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養禽歷史 \\ 鴨.火雞.鴕鳥.鵝 | 🍄樂愛生活手札
願 疫情遠離世界每一個人
你我心中有愛 生活就更心安

2015/08/09

臺灣養禽歷史 \\ 鴨.火雞.鴕鳥.鵝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養禽類,達人這樣做 發布日期:103/09/19
原文網站:





養鴨在臺灣有300年歷史,傳統的養鴨人家大多養在河岸與池塘裡,或在稻子收割後,將兩三週大的小鴨趕到田裡,散落在田裡的稻穗、蟲子與溝渠魚蝦成了免費飼料,小鴨糞便也讓田地更肥沃。這樣的放牧方式在民國50年開始改變,由於國民所得增加,鴨肉蛋需求提高,再加上農田普遍使用化學肥料與農藥,養鴨農漸漸改成自家農地挖水塘圈養方式,數量從一兩百隻提高至幾千隻以上。

鴨有蛋鴨及肉鴨之分,菜鴨為蛋鴨的臺灣民間俗稱,一年約飼養220萬至250萬隻,年產約4.1億顆鴨蛋,這些鴨蛋交由加工蛋商收購,或由鴨農自行加工成皮蛋、鹹蛋。肉鴨有北京鴨、紅面番鴨及土番鴨等品種。紅面番鴨適合做成薑母鴨,寒冷的秋冬季節是十分受國人喜愛的料理,公鴨母鴨年產近135-150萬隻產量皆以內銷為主。北京鴨年產約550-670萬隻,適合料理成烤鴨及西式餐廳部位肉燒烤,過去多數以高價外銷日本,近年因禽流感疫情無法繼續出口,鴨農轉而飼養土番鴨或降低北京鴨飼養量,減緩衝擊。土番鴨是提供臺灣各式鴨肉料理的大宗,如冬歸鴨、鹹菜鴨、鹹水鴨、臺式烤鴨等,年產約2,000-2,500萬隻。

除了鴨肉與鴨蛋,羽毛更是臺灣鴨產業不能忽視的一環,目前四成為自產鴨毛,六成則是進口後加工、再出口,在全球市場獨佔鰲頭,可說是臺灣的養鴨產業的奇蹟。



火雞

臺灣飼養火雞已有百年歷史,據傳火雞是在荷蘭據臺時期所傳入,過去農家多在自家庭院以副業型態,飼養二至三隻黑羽火雞。現在臺灣每年生產30萬隻的火雞,全國約有八十戶火雞農,其中五十戶是專業飼養供應火雞肉飯的白羽火雞,占總產量97%至98%。




臺灣火雞的雛雞大部分由來自美國的火雞蛋所孵化,孵化後需有10天的隔離檢疫期,通過後再運往飼養場,飼養五個月後才能屠宰銷售。比起一般雞,火雞農必須投入更多心血照顧及飼養,火雞舍除了必須注意生物安全、通風,在氣溫過高時,還得加裝噴霧或其它降溫設施。火雞多採平飼,地板鋪上稻殼粗糠木屑等墊料,時時更換、不可太過潮濕。辛苦育成的成熟公火雞重約27公斤,母火雞約17公斤,與飼養一百天就宰殺的土雞相比,肉質結實有咬勁,甜度也較佳。

因為國人一般小家庭不熟悉火雞烹調方式,且無烹調工具,傳統市場或是超級市場少見生火雞肉的蹤影,所以火雞屠宰後,往往直接送到火雞肉飯店家,因此消費者中午大快朵頤的火雞肉飯,可能是早上才剛屠宰的新鮮肉品呢!



鴕鳥

人類接觸鴕鳥的歷史悠久,18世紀描述歐洲貴族生活的畫作中,貴族奢華服飾上的裝飾羽毛即是鴕鳥羽毛,1970年後鴕鳥皮革製品受到歡迎,南非為主要輸出國。1996年英國爆發狂牛症病例,因為鴕鳥肉口感類似牛肉,鐵質含量比牛肉還高,脂肪、膽固醇及熱量又比牛肉低,讓鴕鳥肉瞬間成為供不應求的高級肉品。

臺灣雖然不以牛肉為主食,但也注意到這股鴕鳥肉風潮,行政院農委會在同年開放人工飼養鴕鳥進口,開啟臺灣畜牧業新契機。畜牧業都是從小規模做起,所以有些民眾將家中空地圍起,就開始飼養從美國或澳洲進口的種鳥,而臺灣人工飼養鴕鳥也從此開始發展。




鴕鳥產業在臺灣畜牧界是一個非常年輕的產業,雖然發展時間不長,但一直朝專業經濟化發展。鴕鳥肉是最健康的紅肉,鴕鳥皮也是目前最昂貴的皮革之一,鴕鳥羽毛、鴕鳥蛋都是藝術作品不可或缺的原料,這讓鴕鳥在臺灣呈現供不應求的狀態,而全世界也有相同趨勢。

鴕鳥肉鐵質含量是牛肉1.3倍,又不含脂肪,適合洗腎患者、癌症病患與孕婦食用。但鴕鳥飼養期長達14個月,食用肉僅占體重的30-40%,所以鴕鳥肉非常珍貴。在臺灣鴕鳥肉多透過網路販售,或是供應高級餐廳使用,常常供不應求。鴕鳥肉也和牛肉一樣,分成菲力、沙朗、腱肉、腩肉等不同部位論價,是國外取代牛肉的第一選擇,所以鴕鳥產業可說是家禽產業的明日之星。





一直以來,臺灣禽類飼養以雞鴨為主,鵝隻僅是零星飼養,直到70年代養鴨市場趨於飽和且競爭激烈,養鵝才成為新興產業,如今每年肉鵝產量五百多萬隻,產量十分可觀。

臺灣鵝種多為進口的白羅曼鵝,全國約有近1,000戶養鵝場,分布於雲林、嘉義、臺南及等屏東地區。養鵝場可分為種鵝、雛鵝、肉鵝,隨著禽類飼養方式的進步,養鵝場現也分為傳統開放式鵝舍與密閉式環控鵝舍,環控鵝舍可配合光照與濕度、溫度控制,降低外在環境因素影響,同時調配鵝蛋產期時間,讓養鵝市場貨源穩定。



養鵝期程與養鴨相似,飼養三個月後可屠宰,送到屠宰場的肉鵝,會先在屠宰場飼養七至十天,待運送途中碰撞到的受傷處退瘀後再屠宰上市。一般來說,每隻鵝重量約九至十一斤,體型比雞鴨大上許多,所以市場上鮮少看到生鵝肉販售,屠體大多直接送到專門料理鵝肉的餐廳。

不同於歐美國家養鵝是為了製作鵝肝醬,臺灣人愛吃鵝肉,鵝肉肉質比鴨肉細膩,營養價值也較高,此外,潔白的鵝羽毛也被用來製作羽毛衣、羽毛被、羽毛睡袋、羽毛枕頭等,用途十分廣泛。

這幾年國內養鵝市場也逐漸飽和,市場有供過應求危機,加上因臺灣現為禽流感疫區,鵝肉難以外銷,防堵疫情是當務之急,另一方面則需靠調節鵝隻產量與發展鵝肉加工品,希望能讓鵝肉市場開拓新機。


更多文章歡迎至原PO網站瀏覽- 原文網站:---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精選文章

最新文章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隨機推薦文章

焦點文章

老長壽需要的5個微條件,第一條就顛覆傳統觀念了!

W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