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24節氣個別代表的意義
資料來源:二十四節氣與農漁民生活
內政部與中華民國農訓協會編印
「種田無定例,全靠著節氣」,我國以農立國,民間自古普遍流傳這句俗話至今未改,可見節氣受一般農民重視的程度。節氣是我國所獨創,用來指出一年中氣候寒暑變化的周期規律。由於我國是農業發達的文明古國,對農業社會的人而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一年中的大事,因此對氣候與季節變化,須有一套準則或方法來遵循,以指導農業生產,二十四節氣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被制定出來。
我國文化發源於黃河流域,當初二十四節氣命名以黃河流域的節氣景象及農作物生長情況為根據。台灣地處亞熱帶,緯度與黃河流域不同,平地地區即使隆冬也不易見寒霜,更遑論冰雪;因此二十四節氣的名稱與現象,台灣不一定每個都能相吻合。
然而,台灣的居民大多來自閩粵,而閩粵之人又皆來自黃河流域中原地區,二十四節氣對國人之影響如影隨形,是以至今農民仍有許多生活習俗與二十四節氣息息相關。
二十四節氣,雖分布於十二個月當中,但是根據太陽運行而制定,因此在太陰曆的日子並不固定,在日後通行的太陽曆上較為固定不變。
地球與太陽的相對位置及影嚮 |
由於太陽主宰著地球上春夏秋冬的更替及各地氣候的變化,而節氣係依據太陽對地球射方式(直、斜射)及照射時間長短而制定。
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它除了依地軸自西向東自轉外,並環繞著太陽周而復始的公轉,自轉一周稱為一天,而繞日公轉一周稱一年。
由於地球公轉軌道是橢圓形,太陽位於橢圓中一個焦點上,因此地球在一年中有遠日點和近日點的分別,又因地球赤道面與公轉軌道面成23.5度的傾角,所以地球兩極以半年對著日光,半年背著日光,其他地區則隨其距赤道緯度的高低而所受日光照射程度多寡不同。
某地區氣候寒暖的程度,決定於太陽對該地區照射的方式,當太陽垂直或接近垂直照射時,該處接受光和熱就較多,因此氣候就較熱,而反之就較冷。
地球上我們憑肉眼實際見太陽巡迴天球一週天稱之為一年,太陽在天球上視行的軌跡,我們稱之為黃道。地球在公轉軌道上不同的位置,受陽光照射量與照射角度皆不相同,因此顯示出不同的氣候,但地球在軌道上運行到什麼位置,我們並無法知道,因此天文學家想出觀測太陽在天球上黃道的黃經度,就可以反映地球的所在。若將地球軌道比喻為一條環形道,那麼二十四節氣就好比是道路上里程的標誌,到了甚麼樣的氣候,二十四節氣的名稱,是反映一年中各時期氣候寒暑的變化,以指導農民安排農事。
二十四節氣的制定
在地上豎立一根竹竿,看見太陽東升後,竿影就從西方移向西北方;到中午時影子在正北方且較短;太陽西下時,竿影逐向東北偏。依據全年觀測所得的結果,發現夏天太陽位置較高影子也較短,冬天太陽位置較低也較長;因此取中午竿影最短的那天為夏至,竿影最長的那一天為冬至。制定夏至以後,在春秋兩季發現各有一天晝夜時間長短相等,便定這兩天為春分和秋分。
平節氣與定節氣
二十四個節氣其實應為十二個節氣十二個中氣,古代以冬至到冬至唯一個回歸年的時間,將一年時間平分十二等分,每分點為一中氣,再將中氣間平分為二,其分點為節氣,二十四節氣各屬中氣或節氣。
由於兩中氣間長度相當於太陽月的長度,平均為30.436日,節氣長度則為太陽月之半,平均為 15.22日,此法及古代的平均節氣,簡稱平節氣。
清初改曆引用西法,在時憲曆上採用平均節氣,其方法是將太陽在天球上軌道一周取為三百六十度,太陽每行十五度定一節氣。
二十四節氣的背誦方法
「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是取二十四節氣中每個節氣一或二個字編成的歌訣。
又因為二十四節氣在陽曆上的日期編有「上年半逢六、二十一,下半年逢八、二十三,前後不過一、二天」的口訣。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版權所有
http://www.coa.gov.tw/view.php?catid=284
--------------------------------------------
引用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24節氣資料
24節氣必須按照太陽在天空中運行的真實位置而定,它其實是一個「時刻」,而非「一日」。
傳統中國曆法為陰陽合曆,制訂的準則有利用太陽的運動(日、年與節氣),也有月亮的運動(月)。在地球上觀察,太陽每日會向東移動約1度,環繞一圈的時間稱為「回歸年」或「太陽年」,其運行軌跡稱為「黃道」。由於地球自轉軸相對於公轉軸有23.5度的傾角,使得夏季正午時太陽仰角高度較高,冬季時較低,影響一年四季氣溫與季候。為了讓先民們能得知寒暑氣候變化而決定農事進展或作為生活起居的參考,古代曆法學家於是規定:將每年冬至到次年冬至的一回歸年時間平分為十二等分,稱為中氣;再將二個中氣等分稱為節氣,此為24節氣的來源,而這種節氣的制訂法稱為「平氣法」。
然而由於地球繞太陽運行的軌道為橢圓形。離太陽較近時,地球公轉速度較快,較遠時則較慢,對當時制訂此曆法的中原地區而言,某些節氣無法反映出真實的氣候狀況。
故自清代開始,另定以春分點為0度,太陽在黃道上每運行15度訂為一個節氣或中氣,24節氣因而為24個特定的時刻,而非特定的24天。此種節氣制訂法稱為「定氣法」。
24節氣之黃經度數請參看下表。
由於一年的長度是用太陽的運行訂出,24節氣也是用太陽的位置訂出,基本上,每一節氣在每年中的日期變動不大。然而,一回歸年實際長度為365.2422天,曆法上的一年長度則為365天,因此每年會多出0.2422天(相當於5.8小時),節氣的特定時刻也會每年「順延」0.2422天;如此一來,累積4年後為0.9688天,幾近一天,為修正之,故公曆曆法中有「閏年」制度,每四年會多2月29日一天。若順延的結果,使得某節氣的時刻越過午夜至隔日,或因閏年之故而提前到前一日,都會使節氣的日期改變,但日期差異只會在三天內。
是以,就是因為回歸年長度與實際曆年長度的些微差距,再加上公曆曆年日期需隨回歸年實際長度而修正,就會讓24節氣不會固定在某一天。
資料來源: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
延伸閱讀:24節氣個別代表的意義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