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能為農業做一件事--台灣的小麥復耕 | 🍄樂愛生活手札
願 疫情遠離世界每一個人
你我心中有愛 生活就更心安

2012/10/28

如果我能為農業做一件事--台灣的小麥復耕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2007年喜願麵包開始與小農合作,協力小麥契作,展開「麥田狂想」的計畫。而行動化生產履歷系統平台的建構,係提供給「生產者」、「加工者」、「消費者」一個透明、友善­­的溝通模式,讓彼此相互關懷,共同學習、共同成長。

喜願小麥簡介 http://www.taiwan-wheat.net/node/76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Wheat


音樂:

【晒穀場】
作詞:歌詞原詩文:吳晟/改編詞:林生祥 
作曲:林生祥
編曲:林生祥
製作:林生祥/鍾適芳

【分美濃介情歌】
作詞:谷雨 作曲:林生祥

【 重返鄉土】
農村武裝青年
主唱/吉他:阿達
提琴/二胡:小魏
打擊樂器:阿展
大提琴:俐君
類別:
非營利組織與行動主義

--------------------

台灣小麥復耕 急缺人才與設備

台灣小麥復種只靠民間自力,育種人才也只有兩位,有如部隊缺乏精良設備,無法因應糧食危機。(攝影:胡慕情)

台灣飲食當中,麵包、麵食越來越多,地位僅次於米食,有別於稻米,製造麵粉的小麥幾乎完全仰仗進口,對於氣候變遷以及石油匱乏的兩大威脅,小麥的自給率有提升之必要。然而台灣的小麥耕種只靠民間自力復耕,農業部門研發人員與設備匱乏,台大農藝系教授盧虎生形容為「就像部隊配備不齊」,面對糧食危機,「無法作戰」。

盧虎生自從擔任農村發展基金會執行長之後,即將目光轉向國內,積極思考提升台灣小麥耕種之必要性,他說,小麥耕種、育苗以及研發在國內相對於其他作物,顯得弱勢,目前台灣小麥耕種面積大約100公頃,相較日治時代30萬公頃不可同日而語;而育種人才,只有台中農試所兩位小麥育種人員。

小麥耕種雖有限制 仍可突破

小麥喜歡乾燥的氣候,濕氣不能太重,怕雨,也不能過於乾旱缺水,適合溫帶氣候。台灣在種植小麥上有先天環境上的不利因素,長期以來都將小麥當作冬季輪作作物,要在3月稻苗插秧之前收成,給小麥種植時間很短,因此在品種選擇以早熟、耐熱以及耐濕為條件,這些都讓小麥的品質受到限制。

但盧虎生說,「台灣氣候條件不利於小麥並不表示我們可以悲觀,現在科學這麼發達,應盡力找出適合台灣的小麥品種」。除了輪作,農民也可以以小麥為主,輪作大豆,如此一來,給小麥較長的成長時間,能選擇的品種就會增加。
台大農藝系教授盧虎生將安排台日小麥種植經驗交流。(圖片來源:喜願小麥臉書粉絲團)
在面對氣候變遷、糧食安全的挑戰,雜糧,尤其是小麥復耕的糧食多樣性,就像生物多樣性,都是多一道應變、多一層生存保障,就像日本人說的「續命」,增加生存的機會。

小麥研發不可偏廢

讓盧虎生更著急的是,小麥的育苗人員只有2位年輕的研究人員。育種是師徒制,一個只有編號的種苗,例如高雄139號稻種,但若沒有師傅帶著徒弟到現場看這種苗的性狀,是無法了解其特性,更無從培養出情感。但是台灣長久以來忽視小麥種植,國家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往往把育種人員調撥到市場上熱門的品種,例如花卉、果樹,再加上糧苗長久來,種植面積大、經濟效益低,不受重視,老一輩的師傅退休,來不及傳承給下一輩,技術逐漸凋零,再加上種苗完全不知去向,讓復種過程更加艱辛。

所幸,小麥仍留下一些種苗,薪火依舊,只是青黃不接。「小麥種苗研發可以說是處於停滯期,再不種就沒機會了,而要改善小麥育種應朝向增加研究人才,以及硬體設備。」硬體設備如研究室、檢測設備、製粉的機器也和一般的麵粉廠的大機器不同,必須比較小,都需要經費投注。

