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個別代表的意義 | 🍄樂愛生活手札
願 疫情遠離世界每一個人
你我心中有愛 生活就更心安

2010/11/27

24節氣個別代表的意義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

 

延伸閱讀:24節氣來源資料




二十四節氣就是:
春天有90天又18小時分為:立春、雨水、驚螫、春分、清明、穀雨。
夏天有94天又1小時分為: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

秋天有91天又20小時分為: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天有88天又15小時分為: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加起來共有二十四個節氣。

  地球繞日公轉時,地軸是傾斜著運行,地球赤道與公轉軌道面有二十三‧五度的交角。

節氣的變化是因為地球本身地軸為傾斜的,它的表面受到太陽照射時,因為距離遠近及經緯度的關係,所以才有不同的變化

二十四節氣在秦漢時代訂定時,是反映黃河流域之氣候變化及氣候與農作物的關係,現今我國幅員廣闊,南北相距約三千公里,不但各地氣候差異甚大,而且各地農作物種類、生態及進行農事的時間也不相同,所以二十四個節氣字面的含意並不是各地皆適用。

不過由於每個地方整年氣候變化幾乎是固定的,各地農民依長期經驗的累積,知道到了甚麼節氣,該地就會出現何種氣候,因此沿用節氣名稱,但不拘限於節氣字面上的意義,歸納出不同節氣到來時氣候將產生的變化,以調整生活起居,且適時進行農事。

我國的曆法採用陰陽合曆,比起其他國家所採用的純陽曆或純陰曆都要精準,這是一門科學必備的條件與精神。
曆法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古代用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或用來做為祭祀的依據,表示對大自然的尊敬,對祖先的懷念;現代人用來做為爭取放假的依據。曆法對生活仍帶來很大的影響。

「種田無定例,全靠著節氣。」我國民間自古普遍流傳這句俗語,至今未改,可見節氣受到一般農民重視的程度。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曆法家所獨創,用來指示一年中氣候寒暑變化的週期,以補救我國以前使用陰曆日期,無法配合季節變化的缺點。

古代農民由長期的生活經驗中得知,農業與季節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因此他們只要看一下當時是處於那個節氣,便可瞭解此段時期的氣候狀態,適時的進行農事,以免氣候產物與季候變化脫節而影響收成。因此節氣對農業社會的人而言,它與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等農事息息相關,同時亦是生活起居不可或缺的準則。

一﹑二十四節氣的制訂

  古代人們注意到一年四季中,在不同季節所見到中午時太陽的位置,其仰角的高低並不相同。
人們在地上豎立一根竹竿,根據全年觀測的結果發現,夏季時其陰影似乎較短,冬季時則較長,顯然隨著季節的變化,竹竿受陽光照射造成的陰影,其長短會跟著變化。因此取中午時竿影最短的那天為夏至〈至就是到頂的意思〉,又稱日北至或日長至,取竿影最長的那天為冬至,又稱日南至或日短至。

大約殷商時人們已知道立竿測影來定季節,另外在春秋兩季裡發現,各有一天晝夜時間相等,便定這兩天為春分和秋分。
據左傳中記載春秋時期已經提到在二分二至時做觀測,有了二分二至以後,雖有利於農業生產的安排,但一年中氣候變化很大,且二分二至之間相隔時間很長,必然無法滿足農民生產上的實際需要,因此陸續又制訂了一些節氣,按推測一定是先增加四季的開始,即是合稱四立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立與二分二至稱為 「分至啟閉」,亦稱為八節。

隨著農業的發展,指導農事所需的節氣數目越來越多,到了秦代在呂不韋的呂氏春秋中已經載有立春、雨水、立夏、小暑、立秋、處暑、白露、霜降等節氣名稱。
到了兩漢時期,由於農業已有進一步的發展,在淮南王劉安的淮南子書中的天文訓篇裡,二十四節氣已齊備且和現在的名稱完全相同,由此可斷定在兩漢時二十四節氣就已完備了。

