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吃什麼?--速食、「有機」和自然野生食物的真相 | 🍄樂愛生活手札
願 疫情遠離世界每一個人
你我心中有愛 生活就更心安

2011/03/07

到底要吃什麼?--速食、「有機」和自然野生食物的真相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 , ,


★「詹姆斯.畢爾德獎」2007年飲食寫作類得獎作品
★《紐約時報》2006年度十大好書
★《洛杉磯時報》2006年度好書榜、《出版人週刊》2006年百大好書
★《華盛頓郵報》、《西雅圖時報》、《芝加哥論壇報》等眾多媒體書評推薦




今天要吃什麼?速食或便當?吃葷或吃素?天然有機?還是便宜漂亮的就好?……到底吃什麼才健康?一般食品裡摻了多少添加劑?吃了到底會不會有害?……

你是不是也覺得,現在雖有更多吃的選擇,但卻也有更多問題要考慮?「到底要吃什麼?」對於這個我們餐餐必須面對、與健康息息相關的問題,柏克萊大學新聞學教授麥可.波倫,決定親身實地調查、找出答案。

他沿著現代人主要的幾條食物鏈——工業、有機和自然野生食物,從食物的生產源頭一路追蹤到成為盤中佳餚的整個過程。深入田地、農場、食品研發室,到養殖場、屠宰加工場、超市……,一一實地觀察、訪談,用偵探般的技巧為我們拼湊出一幅現代食品的完整真相──規模最大的工業化食物,看似多樣豐富,其實大多是用玉米做的;吃漢堡、雞塊、牛肉等於是在吃玉米;成長最快、被視為健康象徵的有機食品,竟然有一大部分已走向工業化,雞牛豬隻同樣飼養在密閉狹小的空間,蔬果的加工和運送也耗費大量石油能源;而精緻的小型農場,則師法大自然亙古生生不息的奧祕,超越有機、真正永續……。

跟著波倫引人入勝的筆觸,我們不只體驗了四個深度的食物探索之旅,也來到牧草地上的現代田園,重新體會我們跟我們賴以維生的土地、陽光、青草和動植物,彼此之間緊密依賴的關係;最後,跟著波倫踏上一段難得驚險的森林狩獵、採集冒險,回歸最原始古老的食物鏈,重新探索人類在以其他地球物種為食的漫長過程中,彼此如何在掠食與抵抗被食的攻防中共同演化,發展成共生共存的命運共同體。這是一本深度調查報導,也是趣味盎然的科普作品,更是優美生動的自然文學。

作者簡介

麥克.波倫(Michael Pollan)

《紐約時報雜誌》長期撰稿人,目前在柏克萊大學教授媒體新聞學;著有《Second Nature》、《A Place of My Own》,以及讓他成為《紐約時報》年度風雲暢銷作者的《慾望植物學》(The Botany of Desire);此書亦獲選為邊境(Borders)、亞馬遜(Amazon)以及美國書商協會( American Booksellers Association)等書店年度最佳好書。波倫現與畫家妻子朱蒂絲.貝澤(Judith Belzer)以及他們的兒子以撒同住於舊金山灣區。關於波倫其他著作,可以參考作者網站www.michaelpollan.com。

譯者簡介

蕭秀姍

國立成功大學物理治療學系學士、醫學工程研究所碩士,比利時魯汶大學醫療影像處理碩士、家庭與兩性關係碩士。曾任骨科及小兒物理治療師。目前隨從事博士後研究的先生暫居比利時。

黎敏中

國立成功大學統計學系學士。曾任職外商銀行多年。目前隨攻讀博士的先生暫居比利時。兩人譯作:《在柏拉圖的天堂裡:普林斯頓高等學術研究院與科學巨人的故事》、《笛卡兒的祕密手記》、《都是荷爾蒙惹的惹》。


名人推薦top
★陳俊旭∕自然醫學博士、張讓∕作家、黃璋如∕有機農業專家、潘震澤∕科普作家和生理學教授、韓良憶∕美食作家 強力推薦

※在美國飲食寫作超乎往常的這一年,這是非常出色的一本。 ——《紐約時報》2006年度十大好書評語

※對於我們的食物到底是怎麼來的,你不可能獲得更佳的說明了。 ——《紐約時報》書評

※波倫創造出一個幾臻完美的敘述筆調——一種幽默愉悅的諷刺,使得這個主題生趣盎然地呈現出來。 ——《洛杉磯時報》

※讀《到底要吃什麼?》,可說也是一種開眼:你再也無法不思不想,若無其事地大吃大喝。——張 讓 作家

※這本書討論人類飲食的供需行為中,充滿了矛盾的思維與衝突的行動,令人深思。 ——黃璋如 國立宜蘭大學有機產業發展中心主任

※充滿驚人(但鮮為人知)事實、且引人深思的好書。 ——潘震澤美國奧克蘭大學護理學院專任客座教授







吃,有何難?

