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與骨刺 | 🍄樂愛生活手札
願 疫情遠離世界每一個人
你我心中有愛 生活就更心安

2011/05/20

骨質疏鬆與骨刺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




何謂骨刺?


骨刺學名為「骨質增生」,是因骨骼長久摩擦造成組織增生的現象,在X光片中可明顯看出來。據統計,約有八成五以上的老人因骨骼老化罹患此症,已成為威脅現代人的一大疾病。
人體內有數百個關節,每一關節有關節囊,其間會分泌關節液潤滑關節,當骨骼退化後,分泌會減少。若某一關節使用過度,關節長時間摩擦,兩旁便會產生新的骨質、即「骨刺」。
骨刺又稱為退化性關節病變,主要是肌肉韌帶經長期牽動或過度載重壓迫出來的,因此,常出苦力須彎腰背重物者最易罹病。理論上,骨刺可長在任何關節,但最常發生骨刺的部份是在活動最頻繁的關節,如頸椎、腰椎、膝關節、足關節等。
一般來說,骨刺若長在頸椎後側,常會造成手部痠麻、疼痛、無力;若骨刺長在腰椎背側,則會造成下肢痠、麻、痛、無力或腰、臀部以及坐骨神經痛等。
骨刺雖是引起許多中老年人神經痛的主因,不過臨床發現,年輕人因姿勢不當,年紀輕輕即出現骨刺者也愈來愈多。尤其年輕女性為求體態優美,足登兩、三寸高跟鞋,如此一來,上身隨之前傾,身體為保持平衡,只得加大腰椎彎曲角度,造成脊椎負荷過量,也容易長骨刺。另外,仰睡時枕頭過高或長期趴睡,也容易造成脊椎壓力,久而久之,便形成骨刺。
骨刺容易長在哪裡?


頸椎骨刺


頸椎是一節一節構成的,跟腰部脊椎一樣也有椎間盤,也會椎間盤突出,也有骨刺。基本上這些病都算是退化性疾病,跟長年使用脊椎有關。所以年紀大的,或是常動脖子的,比較會發生。
常常背部「膏盲」的地方會酸痛,而且會順著肩膀,手臂,麻痺到食指跟中指。(就像坐骨神經痛一般,好像是沿著一條神經,麻痛下來)。像這樣的症狀就可能是頸椎生骨刺,壓迫到神經,而發生神經痛。不過,這個症狀跟「落枕」引起的肌肉痛很像。要請醫師鑑別診斷。


腰椎骨刺


隨著年齡增長,人體脊椎在長時間反覆使用下很容易發生退化情形,由於年紀越大加上骨質疏鬆的問題,中老年人較一般年輕人容易長骨刺。另外,隨著生活工作型態改變,像一些必須久坐、久站,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姿勢或是姿勢不正確及反覆使用某個關節的工作族群,如家庭主婦、老師、金融工作者、電腦族、工廠作業員等等,都可能因為過度使用及使用不當,造成關節部位的骨骼與軟組織過度磨損,骨刺就醞釀而生,幾乎每個人都有可能長骨刺,只是有沒有壓迫到神經引起痠痛罷了。


膝蓋骨刺


髖關節及膝關節「骨刺」之產生亦多因退化所產生, 主要的症狀是膝關節活動時(如蹲、跪、上下樓梯等)會感到疼痛。此外,患者久坐、久站或剛睡醒時會有僵直感。嚴重時膝關節也會積水腫脹。外觀上可見到膝關節腫大、變形,在關節處有壓痛感,此外,大腿肌肉也常會萎縮、無力。


哪些人的膝蓋容易長骨刺?


