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研究助理)
一、前言
「草莓族」、「啃老族」都是近年來新出現的名詞,用來形容青年發展延滯的現象,過度依賴家庭而不願獨立面對的族群。
「草莓族」係指現今年輕世代外表明豔動人,但是卻一捏就破,也就是抗壓低、挫折容忍度低、經常更換工作環境、只有學歷缺乏實作能力、重視個人權益忽視群體利益的青年;
「啃老族」則指畢業卻不就業,靠家人資助,吞食父母老本的青年,也就是過度依賴家庭缺乏獨立自主、自我探索、自我決定的青年。
可見,青年拒絕長大、逃避責任的行為已成為實務工作者需要面對的議題與挑戰。
關於這樣的現象,日本學者小此木啟吾曾在其所著的「拒絕長大」(李佩譯,1994)一書中清楚的闡述:雖然社會可以容許青年為習得知識或技術,而延緩其所應當負起的社會責任和義務,以便讓青年有機會為未來出社會而做準備,但現今卻沒想到造成青年竟將此當為藉口刻意延長自我摸索學習時間,逃避服務社會的責任。
國內似乎也有相同的情況,林郡妙(2007)針對啃老族議題也有深刻的描述:阿美姨的兒子,四肢健全、腦袋正常,只是大學讀了七年,目前還待業在家。
第一次念大學,大三就被死當退學,重考後終於把大學念完,畢業後卻找不到自己喜歡的工作,而在家裡等著工作。
此二例子都顯示出,草莓族會出去工作,但是如果在工作上遇到困難或壓力,他們最後還是會躲回家庭的懷抱;啃老族老是依賴家庭的提供,雖有工作,仍習慣住家裡吃家裡。
為了讓青年獨立自主、社會充滿活力,促使草莓族與啃老族也能夠提供所長、奉獻社會,本文將先探討此兩類青年延滯現象的成因,並提出輔導策略,供青年、家長及實務工作者在面對過度依賴家庭的情況能夠因應的方法。
二、青年期延滯現象
在Marcia(1966)的理論中,青年通常會進入學校接受教育,需要擴充知識或技能的訓練學習,以便與未來社會角色接軌,且會開始進行自我統合,自我探索、體驗和自我認定,以達到心靈上的成長。
然而草莓族、啃老族等卻停留在持續探索、自我統合仍未達定向狀況,啃老族呈現出拖延戰術,待在家中接受父母的照顧,而草莓族也是憑藉著父母所給予衣食無虞的生活,經常更換工作。
可見,草莓族與啃老族無論在心理或行為上皆呈現對家庭的依賴,在發展階段發生了延滯現象,未能有效做出生涯決定與行動。
同時依據Erikson觀點,筆者認為草莓族和啃老族,缺乏自動自發的精神、受挫折後呈現無力感、對於上司的命令游移不定、個體行為不知何去何從。
換句話說,這些族群面對問題較無自我決定的能力與信心,習於被動等待他人的指示與照顧,缺乏應有的獨立行為。
三、造成青年過度依賴的原因
(一) 個人認知扭曲
以青少年思想行為特徵來看,草莓族與啃老族思想特徵可能有:
猶豫不決、自我中心、忽略現實與理想間的差別(連廷嘉、連秀鸞,2003)。
他們之所以猶豫不決主要是因生活經驗不足,當面臨選擇時常常感到困惑而難以決定,其解決辦法就是增加個體獨立判斷思考的機會,提升個體在選擇時有獨立判斷與抉擇的能力;但此時,有些人會因為害怕分離或害怕他人的不信任而去迎合他人,未建立自我意識,這可能導致無法培養出思想上的自主能力,且傾向依賴他人。
而自我中心主要是因道德認知上發展較遲緩,較常以自我的角度、需求和當下的想法來行動或思考,致使他們做出傷害他人或自己的行為卻不自覺,且不知檢討。
最後,青年也常有過度樂觀、過度理想化的想法,以為任何事都能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忽略了現實與理想間的差異,當其面對挫折或失敗時,便可能怨天尤人、缺乏自我檢討,導致低自尊或低成就的情況。
(二) 家庭自我分化失衡
Bowen(1978)的家庭系統理論指出自我分化為「個體化」與「一體化」所組成,
個體化指其能成為獨立個體,能獨立自主,也能尊重他人,
而一體化指其能與他人建立關係,遠離孤單與排擠,若兩者如達成平衡,則個體能擁有獨立性且能與他人有良好的聯繫。
但現今的少子化現象強化了一體化的心理,由於父母過度疼愛,致使他們從小處處受到呵護與照顧,漸漸養成了依賴性,沒有培養出具有獨立思考與生活自主的能力,有時也因保護過度,降低了對挫折與失敗的容忍力。
同時,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大多數的父母最關心孩子的生理健康和學業成績,較不注重孩子獨立自主、自我奮鬥、家庭責任感的培養。
其中,也隱含了家庭界限逐漸模糊的議題,父母期望孩子在課業上有好成績,所以家事或瑣事都幫孩子處理,也幫其選擇學業補習、才藝補習等,導致如天平傾斜般,一體化高於個體化。
不僅如此,父母的過度溺愛也可能會產生對孩子的「反向依賴心理」,倘若孩子不去依賴他們,就會感到失落(馬志國,2008),使得親子的個體化發展遭受阻礙。
(三) 社會價值觀轉變
由於成長背景不同,傳統世代生活環境雖然由貧轉富,但在權威教育下,造就了吃苦耐勞、順從的性格與強烈的階級意識觀念。
然而,現今的青年由於一出生就屬於富庶、多元開放的年代,長期過著富裕安樂的生活,養成了現今青年較崇尚個人主義、注重消費與生活,並在思想上富有創意,階級意識卻極為淡薄(劉謙穎,2004)。