蕭綺熙

本文來源

如果要選生命裡影響我最多的書,《到底要吃甚麼——速食、有機和自然野生食物的真相》肯定榮登十大榜首。作者Michael Pollan是著名新聞媒體大學教授,卻開展了一次似乎與他的專業毫不相關的尋找食物根源之旅,還寫成此書,與我們分享他的所見所感。

英文書名The Omnivore’s Dilemma和中文翻譯成的《到底要吃甚麼》,在道出了人類作為雜食者,我們實在需要高度智慧去明辨那些食物是可吃的、無毒的、有益的和可口的。進入了文明城市的我們,本來與食物的關係就只有最後一層—美味可口是我們唯一的關注點;可是,發生連串食品安全問題事件,以及人類開始變得脆弱,逼使我們再次思索與食物的根本關係。雖然此書所載的是美國人的飲食習慣、耕作情況,但隨著全球一體化、美國飲食文化透過快餐店徹底滲入我們的生活,以及「全球貿易無障礙」的口號叫得響亮,我們對作者所提到的食物和進食的模式一點都不感到陌生,因此他提出的某些數據,一樣會叫我們驚訝:

用質量光譜儀來分析麥當勞的食品,計算出其中有多少的碳元素是來自粟米,結果發現:汽水(100%)、奶昔(78%)、沙律醬(65%)、雞塊(56%)、芝士漢堡(52%)、薯條(23%)(頁125)。

但這又如何?有問題嗎?除了帶出運送粟米到各肉牛農場,是需要大量石油作運輸這個問題外,作者再分析:「玉米化的食物鏈提供的實質益處,並非廉價食物(因為消費者最後還是得支付食物加工處理的額外費用),而是各式各樣吸引人且含有便宜卡路里的食物……

全球耕地每年可製造出來的卡路里有限,工業餐食中的肉品與加工食品過度消耗以及浪費了太多這些能量。若是像墨西哥人或多數非洲人一樣,直接食用玉米,可能吸收玉米中的所有能量,但當你將玉米餵養給肉牛及雞隻,有90%的能量會在我們食用這些肉類之前流失……」(頁126)

換句話說,我們花了許多地球資源包括石油、粟米來養活肉牛,而最後吃下肚的卻是營養甚少、只是口感好的食物。
按著作者提供的這些線索,筆者開始再次反思零五年世貿抗爭時所提出的議題。例如那時有「反傾銷」的要求,亦有關注美國國內「企業化大農場」與「小農民」之間的差異與抵抗。碰巧,沿著此思路,作者亦開始進入較深層的分析:「為了幫助消耗美國農民所栽種出的這些堆積如山的廉價玉米,政府竭盡所能地幫助牛隻戒除青草並轉食玉米,除了透過對養殖場的實質補貼(減稅)之外,並且通過一個以油花為標準的牛肉等級鑑定系統,而油花的鑑定則有利於玉米牛肉而非青草牛肉。」(頁214)
由此可見,美國政府的農業政策,深遠地影響著農民的耕作,亦解釋到為何較小型的有機農場,追求讓動物享受最天然的環境,使用比較原始的蓄牧和飼養家禽方式,會受到排斥,很難生存。
為了聽到仍然堅持信念的小型有機農場農夫的心聲,作者走訪了一間真正做到「有機耕作」的農場去,看看農夫如何花心思地設計出一些小裝置,就能利用動物自然的排泄、散步、吃草等作息時間,去營造互惠互利的牧養環境。

又讓我們見到農夫如何展現個性:「堅持不接收遠方訂單,因為「有機」應該包括支持本地農場,減少運輸量;堅持高價賣出有質素的食物,因為「乾淨」食品令「社會不用承擔水污染、抗生素產生之抗藥性、食物傳染疾病、玉米補助津貼、用水及石油的津貼等等各項花費。」(頁261)

香港人最愛美食,亦出名識飲識食,飲食節目層出不窮,卻缺少了對食物價值的反思,這本書正好填補這方面的不足。
讀完這本書,筆者時常墜入「到底要吃什麼」的掙扎裡,卻沒有因此而受困擾,因為筆者終於明白到選擇哪一類食物,對身體有益、對農民有益、對地球有益。看完四百多頁的文字再回首,就更能明白六十年代美國「有機運動」提出的「反精緻烹調主義」(頁155)以及最近興起於意大利的一項「慢食運動」(對抗全球同質化,捍衛傳統飲食文化)(頁274)背後的理念。

書中令人大開眼界的地方不能盡錄,喜歡食物、煮食的你,一定要看;不喜歡美食、對煮食無興趣的你,更要一讀,因為這樣你每次外出吃飯時,才懂得在紛亂繁雜的名單中作出明智的抉擇—不只是為你自己,更是為了全體人類和環境的益處。

《到底要吃甚麼——速食、有機和自然野生食物的真相》
作者:麥可.波倫 Pollan, Michael
譯者:蕭秀姍、黎敏中
出版社:久周出版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08/06/03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精選文章

最新文章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隨機推薦文章

焦點文章

老長壽需要的5個微條件,第一條就顛覆傳統觀念了!

W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