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葵、芥末和辣根不一樣 // 你被「假哇沙咪」騙了多久?芥末、山葵、辣根,到底是什麼關係? | 🍄樂愛生活手札
願 疫情遠離世界每一個人
你我心中有愛 生活就更心安

2024/06/16

山葵、芥末和辣根不一樣 // 你被「假哇沙咪」騙了多久?芥末、山葵、辣根,到底是什麼關係?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

圖文來源

山葵(學名 Wasabia japonica)是一種屬於十字花科的植物,又稱為「山嵛菜」,其植體味道極其強烈。

辣根(學名:Armoracia rusticana),又稱西洋山嵛菜、馬蘿蔔、山蘿蔔、粉山葵,是十字花科辣根屬多年生宿根耐寒植物,可以做為蔬菜使用,具有刺激鼻竇的香辣味道。

黃芥子是十字花科植物中學名為 Brassica juncea(L.)Czern.et Coss. 的乾燥成熟種子,别名芥子,芥菜子,青菜子。 芥菜子碾磨成粉末,粉末加工調制成糊狀,即為芥末醬,為調味香辛料。

中文有時誤稱山葵為芥末,但其實芥末是由芥菜種子生產的,與山葵無關,兩者英文名稱也不同,山葵英文為Wasabi,芥末英文為Mustard,只是兩者都是刺激性醬料。

芥末醬,也稱芥末、芥辣或芥辣醬,芥末醬為一種芥末色稠狀物,具有強烈鮮明的味道,由芥菜類蔬菜的籽經研磨摻水、醋或酒類調製而成,有時亦會添加香料或是其它添加劑藉以增香或是增色,如添加姜黃(增色及增香)等。

芥菜類蔬菜的三個種類的籽,包括白或黃芥末籽、褐色芥末籽或稱印度芥末、黑芥末籽都可以用於製作芥末。

山葵及其代用品辣根常被稱為「綠芥末」或「日本芥末」,這是因為山葵的氣味或味道與芥末類似;但實際上,山葵與辣根各為不同屬之植物,與芥末是不相關的。

一般辣根除用於歐洲國家的烤牛肉等菜餚的佐料以外,也可作為仿製山葵調料的材料。

山葵通常以根部出售;山葵根需要磨成細泥狀才能使用。

真正的山葵根具有一定的甜味,與這些代用品的味道不同,但一旦乾燥後,甜味和香辣味便會消失,因此真正的山葵不適合加工成粉狀產品。

市場上銷售的所謂「山葵」,也有糊狀和乾粉產品。糊狀的山葵通常用牙膏筒狀的管子裝載。粉狀的產品有袋裝和罐裝產品,可以用水開成糊。

但這些產品的大部分是使用類似蘿蔔的十字花科植物辣根(Armoracia rusticana)和綠色食用色素生產的仿製品。

部分日本生產的糊狀產品中含有真正山葵,則包裝上加以字樣區別,

「本わさび使用」(使用真正山葵)是含有50%或以上山葵,

「本わさび入り」(加入真正山葵)是含有50%以下的產品。

但在美國或中國幾乎所有壽司店,和日本部分壽司店,都用仿製山葵,因為真正的山葵非常昂貴。

----------

簡言之,山葵、辣根與黃芥子皆為十字花科植物,但卻分別屬於山嵛菜屬、辣根屬以及蕓苔屬,雖皆可作為調味香辛料使用,卻實為不同的植物種類。

山葵、芥末與辣根哪種能殺菌?

根據科學的養生保健站長林慶順教授曾指出,山葵、芥末和辣根的辛辣成分是異硫氰酸丙烯酯(Allyl isothiocyanate, AITC),為異硫氰酸酯(Isothiocyanate, ITC)家族裡的成員,是植物為了保護自己免於被動物囓食,而發展出來的防禦招數。

當植物的細胞被破壞時,而山葵或辣根裡有一種特殊細胞,在破裂時會釋放出一種酶(Myrosinase),這種酶會催化ITC的形成。這也就是為什麼山葵及辣根,都要經過研磨,才能變成辛辣嗆鼻的醬料。

林慶順教授提醒,雖然2013年一篇研究指出異硫氰酸酯具有抗菌能力,若要宣稱異硫氰酸酯具有殺菌、抗癌等醫療功效,還需要更多科學證據來證實。

真的山葵該如何挑選?

山葵通常以莖部出售,需要將山葵莖磨成細泥狀才能使用。真正的山葵根具有一定的甜味,但一旦乾燥後,甜味和香辣味便會消失,因此真正的山葵不適合加工成粉狀產品。

林慶順教授就指出,真的哇沙比是用山葵的莖磨出來的,只能保鮮約15分鐘。因為真正山葵價格很高,因此通常利用辣根作為仿製山葵代用品的調味材料。

市場上銷售的所謂「哇沙比」或「山葵」有糊狀和乾粉產品,糊狀的山葵通常用牙膏筒狀的管子裝載,粉狀的產品有袋裝和罐裝產品,可以用水開成糊,但這些產品的大部分是使用辣根和綠色食用色素生產的仿製品,與真正的山葵味道還是不同。

部分日本生產的糊狀產品中含有真正山葵,則包裝上加以字樣區別,例如標示「本わさび使用」(使用真正山葵)是含有50%或以上山葵,標示「本わさび入り」(加入真正山葵)是含有50%以下的產品。

資料來源】

「哇沙比」到底是山葵、辣根還是芥末?哪種真的有殺菌功效?

