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協助中華民國生態農耕自然飲食推廣協會,在苗栗、宜蘭和桃園縣,輔導發展8處有機村,結合特色伴手禮、農村休閒,建構六級化有機產業,創造在地經濟,今天(26)在農委會大禮堂舉辦成果發表會。
農委會表示,有機農業不單是傳統的一級產業,可結合二級加工及三級行銷,成為六級有機產業,並延伸到休閒旅遊及在地文化,進而鼓勵青年回鄉,創造臺灣農村新希望。
******************
101年苗栗、宜蘭、桃園縣有機產業六級化成果發表會
「有機生態村」在歐美已開發文明國家已經蓬勃發展,有些生態社區更是受到政府的重視與協助,在台灣雖然才起步,但已在經建會的推動輔導計畫中成形,更能顯見政府單位的遠見。
有機村莊的建置,朝向發展「讓土地永續經營的有機農業、推動和諧共生的生活型態、並幫助復育生態、重新建立人類的生命價值」。對於現在引發全球災難的暖化問題、環境快速破壞的現象,大都是來自重視經濟、利益、舒適與便利的社會型態;因此,有機村是建構高科技、節能、低碳、綠能、教育、觀光休閒的新型農村,不僅創造產業新希望,更重新建立農村價值,才能有機會帶領青年回鄉,更能成為台灣的示範社區,最終重新建立人類與地球和諧共生的生活模式。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生態農耕自然飲食推廣協會於99年度承接「苗栗、宜蘭、桃園縣永續農業發展規劃服務案」及100年度之「苗栗、宜蘭、桃園永續農業有機村產業提升規劃案」,針對苗栗、宜蘭、桃園共八個有機村輔導規劃~苗栗縣銅鑼鄉新盛社區、苗栗縣西湖鄉龍洞社區、宜蘭縣南澳鄉大南澳社區、宜蘭縣三星鄉行健村、宜蘭縣冬山鄉中山休閒農業區、宜蘭縣五結鄉大吉村、桃園縣大溪鎮義和社區、桃園縣龍潭鄉高原社區。經過兩案持續推動,各有機村在產業上皆有具體的成效,也逐步建構有機農業六級化的基礎目標。這兩年來,透過中央政府的輔導、各縣政府的協助、還有民間企業的支持及有機農民的努力,才有今日的成果,因此期望透過此次有機成果展,完美地展現。
本次活動由協會邀約有機村的農民們自行籌畫辦理,感謝農政中央機關農糧署的協助,於農委會五樓大禮堂盛大舉行,除邀約推動的地方首長外,中央相關單位長官也撥允蒞臨;三個縣內各有機村共100多位農民熱情來到現場,除了想分享一路的建構歷程,更想感謝所有曾經幫助的各級長官及民間企業,所以在活動中由農民們自編自導行動劇來闡述這二年成長的過程,雖非專業的舞者,但卻有單純自在的熱情,在行動劇中載歌載舞的演出,現場呈現低碳環保之有機餐點,每個農村更有多樣的手創農產加工品展出,展現有機農村新生活的生命力。
這次的成果發表活動是將我們未來的農村新生活願景呈現,更以感恩回饋的心,化做繼續實踐的行動,讓農村更富麗,生態更和諧,生活更創意,生命更精彩!
