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愛生活手札
願 疫情遠離世界每一個人
你我心中有愛 生活就更心安

2025/04/30

惠蓀咖啡 台灣在地的好味道

0👀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

惠蓀咖啡 台灣在地的好味道


文|何珮華(中興大學森林系三年級)

「再忙也要跟你喝杯咖啡」曾是臺灣流行的廣告標語,咖啡目前是全世界前三大飲品,對於現代人來說,咖啡不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更是精神的泉源。
不過,究竟是何時

臺灣跟上世界流行的腳步,踏入咖啡的國度呢?

臺灣咖啡的歷史,要從西元1884年開始講起,當時在臺的英國商人因為好奇而引進咖啡在臺北三峽試種,成功以後,咖啡就此一炮而紅。到了日治時代,咖啡更是進入了全勝時期。然而,好景不常,不久後太平洋戰爭爆發,臺灣咖啡銷售成了問題,種植咖啡在臺灣乏人問津,走入了衰退期。
戰後,忙著家園重建的臺灣人,漸漸忘記咖啡的存在,直到1954年至1958年間,國際咖啡價格突然水漲船高,臺灣政府這才又意識到咖啡的重要性,在雲林古坑推廣種植,當時惠蓀林場也搭上政府這波咖啡計畫,替現今家喻戶曉的「惠蓀咖啡」打下基礎。

惠蓀咖啡豆種

目前咖啡品種在熱帶亞洲及非洲大約有四十多種,當中僅只有少數幾種成為咖啡原料而被栽培,其中最重要的有三種:阿拉比卡咖啡、剛果咖啡和利比亞咖啡。

一般在臺灣常見的咖啡如巴西山多土、哥倫比亞曼特寧、葉門摩卡、牙買加藍山等,都是屬於阿拉比卡種的優質咖啡豆。

源自於南投惠蓀林場的惠蓀咖啡和臺灣常見的咖啡一樣,都是屬於阿拉比卡原種,此原種是目前歷史最悠久、栽培量也最大的原種,約佔世界產量的70-78%。
這種咖啡豆最大的特色是口感溫潤,香味濃醇,即便帶些微酸卻沒有苦澀感,喝起來順口潤喉且帶點回甘,成了喜愛咖啡的朋友懷念的好滋味。
另外,阿拉比卡原種本身咖啡因含量較少,可以說是患有輕微心悸咖啡愛好者解饞的最佳選擇。

「一杯香醇的好咖啡,就從每一顆用心開始」

惠蓀林場為了不浪費這麼好的咖啡原種,林場栽種人員可是費盡了苦心,他們花費了好幾年的功夫不斷嘗試,想創造出咖啡樹所喜愛的「陰涼半日照環境」,最後皇天不負苦心人,他們找出了利用相思樹來遮陰的好辦法──由於相思樹較咖啡樹高大,長在咖啡樹枝上的相思樹擋去首當其衝的烈日,陽光透過相思樹縫隙撒下,提供咖啡樹需要的日照,但又不會因過多的曝曬而影響了咖啡豆的品質。

惠蓀咖啡會如此順喉,除了得天獨厚的品種和環境因素外,還要歸功於用心沖泡的園區店員。園區店員如此述說著:「中深烘焙的惠蓀咖啡豆,適合用Syphon或是濾泡的方式沖煮,在不同的溫度中有不同的韻味。因此,煮每一杯咖啡都要用心去煮,要不斷嘗試、戰戰兢兢,才能煮出一杯用心的好咖啡。」
也許,正是因為這用心與你交朋友的好滋味,幾十年來在民眾的心中無法忘懷,惠蓀咖啡才能在各大廠牌中殺出一條血路。





走出惠蓀,與世界分享
惠蓀咖啡在臺灣即便擁有一片天,但不得不承認,隨著全球化的到來,知名美國連鎖咖啡以飛快的速度進軍臺灣,加上他牌本土咖啡異軍突起,惠蓀咖啡市場結構漸漸遭受撼動。面對這樣的情況,惠蓀林場不打算坐以待斃,選擇積極轉型,和「臺灣惠蓀咖啡公司」合作,為惠蓀咖啡掀起歷史的另一頁。
臺灣惠蓀咖啡公司
臺灣惠蓀咖啡公司是一家以經營咖啡生產及製造為主的公司,起初賣的是惠蓀林場的咖啡豆,與惠蓀林場有很特別的淵源,又對臺灣這片土地有濃厚的感情,因此命名為臺灣惠蓀咖啡公司。



全公司的產品主要以牛皮紙做包裝,利用一種簡樸低調襯托出產品的高品質,目前致力開發新產品符合大眾需求,並與中興大學、臺北藝術大學等學術單位合作交流,且在各知名景點開設直營咖啡館。2011年臺灣惠蓀咖啡以「向山咖啡館」為名正式進駐日月潭向山遊客中心,讓日月潭的遊客可以在湖邊悠閒的喝咖啡,享受日月潭的藝術、人文與景致。
臺灣惠蓀咖啡和惠蓀林場產銷合作後,惠蓀咖啡不再受到地域性的限制,除了在風景區可以喝到惠蓀咖啡外,透過無遠弗屆的網路,消費者只要在網路下單,幾天後也能在自己家中品嘗到一樣香醇濃郁的惠蓀咖啡。
改變既定銷售方式,便利原有愛好咖啡飲品的顧客群後,臺灣惠蓀咖啡也主動向外拓展客源,他們透過烘焙技術的改良,以及老顧客意見的回饋,不斷改善惠蓀咖啡的風味,並搭配推陳出新的咖啡加工品,例如:咖啡蛋捲、咖啡凍、咖啡冰淇淋等產品,希望在這競爭的咖啡產業能突破重圍,將惠蓀咖啡這個老品牌,推上另外一個巔峰。