山葵,辣根,芥末

農業知識入口網:細說山葵、辣根與芥末

農業部:山葵、芥末和辣根有不一樣嗎?

我在一個多月前(2017-5-3)發表木瓜籽治百病?,解釋為什麼網路文章所說的,有關木瓜籽的種種醫療功效,是與科學證據不符。

在寫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我查閱了很多資料,從而意外地發現,木瓜籽竟然會跟哇沙比(wasabi)扯上關係。同時,在進一步閱讀有關哇沙比的資料時,又發現了種種錯誤資訊。

最常見的錯誤就是搞不清山葵(wasabi),芥末(mustard),和辣根(horseradish)。還有,就是錯誤地說,哇沙比是用山葵的“根”磨出來的,儘管“莖”才是正確(連台灣的農委會都搞錯)。

另外,你知道為什麼哇沙比需要“磨出來”嗎?(而且是磨得越細,味道越嗆)

還有,用哇沙比粉末調成醬時,為什麼是攪得越厲害,味道越嗆?

答案可是牽扯到植物的天然防禦系統,也跟人類的養生保健有關。

Wasabi

我想,大多數人都知道,哇沙比是有真也有假。真的跟假的出現在餐桌上的機率大概是一比一百,而價格大概也就是一百比一。

真的哇沙比醬是用山葵的莖(不是根)磨出來的,只能保鮮約15分鐘。

有關山葵的種植,應用,種種訊息,可以參考一個相當不錯的視頻:http://onlyinjapan.tv/wasabi-guide-fresh-from-the-farm/。

假的哇沙比醬是用辣根(horseradish)磨出來的。而由於辣根是白色,山葵是綠色,所以假的哇沙比醬需要添加綠色素或菠菜汁。另外,為了使它能粘稠成團,假的哇沙比醬也添加了澱粉。

罐裝的哇沙比粉末,事實上也是辣根粉,只不過也是添加了色素和澱粉。

由於山葵和辣根的“曖昧”關係,所以,山葵的別名是「日本辣根」,而辣根的別名是「西洋山葵」。

那,芥末(mustard)又是怎麼回事?

我想,很多人一聽到芥末,就會立刻想到熱狗。

熱狗上面那黃色的辣醬,就是芥末醬。

芥末醬是用芥菜的種子磨出來的粉末,混上水,醋,檸檬汁,等等液體,製作而成的。

但是,很不幸的是,「芥末醬」卻常被誤用成「山葵醬」字義的翻譯(儘管事實上是「辣根醬」)。

不管如何,「山葵醬」,「辣根醬」,及「芥末醬」有兩個共同的特點。第一,它們都是辛辣嗆鼻。第二,它們都是“磨”出來的。

事實上,也就因為有“磨”,才會有“嗆”。

在本文的一開頭我就講,我意外地發現木瓜籽跟哇沙比有關。

在木瓜籽治百病?我有提到,木瓜籽的主要成分是「異硫氰酸苯酯」(Benzyl isothiocyanate,BITC)。

山葵和辣根的辛辣成分則為「異硫氰酸丙烯酯」(Allyl isothiocyanate, AITC)。

AITC和BITC是「異硫氰酸酯」(Isothiocyanate, ITC)家族裡的兩個成員。前者辣嗆,後者辣苦。

辣嗆或辣苦,是植物為了保護自己免於被動物囓食,而發展出來的防禦招數。

只不過,這些植物萬萬沒想到,我們人類會演化出對辣嗆偏好的怪癖。

不管如何,事實上,所有的ITC對植物本身也是有毒,所以它們的形成只有在植物被咬時,才會發生。

“咬”或者“磨”,會破壞植物的細胞,而山葵,辣根,及木瓜籽裡有一種特殊細胞,在破裂時會釋放出一種酶(Myrosinase)。這種酶就會催化ITC的形成。

這也就是為什麼山葵及辣根,都要經過“磨”,才能變成辛辣嗆鼻的醬料。

至於罐裝的哇沙比粉,那是用脫水的辣根磨成的。只有經過加水及攪拌,那個酶才會起作用,才會催化AITC的形成。

大家都聽說過,吃生魚片時沾哇沙比,說是為了殺菌。但是,哇沙比真的能殺菌嗎?

事實上,不論是AITC或是BITC,都說是具有殺菌,抗癌等,種種醫療功效。

但是,科學證據有多少?

以後有機會再解釋。



原文網站: 更多文章歡迎至原PO網站瀏覽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精選文章

最新文章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隨機推薦文章

焦點文章

老長壽需要的5個微條件,第一條就顛覆傳統觀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