1. 50歲以上之中老年人
2. 肥胖者 (尤其是婦女)
3. 常待在冷氣房的人
4. 骨質疏鬆症者
5. 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
6. 運動家
7. 經常蹲著做事的人
8. 曾受關節外傷者
9. 家族有人罹患此症者


骨刺的治療方式:


治療方式包括休息、復健、藥物治療、關節注射及手術治療等。若關節有急性發炎腫脹時,須讓關節充分的休息,並須抽取關節液,必要時亦可作局部關節類固醇注射(須確定無細菌感染)。藥物治療可使用單純止痛劑或非類固醇抗炎止痛劑以減輕關節的疼痛及發炎。若使用得當,無論是口服藥物或類固醇局部注射均無太大的副作用。手術治療往往使用於較嚴重的患者。對於內側或外側膝關節軟骨磨損的患者,可使用切骨術以矯正關節的變形,對於嚴重退化的關節且將影響患者日常生活的患者,則可考慮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根據最近的研究,人工關節手術時年的成功率超過90%。近年來亦有人使用玻尿酸(一種取自於雞冠的關節液成分)關節注射來治療,其成效約為60%至80%。玻尿酸注射的目的是改善關節液的彈性及黏稠度,減輕關節的疼痛及增進軟骨的修復。過去幾年上市的玻尿酸分子量為60至120萬不等,須連續打五週(每週一次);最近上市的欣衛關節滑液彌補物(Synvisc)分子量為600萬左右,ㄧ個療程只需打三次。玻尿酸的療效約可持續半年。


民俗療法


冷熱療法:急性發炎腫脹時可使用冰敷來消腫、止痛。關節僵硬但不腫脹時則可使用熱敷包、電熱毯或泡熱水。在醫院、診所中還可使用超音波及短波等深部熱療。
針灸及電刺激:針灸、經皮神經電刺激及中頻干擾波等都可減輕關節疼痛。針灸常用的穴道有:血海、梁丘、陽陵泉、陰陵泉、委中、足三里及內外膝眼等。
許多骨刺患者經常都會疑惑到底要不要開刀?其實只有少數的患者因壓迫的程度太厲害,無法以藥物或復健有效治療時才須動刀,一般人只要物理及藥物治療即可改善,不一定要開刀。


中醫治療骨刺


一般治療骨刺,可用舒筋通絡的中藥在患部做薰蒸或是拔罐,以促進局部氣血循環,達到放鬆筋骨作用;並可針對不同的骨刺部位,各別針灸不同的穴位,達到止痛作用。中醫治療骨刺,主要在減少導致神經痛的各種誘因,並非去除骨刺。有人認為,服用中藥後,骨刺也不會消失,那中藥又有什麼效果?事實上,骨刺誘發的神經痛,主要是關節炎引發關節周圍軟組織腫脹,而壓迫到神經所致。如果能消除周圍軟組織腫脹,即可減少神經壓迫所引起的各種疼痛症狀,此外,增生湯也應用於中醫治療骨刺,組成包括白芍、木瓜、當歸、威靈仙、甘草、五加皮,有舒筋活血、袪風止痛、消炎腿腫等作用。


西醫治療骨刺分:


消極治療法
醫生會開消炎、止痛、舒筋、肌肉舒緩劑等藥來減輕疼痛,一旦藥吃完,酸痛照樣發生,只是治標無法治本,藥吃太多還容易造成腸胃毛病及肝臟腎臟的負擔,嚴重者還可能洗腎。


積極治療法
當骨刺用消極方式處理無法改善時,通常醫生會建議用開刀處理。
一般頸椎的椎間盤或骨刺手術拿除後,醫師可能會將拿除的椎間盤的空位,補上骨頭,最好自己的骨。因此可能會在腰部骨盤上,切個傷口,拿一塊骨頭補到頸椎去。現在,很多都是用「小牛骨」或是「合成骨 BOP」代替,病人就不用骨盤處又多一個傷口了。(那個傷口通常比頸部的還痛)
有時骨刺兩節以上,或是補的骨頭可能需要長時間的穩定時,醫師會加上鋼板。這個鋼板是用螺絲固定的。將來也不必拿出來,是一輩子放在裡面的。因為鋼板會干擾「磁振造影」,以後沒辦法再作檢查,所以可能都會改用「鈦金屬」的金屬板。
頸圈的目的,就是限制你的頸部活動。當然脖子活動很困難。不過,如果是一般非金屬的頸圈,固定能力本來就不大,(你硬要動,還是動得了)所以,可以跟醫師說明,調整得舒服點就好了。不必那麼受苦。其實,他的目的是提醒你,脖子不要亂動。
一般而言,經過手術的部位都不會復發,不過,若是骨刺的壓迫造成脊椎骨之間的不穩定,在去除壓迫後這種不穩定仍舊存在,此時就需要進行固定,以避免再有異常活動,如此就可以預防骨刺復發。
避免骨刺再次復發,可從日常生活的自我保健做起:


骨刺的預防與保健


避免蹲、跪、爬山、上下樓梯及久坐、久站,保持理想體重,避免膝關節受傷,並養成經常運動的習慣。若走路時膝蓋疼痛,可在對側手持柺杖,以減輕膝關節的負荷。患者若坐一般馬桶有困難時,也可把馬桶加高。
開車族最好在腰椎處加墊子支撐,以避免長骨刺。
為了避免受到骨刺之苦,從年輕時就必須注意飲食均衡和鈣質補充,並保持正確的坐姿與睡姿,以及適當的運動增強腹肌與背肌,都是預防骨刺增生的保健之道。

1. 注意脊椎的保養與維護,儘可能避免粗重的工作及不良的姿勢,包括坐姿、站姿、臥姿等,
2. 維持理想的體重,減輕脊椎的負荷。
3. 養成運動的習慣,不過應採漸進式增加活動量,避免劇烈運動。
4. 預防重於治療,以下方法可供讀者遵循,以預防骨刺:
●避免不良的姿勢。
●避免久坐、久站。
●避免長時間低頭、仰頭、歪頭,須適當舒緩頸部肌肉疲勞。
●彎腰這個動作,對脊骨是很大的負擔,應養成屈膝蹲下的習慣,以減少脊骨的負擔,並應減少提重物的機會。
●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以強壯肌肉,減緩脊柱的退化。
●維持理想的體重:可減少腰椎和膝關節的負擔。
●均衡飲食,多攝取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如胡蘿蔔、木瓜、葡萄柚、鳳梨、香蕉、番茄、包心菜、青花椰菜、馬鈴薯等,含有豐富的維他命A、C、E及β-胡蘿蔔素。而生物類黃酮可以預防自由基的破壞、減緩發炎反應、加速運動傷害的復元,及強化膠質的形成。