二﹑節氣的意義與命名

  地球繞日公轉時,地軸是傾斜著運行,地球赤道與公轉軌道面有二十三‧五度的交角。
因此以地球上某一個地區而言,地球在公轉軌道上各個不同位置,受到陽光的照射量因直射或斜射而多寡不同,陽光直射時,該地區接受到的光和熱就較多,氣候就會熱,陽光斜射時,該地區接受到的光和熱就較少,氣候就會冷。
二十四節氣簡單的說就是地球繞日公轉軌道上的二十四個點,好比公轉軌道上的里程標誌,到了甚麼節氣,就會有甚麼氣候,以反映一年中各個不同時期的氣候寒暑變化。
由於秦漢時代的領域大都在中原附近,亦即大抵位於黃河流域,因此二十四節氣的名稱,除了四立與分至合稱的八節,表示季節變換及劃分四季外,都是反映該地區的氣候寒暑變化及耕耘播種之農時等來命名,相當具有與農業生產緊密結合的特點。

二十四節氣就是:
春天有90天又18小時分為:立春、雨水、驚螫、春分、清明、穀雨。
夏天有94天又1小時分為: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

秋天有91天又20小時分為: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天有88天又15小時分為: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加起來共有二十四個節氣。


  又因為二十四節氣在陽曆上的日期變動不大,故亦有人將二十四節氣在陽曆上的日期,編有「上半年逢六、二十一,下半年逢八、二十三,前後不過一、二天。」的口訣,例如民國八十八年立春在二月四日,夏至在六月二十二日,立秋在八月八日,冬至在十二月二十二日,記得上述歌訣和口訣,就能知道各節氣的名稱和在陽曆的大概日期。

二十四節氣按它們的含義可分成四類。

表示寒暑變遷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象徵氣溫變化的有: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
反映降雨量的有:雨水、穀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
標示農事活動的有:驚蟄、清明、小滿、芒種。

因著地球運行快慢不均,在近日點附近公轉運行較快、遠日點附近運行較慢等因素,造成日期常有前後一、二天的差異。


三﹑二十四節氣的推算
  二十四節氣時間的推算,古代的方法是將該年冬至到次一年冬至整個回歸年的時間,平分為十二等分,每個分點稱為中氣,再將二個中氣間長度等分,其分點稱為節氣,十二個中氣加十二個節氣,俗名統稱二十四節氣。
此種將一年平分二十四等分所得的節氣稱為平節氣,但由於地球繞日公轉軌道是橢圓形,地球在軌道上運行的速率並不是等速,以二十四等分回歸年時間所得平節氣的日期,並不能反映地球在軌道上真正的位置。
因此從清初的時憲曆〈西元一六四五年〉起,節氣時刻的推算由平節氣改為定節氣。所謂定節氣是由春分開始,將地球公轉太陽的軌道每十五度定一節氣,一週三百六十度共有二十四節氣,以此方法推算出來的節氣日期,更能表示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反映當時的氣候狀況。

四﹑二十四節氣個別代表的意義
  二十四節氣中每一個節氣皆是反映季節的更替、氣候變化、物候特點及農作物生長情形等,因此均具有其個別的意義,條述如下:

立春: 春季開始,立是開始的意思,春是蠢動,表示萬物開始有生氣。

雨水: 春到人間,降雨開始增多,春雨綿綿。

驚蟄: 蟲類冬眠或隱藏起來,伏著不動,叫做蟄。春雷響起,驚醒蟄伏地下冬眠的蟲類,將開始出土活動。

春分: 春季過了一半,此時陽光直射赤道上,這一天太陽從正東方昇起,落於正西方,地球上南北半球受光相等,晝夜長短相等,古代曾稱春分與秋分為晝夜分。

清明: 天氣逐漸和暖,春暖花開,草木開始萌發茂盛,大地一片氣清景明的現象。

穀雨: 雨生百穀的意思,此時農夫剛完成春耕,田里的秧苗正需大量的雨水滋潤,適時且足夠的雨水才能使穀物成長茁壯。但此時的氣候,卻時晴時雨,時冷時熱,最讓人不易捉摸。

立夏: 夏季開始,此時已出現溫暖的氣候,萬物迅速生長。

小滿: 滿指穀物籽粒飽滿,稻穀和麥類等夏熟農作物行將結實,等待成熟,但尚未達到飽滿的程度。

芒種: 有芒作物開始成熟,結實成穗,此時也是秋季作物播種的適當時節。

夏至: 炎熱的夏天真正到來,此時陽光直射北迴歸線上,北半球受光最多,是白天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中午時太陽的仰角是一年裡最高的,因此日影是一年中最短的,過了夏至日,白天漸漸變短,夜晚慢慢加長。