然而,現今的經濟大不如前,行政院主計處(2009)調查2009年2月失業率高達5.75%,光是初次尋職找不到工作者就有9萬人,在這不景氣且競爭激烈的情況下,這些養成高消費習慣與自我中心的青年,容易將經濟壓力放在父母身上,而不會自我調整,認為依賴父母的供給是理所當然、天經地義的事。
由於價值觀的轉變,讓這些青年不願面對挑戰,而繼續依賴家庭生活下去。
四、 輔導策略
為增進青年自我分化取得平衡,除了需要教師與家長的協助之外,也需要青年自身的覺察與努力,故以下分為青年自我改變策略、教師與家長協助策略兩部份,提出具體方針以作參考。
(一) 青年自我改變策略
由於未定型之青年仍處於猶疑狀態,為促進青年能有自我覺察及生涯探知之目標,提出以下三項策略:
1.瞭解自主獨立的重要性與實踐
通常個體與父母及重要他人關係中,能擁有自主精神及自我責任感,並實踐於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現今青年在金錢方面卻不獨立,自我責任感不足。
董氏基金會(2008)調查報告指出,有70%大學生之學費以及80%大學生之生活費來源,主要是由家庭提供。
依筆者觀察,有些家庭會因年齡關係、學業結束或進入職場而停止支付零用金;有些家庭則不會停止供應,阻礙青年自我責任感和行為獨立的發展,把父母當成自己的資產,也把父母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
實際上,父母不可能一輩子照顧子女,如果真為了自己著想,應要培養獨立性,讓
人生過得更有價值。
2.調適自我概念
現代青年雖有高度的自我意識,有時卻也會過度高估或低估,而缺乏現實感(張穎,2008)。
例如,當有過高的期望時,面對失敗容易對自我產生挫敗感,這時可能會引發自卑、失落、喪失信心等感受,所以應適時修正自我概念,客觀評斷自我及現實的差異,以擁有適切的自我概念;當個體低估自己時,則會有害怕挑戰、自我貶低及得過且過等心態,使得自我發展受阻礙,因此輔導策略可以協助青年選擇自我興趣來訂定具體適中的目標,循序漸進地慢慢發展,以奠定自我信心及肯定,而後發展成正確的自我概念。
3.尋找生命意義
在大學裡,很多人都庸庸碌碌過日子,對於生命意義毫無知覺,也不知有何目的,感覺存在的空虛。
Erikson(1968)認為生命意義為真理的追尋,可以引領個體相信並去追尋目標,在統合自我、追求生涯目標上,生命意義可以為一個目標,去發展自我理念及架構。
因此,在要找尋生命意義的策略上可以從增加生活經驗上著手,例如參與志願服務、公益活動、心靈團體、生命教育課程以及自我探索課程等,以增進學生發展明確的生涯目標。
(二) 教師與家長的協助
因青年生活經驗不足,教師與家長應輔導青年達成自我探索與統合,以及提供生涯規劃之方法供青年參考,使青年邁向自我接納及發展完全的狀態,故提出下列四項策略以供參考:
1.培養獨立自主能力
分離-個體化的內涵包含多個向度,像行為獨立、表徵與認知的分
化以及情緒的獨立等(黃慧雯,2002)。
青年是他們能夠自我探索和自我認定的時期,但在多元選擇的情況下,往往會造成他們的迷惘,而不知該如何是好。
所以可以給予自我探索課程及有關商業資訊,讓他們在思想上獨立自主。
另外應讓青年學子踏出門外,打工或是當志工等來增加經驗與社會接軌,從中學習獨立自主的能力與精神,倘若要更進一步體認到獨立,其實可以讓其離開家裡,到外面生活,像是住宿及在外租房子等,以脫離家庭展開真正自我的人生,面對各項難題與挑戰。
2.教導生涯規劃
在生涯規劃上,陳宇嘉(1993)提出了三項論點:
第一,依照興趣、個人特質、能力等,找出想要的生涯規劃;
第二,學習各種技巧或知識提高競爭力,把職位或成功視為生涯的全部;
第三,依環境而改變的生涯規劃,強調因社會變遷,而影響個人生涯規劃。
現今學校輔導學生進行生涯規劃時,大多採用的是第一項論點,比較沒有考慮到社會變遷,所以如果學校能給予學生更多社會職業的相關訊息或是未來可能之動向,則可以幫助學生做出更好的生涯規劃。
而在生涯規畫上陳宇嘉(1993)也提出了計劃技巧,在規劃上分別進行短、中、長的計畫:
短期的計畫為比較容易達成但卻需要的;
中期的計畫為階段性的,建立於各個短期目標;
長期的計畫屬於最終想得到的,也就是生涯目標或是生活目標,因短、中計畫能順應社會潮流,依時事的轉變而做調整,故此能結合陳宇嘉所提出的三項論點,並使青年能清楚瞭解自己的目標。
再者,在學校課程上,學校能與企業建教合作,安排見習或實習等,讓學生在還未出社會前能先有一份經驗與認知。
由以上可知,協助學生做生涯規劃可以從增加學生經驗、規劃技巧、蒐集資訊等地方著手進行。
3.加強其挫折容忍度及教導壓力管理
在認知上,父母也需要調適,父母應意識到其角色定位的改變,適時示弱讓孩子意識父母角色的轉變,給予孩子自行發展的空間,讓其心靈成長(馬志國,2008)。在發展過程中,青年最常出現的問題就是挫折與壓力。
挫折指個體行為受到阻礙,使既定目標無法達成或延遲而產生出的一種感受或經驗,而挫折容忍力則只當個體遇到挫折時所表現出的行為或情緒。