專家談骨刺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復健部主任 孟乃欣

上個月有位年紀五十開外的女士,憂心忡忡地來到筆者的門診問道:「我的膝蓋最近一蹲下去就疼,看了好多家醫院,有的醫師說我的膝蓋退化了,有的說是膝蓋長骨刺,弄的我好迷糊!請問我的膝蓋到底生了什麼毛病?」
「到底生了骨刺還是關節退化了?」還真是有許多長輩為了這個問題傷腦筋!簡單的說,醫師口中的「生骨刺」和所謂「關節退化」「退化性關節炎」其實指的是同一件事!身體各器官組織都會退化老化,除了「視茫茫髮蒼蒼齒牙動搖」之外,「用舊了的」骨骼關節系統也不例外地會產生各種退化老化的改變。
當關節中的軟骨逐漸退化磨損時,關節及骨骼受力的型態也漸漸地變化,終於在關節周圍一些受力較大的地方產生骨骼增生的情形,這種增生的骨骼在X光下看來就像是從關節旁邊長出了一根刺一樣,也就是大家口中的骨刺;這種變化在手腳以及脊椎骨的各關節都常常發生。所以我們可以說,生骨刺是關節退化的一種現象。
順便一提,許多長輩很關心的「骨質疏鬆症」也是一種骨骼系統老化的病變,不過和「生骨刺」之間倒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
這位女士聽了筆者的解釋,稍微鬆了一口氣;緊接著又說:「可是我聽說,生了骨刺即使吃藥也不會消失,那如果不開刀拿掉的話,骨刺豈不是一直刺在肉裡面,膝蓋就這樣一直痛下去?」這種說法可以說是對了一半:時光不能倒流,人不能返老還童;所謂「骨刺」既然是一種關節退化老化的跡象,自然不可能吃了藥就消失無蹤。
凡是人過了一定的年齡,全身各處關節就幾乎不可避免地都會長些骨刺出來,而且還會一年一年地越長越多!不過請放心,多數的骨刺並不會造成明顯的疼痛;其實許多長輩做X光檢查時,發現脊椎骨及手腳各關節附近都長了許多「骨刺」,可是這些部位卻沒有絲毫的不適。所以,長了骨刺雖然不能「斷根」,也實在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不治之症。只不過有的時候關節退化發炎比較厲害,或者骨刺對頸部或腰部的神經產生壓迫,而產生各種酸、麻、疼痛的症狀,這個時候就要請醫師幫忙診治了。
大部分因為關節退化所產生的關節疼痛、行動不便、甚至輕微神經壓迫等症狀,對藥物或復健治療都有良好的反應,只有少數症狀較為嚴重的患者需要開刀治療。復健科對關節退化造成的不適,一般而言除了使用冷熱療、電療、牽引等等物理治療方法,來減輕關節發炎及疼痛,或者輔以藥物治療外,還會特別注重給予患者一些關於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護關節的建議,比如說,久坐久站時、運動時、坐車開車時、睡眠時….該如何用適當的姿勢或活動來防止疼痛的發生,或者針對病情設計適當的體操運動以減輕疼痛、增加肌力、改善柔軟度,以期儘可能多管齊下來改善關節發炎或神經壓迫的症狀,並且避免症狀再發。總之,人上了年紀總免不了生些骨刺,而骨刺不見得會作怪,疼起來也決不是無藥可醫!


骨刺的保健之道 文/林頌凱


張太太皺著眉頭走進診間,劈頭就說:「醫師啊!您一定要幫幫我!我本來就有腰痛的毛病,一年大概發作個1、2次。前不久出去買了一些東西,又做了幾道菜,沒想到腰痛又發作了。」
還沒答腔,她又接著說了:「我有先到家裡附近的診所看過啦!醫師說是骨頭退化。又有其他的醫師幫我照了X光,然後告訴我長了骨刺,還說以後可能要開刀。您一定要幫幫我,我已經好幾天睡不著覺了!」


什麼是骨刺?
刺是從骨頭長出來的突出物,是骨頭增生的結果。理論上,身體的任何一塊骨頭都有可能會長出骨刺,頸椎、腰椎、骨盆、膝蓋、肩關節、腳踝、手指頭的小關節是比較容易長骨刺的部位。因為在X光片上看起來是從骨頭旁邊長出來一根尖尖的東西,所以就叫做骨刺。


為什麼會長骨刺?