從種植、採收、烘焙到開店,臺灣惠蓀公司和惠蓀林場合作無間,堅持每個環結皆採一貫的作業系統,藉此保障咖啡的品質。他們以最新鮮、最香醇、最實在的臺灣咖啡豆,調配出臺灣在地的好味道。
悶熱的氣候,忙碌的生活,將您變得懶洋洋了嗎?不妨在假期到惠蓀林場走馬看花,放鬆一夏,享受那溫煦陽光,美麗景致,再配上一杯臺灣在地的惠蓀咖啡,相信這麼一趟惠蓀之旅,你我的暑氣全消。
若您真的怎樣也抽不出時間來,卻也想體會一下惠蓀咖啡的魅力,別忘了只要在網路上動動您的手指,也可以寵愛自己,替自己充個電喔。


原文網站: 更多文章歡迎至原PO網站瀏覽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2025/04/20

為何一直囤積東西?囤積症的心理精神健康障礙

0👀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 ,


 
囤積症狀的嚴重程度可以有所不同,但它通常是一種慢性疾病,通常需要精神醫療團隊,包括:醫師、護理師、心理師、社工師、心理師,從生理、心理、環境、靈性多面向進行評估和治療。
囤積症狀的嚴重程度可以有所不同,但它通常是一種慢性疾病,通常需要精神醫療團隊,包括:醫師、護理師、心理師、社工師、心理師,從生理、心理、環境、靈性多面向進行評估和治療。

被稱為是「港湖女神」的前立委高嘉瑜,外表亮麗,但先前曝光住處堆積成山的衣服,像是資源回收場。不只高嘉瑜,新聞上常看到有人住處堆積雜物數十年不清理,到底為什麼要一直囤積東西,農曆年將屆,家家戶戶大掃除,這個話題顯得更有趣,筆者以問答方式,從專業提供看法,供大家參考。

Q:不論是為了節儉或是為了收藏,生活中總是會有許多物品因為擺設或暫時用不到而閒置著,有時往往一放就是幾個月甚至好幾年。囤積症是什麼?囤積症症狀包括些?

A:囤積症,又稱為儲物症、囤積症候群或囤積障礙,是一種心理精神健康障礙,歸類在「強迫症及其相關障礙」中的一種。其特徵是個人對於囤積大量物品的強烈需求和難以捨棄這些物品,儘管這些物品可能是無用的、過期的或危害健康的。
這種行為通常導致居住環境的過度擁擠,使得正常的生活功能受到干擾。囤積症可能對個人的心理和情感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包括焦慮、憂鬱、社交隔離和自尊心下降。此外,囤積行為可能對家庭關係和社交關係造成壓力和問題。

Q:囤積症症狀包括些?

A:囤積症(Hoarding Disorder)主要特徵是持續囤積和保存大量無價值或有限價值的物品,無法合理處理或處分這些物品,導致生活空間變得極度混亂和不可使用。囤積症的症狀包括:

1. 持續囤積物品:患者無法停止收集、購買或保留各種物品,即使這些物品對他們來說沒有實際價值。

2. 拒絕處分物品:患者難以捨棄甚至是扔掉物品,哪怕這些物品已經破損、過期或沒有實際用途。

3. 生活空間極度混亂:囤積物品導致家居或工作環境變得極度雜亂,可能無法正常使用。

4. 社交和職業功能受損:囤積症影響患者的社交生活和職業功能,可能導致孤立、失業或其他社交問題。

5. 情感困擾:患者常常因為囤積和混亂的環境而感到焦慮、沮喪、尷尬或其他負面情感。

6. 健康風險:囤積症可能導致健康和安全風險,例如堆積物品可能引發火災、滋生害蟲或其他危險。

囤積症狀的嚴重程度可以有所不同,但它通常是一種慢性疾病,通常需要精神醫療團隊,包括:醫師、護理師、心理師、社工師、心理師,從生理、心理、環境、靈性多面向進行評估和治療。
治療和支持以幫助患者處理這一問題。

Q:相信不少人都聽過「斷、捨、離」,這也是改善囤物症的方法之一,但囤物症該如何解決治療?

A:囤積症(hoarding disorder)是一種與強烈的收集和保存物品的衝動有關的精神障礙。這種障礙通常表現為無法捨棄或丟棄大量物品,導致家庭或生活空間混亂、不衛生,對患者的生活品質產生負面影響。解決囤積症需要多方面的治療方法,包括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和支援系統的建立。

以下是囤物症治療的一些主要方法:

1. 心理治療: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CBT)是治療囤物症的首選方法之一。CBT可以説明患者識別不健康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然後學會應對和改變這些模式。通過訓練患者思考和行動的方式,CBT有助於減少囤積症症狀。

2. 曝露與反應預防(Exposure and Response Prevention,ERP):ERP是一種心理治療技術,旨在幫助患者逐漸面對丟棄物品的恐懼和焦慮。治療師會逐漸引導患者丟棄一些物品,並教他們應對恐懼反應,以逐漸減輕症狀。

3. 支援團隊:建立一個支持團隊,包括精神科醫師、心理師、社工、家庭成員和朋友,可以提供患者所需的支援和監督。這個團隊可以協助患者進行整理和清理工作,確保他們堅持治療計畫。

4. 藥物治療:在一些情況下,藥物治療可以作為輔助治療的一部分。選擇的藥物可能包括調理血清素做的藥物、減輕焦慮的藥物或精神安定藥物,以幫助減輕囤物症症狀。

5. 教育和自助材料:患者和家庭成員可以受益于囤積症的教育和自助材料,瞭解這種障礙的特點,以及如何應對和支持患者的康復。

治療囤積症可能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因為這種障礙通常與深層次的情感和思維問題有關。因此,重要的是尋找專業的心理精神健康專家來提供適當的治療和支援。

文章來源:ETtoday新聞雲 - 楊聰財專欄


原文網站: 更多文章歡迎至原PO網站瀏覽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2025/04/10

九孔任賢齊的故事

1👀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




當年,任賢齊和九孔還沒成名,一次去錄節目,九孔靠在一張桌子上休息,工作人員卻張口就大吼:“這桌子是古董,坐壞了你賠得起嗎?”任賢齊跟對方吵了起來,還差點大打出手。

任賢齊安慰九孔說:“以后等我有錢了,把這桌子買下送你,劈了當柴燒!”