挫折容忍力較弱的人可能會緊張、焦慮、躲避或產生封閉行為(張振成,2003;周紅、楊倩茜,2007)。
當其遇到挫折時,應教導其以正向心態面對挫折,分析成因、改進缺點,讓其知道挫折能使人成長,以及抱持下次能更好的心態來看待事物。
另外經歷不同的階段時會有不同的壓力源,大學生的壓力來源主要是生涯規劃、考試成績、外貌、家中與自己經濟狀況等(葉雅馨,2008),而社會工作者的壓力來源則可能是社會經濟情況、工作要求、顧主關係、家庭因素等。
從學生角色轉變為工作者,壓力源突然變多了,適應方面就成了一個問題。
大學生因應壓力的方法往往是休息或睡覺、自己看電影或看電視、自己上網、找人談談等,屬於情緒取向的策略和社會支持的方法,改變自己感受減緩壓力(葉雅馨,2008)。
為增加其抗壓性,輔導策略有二:
第一,使用問題解決方式,解決壓力源,例如出現經濟問題可以以兼職或省錢來解決;
第二,重新評估壓力源,以不同認知角度出發來看待壓力源,例如想像自己演講時下面都是南瓜。
當壓力減輕了,面對挫折及挑戰時其緊張、焦慮的行為則會削弱,由此可知,壓力管理及挫折容忍度能互相影響,壓力管理做得好,挫折容忍度及壓力耐受度就會提高。
4.教導正確金錢觀念
因價值觀的轉變,現代青年養成了過度消費的習慣,往往在消費後,才發覺過度花費,而在求助無門下,也只能尋求家庭的協助。
為了能使個體脫離過度依賴行為,應教導其正確的金錢觀念,具體作法如下:訂定用錢規則、使用收支平衡單、每月記帳來了解花用、尋找貴重物品之替代用品等,以避免其深陷卡債及過度物慾的漩渦裡擺脫不了過度依賴的包袱。
五、結語
過度依賴是不好的這點相信大家都知道,可是過度依賴的人卻還是存在。
站在第一線的家長們也許並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也不知道這樣對孩子會有什麼影響。
所以在站第二條線的教師有責任導正此歪風,教師必須要多多注意孩童的習慣,觀察是否有過度依賴的傾向,盡可能提供父母協助與諮詢。
孩子是社會未來的財富、棟樑,如果讓他們依附在舊有的樑柱下,等到梁柱腐朽了,房屋倒塌的路還會遠嗎?
期待各個有過度依賴青年們能站起來,撐起自己的一片天。
參考資料:
行政院主計處(2009)。國情統計通報。台北:主計處。
李佩譯(1994):拒絕長大。台北:錦繡。
周紅、楊倩茜(2007):如何增強學生的挫折容忍力。科技信息,10,154-154。
林郡妙(2007):啃老族:爸媽是我的提款機。Career職場情報誌,380。http://tw.classf0001.urlifelinks.com/css000000040703/cm4k-1204187267-8440-2874.doc
馬志國(2008):啃老族:牽動千家萬戶的懮思。中國青年研究,2008(2),110-112。
張振成(2003):挫折與衝突的適應方式。諮商與輔導,211,53-55。
張穎(2008):當代大學生就業挫折心理探析。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類,59,119-121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論青少年之壓力
黃瓊嬌
嘉大家庭教育研究所
壹、 前言
近日發生多起高中生自殺事件,追究其原因,多數來自壓力調適困難,愈來愈多的青少年和其家長到精神科「青少年心理衛生門診」求診,許多家長都感到不解,「這些孩子不愁吃不愁穿,還有什麼好煩惱的呢?」其實家長若想協助青少年順利處理壓力,必須從青少年的自然發展階段、壓力適應不良的症狀、提供協助的技巧做深入的了解。
另則亦可尋求「青少年心理衛生門診」,每個人都會有壓力,但壓力不一定都是負面的,壓力的正面影響可以促使我們更有生產力,但是大部分的負面壓力卻會造成心理、情緒上的困擾,所以學習如何正確的認識壓力,了解其來源,進而有效的面對壓力,處理壓力的困擾。
青少年階段有其特殊的身心發展和任務。此階段是一個人一生中身體發展第二迅速的階段,通常青少年會對自己外貌的變化相當注意,尤其第二性徵,包括喉結、乳房、陰毛、聲音的變化,會引起身心衝擊。
其次,在此階段,青少年逐漸從父母親、師長、同儕所學習得到的價值觀中,融入自己的想法,並對於長輩權威的價值觀採取挑戰態度,逐漸形成屬於自己的價值觀。
再者,青少年會發展親密的同儕關係,並常會以各種方式滿足自己對異性的好奇。
如果青少年在建立價值觀的過程受到阻礙、對自己外貌的變化不能接受、同儕互動不順利或性取向困擾,都可能產生壓力調適的問題。
青少年面對壓力調適困難時,情緒波動是最直接的表現,但青少年更容易以衝動、煩躁不安、強烈憤怒來表達,家長常無法理解「只是一點小事為何發那麼大脾氣」。
青少年也可能以徹底放棄的方式來逃避自己無法處理的困境,例如課業壓力重就乾脆不去學校、交友不順就徹底封閉自己。
睡眠和飲食的變化也相當常見,除了常見的失眠、茶飯不思外,青少年也可能反向地以終日嗜眠、暴飲暴食來表現。