骨刺,是骨頭老化的一種「正常」現象。這就好像一台機器用久了,機器上的零件會慢慢磨損,會生鏽是一樣的道理。
什麼人容易長骨刺?
雖然說每個人都會長骨刺,但還是有一些潛在的因素:
●生活形態:例如體重過重、從事太激烈的運動、每天搬重物的粗重工作、久坐、久站而且姿勢不良。
●以前受過傷:曾經骨折、開刀、椎間盤突出,或是韌帶拉傷。
●營養。
●遺傳。
長骨刺會怎樣?
事實上,大部分的骨刺都是沒有症狀的!但是如果長出來的骨刺壓迫到了神經,或者是卡到附近的骨頭,就有可能會出現手腳麻痺、疼痛、關節僵硬、肌肉無力,甚至肌肉萎縮的情形。例如常聽人家說到的「坐骨神經痛」,有一些人就是因為腰椎的骨刺所引起的。
長骨刺要怎樣治療?
如果出現腰痛、手麻等症狀時,就需要治療!復健科醫師在做過詳細的檢查以後,會針對骨刺所造成的問題來對症下藥。大致上會先從藥物治療開始,再配合物理治療,治標和治本雙頭進行。
此外,復健科醫師會針對您平常生活習慣或工作的方式,找出導致骨刺的危險因子,再提出改進的建議,也會針對病患的年齡與喜好,建議一些簡單又有效的運動,平時就可以達到預防與治療的目的。
骨刺會消失嗎?
骨刺並不會因為吃藥或打針而消失,要消除骨刺,只有開刀拿掉。但是真正因為骨刺而產生問題的比例不多,大部分的人都能和骨刺和平相處。千萬不要因為醫師在看X光時,一句「你有長骨刺喔!」而感到芒刺在背,坐立難安。
事實上,對大部分的人來說,單單靠休息、吃藥、做復健就會有很好的效果。最後要走到開刀一途的,只佔了很小的一部份。而且,即使是開刀,也都能恢復的很好,不太會有「癱瘓」的情形發生。(本文作者為壢新醫院運動醫學中心副主任)
骨刺的保健之道
●保持正確的姿勢,避免久坐或久站。
●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
●均衡飲食,可以考慮補充一些抗氧化物,減少老化反應。
●有不舒服時,配合醫師的建議積極治療。
◎骨刺一定要開刀嗎?
90%以上的骨刺是不需要開刀的!除非有以下的狀況發生,醫師才會建議開刀:
●長時間的疼痛(大於3個月),而且吃藥、做復健都沒有改善。
●肌肉萎縮。
●肌肉無力。
●大小便受到影響。
陳鑑江醫師表示脊椎產生骨刺通常是以保守療法為主,例如注意平時的姿勢、減輕脊椎的負重及復健治療等,根據文獻報告,保守療法的療效可達百分之九十左右,病情亦可獲得相當的改善。
是否需手術治療則視患者的病情而定,如有神經壓迫、運動功能障礙、活動無力、肌肉萎縮及馬尾神經叢的問題產生時,就需要考慮以手術來處理。建議患者須經由專科醫師為您進行審慎的檢查及仔細的評估,以了解病情是否已達到必須手術治療的適應症。
骨刺不是老人的權利,就連二十幾歲的年輕小伙子也是會有骨刺,醫師表示,有些人因體質、摔倒、跌倒、運動受傷等,會使關節部位的骨骼及軟組織過度磨損,而長出骨刺。而現在,由於工作型態改變,許多人必須久坐、久站,若是加上姿勢不正確,很容易年紀輕輕就使脊椎提早發生退化現象,而誘發骨刺的發生。
骨刺代表骨頭的老化,伴隨著肌肉、肌腱的退化。醫師表示,人體的關節活動久了也容易發生病變。骨刺一般好發於活動較頻仍的關節,由於這些關節長時間反覆使用,因此很容易發生磨損與退化的現象。而身體容易誘發骨刺生長的地方包括頸椎、腰椎、膝關節、腳跟。

骨刺是無法預防的,平常就要保持不受傷。醫師表示,五十歲的人多少都會有骨刺,六十至七十歲的人大概都有骨刺。站、坐或躺、走,其時間都不宜過長,維持某一姿勢過久,都會不舒服。

醫師建議,若骨刺長於膝蓋者,減少爬樓梯或爬山等運動,若骨刺長在腰部,則減少彎腰的動作。有骨刺者,體重盡量不要增加,以免造成負擔太大。最好是,本錢要厚,肌肉耐力要夠、持久,才不易酸痛。
骨刺其實是一種增生的贅骨,比較容易出現在脊椎活動較大的地方,如頸椎及腰椎處。此外膝和腳底也有會出現骨刺。