育種人才比一比 小麥、玉米告急

同樣是雜糧,和大豆比較起來,小麥育種研究人才更形危急。盧虎生說,台灣花生、綠豆和紅豆有一定的需求,也發展一定的規模以及穩定的價格,因此已經撐起一片天,大豆和毛豆屬於同個品種,育種人才不缺,也有市場。

與小麥有相同情境甚至更危急的是玉米,玉米育種人才只有兩位,而且都屆退休,再沒有人接棒,恐怕失守。盧虎生說,「一旦失守,要再復耕,至少需要十年的時間才能培育出適合這塊土地的品種。」

描繪小麥地圖

除了種植,製麵產業是一項分級精密產業。麵粉筋性和蛋白質有關,蛋白質高育出來的品種筋性也比較高,高筋麵粉是製作頂級麵包的元素。「吳寶春這種等級的麵包師傅,都要不斷嘗試,尋找各國麵粉當中最適合的筋性,不斷混筋實驗才能做出最頂級的麵包」顯示出小麥產業研究與發展的重要性。

為了讓農民知道那些氣候條件下種出來的小麥產量最好,符合經濟效益,盧虎生指導的研究生陳筱鈞將與農民合作,進行小麥產量地圖的調查研究,透過精密設備,監測田間的微氣候條件,了解光線、溫度以及濕度,看哪個條件下可種出最佳單位面積產量;其次,盧虎生期待進行品質地圖的研究,找出最佳製麵性(品質)。這項研究需設立品質研究室,除了育種家,還須包括磨粉人以及麵包師傅等跨領域的合作,才能找出適合市場產品的品種。這過程需要不斷的嘗試,了解台灣土地能孕育出的小麥等級極限。

促進台日交流 種出台產一級棒小麥

日本和台灣種植小麥的條件類似,日治時代台灣種了很多小麥。前兩周剛從日本考察回國,盧虎生計畫引介日本小麥的耕種方式,促進民間與日本方面的交流,明年4月小麥收割前,預計透過基金會協助,安排農民到北海道參訪。

日本已經知道小麥種植的極限,農民也能因應市場需要種出適合製成麵條或麵包的品種,因此市場需要和供應能媒合,小麥不會賣不出去,這種能抓住市場區隔性的作法,值得台灣學習。

舉例來說,如果民眾喜歡吃牛肉麵那種麵條筋性,育苗家就協助研發合適的品種,並且能有品牌,讓大家吃了知道是出於台灣哪個品種和產地。

農田中的狂想曲

小麥已經發展了這麼精密的分級,因此,盧虎生認為農民要種小麥最好能先了解這些屬性,能與研發人員合作,以免種出等級較不利於市場的作物血本無歸。

台灣中部是比較適合小麥,北部太過潮濕,而南部則常有乾旱的現象。盧虎生建議先從中部建立小麥基地,再逐漸往南、北延伸耕作面積,一步一步踏穩讓品質和產量都穩定下來。期待能建立一片小麥示範田,種出品質最好的小麥,有如領頭羊,供其他農民參考觀摩。

這首由小麥堆疊的狂想曲,正進入最動人的樂章。台灣農田上,台中選2號的麥苗奮力衝破土地,一方面向下探索土地蘊藏的密碼,紮根成長,為台灣農業續命。盧虎生珍惜由喜願行總監施明煌領導的一群願意種小麥的農民,「這群農民很重要,肩負著經驗傳承以及技術保存的責任」。他也不忘給兩位小麥種苗研究人員打氣,期待我們社會除了花卉果樹和毛豆,也能關注為我們日常所需之飲食而努力的育種人才。


http://e-info.org.tw/node/72697

--------------------


台灣小麥

一、概要

小麥為溫帶禾本科小麥屬植物,按其栽培特性可分為一年生春小麥及越年生之冬小麥。小麥之栽培歷史極為悠久,其起源地可能在近東地區之肥沃海灣(Fertile Crescent),約在西元五千年前傳到印度、中國及英格蘭等地。中國於三千年前之古籍中,已將小麥列為五穀之一。台灣引進栽培之年代不詳,可能為先民移居台灣時,將中國之華南土種攜進栽培。台灣受氣候環境之限制,僅能在冬季裡作種植高度春播型之小麥品種,又受耕作輪作制度、經濟價值及競爭作物等影響,歷年來均無法自給自足,須仰賴大量進口。

