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網站: 更多文章歡迎至原PO網站瀏覽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休閒環保田園樂🍇愛心靈健康養生
山葵(學名 Wasabia japonica),是一種屬於十字花科的植物,又稱為「山嵛菜」,其植體味道極其強烈。辣根(學名:Armoracia rusticana),又稱西洋山嵛菜、馬蘿蔔、山蘿蔔、粉山葵,是十字花科辣根屬多年生宿根耐寒植物,可以做為蔬菜使用,具有刺激鼻竇的香辣味道。黃芥子是十字花科植物中學名為 Brassica juncea(L.)Czern.et Coss. 的乾燥成熟種子,别名芥子,芥菜子,青菜子。 芥菜子碾磨成粉末,粉末加工調制成糊狀,即為芥末醬,為調味香辛料。
中文有時誤稱山葵為芥末,但其實芥末是由芥菜種子生產的,與山葵無關,兩者英文名稱也不同,山葵英文為Wasabi,芥末英文為Mustard,只是兩者都是刺激性醬料。
芥末醬,也稱芥末、芥辣或芥辣醬,芥末醬為一種芥末色稠狀物,具有強烈鮮明的味道,由芥菜類蔬菜的籽經研磨摻水、醋或酒類調製而成,有時亦會添加香料或是其它添加劑藉以增香或是增色,如添加姜黃(增色及增香)等。
芥菜類蔬菜的三個種類的籽,包括白或黃芥末籽、褐色芥末籽或稱印度芥末、黑芥末籽都可以用於製作芥末。
山葵及其代用品辣根常被稱為「綠芥末」或「日本芥末」,這是因為山葵的氣味或味道與芥末類似;但實際上,山葵與辣根各為不同屬之植物,與芥末是不相關的。
一般辣根除用於歐洲國家的烤牛肉等菜餚的佐料以外,也可作為仿製山葵調料的材料。
山葵通常以根部出售;山葵根需要磨成細泥狀才能使用。
真正的山葵根具有一定的甜味,與這些代用品的味道不同,但一旦乾燥後,甜味和香辣味便會消失,因此真正的山葵不適合加工成粉狀產品。
市場上銷售的所謂「山葵」,也有糊狀和乾粉產品。糊狀的山葵通常用牙膏筒狀的管子裝載。粉狀的產品有袋裝和罐裝產品,可以用水開成糊。
但這些產品的大部分是使用類似蘿蔔的十字花科植物辣根(Armoracia rusticana)和綠色食用色素生產的仿製品。
部分日本生產的糊狀產品中含有真正山葵,則包裝上加以字樣區別,
「本わさび使用」(使用真正山葵)是含有50%或以上山葵,
「本わさび入り」(加入真正山葵)是含有50%以下的產品。
但在美國或中國幾乎所有壽司店,和日本部分壽司店,都用仿製山葵,因為真正的山葵非常昂貴。
養殖松蘿時需要將溫度控制在15~25℃,低於5℃要採取防寒措施,高於30℃要進行降溫處理。可以將松蘿放置在陰涼通風的位置養殖,平時每週給葉片噴2~3次水,夏季每天噴一次水即可。
松蘿的養殖方法1、擺放位置
松蘿又被稱爲樹鬍子,屬於空氣鳳梨,在空氣中就能生長。那麼松蘿怎麼養呢,松蘿喜陰,常生長在陰涼的樹林中,因此養殖的時候需要擺放在陰涼、通風的位置,每天還要讓它接受充足的散光照射。
2、控制溫度
松蘿適宜生長溫度在15~25℃,溫度低於5℃時要將松蘿移植到室內採取防寒措施,高於30℃要進行降溫處理。養殖松蘿不需要土壤,但需要在它生長期給它施肥,可以將它的根系放在液體肥中浸泡兩個小時增加養分。
3、澆水方法