當然,對原本有興趣之事提不起勁去做、覺得無望無助、甚至想傷害自己,都可能是壓力調適困難的現象。近年來台灣青少年吹起「心情不好就割手腕發洩」的偏誤風氣,值得身為青少年家長的關注。
基於上述現象,引起本組想以壓力為主題,探討壓力這個惱人又擺脫不掉的議題。
貳、 壓力理論
一、定義
壓力的定義,最早由謝力(Selye) 氏提出,他指出「一切」外在的刺激都可帶給人們壓力,壓力有正向也有負向。
心理學中對壓力的定義為:人們對任何生活環境變化或習慣改變的一種心理反應。
壓力為個人對外在環境的主觀感受與評估,在日常生活中身體所承受的任何負荷及消耗(Bodily wear and tear)均可視之為壓力。
壓力是隨時變動,而非一成不變,不論愉悅或不愉悅的事都會造成壓力,只是不愉快的事件產生的壓力程度通常比較高,且每個人對同一件事所感受到的壓力程度不會完全相同,具相當的主觀性,這些通常受到年齡、性別、文化、個人經驗與性格的影響。
二、來源
壓力的來源分兩方面(參閱附錄一青少年壓力源檢核表):
(一).環境的壓力
日常生活中許許多多的零碎事情或是突發狀況都會是壓力來源,而且來自多方面的要求,包括朋友、家人、和其他人際方面的承諾,這些都是壓力來源之一。
(二).心理的壓力
壓力是主觀的現象,人們對事件如何標籤、解釋、看待、思索和回應,決定了這些事件是否會有壓力,Weiten和Lloyd(1994)指出挫折、衝突、改變、壓迫是心理壓力的關鍵要素。(游恆山譯,民82)
心理壓力分為三方面:
1.外界過強的刺激影響身心原有的平衡,對身心產生影響。例如:股票崩盤,或突聞家人不幸的厄訊,公司營運困難面臨倒閉邊緣,壓力即會產生。
2.內在期許與現實發生衝擊。例如自視甚高、但懷才不遇,現實與內在原來的期許發生衝擊遂產生壓力。
3.因為生活事件改變過於頻繁遂引起壓力。人類具有保持平衡狀態的本能,但如在短期內,同時發生失業、遷居、新生兒誕生與疾病侵擾等,常會破壞個體之平衡而產生壓力。
三、類型
壓力類型分三型
(一).挫折:當一個人的努力遭到阻礙時,不論這種阻礙是在於追求目標的進展受到阻礙或是適當目標的缺乏,都會產生挫折。
(二).衝突:有些時候,壓力是來自於一個或兩個以上不相容的需求或動機在同時間出現,選擇其中一者就排除了其他需求的滿足。
(三).壓迫:壓力也可能是來自獲得特定目標或是有特殊行為表現的壓迫力。
四、壓力理論
風暴與壓力的青春期人格理論
此理論由赫爾(G.S.Hall,1916)提出。他主張青春期劇烈的身體變化會導致重大的身心變化。
而在這時期的青少年會充滿強烈且不定的情緒。
這段期間可以試著先協助青少年減輕這風暴所帶來的不好影響(情緒不定),並提供處理情緒策略的支持,協助他們度過徬徨不安的青年期。
五、壓力對身心的影響
遭受壓力可能造成生理、身體及心理上的變化:
(一).生理影響
壓力的生理反應在生理作用下,有其共通的歷程為「一般適應症候群」(GAS,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指當人們遇壓力後出現生理反應的歷程,
此歷程包括警覺反應、抗拒期及耗竭期等三階段。
1.警覺反應(alarm reaction):當人們遇到壓力源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將自己組織起,來俾以因應外界的各種挑戰,並適應各種隨之而來的需求,例如腎上腺皮質素分泌增加,心跳加速血管收縮及腦部血舒張。
2. 抗拒期(stage of resistance):在抗拒期個體體內會發生一些複雜的神經生理變化,例如增加各類腺體的分泌,降低感染的抵抗力,以及產生適應疾病(由心理壓力所產生的生理疾病。
3.耗竭期(stage of exhaustion):在耗竭期因嚴重且長期或重複發生的壓力所造成的持續性生理激動狀態會付出很高的代價,它耗弱了免疫系統及身體能量直到已經很難再做抵抗,此時耗竭期便開始,如果壓力仍然持續,那麼發生疾病和生理傷害的可能性就增高,甚至會造成死亡。
(二)壓力的行為模式
面對不同程度的壓力(參閱附錄二SRRS)時,個體常會呈現不同形式的特殊行為:
1.輕度壓力會使一些生理性行為(如進食、攻擊及性行為)產生更多,它也使個體更警覺,精力較集中而表現更好。
因此,輕度壓力會導致正向的行為適應,諸如變得對威脅更機警,較能接受別人的意見及指導。
2.中度壓力會使人注意減弱,耐心降低,煩躁感提高,生產力降低,同時也會產生重複刻板的動作,對環境的反應力減弱。
3.高度壓力會壓抑行為,甚至導致個體完全不移動,但有時也會造成攻擊行為,有時挫折後,人們用攻擊行為來對付造成挫折的對象但如對象不能侵犯,就可能找代罪羔羊,有時甚至對自己攻擊,所以造成許多自殺。
(三)心理影響
1.壓力的情緒反應
對壓力的情緒反應包括較正面的興奮到較負面的生氣與焦慮,大部分的壓力都是相當不舒服,會帶來不愉快的情緒。
2.壓力的認知反應
一般而言,壓力愈大,認知方面的功能及彈性思考就會愈差。如果只把焦點放在具威脅性的事件及個人的焦慮,我們對因應問題之注意力就會大大降低,而記憶力也會受到影響。