小暑: 暑是炎熱之意,此時天氣開始逐漸炎熱,但是還沒有熱到極點,雖然夏至時北半球受陽光照射時間最長,由於太陽射來的熱力必須先對地面和大氣加溫,才能把熱儲存於大氣中,所以天氣從夏至開始慢慢加熱,經過小暑後,熱度才會逐漸昇高到極點。

大暑: 氣候酷熱到達高峰。

立秋: 秋季開始,氣溫將由熱轉涼,涼爽舒適的秋天就要來臨。

處暑: 處是止的意思,表示夏天的暑氣到此終止,但有時晴天的下午,炎熱不亞於暑夏,可視為夏的迴光返照。

白露: 天氣已經轉涼,夜晚時空氣中所含的水汽,接觸到地面上因輻射而迅速冷卻的物體,於是部份凝結為水滴而附於地面的花草樹葉上,這些透明晶瑩的水珠,我們就稱它為白露。

秋分: 秋季過了一半,同春分一樣,此時陽光直射赤道上,地球上南北半球受光相等,晝夜長短相等。

寒露: 此時已屆深秋,天氣轉冷,早晚所接觸到的霧氣和露水,感覺寒意沁心,而草木行將枯萎。

霜降: 天氣漸寒,當地面的物體溫度降至攝氏零度或以下,接觸的水汽直接結霜附於其上。

立冬: 冬季開始,冬是終了,作物已收割貯藏,農事完成。

小雪: 氣候寒冷,此時節空氣中的水汽在溫度冷至攝氏零度以下時,會凝成結晶狀的固體由空中降下,稱為降雪,不過降雪量不多且不大。

大雪: 天氣更寒冷,大雪紛飛,地面積雪。

冬至: 嚴冬來臨,此時陽光直射南迴歸線上,北半球受光最少,是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中午時太陽的仰角是一年裡最低的,日影是一年中最長的。

小寒: 天氣相當寒冷,雖進入嚴冬但尚未到達最冷的時候。

大寒: 天氣酷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

  二十四節氣在秦漢時代訂定時,是反映黃河流域之氣候變化及氣候與農作物的關係,但歷經各朝各代的經營,現今我國幅員廣闊,南北相距約三千公里,不但各地氣候差異甚大,而且各地農作物種類、生態及進行農事的時間也不相同,所以二十四個節氣字面的含意並不是各地皆適用。
不過由於每個地方整年氣候變化幾乎是固定的,各地農民依長期經驗的累積,知道到了甚麼節氣,該地就會出現何種氣候,因此沿用節氣名稱,但不拘限於節氣字面上的意義,歸納出不同節氣到來時氣候將產生的變化,以調整生活起居,且適時進行農事,故二十四節氣至今仍常為一般農民所應用。

參考資料
http://www.bud.org.tw/answer/9911/991184.htm
http://www.ngc.com.tw/watch/default.asp?pd=20040701 國家地理頻道
http://www.coa.gov.tw/5/284/1622/1622.html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可以查各節氣的內容喔)
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By Youngsun Culture & Education Foundation﹞


遠在春秋時代,先民便已經訂出了「仲春」、「仲夏」、「仲秋」與「仲冬」四個節氣,那時的人已經有春夏秋冬四季的觀念了。進入戰國時代後,魏國人石申編製了一張包括二十八星宿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運行關係的星圖表,這是全世界第一張星圖表,自此以後,中國的天文學走入了另一個新時代。

節氣經過不斷地改進與調整後,到了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了《太初歷》,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運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運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一個節氣為「節氣」,即: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節氣」 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現在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二十四節氣名稱首見於《淮南子˙天文訓》, 二十四節氣按它們的含義可分成四類: 表示寒暑變遷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象徵氣溫變化的有: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 反應降雨量的有:雨水、穀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 標示農事活動的有:驚蟄、清明、小滿、芒種。這二十四個節氣與農業社會時期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等日常起居作息生活息息相關。

延伸閱讀:24節氣來源資料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精選文章

最新文章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隨機推薦文章

焦點文章

老長壽需要的5個微條件,第一條就顛覆傳統觀念了!

W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