通常每週需要往松蘿的葉片上噴2~3次水,夏季溫度高水分蒸發快,需要每天噴一次,噴水時不要留積水在葉片上,以免葉片腐爛。松蘿的葉片上有鱗片,平時都是靠葉片給植株輸送營養。
4、利用價值
松蘿原產於美國、阿根廷,養殖方法簡單,它的植株還可作爲藥材入藥,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的功效,可用來治療咳嗽、腫毒等症狀,將松蘿葉片搗碎還可治療外傷。
羅伯特·特里格斯 / Android Authority
我們已經對這兩款手機進行了粗略的比較,但值得更仔細地仔細看看機載最新的變焦包。 畢竟,與智能手機相比,變焦攝影是更大的差異化因素和創新領域之一。
在查看一些快照之前,這裡先介紹一下為什麼這兩款手機的縮放功能特別有趣的背景知識。
谷歌在 Pixel 7 Pro 中首次推出了其先進的 Super Res Zoom 技術,該技術具有一些有趣的特性。 首先,主攝像頭和 5 倍潛望鏡攝像頭通過從未合併的 48MP 感測器裁剪 12MP 快照,分別產生 2 倍和 10 倍的「無損」變焦快照,從而擴展了手機的覆蓋範圍,而沒有難看的數字放大。
換句話說,Pixel 7 Pro 僅使用兩個鏡頭即可覆蓋四個變焦範圍(1x、2x、5x 和 10x)。 缺點是焦距不會隨著像素合併的打開和關閉而改變,因此你無法獲得與真正的光學變焦完全相同的背景壓縮和散景效果。
其次,當需要在 1 倍到 5 倍之間進行數字放大時,Super Res Zoom 會從主攝像頭和潛望鏡攝像頭中提取數據,將它們融合在一起以產生更清晰的圖像。 我們在過去發現了不錯的結果,但它會在 1x 相機數據被數字放大的幀邊緣產生細節損失。
相比之下,三星的 Galaxy S23 Ultra 保留了更傳統的基於硬體的方法,拋出了 3 倍長焦和 10 倍潛望式變焦的問題。
這個想法是用真正的光學變焦質量覆蓋更多的焦距,依靠更傳統的數字放大來填補之間更小的差距。 有了 1 倍、3 倍和 10 倍的光學點,三星只需擔心 4 倍至 9 倍變焦範圍內的數字升級,當然也可以超過 10 倍。 Galaxy S23 Ultra 還在這裡應用了多鏡頭圖像融合來幫助填補空白,至少在某些情況下是這樣。
那麼,兩種不同的方法,但哪一種方法獲勝呢? 這是硬體可能與軟體智能的對比。
為了確定哪款手機提供了出色的整體變焦包,我們將在每個變焦間隔查看照片,從 2 倍到 10 倍。 與往常一樣,你可以使用此 Google 雲端硬碟文件夾中的全解析度圖像樣本進行自己的分析。
2x 距離起點不遠。 儘管如此,Pixel 7 Pro 轉向未合併像素與 Galaxy S23 Ultra 使用的更熟悉的數字升級已經呈現出一個有趣的比較點。 較小的像素是否比放大較大的像素產生更好的結果? 答案是:視情況而定。
Galaxy S23 Ultra – 2 倍裁剪Pixel 7 Pro – 2 倍裁剪Galaxy S23 Ultra – 2 倍裁剪Pixel 7 Pro – 2 倍裁剪
全畫幅時沒有太多內容(兩張照片看起來都很好),但仔細觀察,Pixel 7 Pro 在良好的照明條件下比 S23 Ultra 在 2x 時提取了更好的細節。
與 Galaxy 不同的是,照片沒有過度銳化的跡象,而且看起來更自然。 這對於 S23 Ultra 來說是令人失望的,因為其更大的 200MP 主感測器能夠擁有自己的 50MP 和 12.5MP 合併模式。 三星沒有使用這些極高的百萬像素數來提供與谷歌旗艦產品類似的更清晰的 2 倍快照,這感覺像是一種浪費。