同樣地,壓力也干擾問題解決、判斷與作決策的能力。因為在壓力狀況下,我們的知覺範圍縮小了,思想也比較刻板、固著,所以很難會有創意的反應。
參、青少年的壓力因素
分為二類:
(一)內在因素:源於自己主觀要求,信心不足、害怕失敗 。
(二)外在因素:如功課、考試或其他人期望 。
綜合以上因素,青少年的壓力一般區分為學業、家庭、兩性、生活等四方面。
1.學業壓力:
此為國、高中最大的壓力來源,因為升學所致,考試多到讓青少年幾乎喘不過氣來,加上父母、師長、社會重視學業成績表現,以此來評斷孩子的未來發 展,壓力自不在話下。
2.家庭壓力
家庭方面的壓力,主要是自父母的要求與期待、親子溝通和手足相處問題,青少年孩子開始追求自我獨立,表現反抗行為等,若親子之間缺乏溝通、彼此關係惡劣,將會讓親子間爭吵不斷,家庭風暴也是孩子最大的壓力來源,家庭關係中最大的問題在父母,如果父母不以身作則,孩子將無所適從。」家庭常見的問題有:父母感情不合或離異,孩子得不到關注,自然容易產生偏差行為;管教態度或家庭氣氛不佳,同樣會發生問題
有些個案因為家長管教態度過於苛求,憤而以刀片割傷自己手部表示反抗;此外,近幾年有關家庭暴力的個案增多,家暴除了對學生身體造成傷害,也使心理蒙上陰影。在心理輔導外,亦應尋求社會局保護,才能讓青少年免除被傷害的恐懼。
3.兩性關係
對青少年孩子來說是最為重視的部份。青少年孩子常覺得父母、師長不了解其內心的想法,因此,會希望尋求同儕、朋友的支持。另外愛與性的分際及兩性相處之道,亦是青少年需要學習的課題。
4.生活壓力
根據崔珮玲(民92) 研究發現青少年面臨最多的生活壓力事件,依序為:
「自我期望事件」、「課業與溝通事件」、「自我表現事件」、「生活環境與人際關係事件」。
日常生活上事件,例如政治的亂象、社會價值的混亂、補習才藝、上網問題…等也是長期慢性壓力的來源。
面對青少年壓力,父母要仔細觀察孩子的生活,找到壓力的來源,引導孩子與壓力共處,快快樂樂提高生活品質,不再受壓力的困擾,在教導孩子回應壓力的同時,父母要以愛化解一切阻礙,有父母愛的支持,青少年必能化解為夷,化壓力為成長的助力。
肆、青少年面臨壓力的處理方式
壓力調適的目的主要在控制壓力、減少沮喪感,並且使得人們有對抗壓力的能力,但其並不能減除人們所有的壓力(郭靜姿,民73)。學者們曾研究過許多方法來解決壓力的問題,
茲介紹如下:
一、認知治療:
Beck的認知治療法主要目標是協助當事人克服認知之盲點、模糊的知覺、自我欺騙及不正確的判斷。治療者透過接納、溫暖、及同理的態度,避免採用權威的治療方式,引導當事人以嘗試錯誤的態度,逐漸進入問題的解決歷程。
治療者透過和當事人一起檢覈想法的可信度,及教導當事人「學習如何學習」的方式,與當事人建立治療的合作關係,協助他體認自己的「規則/前題/信念( rules/premis/beliefs )」之思考模式,並落實信念形成自歷程中取得證據的步驟,以跨越認知缺陷(cognitivetraps) ,改變原有的不良想法。(廖鳳池,民79)其實施步驟如下:
(一).教導當事人認識不適應之觀點
(二).進行個案所報告事件及其情緒反應之間的填空活動(fill- ing in the blanket )
(三).隔離( distrancing )與去個人中心化( decentering )
(四).獲取可靠之結論
(五).改變規則
二、行為治療
(Behavior therapies):從制約原理來探討,如果將壓力的視為一種習得的趨力,那麼除去此後天所習得之不愉快生理反應,將會使不適應反應減少。
這派治療常受批評的地方是,其治療過程亦包含了非行為部分的方式(如想像法)。
其次,在心理學界主張身心整合的今天,單純行為方式的治療的成效倍受質疑。以下便簡單介紹身心整合到行為治療法的方式:
(一).系統減敏感法:此法由古典制約原理發展出來,Wolpe 所倡導;是應用最廣的行為療法。其基本假設是:焦慮反應是學習來的,是制約後的產物,課以藉著相反的替代活動來消除。
首先它會分析引起焦慮行為的刺激,建立焦慮情境的階層,然後教導當事人配合想像的影像去練習鬆弛的方法。
引起焦慮的情境在想像時會從威脅最小的漸增到威脅最大的,並且焦慮的刺激配合鬆弛訓練會重複出現,直到刺激與焦慮反應之間的聯結關係消除為止。
(GeraldCorey,1995)三個基本步驟為:
a.鬆弛訓練
b.訂出焦慮階層表
c.進行系統減敏感程序
(二).洪水法(Flooding):根據古典制約的消弱原理,消除治療對象在面對刺激情境時所表現的反應。實施此法時,即是將此種刺激多次連續地出現,使之成為氾濫的狀態,久之,便不會再對之敏感。
(三).內爆法(implosive therappy):和洪水法類似。
不同的是洪水法是將受輔者置於真實的壓力情境中,而內爆法是將受輔者置於想像的情境中。
三、認知行為治療
(一).壓力免疫法:Meichenbuam 將自我教導訓練發展為功力免疫訓練,綜合了教導、討論、認知、重建、問題解決、放鬆訓練及自我教導等技巧。
訓練中的重要關鍵在採用示範。
其步驟有三個階段:
Ⅰ.建立觀念階段=教育階段
a.建立關係
b.使當事人覺察自我內容對行為之影響
