,而你選擇了反過來的那張臉(鏡子中經常看到的臉)。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你們倆都在積極回應自己更熟悉的面孔!
既然我們對接觸過的東西會更有好感,那我們是不是可以通過它來說服別人?答案是未必
通過反覆接觸熟悉某樣東西,也並不一定會帶來更多的好感。
事實上,在不愉快的條件下(如挫折、衝突和競爭)持續接觸某人或某物,反而會減少好感!
如果在接觸上加上一個合作的條件,那麼雙方之間的好感會大幅度的上升,也可以是雙方為了同一個目標而接觸!
陌生人從接觸到認識,到熟悉,無時無刻都在判斷該不該信任你,認真實踐以下3個步驟
1.消除防衛心理----定勢效應與自證預言,加強你的第一印象
2.打開對方心扉----點到為止的溝通,加深別人對你的信任
3.產生信任感-----接觸與合作,讓對方產生好感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psychology/6velkp.html
懂人性,讓陌生人相信你的3個步驟
社交無疑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我們花很多時間與人溝通交流,聊工作,聊生活,為了能夠讓自己能夠在社會上有一定的影響力,但畢竟認識人圈子有限,有時為了提升影響力,必須要去認識更多的人,而與陌生人交流最重要的是讓對方能夠相信你。
怎麼讓一個陌生人無條件的相信你,認可你,甚至無條件為你做事?
懂人性,三個步驟讓陌生人相信你,以下步驟是屬於遞進關係
1.消除防衛心理
2.打開對方心扉
3.產生信任感
在陌生人相信你之前,讓對方先處於安全的環境下。人天生需要安全感,對陌生的環境會有很強的防衛心理,我們人類自古就是群居的動物。
古代我們以「部族」識人,現代,我們以圈子識人,這個從遠古時期沿襲下來的生存本能交給我們,任何行為異常,表現的鬼鬼祟祟的人,都可能是部族潛在的敵人。
所以我們本能上就會對人有排斥,把TA視為「外人」。
(一)定勢效應與自證預言,加強你的第一印象
①定勢是心理學中的一個概念。
大意是指以前的心理活動會對以後的心理活動形成一種準備狀態或心理傾向,從而影響以後心理的活動。
在對陌生人形成最初印象時,這種作用特別明顯。
有一個農夫丟失了一把斧頭,懷疑是鄰居的兒子偷盜,於是觀察他走路的樣子,臉上的表情,感到言行舉止就像偷斧頭的賊。
後來農夫找到了丟失的斧頭,他再看鄰居的兒子,竟覺得言行舉止中沒有一點偷斧頭的模樣了。
這則故事描述了農夫在心理定勢作用下的心理活動過程。
所謂定勢思維效應,是指人們因為局限於既有的信息或認識的現象。
人們在一定的環境中工作和生活,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使人們習慣於從固定的角度來觀察、思考事物,以固定的方式來接受事物。
也就說在對方腦海中形成定勢前儘可能的展現自己美好的一面。
②定勢效應可應用於別人對你的印象,而自證預言可提升自己對別人的印象。
自證預言,意指人會不自覺的按已知的預言來行事,最終令預言發生。
簡單說人會按著自己心裡所想的來做事,最後使得所想的發生了。
比如:我認為自己不是塊讀書的料,那即使有時間也不會用來溫習,因為你認為讀了也不會懂,結果考試一塌糊塗,然後你對自己說:"果然我不是一個讀書的材料!"
在陌生人社交中也是一樣,我們事先要做好自證預言,「對方會信任我,我們會成為朋友 表現的自然」,給自己做心理建設。
當你預期自己會被這個集體所接納,你的一切肢體語言都會顯得鬆弛友好。
比如:第一次見到別人,很多人會有「認生」,每次要見新人,開始一段新的聊天,緊張到不行,怕沒得聊又怕聊得不合適,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而「認生」的下場是什麼?就是別人永遠當作陌生人
(二)點到為止的溝通,加深別人對你的信任
對方慢慢的放下心理防衛,加強了對你的第一印象,這時我們要打開對方的心扉。
首先我們先思考一個問題,不信任感從何而來?
主要是2點
1.你不分享自己應該分享的信息
2.你獲取了不該獲取的信息
讓別人信任你,儘可能分享自己的信息,讓自己的秘密少少的。
不獲取別人的信息,讓別人的秘密多多的。
相對於你把自己的信息抵押到別人那,來換取別人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掌握好信息分享在溝通中度的同時,也要把控提升信任感的溝通技巧
1.澄清意圖
人們判斷是否被攻擊,依據的不是內容,而是意圖,更致命的是,我們都喜歡假設對方的意圖。
當一個陌生人來跟你聊天的時候,你首先關心的不是他講的內容,而是他的意圖是什麼。
等他清楚你的真實想法後,信任才慢慢的建立。
2.陳述事實
陳述想法時,應該說觀察到的事實,而非評論。
A1和B1,哪種陳述聽起來更有「敵意」呢?
A1:你很少配合我
B1:我最近組織了三次活動,你都沒參加
A1是我們基於自己假設的對方意圖,對事實做出的評論,就像之前說的那樣,假設的意圖常常是錯的,這當然會激怒對方!
而B1只是我們觀察到的,客觀存在的事實。
這更容易讓對方認同,即使對方不認同,我們也可以通過心平氣和地討論,確認客觀事實是什麼。
3.表達感受
表達觀點時,如果只是立足於自己的感受,而非想法,也可以消除對方的不安感。
A2:這讓我覺得,你對我有偏見(我被忽略)
B2:這讓我感到,很失望
A2的潛台詞,顯然是,「你為什麼要對我有偏見」,或者「你讓我覺得自己被忽略,都是你的錯」,對方感到被指責!而B2則說明自己的感受,並且沒有預設立場——這是由你造成的!這種溫和地立場更能讓對方接受。
(三)接觸與合作,讓對方產生好感
我們來做一個小實驗!
找人拍下你正臉的照片底片,然後一正一反的衝出兩張照片來:一張是你實際的樣子,另一張是你臉反過來的樣子(也就是左右臉換了個位置)。
現在選一張你更喜歡的照片,再讓你的好朋友來選一下。你會驚奇的發現,你們之間的選擇是不同的。你的好朋友選擇了你實際的臉,而你選擇了反過來的那張臉(鏡子中經常看到的臉)。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你們倆都在積極回應自己更熟悉的面孔!
既然我們對接觸過的東西會更有好感,那我們是不是可以通過它來說服別人?答案是未必
通過反覆接觸熟悉某樣東西,也並不一定會帶來更多的好感。
事實上,在不愉快的條件下(如挫折、衝突和競爭)持續接觸某人或某物,反而會減少好感!
如果在接觸上加上一個合作的條件,那麼雙方之間的好感會大幅度的上升,也可以是雙方為了同一個目標而接觸!
陌生人從接觸到認識,到熟悉,無時無刻都在判斷該不該信任你,認真實踐以下3個步驟
1.消除防衛心理----定勢效應與自證預言,加強你的第一印象
2.打開對方心扉----點到為止的溝通,加深別人對你的信任
3.產生信任感-----接觸與合作,讓對方產生好感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psychology/6velkp.html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