兩人認識時,九孔是臨時演員,任賢齊是剛出道的小歌手,他們年紀相仿,惺惺相惜,很快就成為了好朋友。

為了省錢,他們租住在天台的鐵皮房里,冬天冷、夏天熱,居住環境很差,衣服經常兩個人一起穿,還每天吃泡面。

年輕時的九孔,長得還挺帥氣,起初他是空軍學校的實習飛行員,后來因為飛行操作失誤,被教官開除了。

生活中的九孔,是個樂觀幽默的人,但這次失誤對他的打擊也挺大的,好友許效舜看到他這樣也很不忍,就帶著他進入了娛樂圈。

九孔想,自己也沒什麼才華,不如就當個諧星,讓別人開心,自己也開心,又能賺錢。

為了賺錢,九孔到處上綜藝,各種危險動作都做,比如摸鱷魚頭、吃很辣的東西,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比他大1歲的任賢齊。

任賢齊讀書時就喜歡玩音樂,1987年,21歲的他跟同學一起組了一支樂隊,還有機會到處演出。

1990年,任賢齊簽約了新格唱片公司,不過沒多久這家公司就被滾石唱片收購了。

在滾石公司里,有很多的“大咖”,比如李宗盛、齊豫、羅大佑等,進入滾石后,任賢齊5年都沒有發行過專輯。

在這5年里,為了生活,任賢齊什麼都愿意做,主持節目、演舞台劇、上綜藝做秀,在這期間,他遇到了同樣落魄的九孔。

一聊天才知道,兩人年紀相仿,任賢齊比九孔大1歲,九孔喊他“大哥”,他們就這樣成為了好朋友。

因為收入不穩定,他們合租了一處天台鐵皮房,冬天冷得很,夏天又很熱,一住就是5年。

有一次,任賢齊和九孔一起去上綜藝節目,休息期間,九孔覺得累了,就靠在一張桌子上休息,沒想到,一個路過的工作人員對著他大吼:“這是張古董桌,坐壞了你賠得起嗎?”

任賢齊眼看著好兄弟被欺負,就跟那人吵了起來,還差點動手,幸虧九孔攔著他。

任賢齊生氣地說:“以后等我有錢了,就把這桌子買下來送你,你把它劈了當柴燒!”

九孔聽著好開心,心想這大哥沒白跟了,他一定會有出息的。

1996年,事隔5年,滾石終于起用任賢齊,制作人小蟲寫了一首《心太軟》給他,單曲一推出,任賢齊迅速走紅,被稱為“新亞洲天王”。

任賢齊終于成為了夢寐以求的“有錢人”,而九孔還是個小角色。

走紅后的任賢齊,并沒有忘記自己的“難兄難弟”,他經常讓九孔穿自己的衣服,給他介紹機會,還監督他學習才藝,在九孔心里,任賢齊不僅是大哥,還是一位“嚴師”。

每次任賢齊回台灣宣傳新專輯,身邊總少不了九孔,有時候九孔說自己的事還多,任賢齊趕緊說沒有關系,給足了九孔發揮的空間。

2009年,九孔參演《瘋狂的賽車》,飾演一個大反派,給內地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還演過很多電影和電視劇,是個“反派專業戶”。

九孔在感情路上一直不順利,任賢齊也替他著急,情急之下還想把舒淇、小S介紹給他,讓大家哭笑不得。

有人問任賢齊:“你為什麼對九孔這麼好啊?”

任賢齊二話不說:“他年紀比我小啊,我當然要照顧他。”

任賢齊就比九孔大1歲,這麼有情有義的大哥也很難找到第二個了,九孔真是很幸運。


原文網站: 更多文章歡迎至原PO網站瀏覽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2025/04/01

緬梔花/雞蛋花介紹/種植與繁殖

53👀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名稱 : 緬梔
別稱 : 雞蛋花、蛋黃花、印度素馨、鹿角樹、蕃花、蕃仔花,緬梔子,大季花、鴨腳木


學名 : Plumeria rubra linn。


名由 : 花辦中心呈鮮黃色有如蛋黃般,故名「雞蛋花」。


原產 : 美洲的墨西哥至委內瑞拉一帶,現在它的蹤跡已遍佈全世界熱帶及亞熱帶地區,荷蘭人曾於一六四五年間引入台灣。台灣於1910 年大量引進栽種。

分類 : 夾竹桃科,緬梔屬。

緬梔花語:孕育希望、復活及新生。
生活中低調、含蓄及擁有平凡的愛,如實道出人生的最佳寫照。
在繁忙工作和生活瑣事之餘,不妨停下腳步欣賞這位春末夏初到訪的花嬌客,具有熱帶風情的緬梔花,每逢花開時鋪灑地面落葉繽紛,為這城市增添浪漫氣息。






緬梔花基本資料


莖:小喬木,株高約 3~5 公尺,樹皮灰白,枝條粗大,柔軟有乳汁。

葉:單葉,互生,簇生於枝頂,柄長 2~5 公分;葉片長 20~30 公分,寬 5~10 公分,闊披針形或長橢圓形,葉基楔形漸銳尖,葉尖漸銳尖,葉緣全緣,側脈 25~35 對,互相平行,脈端近葉緣處彼此連接,冬季落葉。