c.使當事人明白有方法可以處理他們的困擾
Ⅱ.提供技能階段=預演階段
由治療者示範有效的應付技術,並施以肌肉鬆弛訓練。
修正事人之負向內言,練習正向、適應之自我陳述。
Ⅲ.應用階段=實踐階段
強調可運用前兩階段於日常情境中。
(二).自我教導訓練:是 Meichenbaum 所發展出來的 一套多層面的訓練組合,包括認知示範、外顯或內隱行為的複誦、審慎選定及排列訓練工作、提供行為表現回饋....等,用以教導當事人中斷他們不適應行為,並產生和工作相關且適於該情境的因應策略及行為。
(廖鳳池,民79)基本上是重建認知的一種形式。
重點在於改變當事人的自我告知(self - verbalization)他描述「認知結構」掌握著思考的各個要素,而「行為改變」係透過一系列的中介歷程,其中涉及內心對話的互動、認知結構、行為及這些所產生的最終結果。
( Meichenbaum,1977,p218)因為不採取急進及大幅度的個體認知系統,而較強調特定具體的認知、情緒、及行為的改變(廖鳳池,民79),故近年來以由認知療法配合上行為療法,漸被歸類為「 認知 - 行為」 療法。
其步驟如下:
a.訓練辨別及覺察不良思考
b.示範正確自我教導內容
c.由當事人大聲複誦正確的內容,並配合行為的表現,訓練者予以必要的回饋和增強
在 Pamela E. Butler所著〞Talking to Yourself〞( 鄧文華譯,民82 )中有所謂的「自我對話訓練」,企圖建構一個有系統的自我溝通方式。
他認為一個人應付、處理壓力的方式和與自己的交談很有關係,
其中有三個信念障礙:「鞭策者」、「阻礙者」、「困惑者」,
訓練受輔者體認實質的真我與外加自我,適時表達「我訊息」,並加以「意識」、「評估」、「辨認」、自我鼓舞」、「決定行動」,配合一些相關訓練課程。
我個人認為資優生的認知能力發展較其他同齡者為佳,應很適合這種治療方法。
四、其他方式:除了上述幾項治療方法外,還有許多日常日的生活理論也可以提供青少年解壓力之方法。
1.時間管理法:針對有學業壓力的學生,教導其要善運用時間,此不失為一積極方法。
a.瞭解目前時間運用情形:分析檢討自己一天的時間支配情形,休閒時間的安排等,做好一週七天的時間分配表,張貼於書桌之前或明顯之處。
b.設定優先次序:優先順序 1-最重要; 2-次重要;3-例行工作;4-最不重要等,依自訂目標輕重緩急排定事情完成的優先順序習慣。
c.將目標化為可行步驟:可預先設定近程、中程、遠程目標,並將其分為幾個步驟,一步步完成以上目標。
d.創造時間:善於利用零碎時間,例如等公車看書,或搭車聽英文會話,均為不錯的營造時間方法。
e.做決定:一旦做好計劃,必須當立斷地去實施,切勿遲疑,否則日復一日,屆時時光一去又不復返。
2.營養:應注重均衝的營養,勿偏食,健康的身體為一切事業基礎。
3.運動(以有氧運動為佳):每週要有2~3次運動,每次20~30分鐘,使身體維持最佳狀態。
4.休閒:適當的休閒活動可以舒展身心的壓力,並能怡情養性。
5.人際關係訓練:針對有人際壓力孩子的訓練,可運用角色扮演、溝通分析、團體活動等方式。
a.建立典範:可以訂某個規則為基準,當他達到水平或此規範便可奬勵。
b.學習界定衝突和問題:當預到衝突或問題時學習去面對和解它。
c.協定:和孩子訂下某約定,當他的人際關係改善,便表示己有所進步。
d.放輕鬆 :在整個訓練過程中,要學習者放鬆心情,並可做一些運動以放鬆僵硬的肢體。
e.設身處地:在做活動時凡事能以對方角色的思維去揣測。
f.角色互換 :在活動中可互換彼此的角色,藉此去經歷彼此的的感受。
伍、輔導案例
一、簡介
「萍萍,能不能告訴我過去幾個月,來你的生活中發生了什麼事? 」在健康中心裡,老師對第一次來晤談的萍萍問道,因為萍萍升上高三,三不五時便往健康中心跑,表面上是說身體不舒服,但每星期總請了三、四天假,因此護士建議她找老師談,此次晤談,萍萍題到她面臨許多問題,其一個問題是,因為不太適應高三學生生活,最近和男友分手,暑假過後,班上重新調動座位,平時自己那一群死黨隔得好遠,每次她們下課談的話題又插不上口,以前下課要上厠所或到福利社買東西,死黨總會陪同到,升上了高三,好像因為位子的隔閡,彼此之間不再熱絡,頓時覺得自己被孤立,變得好孤單,她原先和小x交往,但面臨高三升學的壓力,對方說想分手,以便專心在學業上衝刺,因此在面臨愛情及友情失落下,她開始選擇逃避上學來面對她的問題,最後經過約談和自我剖析,她覺得轉學應該是改善困境的方法之一.....。
二、案例說明
個案身份資料
姓名:陳萍萍(假姓名)
性別:女
年齡:18歲
地址:X路X巷X號
就讀班級:高中三年級
個案緣起
1.個案來源:首先由教官室發現該生在校成績低落,多次藉故身體不適,至健康中心休息以此作為逃學藉口,校護及教官口中得知陳生情況而由老師主動關心該生。
2.接案緣由:據該生主訴高一進入人人稱羨的醫科班,升上高二因成績掉到第三類組100名之外,需自醫科班調出,由成績較佳者取代,該生不願意,覺得很丟人,堅持不走人,多次以身體不適為由到健康中心哭訴,最後經任教職家長關說,加上該生情緒不穩,所以導師勉強留下來,就這樣留了一年,升上高三的暑假該生經常不上暑期輔導班,跑到健康中心,找護士阿姨訴苦,經護理老師發現,認為適應欠佳的學生,應屬輔導室之輔導對象,但導師未將該生轉輔導室,護理老師主動關心,希望對她能有所幫助。
