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中旬台灣進入梅雨季節,這期間雖然偶爾也會有不下雨的好天氣,但是經常都是陰雨天。
每年 5、6 月是台灣的梅雨季節,天氣總是陰雨連綿、久雨不晴,午後甚至還經常會有間歇性的對流雨,空氣相對潮濕,導致東西很容易發霉
究竟為何命名為「梅雨」呢?又為什麼會產生梅雨?
▲因為梅雨通常都發生在黃梅成熟時,因此稱之為「梅雨」。(圖/翻攝自中央氣象局數位科普網)
在鋒面帶上,較重的冷空氣由下方切入推擠、使熱空氣必須往上抬升,因此氣流相當不穩定,加上鋒面帶上擁有充沛的水氣,所以容易導致中小尺度對流一個接一個發生,而出現連續性的降雨或造成劇烈天氣現象,像是局部性大雨、豪雨、甚至時有強風、雷電、冰雹等。
氣象局也提到,梅雨是僅次於颱風的重要降水來源,為台灣一年提供約 30% 的降雨量,但梅雨季時因為易有持續性降雨或豪大雨,常引發各種自然災害的發生,例如山區發生落石、坍方、土石流、山洪爆發,低漥地區淹水等,或因為雨太大,導致能見度降低,因此,出門在外需時時注意安全,並避免在山區逗留。
此外,氣象局提醒,梅雨期長時間持續的陰雨天氣,使空氣潮溼,物品容易發霉,民眾在這段期間應注意保持居家乾燥,以免影響到身體健康。
氣象局說明提醒,「梅雨季就像個陰晴不定的小孩,挑戰著我們的耐心,但只要我們隨時注意氣象局最新天氣訊息,做好防雨防災的應對措施,就能以平常心度過梅雨季。」
----------
短期之內若要緩解缺水危機,臺灣能寄望的,只有平均坐落於五月中旬至六月中旬的梅雨,因為此時西南季風開始出現,可以帶來源源不絕的水氣,又加上冷暖氣團在臺灣上空長時間對峙,由此形成的滯留鋒面可以持續為臺灣帶來雨水。
梅雨的成因與解旱隊友
梅雨的到來,是代表東亞地區雨季(5至10月)的開始,因為相比於3月至5月的春雨,梅雨更能提供長時間、連續性的較大雨勢,也能讓臺灣脫離乾旱的陰霾。
梅雨鋒面的生成與兩個勢力相當的冷暖氣團相互對峙有關,因此在天氣圖上,梅雨鋒面時常是以滯留鋒面的形式登場,鋒面滯留的區域就會有長時間的雨勢。
由此可知,鋒面的滯留特性以及西南季風伴隨的豐沛水氣,是造就梅雨鋒面長時間大雨的主因。
梅雨恐變「沒雨」,水情持續告急
然而在 2021 年時至五月上旬,臺灣各地降雨狀況曾經不樂觀,根據天氣風險公司指出,去年(2021 年)梅雨開始時間較晚,雨期也較短,其中五月的降雨量偏少,可能不足正常值的一半。
中央氣象局也表示,雖然六月上旬仍有梅雨機會,但還無法判斷降雨量,而且六月中旬至下旬後太平洋高壓會比較強盛,降雨機率又會降低。
為什麼會發生梅雨季卻「沒雨」的狀況?
這樣的情形又稱為「空梅」,造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種可能:
1.原本應該在菲律賓東側的太平洋高壓偏北活動,並長期籠罩臺灣。
原本應該在菲律賓東側的太平洋高壓偏北活動,並長期籠罩臺灣,造成梅雨季降雨稀少的「空梅」現象。© TyTech Taiwan
2.北方冷空氣過於軟弱,造成梅雨鋒面無法向南移動至臺灣。
當暖空氣強於冷空氣時,梅雨鋒面無法南移至臺灣上空,將雨量帶來臺灣。© TyTech Taiwan
3.梅雨鋒面在侵襲臺灣之前,結構受到西太平洋活動的颱風破壞。
有時颱風較早生成,可能在梅雨鋒面抵達臺灣前,破壞梅雨鋒面結構,導致該年梅雨季雨量偏少。© TyTech Taiwan
2021 年 5 月的天氣配置正好符合第 1 點與第 2 點,因此全臺各地雨量偏少。
雖然 5 月雨量偏少,但是 6 月仍有機會受到梅雨鋒面影響,為臺灣帶來雨勢。
然而隨著氣候變遷影響逐漸明顯,這種「梅雨季延後」的天氣型態,可能時常發生。
未來的梅雨季,豪大雨發生平均時間可能從五月中旬延後至五月底、甚至六月初左右,並伴隨降雨日數減少的現象,這也可能導致梅雨季伴隨高溫。
除此之外,梅雨季的降雨型態也會逐漸改變,像是降雨強度增加(容易迅速造成積淹水現象)、部分的鋒面降雨被午後雷陣雨以及西南氣流造成的降雨取代......等等的狀況。
綜上所述,氣候變遷的影響下,梅雨季的天氣變化將會更為極端,成為臺灣人民每年必經的氣候課題。
終於盼到雨 卻也淹水了?
根據中研院的研究,氣候變遷會讓未來的小雨減少、大雨增加,也就是原本陰雨綿綿的日子變少,大雨的頻率增加。
小雨減少讓乾季時間更長、造成缺水風險,但如果緊接著的大雨下在集水區,也可能讓不利供水。
原因是集水區的暴雨,經常夾帶大量泥沙,當淨水設施趕不上泥沙量,就必須暫停供水,如同颱風期間反而會使家戶停水的原因。
若瞬間暴雨落在都市地區,就容易造成淹水。
因為都市的地表大多是水泥鋪面,雨水無法滲透土壤變成地下水,而是停留在地表形成「地面逕流」,再由人工排水系統進入河流。
當都市的滯洪和排水設備沒有跟著氣候變遷趨勢更新,越來越頻繁的強降雨就可能讓都市淹水變成常態。
以今年5月24日的降雨來說,北部地區迎來午後雷陣雨,臺北市內湖區測到每小時100毫米(100mm/hr)以上的瞬時雨量,遠高於中央氣象局豪雨的標準每3小時100毫米(100mm/3hr)。
部分地區亮起了淹水警示,汐止、內湖亦有淹水的情況。
以上可見,氣候變遷下的抗旱與防洪,只有一線之隔,卻廣泛地影響我們的生活。
面對趨於極端的降雨型態,我們除了需要節約用水之外,更應該呼籲各級政府正視氣候緊急的情況,儘速提出因應乾旱與強降雨的對策,並且訂定中長期減碳目標,才能夠從源頭減緩氣候變遷,減少缺水/淹水的災害發生機會。
※本文章轉載為綠色和平與台灣颱風論壇合作
原文網站: 更多文章歡迎至原PO網站瀏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