生產

小麥位居世界之重要禾穀類作物之首位,全世界約有五十個國家重植小麥,主要生產國家有美國、中國、加拿大、蘇俄、印度、阿根廷及澳洲等。其中以美國、加拿大及澳洲為主要之小麥輸出國。

台灣小麥年總生產量在光復前大約為1,000公噸以下,1958年至1962年期間為台灣歷年來生產量最高時期,但其年產量仍僅四萬公噸左右,其中以1960的45,574公噸為最高,其栽培面積為25,208公頃。

1964年以後,由於小麥大量的進口,導至本省小麥栽培面積急遽減少,至1974年僅304公頃,年產量738公噸。1975年開始,政府為照顧農民,責由台灣省菸酒公賣局與農會辦理契作保證價格收購,因而台灣小賣栽培面積仍得以維持1,000公頃左右。近十年來小麥栽培面積以1992年之1,402公頃為最高,年總產量為4,325公噸。主要生產地則為台中縣(潭子、大雅)、台中市(西屯)及彰化(秀水、福興、二林)等地。

用途

小麥係人類之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其主要用途為碾製成麵粉,供作麵包、饅頭、麵條、通心粉、糕餅及各式各樣的麵類食品之原料,其副產品即麥麩可供家禽、加畜之精飼料。小麥亦可供釀酒、製醬油、醋、麥芽糖及酒麴等原料。小麥苗榨汁鮮食及小麥胚芽更為近年來流行之健康食品之一。

二、氣候與土壤

氣候

小麥為原產溫帶之作物,主要產地分佈於北緯30度至60度;南緯27度至40度之間。其生育初期須適量的雨水供其生長,但在成熟期則需要乾燥之氣候為其適宜之氣候環境。

台灣小麥栽培適期為秋冬季,即十月中下旬至翌年三月,所以栽培品種須為春播性高的品種。春小麥生育初期適宜溫度為15℃至20℃,抽穗後以17℃至18℃,成熟期前六至七星期則以20℃至23℃最適合。

土壤

小麥對土壤的選擇性甚寬,不論土壤肥力高低,只要灌排水良好的耕地均可栽培,但以表土較深的坋質壤土為最適宜,PH值則為6~7。強鹼或強酸土壤不適合小麥栽培。

三、品種

小麥為自交性作物,常見的小麥屬包含有14個「種」(Species),這些種可依染色體數分為二倍體、四倍體及六倍體,栽培種小麥大多數為六倍體,主要之種類有普通小麥、硬粒小麥及圓錐小麥。台灣栽培之小麥品種多屬於硬粒小麥。

台灣小麥育種歷史較短,約始於1921年,原始栽培種為來自中國華南之「在來赤」小麥,日治時期前半期推廣品種為自日本引進之「新珍子」、「琦玉」等品種。1938年至1945年間則進行雜交育種工作,育成「台中1號」至「台中32號」(缺27號)等31個品種命名推廣。

台灣光復後,台中區農業改良場繼續致力於小麥之品種改良工作,先後育成抗銹病、豐產之「台中33號」(1964年);抗銹病及白粉病之「台中選1號」(1980年)及「台中選2號」(1983年)等優良品種。

台南區農業改良場亦自旱田栽培的在來種,經純系選拔育成「台南2號」及「台南3號」(1956年)及1959年雜交選育「台南4號」等品種命名推廣,惟目前該三品種已不再栽培,

1992年台中區農業改良場自日本引進之「W-3」品系中,經純系選拔育成豐產、抗銹病、抗白粉病及抗台灣目前小麥栽培之嚴重病害穗枯病之新品種「台中34號」,台灣小麥的育種工作至此因外在環境因素終告暫停。

茲將台灣小麥種植面積較廣的幾個品系之農藝性狀略述如表1

略...

