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想移居鄉下的人,塩見直紀認為移居地的選擇是最重要的第一步。每個人都能夠重視自己的靈感,找到安居樂業的所在;一個地方若住有許多深具個人獨特魅力 的人,也會是容易開創「半農半X生活」的另一項條件。像施寄青選擇的苗栗南庄,儘管初期建屋築路過程並不順利,但她何其幸運遇到一群懷抱夢想並勇於實現的 人,共創一個以綠意為鄰的新家。
移居鄉間的人們,平常都是過著不用花錢的簡單生活;品嘗著葡萄酒、聽著喜愛的音樂、置身在大自然中與自己對話,似乎從中就會衍生出新的什麼來。
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只要在家裡舉辦家庭餐會或是迷你音樂會,就會發現每個人都是烹飪大師,而且他們的人生真的很快樂。他們大部分的人都認為,比起出外用 餐,在家裡進行的燭光晚餐更讓人愉快。三不五時朋友共聚一堂,分享每個人帶來的各種新點子,就有可能延伸出新的共創活動。一人貢獻一盤菜的餐會也很有趣, 每個人都有自己堅持的料理方式,自然就會花時間用心烹調。
選擇山居抗癌的陳正武先生為自己打造的夢想農舍,儘管因為經費問題,選擇 的建材是為人詬病的鐵皮屋,但他以綠房子為基準,加大窗子,讓空氣流通,並增設透明落地窗,並將鐵皮牆壁加寬並在頂端預留空隙,使空氣對流,成為可以呼吸 的房子,又在屋頂加不鏽鋼琉璃瓦,最後以原木裝潢,並以生態觀念進行鐵皮屋外的綠化,讓它融入大自然中,這是鄉居生活的人回饋地球的溫暖作法。
「半農半X」將創造出永續可能、魅力無窮的多元社會,它會是送給後代子孫的最佳人生賀禮。
「99一族」,這詞的典故來自一個小故事。有個農夫不以得到九十九枚金幣為樂,反而汲汲營營於另一枚還沒到手的金幣,而失去原本的幸福。「99一族」指稱那些看不見生活中俯拾皆是值得高興和滿足的事,卻為了湊足100的可能性,竭力去追求那個並無實質意義的是,不惜付出失去快樂代價的人。
最近有一新名詞「半農半X」,恰與「99一族」相反。「半農半X」典故來自日本《何謂生態學﹖》一書,作者星川以「半農半著」形容自己一面務農,以順從自然生態的生活為基礎,一面以著書寫作向社會傳達生態理念的生活方式。
之後,作家見直紀便隨之響應,出版《半農半X的生活》,鼓勵人們一面務農,一面從事自己的專業工作。也就是所謂的「順從自然,不忘實踐天賦」。
日本的「半農半X」跟歐洲流行的農居生活
不太一樣。彼德‧梅爾所著的《山居歲月》一書是為代表。指一些上流社會的人士,他們在生命與事業的巔峰時刻,選擇走入平淡,隱居山區,過著恬淡閒適的生活原味。但一般市井小民並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做後盾,若選擇全農方式,生活反倒更為艱苦。
「半農半X」與「99一族」,是這世代人兩極化生活方式的代表。「半農半X」道出人們內心的理想生活方式的願景,但一般人沒有勇氣過「半農半X」的生活,擔心年老或體衰,承受不了農耕生活之苦。至於「99一族」則是反映人們習於追求更多的資源累積,以滿足內在不安全感的普遍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