在這一點上,由於像素較小,Pixel 7 Pro 的噪點水平確實在較暗的光線下逐漸升高,但細節水平仍然驚人地具有可比性。 唯一真正的缺點是 Pixel 7 Pro 的動態範圍和色彩平衡在低光下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儘管如此,為了獲得更好看的 2 倍日光快照,這似乎是一個值得的權衡。
憑藉專用的 3 倍遠攝變焦鏡頭,直覺表明三星將在 3 倍變焦水平上取得領先,但也不完全是這樣。 同樣,除了顏色和白平衡曝光的典型變化之外,在全畫幅下看起來兩者之間沒有任何區別。 查看更詳細的細節,可以了解 Google 的 Super Res Zoom 的工作原理以及它在光學鏡頭範圍之間的變焦級別方面的優缺點。
Galaxy S23 Ultra – 3 倍變焦Pixel 7 Pro – 3 倍變焦Galaxy S23 Ultra – 3 倍變焦裁剪Pixel 7 Pro – 3 倍變焦裁剪
三星的經典變焦實現在細節方面最為一致,無論你是在看畫面中心還是邊緣。 然而,小型 1/3.52 英寸感測器在這個 HDR 場景中與噪點作鬥爭,導致出現一定程度的顆粒,並且需要一定劑量的重新銳化來消除圖像的光澤。 對三星變焦包的一個一致批評是,即使在光學變焦級別,細節水平也不是那麼好。
從主鏡頭和大尺寸 1/2.55 英寸 5 倍遠攝鏡頭獲取數據會導致噪音水平更低,並且與 Pixel 7 Pro 的 3 倍圖像中心的細節兼容(如果不是更好的話)。 然而,權衡出現在圖片的外三分之一處,那裡沒有 5x 的數據可供使用。 這裡的細節是從 1x 主攝像頭放大的,清晰度明顯降低,明顯不如快照的中心和標準變焦實現。 總體而言,結果還不錯,尤其是對於主體位於中心的照片或遠距離細節較少的微距照片,但谷歌的技術顯然不如專用的光學變焦鏡頭。
超越光學變焦級別,三星在 3 倍變焦方面的任何優勢都消失了。 隨著更多鏡頭被 5 倍變焦視野覆蓋,Pixel 7 Pro 展現出更少的邊緣污跡,我們在其 3 倍快照中看到了這一點。 降噪和銳化也很少,產生了另一張看起來很乾凈的圖片。 使用 4 倍像素的最大缺點是對焦。 潛望鏡變焦不能總是聚焦在較近的物體上,所以它偶爾會聚焦在你想要的物體後面的一些東西上。 值得慶幸的是,這隻發生在特定情況下。
S23 超 4x像素 7 專業版 4xS23 Ultra 4 倍裁剪Pixel 7 Pro 4 倍裁剪
與此同時,推到 4 倍會略微降低三星 3 倍遠攝相機的細節水平,導致與 Pixel 的差距進一步縮小。 再加上更激進的後處理通道和更高水平的噪點,以 4 倍率拍攝時,通常很難在這兩款相機之間選出明顯的贏家。 兩者各有利弊,但再次強調,Pixel 在硬體較少的情況下表現出色。
雖然 Galaxy S23 Ultra 依靠其 5 倍遠攝相機的數字升級,但我們預計 Pixel 7 Pro 會取得更明顯的領先優勢。 S23 Ultra 在全畫幅下看起來還過得去,尤其是在曝光和色彩方面。 但與 Pixel 7 Pro 更自然的外觀相比,三星的變焦在這些更長的範圍內看起來越來越銳利。