新盛興~開創希望與愛的新天地
從三義交流道下來,順著”新盛假日農夫市集”的招牌一路導引至苗119線,窗外的景色從小鎮風光,漸漸移轉成滿眼綠意,不時點綴著木雕藝術工作室的別緻莊園。正當驚疑著是否走過了頭,一整片豁然開朗的小山谷赫然在眼前展開。
環境清幽、與世無爭的山谷間,迴鄉有機生活農場在創辦人李旭清女士的號召之下,於民94年4月開始在此落地生根,來自回饋大地恩賜的心意,將有機的理念推廣至周邊的新隆村、盛隆村和興隆村。跳脫人為的行政區域劃分,因著相同的抱負而聚集成一處聚落,就是要以身作則,告訴外界:「有機村是可能的!」
新生活運動
迴鄉對這片土地的堅持日漸感動村民,於是整合3個村的力量,去年9月初正式成立「苗栗縣銅鑼鄉新盛興有機村發展協會」。協會廣邀農民從事有機,但多數農民對農藥過度依賴,使得推廣相當困難。於是邀請村裡有意願的青壯年人士組成「割草大隊」,從路邊到農田裡的雜草,只要農民需要就可以代為除草,只求他不要再用農藥。希望藉此讓農民看見無農藥耕種的好,並慢慢地往有機的方向發展。
協會以產業為主,當地另有主推人文的新盛社區發展協會,相輔相成,也呈現多元面貌。除了迴鄉以外,村內還有苗栗縣有機農業產銷合作社、及合作社主辦的有機農夫市集與假日市集,有機加工室,另有每年百餘場的導覽和體驗等活動,並提供有機自然餐點,從產業面而言其實相當完整。目前3個村共有20家有機農戶,迴鄉面積約為28公頃,村民驗證面積約10公頃。
讓青年回鄉
曾經是台灣經濟命脈的農村,現在卻幾乎與「老人」和「休耕」畫上等號,老人家不願也不讓年輕人回鄉,認為種田沒有前途,再加上生活習慣根深柢固,對有機的接受度不高。所以新盛興最大的目標是讓「青年回鄉」,導入新的思維、帶動居民投入,村莊才能永續發展。
要創造一個適合的環境,才能吸引青年回鄉,這也是協會當前努力的目標。現在因為產業較為成熟,經常有大學生到迴鄉打工,今年更有六位應屆大學畢業生,因為深受感動,於是回鄉投入有機農業。
在新盛興,想做的、要做的、該做的,不只是農業,而是出自於一份對自然環境的感謝與愛護,更是重新建立一種與大地共生、與萬物共舞的新生活型態運動。
西湖龍洞~物產風饒胖西湖
西湖鄉是傳統客庄農村,農產以稻米及文旦柚為大宗,個性溫和而知足的客家人在這裡,樂天地過著晴耕雨讀、自給自足的農家生活。這裡的故事會翻到「有機」這一頁,動機很單純,就是秉持鄉下純厚天性,為了家園也為了消費大眾的健康,決心向「毒」說不!
柚米飄香有機村
西湖鄉地形以丘陵為主,山多田少,原生林以無經濟價值的相思林為主,因此除了傳統的稻作之外,農會輔導當地農民生產文旦等柑橘科作物,成效卓越,已成為台灣有名的柚米之鄉。鄉中自給自足,多靠農產為生,觀光主打休閒農業,開發當地觀光資源。
從98年開始醞釀,結合縣政府的力量,由西湖鄉農會主推,加上生態農耕自然飲食推廣協會開課及輔導,當地幾位農友現已轉作有機,或是由無毒進一步跨入有機,甚至有漂鳥計畫的學員學成下鄉,成為當地的有機先鋒,目前龍洞村已申請有機認證的農夫為16人,農地面積為約14公頃,今年已經準備增加4公頃。
換農法要先換腦袋
在這個以農維生的完整農村中,有機農業遇到的問題,主要在農民的思維。如何說服經歷過「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時代,怕極了失去土地的休耕老農把田租出轉作有機?如何說服習慣噴藥了事,注重產量的現耕農願意重新親近土地?轉作有機之後,如何輔導農民靠自己的力量行銷有機蔬果?如何將農民的觀念由生產層次的「無毒」提升到注重生態自然「有機」?