 

四、栽培方法

台灣小麥栽培方式,可分為「水田裡作栽培」及「旱田栽培」,而水田裡作栽培可再分為「整地」、「半整地」、「糊仔」及「不整地」栽培等。整地及半整地栽培由於費工,目前極少採用,而大部份麥田採用糊仔栽培及不整地栽培等省工栽培為主,其他尚有特殊栽培方式。茲將台灣常用的省工栽培法,即不整地栽培介紹如次。

不整地栽培法此種方法適合於排水良好、灌溉方便的稻田,如黏重而不易透水的土壤則不適用。播種時依稻草處理方法之不同,可分為「草灰覆蓋法」與「稻草覆蓋法」兩種。

稻草覆蓋法

本法可於水稻收穫前一天下午,將小麥種子均勻撒播於田面,然後利用水稻聯合收穫機收穫水稻,收穫時水田必須保持乾燥,使收穫機能順利作業,同時將稻草切碎,均勻撒蓋於田面及小麥種子之上,隨即引水灌溉,保持適當積水,積水深度視土壤種類與其滲透性而定,通常以播種後能使其保持12小時土面不再積水的程度,故灌水深度宜適當調節。

待田間積水消失後,稻草即覆蓋於田面及小麥種子之上。本栽培法不施基肥,肥料以兩次追肥施用,第一次追肥於第二次灌水後,即播種後5~6天時施用;第二次追肥於播種21天施用。本栽培法不僅省工,且田面覆蓋稻草後可避免雜草滋生,並可保持土壤水分使表土濕潤,有利小麥初期的生長。

稻草灰覆蓋法

(一)稻草灰完全燃燒

本方法與前法不同處在利用水稻聯合收穫機收穫水稻後,將稻草(不切碎)均勻撒佈於田面,經2~4天曬乾後,點火焚燒,隨即引水灌溉,使田面保持積水狀態下撒播種子,此時草灰浮於水面,其積水深度視土壤種類與其滲透性而定,通常以播種後能保持12小時土面不再積水的程度。待田面積水自然消失後,浮於水面的草灰即可覆蓋在種子上面。如採用此不整地栽培法燃燒稻草後,應即引水灌溉播種,以免稻草灰被風吹走。播種後5~6天即需行第二次灌溉,於土面保持濕潤狀態時,即施用第一次追肥,第21天時再施用第二次追肥。

(二)稻草不完全燃燒

本法係於水稻收穫前一天下午,先將小麥種子均勻撒播於田間,然後利用水稻聯合收穫機收穫水稻,水稻田宜乾,不宜潤濕,並將稻草均勻撒佈於田面後,即時引水灌溉,灌水深度以能保持12小時土面即無積水狀態的程度為宜,在播種後5~6天第二次灌水,隨即點火燒卻浮於水面上的乾稻草,等土面的積水自然消失後,未燒盡的稻草與草灰同時可覆蓋於已萌芽的小麥幼苗。灌水後土壤尚保持濕潤狀態下,馬上施第一次追肥,播種後第21天時再施用第二次追肥。

稻草灰覆蓋法,因係不整地,所以雜草不易滋生,播種後小麥種子有覆蓋,不易遭受鳥害,且稻草灰含有鉀成分,使麥桿強韌,不易倒伏。

五、播種及田間管理

播種期

水田冬季裡作,播種期之適當與否,不僅影響小麥的生長與產量,且與次年一期水稻的插秧及生育有密切的關係。台灣小麥播種適期在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此期間內雖可播種,但於11月上中旬之間播種者,才能提高產量及品質。如第二期水稻成熟較碗時,可採用糊仔栽培,以爭取小麥播種適期。

一般而言,播種愈晚,產量愈高,因播種愈晚,生育日數愈長,營養生長及生殖生長愈能充分發揮,因小麥穗數增多,穗大及粒大飽滿而增加產量;惟晚播小麥雖然增產潛力大,但因晚播遲收,產量較不穩定,通常在11月15日以後播種者,必須在3月以後才能收穫,而生育後期常遇高溫多濕氣候環境,導致銹病、白粉病等之發生,致小麥植株容意倒伏及穗上發芽。

小麥若過早播種,則其營養生長日數縮短,而發育尚未完成,即進入生殖生長,使小麥有效穗數減少,穗小、粒小、產量偏低。

播種量

小麥播種量應依種子發芽率、品種分蘗力、施肥量之多少及種子大小而定。每公頃播種量以100~120公斤為宜。但如發芽率低於85%時,應酌於增加播種量。

施肥量及施肥方法

一般小麥的營養生長期(自播種到幼穗形成期),日數短,約20~25日,所以小麥田的肥料應著重於早期之施用,以促進分蘗及植株初期之生育,在幼穗形成期(約為播種後25~35天)前施用完畢,以促進肥效,增加有效分蘗。過晚施用則會造成無效分蘗之產生,延遲生育,造成減產。施肥前應先行灌溉,使田面濕潤土壤保有適當濕度,且宜在小麥葉片露水乾後再行撒施。 


略...