S23 超 5x像素 7 專業版 5xS23 Ultra 5 倍裁剪Pixel 7 Pro 5 倍裁剪
正如上面的示例所示,一旦你仔細觀察更精細的細節,Pixel 7 Pro 的 5 倍就沒有競爭。 光學變焦遠遠超過三星的數字放大,與谷歌的 Super Res Zoom 相比,三星的數字放大在技術上顯得很基礎。 例如,沒有跡象表明來自 10 倍鏡頭的數據可以改善場景中心的細節。
由於這兩款手機都完全依賴軟體升級超過 5 倍,你可能認為從現在開始(至少直到 10 倍)這是 Pixel 7 Pro 的本壘打。 這就是這裡的故事,所以我們不會過多地討論它。 然而,在適當的情況下,Galaxy S23 Ultra 會使用自己的圖像融合,從 10 倍相機中提取數據以增強其中間變焦圖像的質量。
此功能似乎與照明和焦點相關,並且在 8x 和 9x 下效果最佳,如下所示。 可悲的是,激活非常偶然。 我最幸運的是將變焦切換到 10 倍以激活相機,然後再降低變焦。
結果顯然得到了很大改善,細節捕捉更出色,所需的數字清理也少得多。 但是,它並不完美。 你可以很容易地看到三星相機在文本中應用和未應用 10 倍圖像數據的位置。 粗略的邊緣或對象檢測似乎在此實現中發揮了作用,這可能是它並不總是被使用的原因。 不過,這種技術產生的快照,乍看之下,更接近於匹配 Pixel 的遠程變焦功能。
然而,三星更好的變焦演算法的挑剔本質意味著我們使用 Galaxy S23 Ultra 拍攝的大部分 6 倍至 9 倍變焦快照明顯不如 Google Pixel 7 Pro。 由於 S23 Ultra 對銳化和圖像清理的依賴,不僅在精細細節捕捉方面,而且在整體外觀方面也是如此。 Pixel 7 Pro 的長焦距也為自然柔和的散景加分。 這款手機在這些變焦距離上的唯一真正弱點是它在我們的戶外快照中的曝光稍暗和白平衡過冷,但它的照片在整個變焦部分仍然明顯更好看。
憑藉專用的 10 倍潛望式攝像頭,直覺表明 Galaxy S23 Ultra 在 10 倍率方面處於領先地位,而且總體上確實如此。 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這款手機的 10 倍光學攝像頭比谷歌的裁剪攝像頭具有更好的細節水平,因此感測器面積也小得多。 就是說,你必須切入才能真正做到這一點。
S23 超 10 倍像素 7 專業版 10xS23 Ultra 10 倍裁剪Pixel 7 Pro 10 倍裁剪
S23 Ultra 裁剪圖肯定有更好的對比度和更精細的細節。 然而,那些過度銳化的明顯跡象再次出現,這會產生一種過於粗糙的外觀。 將相機進一步推至 20 倍,證實了三星在遠程攝影方面的領先地位。 Pixel 7 Pro 在這裡太軟了,缺乏動態範圍,顯然已經達到了 5 倍相機可分辨解析度的極限。 話雖這麼說,考慮到硬體差異,結果還算不錯。
S23 超 20 倍像素 7 專業版 20x
綜上所述,這兩款手機的潛望鏡攝像頭在非常低的光線下都不是特別出色。 事實上,三星的選項在黑暗條件下根本不會激活,給你留下非常嘈雜的放大圖像。 值得慶幸的是,在任何一部手機上發生這種情況之前,燈都必須調得很低,所以我們不會在這裡忽略任何要點。
羅伯特·特里格斯 / Android Authority
儘管它們在某些縮放級別上各有利弊,但在查看我們所有的照片時,有一個明顯的贏家:Google Pixel 7 Pro。
