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超級好用的方法:5分鐘法則
本來以為自己休假完可以以一個更好的狀態投入工作、學習呢,怎麼還越發頹廢,不想動了呢?
一年下來,每天都是忙工作,學習,利用假期好好休息了幾天,大玩特玩,大吃大喝,大睡特睡了幾天,想着假期歸來,以全新的狀態投入工作,學習呀,這麼還突然不想努力了呢?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生活環境從節衣縮食變成豐衣足食輕而易舉,若是豐衣足食變成縮衣節食那就面有難色。
那麼努力與放鬆之間的狀態切換也是如此,從努力的狀態到放鬆的狀態比較容易,從放鬆的狀態到努力的狀態是不是相對來説難一些。
不信你從你現在的狀態快速調整到你高考奮戰的狀態試試?
但你想想你從高考奮戰的狀態轉到玩遊戲、無節制的玩手機、想睡到幾點就睡到幾點的狀態是不是容易一些,基本秒切換,無縫銜接呀
既然半天切換不了狀態,還不想努力了,是不是就索性不要休息,不要放鬆了呢?
就一直在工作、學習的狀態就好了呀,免得半天切換不了狀態,頹廢久了都不想努力了呀。
我們是人,不是機器,所以努力工作,努力學習之餘,也需要適當的休息和娛樂。
我們軟實力人工作的時候會努力工作,奮鬥到凌晨是常事,但也會有休息,有放鬆的時候。
出現這種懈怠的情況是正常的,能夠理解的啦。
當然理解是不夠的,理解之後還要想着如何去解決對吧,接下來我們要怎麼辦呢?
千萬不能再繼續頹廢下去了呀。
越頹廢,越墮落,越墮落,越頹廢,就變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啦。
首先,大家要明白一點:好的狀態不是等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
什麼意思呢?
不是説等我心情好些了,等我想明白了,等我調整好了,我再去做,那請問你什麼時候心情好些了呢,什麼時候想明白呢,什麼時候調整好呢,等到什麼時候呢?
但是你可以怎麼樣?
你可以先去做,先去進入那個狀態,進而你的行為會影響你的狀態。
你做着做着你就進入狀態了。
比如寫作業,我們總想着題目好難呀,不會做,就一直不去做。
運動也是如此,也知道要運動,還制定了一系列的運動計劃,什麼跑步半小時,拉伸15分鐘啦之類的...結果是每次心理建設兩小時,運動0小時。
規定自己每月至少看兩本書,每天都説要看書,月底了還只翻到目錄。
萬事開頭難,就是開始的那一刻很難,後面就很容易了。
先讓自己進入寫作業的狀態,進入運動的狀態,進入看書的狀態,先動起來,動着動着你就停不下來了,不就行動起來了嗎。
我一旦開始一件事,哪天不做我就感覺不舒服,總感覺少了點什麼。
但如果一直都不做,説等等吧,今天太累了,等明天,今天太晚了,等明天......那麼就一直都沒有開始,一直都沒有做。
我養成了每天至少看半小時書的習慣,哪天不看我都不習慣了,根本不用做任何思想鬥爭,這就是每天必做的,就像吃飯、睡覺一樣。
所以不要等,不要給自己找無數個藉口,先去做吧,先讓自己進入那個狀態,你做着做着就進入狀態了呀。
接下來,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進入狀態,還分享給大家
一個超級好用的方法:5分鐘法則。
很簡單,就是放下手機,吿訴自己,只做5分鐘。
你是不是不會有太多的心理負擔,也不會有太多的畏難情緒呢,對吧。
不管有多麼不情願,我只為此貢獻我的5分鐘,你是不是絕對可以做到呢
一般來説,你做了5分鐘之後,就進入狀態啦,停不下來啦,那就繼續吧。
如果沒有繼續,你也做了5分鐘啦,也不會非常內疚,甚至還有點小小的完成了5分鐘的喜悦感。
5分鐘法則學會了嗎,趕緊用起來吧,先做5分鐘
網上有句很經典的話:
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
突然不想努力了,沒有狀態了,幾乎每個人都會遇到,大家都會有鬆懈的時候。
其實這個時候就是拉開差距的時候。
這個時候就看你如何應對,是選擇繼續頹廢,還是選擇整裝上路,去實現你一個個目標。
每一次不想努力,懈怠的時候,都是對我們的考驗。
原文網站:-更多文章歡迎至原PO網站瀏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