花:花頂生,聚繖花序,具長花軸;花萼細小,深 5 裂;花冠漏斗形,長 5~6 公分,5 裂,裂片約為冠筒的 3 倍長,橢圓形,作迴旋覆瓦狀排列,外部乳白色,中心及基部為黃色,具芳香;雄蕊 5 枚,著生於冠筒基部,極為細小;子房半下位;
花期 : 4~11月,夏秋間於枝頂抽出聚傘花序,花極香,大而美麗。


品種:另有紅花緬梔、雜交緬梔,花色粉紅或濃紅,花瓣較長,迴旋覆瓦狀排列較不明顯。

果實:果實為蓇葖果,雙生條柱形,長約 15~25 公分,熟後側裂;種子多數,褐色,扁凹狀。

分布:
多被栽植於庭園,公園及校園內,供觀賞用。

用途:

1.園藝植栽用:樹姿優美,開花美麗,合庭植美化,盆栽需用大盆。
2.藥用:性味:花:甘、平、氣香。
效用:
花(其餘枝葉有微毒):潤肺解毒,止咳。治腸炎,痢疾,消化不良,小兒疳積,傳染性肝炎,支氣管炎,溼熱下痢,裏急後重,預防重暑。

用途注意慎用:
全株的白色汁液具微毒性,誤食會造成嘔吐、腹瀉、發燒、惡心、嘴唇紅腫、心跳加速。

關於其毒性媒體報載
❴明報專訊】外表純潔的雞蛋花,原來內有毒液。

彭俊超表示,不少夾竹桃科植物都有毒,雞蛋花亦不例外,一旦枝條或葉子遭折斷,會流出有毒的白色汁液。他解釋,此為植物的保護機制,透過分泌毒液,來驅趕草食性動物,如毛蟲,以免用作光合作用的葉子遭破壞。在雞蛋花樹中,只有花一部分能進食,因此民間會用以入藥。

觸碰腫痛 吞食屙嘔

彭俊超表示,在澳洲昆士蘭,當地人經常種植雞蛋花,該地的政府網站顯示,過敏人士觸碰汁液後,皮膚或會變得敏感紅腫或疼痛,一旦吞食汁液或樹皮,或會嘔吐腹瀉。網站標明,雞蛋花的毒性級數屬於第2至3級,彭指出「這級數即微毒,小童或身體較虛弱人士可能會出現一些敏感徵狀」。網站顯示,毒性級數共有4級,當中以第1級植物的毒性最高,包括海檬果,一旦誤服,必須立即求醫,否則可引致傷害或永久殘疾,甚至死亡。❵

雞蛋花屬夾竹桃科,雞蛋花的汁液是有毒的。

現在正值雞蛋花開花季節,有民眾摘雞蛋花,煎煮後當茶喝,據傳可以降肝火消暑,結果不但沒降火氣,反而中毒送醫治療,醫生提醒雞蛋花有輕微毒姓,千萬不能食用。

它那鮮豔的色彩和迷人的香氣讓人忍不住想要靠近。然而,有些家長卻開始擔心:這朵花真的有毒嗎?
其實,雞蛋花雖然外觀誘人,但其葉片與樹皮含有微量毒素,不宜食用。
了解這些知識,可以保護我們和孩子們的安全。

雞蛋花毒性來源:
雞蛋花毒性主要來自於其所含的生物鹼,這些物質在攝入過量後,可能導致身體不適。然而,關鍵在於「過量」。適量的接觸,例如欣賞花朵、遠觀樹木,並不會對人體造成明顯的傷害。

雞蛋花是否真的有毒?答案並非絕對。 
其毒性主要來自於某些成分,並非整株植物皆有毒。 關鍵在於正確的應用方式和劑量。
過度食用或不當使用,確實可能造成身體不適。 因此,在使用雞蛋花時,務必了解其特性,並遵循正確的步驟,才能確保安全與健康。 
建議:避免將雞蛋花直接食用,尤其未經專業處理者。

雞蛋花除了白色的之外,還有有紅、黃兩種,都可提取香精供製造高級化妝品、香皂和食品添加劑之用;
也可將鮮花曬乾後供泡茶之用,俗稱雞蛋花茶。
可做園林綠化、庭院佈置、盆栽觀賞的首選小喬木佳品。
木材白色,質輕而軟,可制樂器、餐具或傢俱。

緬梔花在佛教中的用途

因為這種花常見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所以經常用於宗教和傳統儀式。
在佛教文化中,緬梔花被稱為“佛花”,經常出現在寺廟和祭壇上。
這種花象徵著佛陀的智慧和慈悲,是佛教徒供奉的理想選擇。
緬梔花的淨白無瑕象徵了佛教追求的內心純淨和清靜。

緬梔花的象徵意義
印尼、寮國及帛琉的國花皆為緬梔花。此花亦為佛教五樹六花之一,遍植神廟四周。
如同緬梔的花語:孕育希望、復活及新生。
在一些亞洲國家,緬梔花被視為純潔和美麗的象徵。
其花朵潔白、芳香,是人們心中純潔愛情和友誼的象徵。
在印度,緬梔花經常用於宗教儀式中,象徵著靈魂的純淨和神聖。


特性:
緬梔花就是我們平常知道的「雞蛋花」。
緬梔因其花瓣乳白似蛋白,而中心基部具有鮮明的黃色又如蛋黃,故稱「雞蛋花」。
此外,緬梔在2、3月間全數葉片落盡時,光禿禿的粗肥綠色樹枝極像鹿角,因此別稱「鹿角樹」。
緬梔的葉喜歡熱鬧,愛跟兄弟姊妹擠在一起,都長在枝條的頂端,站在樹下,可以看到清楚的枝條,枝條下端沒有葉的部分,明顯地留下落葉後的葉柄痕跡,就是「葉痕」,看它的葉子,葉脈非常明顯,排得整整齊齊,好像拿尺畫的一樣。
花有香味,增加它成為庭園樹的魅力。但是汁液具毒性, 其白色乳汁有毒,誤食造成嘔吐、腹瀉、發燒、惡心、嘴唇紅腫、心跳加速。