Google 對像素合併和圖像融合的創新使用在 2 倍到 10 倍之間的幾乎所有間隔內產生了高質量級別的縮放。 手機不僅細節清晰,而且純色處理和動態範圍也很好。 唯一的例外是在 3 倍時,畫面邊緣明顯缺乏細節,並且在進一步推動縮放級別時動態範圍最終會出現問題。 但對於看似保守的相機包來說,這是一個非常一致的體驗的一個小瑕疵。
谷歌對像素合併和圖像融合的創新使用產生了高質量的縮放。
三星的硬體巨頭僅在 3 倍、10 倍及以上的倍率上取得了勝利,其光學變焦硬體在這些方面仍勝過谷歌的智能。 但即使在這裡,結果也不像硬體所暗示的那樣日夜不停。 在這些縮放級別之間,圖片顯得過於銳利且不詳盡,在仔細檢查時很少能保持良好狀態。 也許最令人失望的是,S23 Ultra 沒有利用其引人注目的 200 兆像素或 10 倍變焦硬體,通過利用與谷歌、OPPO 和其他正在向前發展的其他公司類似的技術來獲得更好的效果。 相反,它們只不過是營銷遊戲。
儘管我們對此持批評態度,但三星 Galaxy S23 Ultra 總體上仍然是一款稱職的射手,並且仍然是遠程變焦之王,但毫無疑問,它的大部分變焦照片看起來都比售價低 400 美元的手機差,這無疑令人側目。 再一次,谷歌的 Pixel 7 Pro 是更一致的相機包,在你最有可能使用的縮放級別中名列前茅。
最近討論尋找 盲塞式胎壓偵測器,找了好久這篇文章有詳細的解釋解說 非常謝謝作者,先收藏起來
如何選購胎壓偵測器? 胎內式 胎外式 直接式 間接式 怎麼挑 一次搞懂徹底了解! 懶人包攻略[真.教學]
作者推薦 置頂重要訊息 原廠支援! 全國最低價!
繼車用 GPS、汽車行車記錄器之後,胎壓偵測器 TPMS (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 成為開車族詢問度最高的改裝配件之一。 汽車輪胎胎壓原本就屬於駕駛人日常檢查的項目之一,即俗稱之「五油三水四壓」。問題是很多民眾都知道該定期量胎壓,卻沒有落實。
為了保障全民駕駛安全,交通部師法歐美先進國家、明定了 「車輛安全檢測基準第六十八條」,自 2016/7/1 起新出廠的小客車及小貨車應安裝胎壓偵測輔助系統,才能領照,你說胎壓重不重要?
現在買新車的民眾不用擔心這問題,胎壓偵測器已成為標配之一。車廠所裝配的 TPMS 之運作原理是透過 ABS/ESP 系統的輪速感知器,在行駛中比對四個車輪的轉速差異,當其中有輪胎因為胎壓不足而導致輪胎外徑縮小時,系統會偵測到輪胎轉速差異,進而亮起警示燈提醒駕駛輪胎狀況異常。(架構示意請參以下圖片的下圖)
因為過程中沒有真正量測胎壓,坊間俗稱「間接式 TPMS」,原文為 iTPMS (indirect TPMS),此種 TPMS 不需裝設額外零組件,只要修改車輛電子控制單元即可,且不用額外的維護工作即可保有長時運作。成本低且幾乎免日常維護,因此普遍受到車廠使用。
「間接式 TPMS」與車輛系統有緊密關係,只能由車廠在新車設計階段整合,本質上無法透過升級或 DIY 方式加裝。
間接式 TPMS 無法提供胎壓數據,但可提供警告,一樣能符合法規要求,包括單輪及四輪之異常洩壓,車內在規定時間顯示低壓警示燈等動作。