灌排水管理

小麥為忌濕及祭浸水的作物,如於排水不良環境下栽培,影響其發芽及生育甚大,因此如於排水較差的田地栽培時,播種前預先於四周開一環溝以利排水。

小麥自播種至抽穗期間,如有適當之降雨或灌溉方能正常成長;但齊穗期後至成熟後期則不太需水,生育後期如水分過多會延遲成熟,且容易發生倒伏,所以麥田的灌溉須注重於前半期,而後半期應注意排水,使田面保持乾燥。

全生育期間麥田內不宜有積水狀態,所以灌溉時應注意切勿積水,如遇降雨量多時,應立即排水。因土壤太濕或浸水,濕氣迂迴不散的地方,易使小麥根部養分吸收及光合作用受阻,影響生育以致葉片黃化,若再遇高溫,則易發生蚜蟲為害及誘發白粉病、銹病等病害。

除草

冬季裡作不整地栽培小麥,由於沒有打破表土,且有乾稻草或草灰覆蓋土面,所以雜草的發生較少,只要拔除較大的雜草即可,但若雜草不少,可視雜草種類選適用性殺草噴劑噴除之。

病蟲害防治

台灣小麥栽培時期恰為低溫乾燥的季節,病蟲害發生較少,生育初期病害較少,蟲害較多,尤其前作物若是旱作,易遭夜盜蟲切根,因此盡量與水稻輪作或播種前可先施用地下害蟲藥劑毒殺。但在抽穗前後如遇高溫、多濕、多霧氣候,容易誘發銹病、白粉病及穗枯病,其中穗枯病為近年來發生最嚴重之病害,新品種台中34號具有抵抗性,惟如發現初期病癥時,應立即施藥防治;另在開花期及成熟期間,有赤黴病,如發現初期病癥應即時施藥防治。另蟲害主要為芽蟲及螟蟲為害。

預防病蟲害,主要以栽培抗病品種;不可密植,注意通風及光照;注易施肥,勿偏用氮肥,酌施鉀肥增加抵抗力;及以藥劑防治。

六、收穫/乾燥及貯存

收穫

全麥田之90%達完熟時即可收穫,台中選2號約在抽穗後65~70天即可成熟,台中34號約在抽穗後70~75天為收穫適期。目前台灣栽培之小麥均利用水稻聯合收穫機收穫,一次可完成收割、脫粒、風選及袋裝,每天可收穫0.7~1公頃。

乾燥

脫粒之麥粒應立即乾燥,可送至晒場曬乾或利用循環式乾燥機乾燥,但溫度不可太高(須低於40℃),避免種子熱死,發芽率低落影響品質。用循環式乾燥機的效率較高。

包裝與貯藏

乾燥完成後即可袋裝或貯藏,如公賣局契作栽培者,小麥收購標準為:麥粒水分13.0%以下,夾雜物2%以下,殿粉價60%以上,蟲蛀粒1%以下,每公升容重量725公克以上,充分完熟粒90%以上,而麥粒大小均勻不變型,顏色鮮美。

如留供種子用麥粒(水分含量低於11%)最好貯藏於鐵或鋁皮製種子筒內並封口,若能置於冷藏庫保存最好,於貯藏期間須每隔1~2個月翻曬一次,以確保其發芽率。且須防患穀象蟲為害,於貯存前先用0.2%靈丹(Lindane)粉劑以1:800拌勻後貯藏,或使用5%的保滅丹(Bromodan)粉劑以1:1500拌勻後貯藏之。倉庫大量貯藏時,以好達勝粒劑,每一噸使用6~8粒貯藏。

(摘自台灣農家要覽  農作篇(一)財團法人豐年社編著  作者沈勳)Go Top

-------------------------------------------------------------- 阿樂推薦分享.更多文章歡迎至原PO網站瀏覽--原文網站:--------------------- 如果您認為網站上資訊侵犯了您的版權,請告訴我們按這裡,我們會即時將您的版權資料移除。


-----------------------------------------------------------------
認同本文請按一下讚啦...(按讚時可留言)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精選文章

最新文章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隨機推薦文章

焦點文章

老長壽需要的5個微條件,第一條就顛覆傳統觀念了!

W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