人親土親 有機自然成
龍洞遇到的問題,也是台灣多數農村走向「有機」會遭遇的困難,而它最大的後盾,便是牢牢紮根在地的居民。有些人在政府工作,有些人在田裡工作…,「有機」在這人親土親的農村人際網中傳遞,逐漸發酵。
假以時日,這裡的潛力有機會成為台灣有機農村的楷模,成功經驗將是台灣有機農業最好的資產。
宜蘭大南澳~走自己的路
「大南澳」是古地名,包括南澳鄉7個原住民部落及蘇澳鎮的南強里與朝陽里,直到現在,當地人還是習慣稱此處為大南澳,協會也因此而命名為「宜蘭縣大南澳地區農村再生協會」。
土地把有心的人黏在一起
有人說:「東部的土會黏人。」現任協會總幹事的張興仁牧師起初也不相信,出身雲林縣的他,卻在第一次到南澳時就決定在此落地生根,他笑說:「真的,不想走了!」以對人與土地的關懷為出發點,牧師跟協會的張竣喨理事長一起,成立協會、招募會員、舉辦訓練、溝通觀念、交流觀摩…,100年正式以有機農法種植並成立產銷班,又為了申請集團驗證而成立合作社。2個外地人從零開始推廣友善和有機農業,現在的成就已相當亮眼。
雖然名為「牧師的米」,但牧師說,協會成員80幾個,基督徒不到6個人,合作社裡有2個,產銷班就只剩下1個。名字獨特又好記,卻擔心人們會不會不拿這米去拜拜而影響銷售,牧師本人也猶豫了很久,直到師母一句:「不要叫『牧師的米』啦!(因為會賣得很好),你們會做得很累!」基督徒在台灣只佔了4%,但是放眼世界,三分之一的人都是基督徒,才讓協會決心以此品牌行銷。
不被打倒的農稼漢精神
大南澳的農田都是當地人承租國有地,協會成員在向承租人借來耕種,但總會遇到地主在轉型有機兩年後,再收回去自己使用慣型的方式,等於長久的努力全都白費了,也讓協會成員借地時格外謹慎,遠遠避開慣型農田,原本整合好的農地又變得零零落落,但卻不阻礙朝向有機的路,今年又新增了幾位新農友,目前已有約16位有機農民與30公頃的有機農地。
離主園區不遠的海岸社區,是目前協會計畫開拓的新天地,希望在當地種植黃豆、地瓜等多樣化作物,增加村莊特色,也從99年開始休耕時種植景觀作物,養地的同時,也辦活動吸引遊客,提升地方知名度。
童心未泯的大孩子
常有人說,做有機一定會賠錢,而且還要賠好幾年才會賺,對此,牧師只是淡淡的說:「我們慢慢的做,跟著我們的農民也都不大會計較。」合作社也盡量拉高收購價,因為知道農民最辛苦,他們的收益也該是最多的!
去年迎接第一次收成時,農會跟超市都搶著要米,來訪的人也愈來愈多,讓農民找回自己的價值、找回驕傲和尊嚴。許多有機農田會讓草與作物共生,但是這裡的老農們可不願意,他們覺得田裡有雜草是很沒面子的事,代表你懶惰!田埂就用割草機,田裡就用手拔,就是不能讓別人笑話他!在牧師眼中,老農們就像一群孩子,還會私下偷偷地問他:「牧師你老實說,誰的稻子比較漂亮?」適時給予鼓勵,陪伴他們,別忘了稱讚還在大家面前大聲的說!
有機跟友善是一種觀念,協會希望進一步將它變成當地的生活習慣,但是觀念的改變需要時間,也需要一群人的堅持和推動,期待整個大南澳地區都能實施友善及有機耕作!