之前的車主怎麼辦? 政府雖沒有強制回溯,若為了提昇安全,可以自行選購加裝。外掛式 TPMS 需要直接掛上輪胎量測氣壓,所以稱為「直接式 TPMS」,原文 dTPMS (direct TPMS)。 這種系統包含一個接收機,搭配 4 個裝在輪胎的偵測器。偵測器量測胎壓與溫度,再定時將數據以無線方式傳送給接收機顯示。接收機的顯示幕,可以是簡單的燈號+蜂鳴器或是彩色螢幕+警告聲,當然,後者更是一目了然易於讀取。(架構示意請參上面圖片的上圖)
主機會對 5 種異常狀況提出警示,包括高壓 (如,> 44 PSI/3.0 Bar)、 低壓 (如,< 29 PSI/2 Bar)、高溫 (如,> 攝氏 70 度)、瞬間漏氣 (如,一分鐘 > 4.5 PSI ) 與傳感器低電壓 (準備換電池)。如果有需要,通常以上參數條件值都可以自行進入主機的設定模式做調整,以配合輪胎狀況。
看到這裡,各位讀者應可了解,胎壓偵測器的主要功能,與我們自己用胎壓計,從外部氣嘴量胎壓是一樣的。然而它功能更多,且全部電子化自動化,讓駕駛人更便利且提昇了行車安全性。
有意自行加裝 TPMS 的民眾,面臨的第一個抉擇,通常會是胎內式 vs. 胎外式。兩者各有優缺點,比較如下:
胎內式優點:
(1)裝於輪胎內,半永久固定,連氣嘴也被整合進去,成為偵測器的一部分。
(2)直接偵測胎內的氣壓與溫度,所以數據更為真實精確。
(3)與輪胎結為一體,偵測器隱藏在胎內,外觀只會有一個金屬氣嘴露在外面,與普通輪胎沒有很大不同,外觀看不出來。
(4)胎內式偵測器有空間可容納大顆電力,所以相對耐久,推估可以維持 3-5 年 (日行車 4 小時內)。
胎內式缺點:
(1)無法自行 DIY,必須配合輪胎四輪定位,只能透過維修廠或輪胎技師安裝 (對策: 建議換新輪胎時一起裝)。
(2)部份款式為全密封式,無法更換電池,沒電必須丟棄 (對策: 已有可換電池款式)。
(3)保固牽涉到輪胎重新拆裝,需要額外費用且費時費工 (對策: 選擇口碑好、穩定的品牌)。
胎外式優點:
(1)適合 DIY 族,基本上就是將偵測器鎖上 4 個輪胎的氣嘴就完成了。
(2)透過氣嘴量測氣壓與溫度,數據難免會受外界環境影響,但可以接受。
(3)價格相對親民。
(4)可更換電池設計。由於需要考慮整體重量體積問題,電池不能太大。一般正常使用之耗電狀況,大約 1-2 年左右更換一次。
胎外式缺點:
(1)外露式有被拔走/破壞機會,(對策: 這可能只是個想像中或過度憂慮的問題,它備有防盜螺絲,最重要的是台灣的國民眾素質已到一定水準)。
(2)鎖於氣嘴的偵測器,長久後重量仍可能對橡膠氣嘴造成損壞機會,如甩動之影響,(對策: 選擇塑膠蓋與輕量款,或換上金屬氣嘴)。
不論胎內式或胎外式,廠商還可以在無線傳輸、顯示器、充電及安裝方式...等,做一些細部變化,產生琳瑯滿目,豐富多變的機種組合。
為了方便大家了解,我分析了目前市售的各種胎壓偵測器,以功能項目的角度為基礎,整理成以下的圖表。
大致上,我將所有功能,依傳輸技術與顯示器簡化成兩大類,此處我把顯示器與接受機當成是一體的。當傳輸技術與顯示器互相結合後,就會變成一種產品組合,例如使用無線技術的點煙器型,無線的太陽能充電式彩色顯示器,或使用藍牙傳輸的手機 app。
(A-1)無線傳輸
沒有明顯標註的產品,規格上通常會使用 433 MHz 低功率無線電,4 個輪胎偵測器直接將數據傳給接收機顯示,接收機可同時對應 4 個偵測器 (或 5 個,1 個給選用的備胎,以下均假設不裝偵測器於備胎上)。