主要問題的敍述
1.學業成績低落,尤以數學較差,名次掉到第三類組100名之外
2.常拉班上女同學要求其陪同上福利社或到健康中心,以証明她是重要的
3.每次遇到挫折,便以身體不適到健康中心,並有多次請病假記錄
4.剛和男友分手,心情不佳
5.和弟弟經常吵架,認為父親不伸援手,而任教職的母親又認為父親太寵案主,雙親教養態度有分歧。
資料的搜集與整理
1.個人方面
案主自述自小自信心便不足,經常獨來獨往,沒有什麼朋友,國中讀前段班,但在班上成績為中段,沒想到高中學測考283分,可進XX女中,因慕名私中,主動要求到私中就讀,希望能一舉考上醫學院。
2.家庭背景
家庭成員父母健在,有一個弟弟,小她兩歲,父親在某中學任教師;母親也任教職,弟弟自國小至國中為頭號頭痛人物,國中曾和老師起衝突,被勒令轉換環境,不得不轉到案主就讀學校國中部,姐弟經常吵架,家中經濟狀況中等
3.學校生活
案主自小個性內向羞怯,滿四歲進幼稚園,行為表現尚稱良好,小學至國中求學順利,但因個性使然沒有什麼朋友,學業成績穩定,高中學測前因靜下心唸書,所以學測成績出乎案主及師長所預料的好,自行要求父母准其進私中醫科班,準備拼大學醫學院。
4.社會關係
案主在班上只有兩三位談得來的要好女同學,高中三年曾先後交了兩位男友,最近這位為同班男同學,因座位較近所以因談得來而結交,但升上了高三,男友以要拼醫學院為由,希望彼此專注課業,而要求分手。
而那三位女同學又因高三調動座位,彼此相距較遠,友誼逐漸淡化,不再像以前下課,大夥同進退,所以案主感孤單,自覺被死黨排斥,曾問女同學為何不陪她到健康中心的原因,她們表示升上高三要拼大學,無法再像以前可以陪她四處走動,此舉讓她覺得自己被同儕小團體排斥,而開始有逃避現實的舉動,常以身體不適到健康中心休息等理由不進教室上課。
(五)問題原因分析與診斷
1.案主父母親對案主問題的看法
(1).母親認為父親太寵案主,她不去上學便放任她,同意以病假請假在家,母親在家中角色為嚴母。
(2).案主當初執意要讀私中,而高二因成績不佳,被學校要求轉出醫科班,案主以轉出沒有面子為由,要求父母代為關說,結果父母以若轉出對案主身心影響至極,希學校容許案主留在原班繼續就讀,結果高二一整年狀況未改善,名次仍落在該組100之後。
2.導師對案主問題的看法
(1).導師認為陳生智力應屬中上程度,唸書易受情緒影響,加上該醫科班集各國中優秀學生,競爭者眾,在強中自有強中手的情況下,學業成績當然不可能永遠在前。
(2).導師認為陳生對自我的概念不足,自信心不足又想利用友伴的認同証明自己是受人重視的,當同學一一因案主的黏而逃之夭夭,所以案主自覺已失去同儕的信賴才不斷以缺課逃避面對同學。
(3).升上高二時導師依規要將陳生調出該班,結果因為陳生堅持不到新的班級,造成導師無奈,學校政策無法實施,最後只好讓陳生隨性,自述此事件導致對帶班有無力感。
3.案主對問題的看法
(1).認為父母親處理事情不公平:
案主自述有一次父親送她和弟弟上學,在車上和弟弟起了爭執,她說弟弟成績爛,國中讀了幾所學校,結果轉到這所私中也好不到那裡去,弟弟則嘲笑她讀醫科班讀到要轉班,五十步笑百步,她也好不到那裡去,結果一言不和,在車上大打出手,她說被弟弟打了頭部,訴好痛!到了學校,她質問父親,為什麼不管管弟弟(坐視弟弟打她)父親竟烙下一句話,誰教你惹他,令她為之氣結,到健康中心哭了一陣,護理阿姨問她也不說,隔了幾天,老師在健康中心又碰到她,她心情平復,才娓娓道出那天哭的原因。
(2).自覺自信心不足為個性使然,表示很難改變,述說自小到大,沒有朋友,到了高中才有幾位好朋友,誰料只是曇花一現,她又回到原點。
(3).認為高中學測考到283分是自己運氣好,另方面又後悔當初沒有選讀XX女中,搞到現今不上不下,不想回到班上讀書,學期已開始兩個月,又轉不成其他學校,父親帶她到精神科開了憂鬱症診斷書,三不五時便以此請假在家休息,逃避那些讓她不愉快的環境
4.護理老師對個案問題的診斷:
(1).個人方面:
1案主智慧屬中上程度,如果能建立其自信心,成績應能恢復原本水準。
2父母管教態度不一,造成案主與小弟以及父母彼此之間感情疏離。
3案主一碰到挫折便以逃學作為解決問題的手段,導致原先不佳的人際關係更趨惡化。
(2).家庭方面
父母親雖均為教師,但因對待孩子態度不一,導致青春期一雙兒女叛逆,遵行規範無所適從,加上她的小弟個性暴燥,父母在管教上自覺無能為力,讓她覺得有問題求助父母也是沒有用。
(3).學校方面
1.學校為私校,由於案主在校醫科班成績未達標準,導師礙於人情(校長關說)無法將其轉班,曾表示他很無力感,對其他想擠進醫科班的同學,無法交待,對案主因此失去約束能力,最後只好放任案主。
2.高三開學前導師為使學生專心唸書,所以調整班上座位,將案主和其死黨分開,或導師故意如此做,不料反令案主覺得因此和死黨關係疏離,間接也造成案主以逃學自我隔離