‧更多資料: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514018011 緬梔






種植與繁殖


土壤 : 
栽培土質以深厚肥沃、通透性佳、富含有機質之壤土或沙質壤土為佳,微酸性土壤更適,排水務求良好。

日照溫度 : 
雞蛋花是日照越充足,生長越繁茂,花多而香,除翻盆換土後需要遮蔽1~2週外,其餘時間宜置於陽光充足處。
其適宜溫暖氣候,不耐寒,但能耐蔭;生長適溫為攝氏20℃~26℃,溫度如果低於攝氏15℃以下,植株就會進入休眠期,低於攝氏8℃,有可能會死亡。
因其不耐寒,在溫帶栽培冬季落葉是其耐寒性差的表現,宜入室越冬。在最低温度降至10℃ 前,移入室內,置於陽光充足處,保持室温10℃~15℃ ,就不會凍死,翌春即開始發芽長葉。

管理 :
 在每年春季萌發新芽之前,應要對植株進行修剪,以保持樹形優美,剪去病弱枝、枯枝、徒長枝,以及從莖基萌出的枝條,剪枝後傷口會流出白色乳汁,用清水沖洗即可。
如果要移植,最好在冬季落葉後至隔年春天發芽前。

水份 : 
雞蛋花喜濕潤,亦耐旱,但怕淹水。由於雞蛋花體內多汁,故不需要經常澆水,但是夏天要注意增加澆水,如果有積水的情形應設法排水,否則根部易腐爛,澆水量應適度,掌握不乾不澆,見乾即澆,澆必澆透,不可積水的原則。
春秋季間隔1~ 2日見土乾澆一次水,夏季晴天每日早上澆一次,傍晚如土乾再澆一次,雨季要注意倒掉盆中積水,冬季十天半月澆一次,保持盆土微濕不乾即可。若是在地下水位較高的濕地,其葉子甚大,且不易開花。

施肥 :
 雞蛋花喜肥,因此在植株定植前,基肥的量要足夠,可以用綠肥或腐熟堆肥,置於植穴底部或盆底,覆土5~8公分,再置入植株。
生長期間可以每兩個月施1次緩效型肥料,薄施天然有機肥或三要素之化學肥料,亦可每週施與液態肥。
換盆時,宜在培養土中加20 ~30克 骨粉,50~80克 過磷酸鈣(因其喜生於石灰質土中,故要注意補充鈣質),5~10月,10~15天施一次淡薄的腐熟有机肥或氮磷鉀複合肥,勿單施氮肥,防徒長,切記冬季不可施肥。

繁殖 : 
雞蛋花繁殖主要有三種方法,扦插法、壓條法以及播種法,但一般常用為扦插法和播種法。

扦插法可於5月下旬至6月上旬,從分枝處剪取長20厘米 左右的枝條作插穗,切口會有白色乳汁流出,如不處理就扦插,插穗易腐爛,可將其放在通風良好的陰涼處,約1週左右待傷口結痂後再行扦插,或是將傷口蘸草木灰、硫磺粉,待稍乾後再插入排水良好之砂質土壤內,置於通風良好的陰涼處,切記不可陽光直射,並於發根期間經常性給水,約20天後移至早晨或傍晚能見太陽的半陰涼處,30~40天可生根,成活率高。

播種法即為實生苗,以春秋兩季為宜,種子發芽適溫約攝氏24℃~28℃,播種後保持濕度,選擇砂質壤土,將種子播入其中,早晚澆水一次,約經3~4週種子發芽,種子平均發芽率看個人的功夫,大抵上來說有高達60%~70%左右的發芽率。我個人現在若是種子新鮮的話,發芽率平均可高達90%以上,最高100%喔!!!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2025/03/30

園藝植物繁殖技術及應用操作 線上學習 農民學院

4👀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





課程內容

介紹園藝植物繁殖的重要方式以及基本原理,對於平時園藝操作有個最基本的認識,利用不同的手法改進操作的過程,將使得更容易達到繁殖成功的目標。本課程帶您了解都市農業之園藝植物繁殖的方式及操作的方法,幫助您繁殖成功。

學習目標

認識園藝植物繁殖技術及應用操作

章節摘要

5.1繁殖的意義

5.2繁殖的原理及方法

  5.2.1有性繁殖

    5.2.1.1原理

    5.2.1.2好處及壞處

    5.2.1.3方式

  5.2.2無性繁殖

    5.2.2.1原理

    5.2.2.2好處及壞處

    5.2.2.3方式

結業標準

研習時間超過2/3課程時數


植物的繁殖方法

植物的繁殖方法分為有性繁殖無性繁殖兩大類.有性繁殖即是指以種子繁殖的播種法.無性繁殖包括扦插法,壓條法,分株法,嫁接法,孢子繁殖法,組織培養法.有性繁殖的好處是繁殖數量眾多,壽命較長,抵抗力較強;而無性繁殖則在培育幼苗時間較短,繁殖成功率高,品種原有特性容易保留.

播種法要留意種子的發芽能力,配合外界條件,如溫度,光暗,水分,通氣.亦要選擇播種時間及季節.一般購買的種子包都會清楚寫明以上的資料,種植時可要選擇適當的時候,和配合各種環境,緊記不時不種,多作嘗試,多看書本,很快便可以掌握其中要訣.播種法需要健康的種子及一個頗長的培育期,但以此方法的植株較長壽及健康.