(A-2)藍芽無線混合型
這種模式是,4 個輪胎偵測器先將訊號以 433 MHz 低功率無線電傳給接收機,屬第一階段。
接收機是極簡型甚至無螢幕,要看狀態,唯一的方式是透過藍牙連接到手機 app 顯示,手機被當成一個圖形化顯示器。
(A-3)全藍牙型
這種運作模式是,沒有中間的藍牙傳輸器,「藍牙」的很徹底,4 個輪胎偵測器直接透過藍牙連接到手機 app 顯示。此種產品的顯示幕由智慧手機擔任,其他架構大同小異。
如果希望整合到手機,此藍牙款會是一個優點。因為綁住手機運作,所以省掉顯示器,產品就只有 4 顆輪胎偵測器與工具,通常價格能比一般成套的無線組便宜。
以上三種方式都是無線的,既是無線所以理論上都有潛在電波干擾現象,然而有些廠商會誇大這現象,訴求藍牙優於 433 MHz,這觀念並不完全正確。以我安裝 433 MHz 無線的經驗,其實並沒有感到明顯收訊異常或不良。再者,胎壓偵測器原本就不講求一瞬間的即時性,它是協助看大變動量的。落差在 10 多秒或數十秒實際無很大影響,例如刺到釘子是會花點時間慢慢漏氣的。
依我的觀察,藍牙的賣點在於與手機之整合,如果你希望一切都整合到手機上,這是一個很適合的方案。
我個人偏好一般的無線機種,上車接收機就在那裡了,車子一開動自動啟動並連線,最為直覺乾脆,不需要弄手機與開 app 之類的額外動作。 藍牙相對麻煩,對我而言方便好操作最重要。
接收機搭配什麼顯示器、安裝方式、充電方式,就會產生多種花樣。進一步解析,其實都是接收機擔任幕後英雄,而顯示器必須表現在外,因為它要被看見,所以我把顯示器當成另一個主要的檢視分類標的。
(B-1)OBD,盲塞式
這是把車上接收機與顯示器做在一個小組件內,比較特別是,它是量身訂做以搭配車子的診斷系統 (OBD,On-Board Diagnostics),等於車型專車專用。
它的接收機可安裝於汽車儀表板之預留空位 (俗稱盲塞孔),所以整合度高,最自然美觀。由於它直接用線組連到 OBD,電源方面由汽車引接供應,沒有充電問題。
這一品牌,以時間交錯方式呈現出來 4 輪胎壓 PSI 與溫度,折衷了空間與訊息量。
順便補充,某些盲塞式並不使用任何輪胎偵測器,其運作原理是連接 OBD 抓輪胎轉速差異信號,再學習判斷,優缺點類似原廠的「間接式 TPMS」。
剛剛講過,由於沒有搭配輪胎偵測器,自然不會有胎壓或溫度值,所以它的顯示器只能很簡單的顯示異常與否。它的優點就是安裝一次就持續可用,不必操心電池更換問題。
(B-2)太陽能獨立式接收機
典型的獨立式接收機,採用彩色螢幕便於識別各狀態,本身內建有充電電池,可使用點煙器 USB 或太陽能板充電。
另外,接收機有省電機制,車停妥靜止一段時間,如 15-20 分鐘會自動休眠,因此這種設計原則上能自給自足,可以擺脫難看的外接電源線,放置位置很有彈性。
由於需要考慮陽光照射,應擺放至儀表板有光照的適當位置。
(B-3)抬頭顯示接收機 (HUD)
基本款的 HUD 是把接收機的顯示幕做成抬頭顯示方式,只能顯示胎壓、溫度或電瓶電壓。因為位置關係,有 HUD 就沒有太陽能板,電力方面需要拉線到點煙器。
另外,如果車上已裝有可投射車速的抬頭顯示器,再裝一個 HUD 會讓前擋太過複雜。