3.班上男友在升高三前自動要求分手,造成案主感情頓失依歸,情緒不穩,這也造成唸書無法專一的原因之一。
(六)輔導經過
1.與父母晤談
(1)做家庭訪問,因父母為雙薪,所以以電話請父母多關切案主,瞭解她的心理困擾,多鼓勵少責駡。
(2)告知父母案主成績不佳實乃競爭對手多,只要案主有進步,便給口頭奬勵
2.與導師晤談
(1)請導師多發現案主的長處,當有好的表現時,給予讚許增加其信心。
(2)學校與家庭應經常連繫,隨時注意其行動,如有缺課或晚回家,應追查原因,以防滋生意外。
3.與案主個別晤談及輔導原則:
(1)老師曾數度和案主約談,鼓勵她不妨放開心懷多認識班上同學,不要只拘限那幾位,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中,朋友結交要廣。
(2)男友之感情既然已成過去式,不妨趁此靜下心唸書,她的資質不錯,所謂失之東榆,也許另可收之桑榆也未可知。
(3)多次請假在家休養,老師建議可利用在家時間去補習,以免跟不上學測進度,她表示已參加補習,結果只補了化學一科(晚上),自述兩天打魚三天晒網,不常上課,而以病假在家休養,除了睡覺還是睡覺,自制力不足,老師曾去電催其來校上課,案主一直下不了決心,所以日復一日,目前仍持續關心中。
(4)只要案主到校,通常她會到健康中心報到,此處是其避難所,當老師遇到她便口頭關心其近況,讓她了解她是有價值的,有人關心她。依據前述,父母、導師、校護與護理老師四方面同時分頭輔導,曾和案主不定時晤談約五次,目前案主仍經常缺課,高三功課主要以模擬考為主,而案主經常缺考,尚無法看出成績進步狀況。
(七)追踪
目前個案仍在輔導中,老師每天密切注意案主曠缺課,但總感成效有限,只要案主不來上學,便無法掌控案主。
(八)檢討與建議
此個案目前仍在追踪中,和個案接觸,老師絕大多數時候是採傾聽方式,有時會以同理心回饋給案主,加上神來之筆的自我表露,看見案主不期然以對!對!對!來表示老師您說對了,所言正中下懷,深得我心,我就是這個意思,讓她有老師您很了解我的狀況,整個輔導過程,老師適時地引導,使案主暢所欲言,建立良好的諮商關係,這是唯一令筆者欣慰之事。
目前個案尚未結案,我個人在整個過程中,深感輔導工作真是一項需長期耐心愛心及等待的工作,有時效果可能無法立即看出,就像你種了一粒種子,要看到它發芽開花結果,需要多方面配合、協助,不是單靠某一個人就可以大功告成的;
輔導-它是一項團隊工作,需輔導團隊羣策羣力,目前我只期許案主在明年一月底的大學學測中能順順利利地去考試,並抜得頭籌。
在這段輔導期間,長時間投入關注案主的過程中,我只希望這有點黏又不會太黏的關懷,不會造成案主太大的壓力,畢竟案主面臨高三沉重的課業及人際關係疏離的壓力已讓案主有些承受不住,希望案主能通過這一系列挫折的考驗,打贏這一場人生戰爭。至此我真真切切地領悟到輔導工作實在是一項比智慧比耐力比時間,卻又不是能馬上呈現立竿見影成效的工作。
陸、結語
由上述,我深覺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沒有壓力的挑戰,而面對壓力最好的方法不是除去壓力的感受,而是藉由良好的情緒管理,將壓力視為人生考驗,視它只是人生的過程,凡事總有柳暗花明、雨過天晴的一天,如此方能有助於壓力的舒解,一旦將壓力轉換成正向的美好經驗,對壓力的感受自然會消逝。
深盼大家均能妥善地和自己的情緒及壓力相處,懂得尋求外界支援並自我協調,如此方能成為身心都健康的「現代抗壓達人」。
柒、參考書目
王美華譯(2002 )。寫自己的壓力處方。台北:張老師文化。
周文欽等(2004)。壓力與生活。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崔珮玲(2004)。青少年生活壓力、人格特質對其身心健康影響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仁釗等譯(1996)。健康心理學。台北:桂冠。
賴保禎等(1993 )。輔導原理與實務。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吳武典等(1992)。輔導原理與實務。台北:三民。
莊懷義等編著(1990)。青少年問題與輔導。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台灣心理諮商資訊網 http://program.ncue.edu.tw/prm52.shtml
郭靜姿(1984)。資優學生的壓力與壓力調適資優。教育季刊。頁11~16。
游恆山譯(1993)。變態心理學。台北:五南。
廖鳳池著(1990)。認知治療理論與技術。台北:天馬。
Gerald Corey著(2003)。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台北:雙葉書廊。
原文網站:-更多文章歡迎至原PO網站瀏覽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