扦插法常見有枝插法,葉插法.枝插法可採用已木質化的枝莖作插穗,一段約保留三至四個節位,最頂部分在節位稍高地方斜剪一刀.(斜剪一刀可分辨上下,斜面可將水卸去)注意不要將枝條倒轉來插.枝插法是利用枝條上的養分來繁殖,沒有葉所以不需要放在陽光下,待生根長葉後便可以轉盆,一般為一個月.葉插法最常見的便是應用在非洲紫羅蘭.將整片非洲紫羅蘭葉片剪下,將葉柄插入濕沙中.注意葉面不能沾水.另外一種常見茶花繁殖,用留一葉的單芽枝插入濕沙中,待發根後才移植於盆中.扦插法中因為未有根部,較容易因脫水而枯死.




原文網站: 更多文章歡迎至原PO網站瀏覽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如何除雜草

0👀 20/03_ 字放大

,(*僅限空地上雜草)


編輯中

家有前庭後院當然是極好極壕的,但是如果沒有保姆和園丁,就算清理地面的雜草也夠你受的。想想被雜草覆蓋的庭院,要怎麼體現你的豪宅之美?有一種方法就是將它們統統鋪上水泥,寸草不生,光禿禿的省時省力,這一招土豪們常用。另一種方法就是買一些除草劑噴一噴,這招最有效,但是化學藥品會污染你的土地甚至污染飲用水,也挺可怕。

真想要處理庭院裡的雜草或者在清除蒲公英,也有不少很環保的方法,所需要的材料大多是每個家庭必備的,一起來學學下面這幾個簡單的除草劑製作方法,跟我們以前介紹過的環保無毒洗滌劑製作方法差不多。

除草方法一:白醋、鹽和洗碗精

配方:1杯白醋、2茶匙洗碗精、2湯匙鹽。

...
製作方法:在杯子裡倒入1被白醋,加2茶匙洗碗精,加2茶匙鹽,攪拌到材料混合。

白醋和鹽可以讓雜草脫水;洗碗精可以促進雜草對醋的吸收,達到殺死的目的。

...
將溶液倒入噴瓶裡面,找個晴天(避免雨天的雨水將它們沖走),將它們噴在雜草的葉和根莖上,注意不要噴到土壤上。雜草通常這麼噴一次,過一星期就死了,如果有殘留的可以繼續噴之。

用不完的溶液保存在陰冷的地方。

除草方法二:鹽巴

鹽有各種妙用,在此它的功效就是脫水,讓雜草枯死。它不但能殺死現存的雜草,施過鹽的土壤上也很難長出別的東西來,所以雖然好用,卻要謹慎使用。最好是用在人行道或者車道上,讓它們保持清爽無草。

製作方法:

...
在噴瓶中倒入1/3杯的鹽和1杯水,蓋上噴嘴後,搖晃瓶子讓鹽溶解即可。

然後直接將準備好的鹽溶液噴在走道或者車道上即可,花圃菜園要謹慎使用。

噴上鹽溶液的雜草,通常會在2周內枯萎。百分HOW提示:避免鹽溶液滲透到你家的花園菜地里,不然也可能導致花草果蔬枯萎。

除草方法三:熱水

沒有什麼比這個見效更快的了,端一盆熱水潑到雜草上,丫立刻就死了,還無毒無害,比用鹽都放心。但是要確保附近沒有別的植物,不然滾燙的水可能滲透到它的根系把根燙熟了,誤殺之。

...
方法:在雜草區域,鋪上足夠淹沒它們的熱水就可以了。幾天後,你就會看到它們變黃、枯萎、撕掉。如果不行,再潑一遍。

除草方法四:硼砂

硼砂大家都知道,有各種用處。濃度適當的話,它也可以用來殺死雜草。注意不要用高濃度的硼砂來當除草劑,高濃度的硼砂當然能除草,但是也會殺死附近的植物,並會影響土壤,讓該區域的植物難以生長。

...
1,準備材料:在小碗裡加入1又1/4湯匙的硼砂,加1湯匙的溫水,攪拌混合成糊狀。

...
2,將硼砂糊裝入噴瓶中,加入2.5杯的水稀釋後即可使用。

看看天氣,選擇無風並且過後兩天不會下雨的天氣,將硼砂溶液噴在雜草上,通常一星期就有效果,一星期後可以再噴,清除殘留的那些雜草。

除草方法五:報紙

除了用來擦玻璃、摺疊盒子、製作籃子之外,報紙用來除草也好用。將報紙蓋在雜草上,讓它們再也享受不到陽光和空氣,它們自然就鬱悶而死。

1,給植株澆水。

...
2,將報紙鋪在植株周圍的雜草上。

3,用噴瓶將報紙噴濕以免被風吹走。

報紙最終自我分解到土壤裡面,還能增加土壤的肥力,一舉多得,另外,看看15中方法告訴你舊報紙怎麼利用,家裡的舊報紙就有地方去了。

除草方法六:漂白水和水

如果是急著想要清除過道上的雜草,漂白水也能將就用一用,但是它是化學製劑,所以能不用最好別用,別的方法任選一個。

...
製作方法:噴瓶中加入1/2杯氯漂白劑和1.25杯水搖晃混合。

使用:把溶液噴在雜草上,兩三天就黃了死了。

除草方法七:玉米粉

玉米粉不會除草,但是可以抑制它們生長,所以如果你剛開始開發你家的庭院,可以用它來克制野草生長。

玉米粉對土壤無害,之後你想要種植花草的時候直接將它們拌如泥里即可。

...
使用:將玉米粉均勻撒在要抑制雜草的土壤上,薄薄的一層即可,大概100平方米1斤的量。撒完之後,在土壤上輕輕澆水,讓水激活玉米粉中的麵筋成分,它有抑制雜草的作用。玉米粉抑制雜草的功效大概能持續5-6周,因此在春末和夏末各用一次可以讓一年生和多年生的雜草都長不出來。