行健村~看見行健大未來
行健村東西被道路與水圳環抱,南北分別是灌溉的安農溪與排水的行健溪,灌排分離,不用擔心被慣型農田排放的水所污染,好似被天然的隔離帶包圍,形成相當完整的環境。蘭陽宜人的氣候,加上沖積扇地質使土壤相當肥沃,成為行健發展有機村的優勢。
讓人與土地更好
民國95年,村內就已經有農民種植有機米,1斤84元的價格與1斤25元的慣型米差距頗大,時任村長的張美於是積極說服農民轉作有機,希望讓大家有好一點的收入,也希望不要再蒙受農藥之苦。此後,有一位生態專家到村裡訪視,讚譽村子的環境很好,成為發展有機村的契機。
98年,村子請來專家舉辦5次有機農業的教育研習,6月,張美從村子的水源頭開始,一戶一戶鼓勵農民改種有機,並簽署同意書以表決心。99年,行健村正式投入有機生產,花蓮區農業改良場也給予技術指導,當時共有13位農民、9公頃的土地從事有機農業,以村內可耕地180公頃而言,真的只是極小一部分,但終究是有了開始。
歡欣鼓舞的迎接第一次收成後,卻發現行銷才是真正的難關。以往都是由農會及糧商收購,但是他們都不收有機米,農民既沒有通路,也不曉得怎麼賣,銷售至此陷入困境。幾番商量後,村子直接求助宜蘭縣政府,才找到企業認養,並透過網路「直接跟農民買」的方式,總算把米都賣完。
起初農民對於轉作有機還是會害怕,倘若家裡有1公頃的地,只會拿出幾分地種有機米。但是第二年,張美就發現農民已經把剩下的土地都投入種有機,對自己和土地更有信心。因為不瞭解,決心投入的那一步顯得相當艱難,一旦投入,就不會再退出。
嘉惠農民與消費者
目前行健村合作社有機種植面積為28公頃,共有29位有機農民,村莊有機總面積為37公頃29位農友,作物包括米與蔬菜,其中又以蔥為主推作物。99年7月成立的「宜蘭縣行健有機農產生產合作社」是目前對外的聯絡窗口。目前合作社社員以生產者居多,且大多為老農,因此希望能延攬一些專職人員負責行政,才能讓組織更完善、執行更順暢,進而永續發展。
為何不走有機店通路?合作社經理林嘉榮表示,希望能有生產端直接到消費端,少了中盤農民的收入會更好,消費者也能以更實惠的價格購買。隨著宜蘭的遊客愈來愈多,飯店跟旅館也如雨後春筍,合作社希望能跟當地餐廳配合,以行健的作物入菜,縮短產地與餐桌的距離,對生產與消費都是一大福音。
今年合作社規劃一塊土地作為教育、導覽和體驗之用,目前已有米苔目與蔥油餅的製作體驗,合作社也與負責行銷的專業團隊討論,秉持地產地消的精神,希望結合體驗活動,未來每家每戶都能開發一種農產加工品。也不忘發揮既有的優勢,像是發展安農溪的自行車道,規劃鐵馬驛站,並提供有機餐點及旅遊行程規劃,讓訪客深入有機村的有機生活。
有機 為生活加分
從單純的生產開始,現在行健村內已有許多人是為了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而投入有機農業;也有人是因為嚮往村子的環境與生活步調,在當地耕種或落地生根。「不用把『有機生活』跟現在的生活完全切割,這是之前課程中,村民們學到的概念,把有機想成一種「加分」實踐起來也更容易。
「我們算是很幸運。」農民在田裡實實在在的做,好名聲自然會遠播,因此經常有媒體或單位來訪,「經營有機村好像愈來愈沒問題。」張美這麼說,似乎可以看見台灣有機島的一線生機。
中山村~打造有機休閒農業區
大部分的有機村都是由傳統農村轉型,中山卻不一樣,它作為「中山休閒農業區」而廣為人知。台灣有太多休閒農業區,如何做出市場區隔,是現任中山休閒農業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林文龍,決定將中山打造成有機村的最大理由,希望成為台灣第一個「有機休閒農業區」。