骨刺會引附近部位發炎,產生疼痛。如骨刺壓正神經,病人頸部至上骨刺是關節退化過程中的現象,人體的關節構造因長時間承受壓力、拉力或損傷,造成關節間軟骨磨損、破壞,進而引起發炎、疼痛,導致骨骼發生退化性改變,骨頭自動修補,形成骨刺。
長骨刺並不是老年人的專利,辦公室族群由於普遍缺乏運動、長時間久坐,再加上姿勢不良,也很容易發生關節退化的情形,導致骨刺的生長。

骨刺最常發生於承受身體重量的關節部位,如脊柱、髖、膝及踝關節等處。當關節產生骨刺時,可能沒有症狀,可能局部關節感到疼痛,也可能引起嚴重併發症,例如壓迫到神經或脊髓部位,使病人的肢體麻木、刺痛感,或造成行動不便。
依症狀程度及嚴重性,骨刺的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包括藥物、復健、熱敷、超音波、電刺激、頭部牽引術、穿戴護具等方法,以及運動治療、減輕體重,進而降低對關節的損傷。
當藥物治療,或是復健治療3個月以上,仍無法改善症狀時,就必須進一步考慮施以手術治療,達到神經減壓、骨融合及脊椎矯正的效果。

【本文登載於20070326自由時報健康醫療版】文/林全一

平時忙於農作的劉女士,下背與膝蓋疼痛已經好一陣子,隔壁的阿婆對她說:「妳一定生骨刺啦,隔壁庄的陳先生有特效藥啦!」果真有許多老阿伯、老阿婆,像劉女士一樣,寧願捨醫而求助於所謂的「特效藥」,結果反而吃出一大堆毛病,健康更加惡化。
骨刺是關節退化過程中的現象,人體的關節構造因長時間承受壓力、拉力或損傷,造成關節間軟骨磨損、破壞,進而引起發炎、疼痛,導致骨骼發生退化性改變,骨頭自動修補,形成骨刺。

長骨刺並不是老年人的專利,辦公室族群由於普遍缺乏運動、長時間久坐,再加上姿勢不良,也很容易發生關節退化的情形,導致骨刺的生長。
骨刺最常發生於承受身體重量的關節部位,如脊柱、髖、膝及踝關節等處。當關節產生骨刺時,可能沒有症狀,可能局部關節感到疼痛,也可能引起嚴重併發症,例如壓迫到神經或脊髓部位,使病人的肢體麻木、刺痛感,或造成行動不便。

依症狀程度及嚴重性,骨刺的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包括藥物、復健、熱敷、超音波、電刺激、頭部牽引術、穿戴護具等方法,以及運動治療、減輕體重,進而降低對關節的損傷。

當藥物治療,或是復健治療3個月以上,仍無法改善症狀時,就必須進一步考慮施以手術治療,達到神經減壓、骨融合及脊椎矯正的效果。

預防重於治療,以下方法可供讀者遵循,以預防骨刺:
●避免不良的姿勢。
●避免久坐、久站。
●避免長時間低頭、仰頭、歪頭,須適當舒緩頸部肌肉疲勞。
●彎腰這個動作,對脊骨是很大的負擔,應養成屈膝蹲下的習慣,以減少脊骨的負擔,並應減少提重物的機會。
●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以強壯肌肉,減緩脊柱的退化。
●維持理想的體重:可減少腰椎和膝關節的負擔。
●均衡飲食,多攝取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如胡蘿蔔、木瓜、葡萄柚、鳳梨、香蕉、番茄、包心菜、青花椰菜、馬鈴薯等,含有豐富的維他命A、C、E及β-胡蘿蔔素。而生物類黃酮可以預防自由基的破壞、減緩發炎反應、加速運動傷害的復元,及強化膠質的形成。

總結:
1. 保持良好姿勢,包含坐姿和站姿。
2. 適當的運動。
3. 均衡飲食,包含優質鈣的補充。
4. 定期做骨質疏鬆檢查。


.

-----------------------------------------------------------------

認同本文請按一下讚啦...(按讚時可留言)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精選文章

最新文章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隨機推薦文章

焦點文章

老長壽需要的5個微條件,第一條就顛覆傳統觀念了!

W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