除草方法八:檸檬汁和洗碗精

檸檬汁不但能喝,能清洗衣物上的臭味,用來做除草劑也相當好。它和洗碗精混合後能快速進入雜草的葉子裡面,1-2天雜草就萎了。

所需材料:檸檬汁1/2湯匙、洗碗精1.5湯匙、水1杯。

...
製作:噴瓶中加入水和洗碗精。現擠半個檸檬的汁液到瓶里。晃動晃動讓所有材料混合均勻。

用法:往雜草上噴,讓溶液覆蓋雜草,1-2天後就能看到成效了。

點我分享到Facebook
相關文章

在家裡用常用的溶液DIY雜草噴殺劑,不用花錢的有機除草方法
2018-04-10

準備材料準備一些食用醋、瀉鹽和一些無害的洗手液,將它們三者混合攪拌,比例是60:8:1,可以用3.5升的醋,瀉鹽400毫升和50毫升的洗手液混合攪拌均勻,這樣即便是大片的雜草也能清除乾淨了。


沒想到家裡的油、鹽、醋都是可以清除雜草的,不要再用除草劑了
2017-07-19

看完下面這些清除雜草的小技巧,你會發現清理雜草會變成非常容易的事,這樣你就不用買一些有化學成分的除草劑了,一起來看看這些獨特的除草小秘方吧。


醋在花園中的10個妙用
2018-07-17

人們使用醋來進行調味並將其用於不同的食譜,但你知道醋不僅可以用於調味,在花園,它的作用也是驚人的。家用白醋含有5%的醋酸,它確實會燒掉雜草的頂部,但它不會影響根部。

怎樣正確使用除草劑
2016-07-17

近期北方雨水很多,玉米到了追肥和除草的階段,洛浦小子總結了一些除草劑的分類和使用方法,希望能幫到農民伯伯。 除草劑又稱除莠劑, 用以消滅或抑制植物生長的一類物質。作用受除草劑、植物和環境條件三因素的影響。按作用分為滅生性和選擇性除草劑,常用的品種為有機化合物。


這5種最佳擺脫花園雜草的方法,簡單而又實用,你知道嗎?
2018-07-05

1.將它們拉出來當然這聽起來很簡單,但是任何試圖通過拉動它們來跟上雜草的人都知道,這並不總是那麼容易。


除草劑自己就能做,成本不到1塊錢,效果比買的強10倍
2018-01-06

喜歡種花的朋友肯定都有這樣的煩惱,花盆裡的雜草拔完一波又一波,很是令人煩惱,它不僅會和鮮花爭奪營養還會招來蟲子。不要著急,看完下面這些清除雜草的小技巧,你會發現清理雜草會變成非常容易的事,這樣你就不用再買一些有化學成分的除草劑了。


自製清洗劑,讓窗玻璃不再越擦越髒
2015-11-17

說到自製家居清洗劑,值得分享的東西可真是太多了。由於不喜歡從外邊買回的那些化學劑,總覺得用起來實在是不安全,所以我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自己DIY來打掃房間。


學會用小蘇打養花,健康無異味,3年不黃葉!
2018-02-20

方法:我們找一些需要用到的土壤,把它跟蒸餾水混合在一起,然後從廚房裡取少量的小蘇打,與土壤混合,然後攪拌一下。


這兩種方法消滅螞蟻太厲害了,解決了家裡困擾,省錢又實用
2018-09-19

如果使用化學殺蟲劑的話,又會對我們自己身體造成傷害。方法一:洗碗液+水將洗碗液和水用1:2的比例倒入噴瓶里搖勻。


天然無害的9種清除雜草的方法,這些吃的都是很好的殺蟲劑
2017-07-14

如果你的院子或花床上長了一些雜草,你可能想到大概就是用手拔掉,或者是直接噴殺蟲劑,其實還有很多無害的方法可以清除雜草,而且完全是健康無害的,不會有任何的化學殘留物。


在家自製 Q 彈軟萌的彈力水球,新技能get√
2015-05-26

炎炎夏日,自己做一個玩玩吧。微在 Wezeit.com • 2015-05-26 11:30:26你玩過彈力球嗎?有沒有想過哪天親手做一個?不要猶豫,今天就來試試吧,只需要 8 步,便能輕鬆搞定。


草甘膦:除草實力派
2017-04-07

草甘膦學名N-(鄰醯基甲基)甘氨酸,它是一種農藥,能殺死幾乎所有的植物,我們管這類除草劑叫做「非選擇性除草劑」。但這不代表說,草甘膦能殺死一切生物,它只能殺死植物,僅此而已。除草?


注意:藥材種植使用化學除草劑不可不知的秘密
2017-12-21

中藥材種植過程中,除草是一項繁重的勞動,不少地方因雜草叢生,使藥材生長發育不良,產量和質量都將減產;眾所周知,種植中藥材除草一般都是採用化學藥劑的方法來防除。





原文網站: 更多文章歡迎至原PO網站瀏覽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2025/03/25

臺灣大蒜生長週期與如何挑選/蒜頭產銷資訊解析

5👀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

前言 
大蒜(Allium sativum)為石蒜科(Amaryllidaceae)蔥屬的多年生
宿根草本植物。
原產於亞洲中部帕米爾高原與中國天山山脈一帶,早在 5,000 年前古埃及即有大蒜栽培之記載,為栽培歷史悠久且被廣泛使用的作物。
自古以來,大蒜被視為辛香料及藥物使用為遠古即被人類栽培利用的古老作物之一,台灣亦有300多年的栽培歷史,係早期先民自大陸引進栽植。