用有機增加產業價值
休閒農業不但要讓遊客滿載回憶而歸,更有其教育與環境保護的社會責任,而這一切,林文龍認為必須靠「休閒農業有機化」達成。本身也是有機農民的他,認為有機是「背景」,休閒農業則是檯面上的執行;現在將有機拿到檯面上,是為了做出跟其他休閒農業區不一樣的特色,當一個「注重土地」的休閒農業區。
推廣有機至今2年,目前有20位有機農民,佔協會成員的三分之一,通過驗證面積約20公頃,加入驗證的農場也持續增加中。但多數農場仍在觀望,畢竟中山從事觀光業已久,有機若能帶來遊客自然會有人投入。
業者的躊躇不前,確實是考量到生計,但若是環境能恢復純淨、人們能藉此體認並贊同有機的真義,即使拐了個彎,仍是好事一樁。現在有許多遊客是為了接近大自然而來,為此,雖然不一定通過有機驗證,但是多數農場都有維護環境的概念,用消費的力量形成初步的共識。
期待努力被認可
中山沒有知名的景點,有賴人與土地的經營,若能以有機作為檢視標準,也更具公信力。有機能恢復土地活力、帶動地方發展、增加社區向心力、保障業者生計、滿足遊客需求並增加信任感…等諸多好處,成為林文龍積極推動有機村的最大動力。
當地主要作物是茶葉和柚子,各農場也盡量做出區隔,如茶葉做龍鬚糖、冰淇淋、茶凍等。但是要完全不同還是有困難,只能同中求異,用技術與手法塑造各個農場的風格,讓遊客選擇所好。
多數人對中山的印象,仍停留在「休閒農業區」而不是「村」,為正積極尋找官方的認可,希望能被認定為有機村,同時致力於增加有機農戶與農地面積,並舉辦有機研習營、共識營等活動,成為有機村的同時,也成為台灣第一有機休閒農業區。
五結鄉大吉村~耕一片有機夢田
位於土壤肥沃、水質清澈的蘭陽平原,五結鄉農會已經深耕在地多年。而緊鄰蘭陽溪的大吉村,居民多以務農維業,是五結鄉人口最多的一村。是什麼原因,讓大吉村的農夫們願意拋下既有的慣型農田成就,全心投入未知的有機農業中?
產銷分明 造就名揚海外的好米
年僅41歲,農校出身的有機米產銷班第四班班長方福在,鑑於有機是未來的趨勢,在村內慢慢導入有機概念,並選擇有意願且觀念也正確的農民,一起加入有機米產銷班。五結鄉農會則辦理各式講座,由推廣股曹文騫股長積極推動有機農業。兩者可說是一拍即合,從99年底推動有機,100年的第一期作正式開始。
稻米是蘭陽平原上的主要作物,大吉村亦然,但也明白多樣化是勢在必行的,目前已零星面積種植蔬菜,如山藥、芋頭、蕃茄等。全村可耕種面積約100公頃,今年有機種植面積已高達約28.3658公頃。
與農會的合作無間,是大吉村在運作上的最大助力,農民只需專心生產,後期的儲存、加工、銷售等問題都交給農會,「其他交給農會來煩惱,不要再給農民壓力。」有農會當後盾,不僅行銷無虞,加工也更多元,像是用越光米做的粽子與便當,反應都相當好。
生產只是夢想的第一步
基於對消費者的責任感、對土地及下一代的使命感,除了當地老農夫,還有越來越多生力軍投入有機農業,「雖然現在還是跌跌撞撞,但有一天,我們會站起來。」有機農民常被當成「憨人」,大吉村的農民也不例外,而且他們還是地方的先驅,看熱鬧的人也特別多。「其實他們是聰明的人,不是『憨人』。」能夠洞燭先機,體會這片大地正在承受的苦難,有機農民其實既聰明又溫柔。
桃園龍潭鄉高原村~溫馨低碳銅鑼區
高原村位於桃園台地的最南端高點,舊有「有妹莫嫁銅鑼圈,食水一擔半晝邊」俗諺,道盡此地缺乏水源的地理特色。土壤屬酸性紅土,不利農耕,又無天然湖泊蓄水,造成茶園與埤塘林立的景觀。
醞釀2年的有機夢