另一種抬頭顯示接收機,是把 OBD 與胎壓接收機做在一起,通常需要技師協助安裝。 此款的特徵是,會透過 OBD 從汽車控制器直接讀取車速、轉速、水溫,加上接收到的胎壓相關訊息,全部整合一起顯示。原有的 HUD 拆掉,換一個更強的新機取代,是蠻合理的想法。
(B-4)套件型(搭配行車記錄器)
這是限定機種的方式,少數行車記錄器品牌機種有提供選配的胎壓偵測器 TPMS 套件,如 Mio 或 Papago。其運作方式與成套的胎壓偵測器沒有不同,但顯示與行車記錄器共用。
好處就是讓儀表板不被過多外掛設備佔據,對於考慮美觀與整合度的車主,是不錯的選擇。
(B-5)點菸器顯示型
這是把接收機、顯示幕與點煙器頭設計在一起。其運作方式與其他胎壓偵測器相似,優點為可不用考慮接收機電源問題,也不會有長長電線。
由於它要佔用汽車煙座,所以可能要加買一個多孔點煙器擴充座才夠用。另外,需要事先考慮汽車點煙座的設計與空間之搭配性,不然裝上去之後,可能容易鬆脫或處於不易閱讀之角度。
(B-6)後視鏡型
這是把接收機、後視鏡設計在一起,安裝時夾上原有後視鏡,整體外觀不錯。
其運作方式與其他胎壓偵測器相似,但電源線需要佈放引接。
(B-7)車載影音主機整合型
這是把胎壓數據轉成視訊,再以 video 端子送進汽車 DVD 音響主機,利用它的螢幕當顯示器,形同被隱藏起來。整合度極高,車室空間不凌亂。
這種的安裝難度比一般胎內式高一些,因為還必須懂得拆裝汽車音響主機,通常都要請店家技師代為施工。
(B-8)其他
其他款式如遮陽板型、鑰匙圈攜帶型、吸盤式,可想到的擺放或固定方式都到齊了。其實接收機功用都差不多,只是為了符合車主不同的安裝需求。
有些使用者認為胎內式的胎壓比較準確,它比較不受外界環境因素影響是事實。但使用胎壓偵測器,精確度不是重點,主要是掌握瞬間的大變動量,胎內式或胎外式其實不會有很大差別。
車主想自己 DIY,胎外式是唯一選擇。安裝之前,最好準備打氣機與肥皂水(檢查漏氣),還有原廠車主手冊。
一般小客車,通常車主手冊上建議的胎壓為 32 PSI,安裝偵測器前,建議 4 輪都用胎壓計或打氣機先檢查過 (打氣機本身也是胎壓計)。若胎壓不足,先補氣再說吧!
一般而言,打氣機與偵測器可能存在誤差,例如打氣機補足 32 PSI, 但顯示幕卻是 36 PSI,要看誰的? 第一個原因是打氣機類比表刻度粗糙不容易對準,無小數點位數而形成的小差距。36 vs. 32 還可以解釋為偵測器讀取方式誤差,不用太在意。
因為以前進車廠保養過後,我曾經用自己的打氣機量測並與車廠的數字比對過,兩者 PSI 差不多,等於打氣機的表有被校準過,所以依打氣機為參考就行了。總歸一句話,數字是死的,用正確觀念解讀才重要!
萬一有狀況,如漏氣或低胎壓,將觸發主機顯示警告符號,並同時發出聲響提醒,這就是胎壓偵測器的真價值了。平常想模擬這狀況,可暫時鬆開一個偵測器,接收機很快便可「看到」。
安裝完畢實際開上馬路,發現 15 分鐘的行車時間,胎壓會有 2 PSI 左右的上升變化,溫度則增加了 8-10 度。記錄這些數字可以協助建立參考基準,以後就知道開車 15 分左右會有這樣的變化程度,可解讀為「正常的」。
胎壓偵測器可讓大家行車更安全、放心,這是毋庸置疑的! 還沒有裝的讀友,希望這篇文章能解除你對這產品的疑惑。事不遲疑, 趕快挑一款最符合自己需求的款式安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