有機村的發想來自農村再生計畫的培根四期課程,利用社區的力量加上生態農耕自然飲食團隊的輔導,村中經過認證的有機農地除了原本3家已經營有成的有機農場,在去年新加入了3位農友,還有1間是有機茶園,有機生產的總面積近20公頃,預計4年內,有機生產面積要發展到總農地面積的三分之一。為幫助農夫正積極籌備合作社,農夫市集也預計年底開幕。
村中的埤塘孕育了豐富的水生生態,包括龍潭杏菜、台灣萍蓬草、漆黑蜻蜓、台灣藍鵲、五色鳥、翠鳥等珍貴台灣特有物種。荒野保護協會的調查發現,台灣擁有的蜻蜓種類中,三分之二都可以在這裡看到,其中台灣第二小的漆黑蜻蜓,被觀測到的緯度最南端便是這口埤塘。目前水保局已將其規劃成生態池,預計年底完成木棧道及觀景台的建設;同時透過荒野保育協會及濕地聯盟的專業知識諮詢,訓練當地的小朋友擔任小小生態員,夠過教育的方式,將生態觀念永續紮根當地。
最大關鍵在人和
高原村發展有機最大的優勢在於人和,這一點從村中集會所那面掛滿大小獎牌的牆壁就可以瞭解。已連任四屆的黃玉琴村長是最重要的推手,默默耕耘並整合社區力量近16年,一路走來的用心深受當地居民的肯定。發展有機村的第一要件便是「溫馨」,不只照顧,更組織地方上的老人家,讓他們倍感老有所用,也加強下一代子女對地方的認同。另外一項優勢便是當地的良山、大蕓及蔬活3家有機農場,各有各的經營知道,且皆為有機界的翹楚,為當地發展有機提供了現成的活樣版及實際的農法知識。面對成功轉型後,最重要的銷售問題,3家農場也以多年的經驗掛保證。
有機發展 樂觀其成
有了黃玉琴村長的號召力,以及3家有機農場做為支柱,雖然發展過程中也同樣遭遇死硬派老農不願配合、網式設施經費補助申請遭拒等困難,但是穩紮穩打,有多少人力做多少事,緩步漸進。高原這個溫馨低碳的有機夢,指日可待。
桃園義和里~山水環抱大嵙崁
義和里位在大溪和石門之間的狹長台地上,前有大漢溪,後有頭寮山巒做為自然屏障,自古以來便以農耕為主。早期作物以樟腦、茶等加工出口,後以稻米為主。十多年來,遭遇農村人口老化、台灣加入WTO等大環境影響,這片山水環抱、與世隔絕的農地多休耕荒廢,遂成發展有機村最佳的一塊風水寶地。
台灣典型凋零農村
青壯人口流失、農村人口高齡化、耕地閒置多年…,看到土生土長的簡榮瑞眼裡,很是擔心。從97年開始試圖振興社區,根據農村再生條例申請經費,鋪路改善硬體建設;成立社區發展協會,參與政府推行的短期就業、雇工購料及培根計畫…,積極把握每一個機會,只為活化這個逐漸凋零的村子。因為培根計畫提及有機農業的觀念,尋思復興在地產業的義和里,便搭上了「有機村」的順風車,試圖利用有機農業的進駐,開闢村子永續發展的生路。
荒地灑下有機的種子
受縣府之託,生態農耕自然飲食推廣團隊相中了這裡發展有機村。從成立產銷班開始,吸引大溪附近的有機農友加入,並在村莊中開辦有機農夫市集。市集剛成立總是冷清,但是有志一同的農友聚在一起也不寂寞。每逢夏季會舉辦農村體驗活動,大小朋友下鄉務農的開心神情,也被一一紀錄歸檔。但是實際走進村子,發現熱熱鬧鬧的總是外人,這個被台灣現代化徹底掏空的農村依舊空空如也,少了什麼?少了「人」!
守舊觀望心態造成危機
雖然有機產銷班班員近30人,但是實際住在義和里的農友為零!大家已有經營有成的有機農場,要轉移重心來此地,何其容易?實際投入有機生產的面積已有5公頃,還是簡榮瑞在村莊中努力奔走半年,才整合出的農地。當地居民沒有共識,荒廢閒置的土地無法釋出,那片被視為有機絕佳起點的農地,要發展有機村,現有社區組織、合作社、產銷班、農夫市集、輔導團體、政府補助及乾淨農地…,義和里通通到位,但需要更多當地居民的投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