大蒜與蔥、韭、薤、興渠.合稱五辛,是烹調料理不可或缺的香辛佐料。

大蒜在莖葉柔嫩時稱為青蒜,花梗稱為蒜苔,地下部由蒜瓣集合成的蒜球稱為蒜頭,都可供食用。
大蒜除作為新鮮調味蔬菜外,尚可加工製成糖醋漬品、蒜片、蒜粉,及蒜油精等產品;蒜頭含有Allicins(蒜素)成份,具有殺菌、保健效果,亦被用為製藥原料。
台灣大蒜栽培品種在日照需求短時才能愈早結球,順利於雨季前採收。
蒜可分為硬骨蒜及軟骨蒜兩大類,硬骨蒜主要供採收蒜頭用;
軟骨蒜莖葉較柔軟,主要供收穫青蒜用。(林滄澤,89年)

臺灣大蒜生長週期

臺灣以生產蒜頭為主的大蒜栽培約在 9~10 月播種,12 月到隔年 3月為蒜球肥大期,3~4 月採收,5~8 月為大蒜生理休眠期,9~10 月接著進入下一個生長週期

蒜頭是家庭料理不可缺少的配角,每年3至4月是台灣蒜頭的採收期,剛採收的蒜頭圓潤飽滿、手感紮實且表皮富含水分,口味辛辣,新鮮的蒜頭經過約2周的乾燥處理,待蒜膜乾燥後,可延長保存期。

蒜頭富含各種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及特有的大蒜素,非常適合大眾食用,目前正值國產蒜頭產期,台南區農業改良場建議民眾把握時間,品嚐國產蒜頭的辛辣好滋味。

蒜頭要怎麼挑?掌握外型是重點!

台南農改場表示,選購蒜頭時,建議挑選外型渾圓飽滿,表皮完整,觸感紮實的蒜球,避免挑選鬆軟、有水浸狀黃化、發霉、蒜瓣脫落嚴重的蒜球。

一般於超市購買的蒜頭都已經過乾燥處理,民眾選購後只需將蒜頭連同網袋吊掛在陰涼通風的室溫下,即可長時間保存。避免將蒜頭放入不通風的櫃子裡,因為櫥櫃潮濕會導致蒜頭發霉。

另外氣溫也是影響蒜頭品質的因素,若把蒜頭放入冰箱,會因低溫會導致蒜頭開始發芽而乾癟,失去食用價值,而冬季氣溫較低,蒜頭容易自然發芽,建議消費者在冬季採少量多次購買,避免因低溫儲放不易導致蒜頭發芽、乾癟劣化。

台南農改場強調,目前正值國產蒜頭盛產期,請民眾多多選購在地新鮮嗆辣的臺灣大蒜,為自己和家人料理美味的蒜香大餐。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調味炒菜不可少的「蒜頭」,每年逢3至4月正是產季,蒜頭富含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適合多多食用。
在挑選蒜頭上,台南農改場表示,建議挑選外型渾圓飽滿,表皮完整,觸感紮實的蒜球,新鮮蒜頭經約2周的乾燥處理,可延長保存期。

來源:https://health.ettoday.net/amp/amp_news.php7?news_id=2745848



農糧署說明,民眾可依據蒜球外型分辨國產與進口大蒜差異,國產大蒜外型蒜球呈下寬上窄之吊鐘形,外觀似蓮霧;進口大蒜外型蒜球呈扁圓型,外觀形似茂谷柑。
消費者只要認明國產新鮮濕蒜,就可以簡單區分進口蒜,購買後可直接將網袋置於通風處就可以保存風味,散發蒜香並方便隨時使用。


國產蒜頭每年於清明節前進入採收期,雲林縣是全台最大產地。


如果氣候寒冷時間較長,又遲遲沒有吹溫暖的南風,蒜頭結球狀況不如預期,產量可能較正常氣候來得少。
今年的蒜頭在結球的時候因為天氣冷的時間太長,明顯有空心的現象,正常0.1公頃的濕蒜產量約2500至3000台斤,今年可能只剩2千初,甚至更少,有農友甚至減產4成。正常100台斤濕蒜烘乾剩下75台斤,今年的蒜球烘乾可能只有60台斤。

台灣本產蒜頭是世界有名的優質好蒜,連日本人都讚嘆不已,蒜頭是一年一產,台灣全產量不足以供應全台整年的使用量,因此餐廳、加工品都是使用進口蒜頭居多,市場上也有不少混進口貨充當台灣蒜,以求賣到好價格。

台灣蒜頭為何比進口的貴? 
台灣蒜產量少是其中一小原因,主因是台灣蒜在秋冬一定會「發芽乾癟」農人或蒜商有一定的損失率,隨著時間庫存減少加上耗損率提高,因此售價會越來越貴,就是諺語俗稱的「消失失重」。

而進口蒜除了採買成本較低之外,也有經過「特殊處理」可長年保持飽滿不壞不發芽的狀態,國人也偏愛本土蒜的獨特香辣口感,在價格上台灣蒜一定高於進口蒜。因此蒜商會將兩種蒜頭混在一起包裝標榜台灣蒜以求售得好價格,消費者也難以分辨。

【濕蒜】
剛從田間採收起來都是濕的帶著土,需攤開日曬2個月以上。
【半乾蒜】
已經日曬2個月以上以及做適當的日曬處理去土膜,還不耐儲存。需要再日曬1個月或用電扇持續吹到乾燥。
【全乾蒜】
已日曬風乾或機器烘到全乾,會失去5成的重量,耐儲存,置於乾燥通風處即可。
中秋(約10 月中~11 月)後天氣開始變冷,天氣比較潮濕,蒜頭會進入發芽期,全乾後才將蒜球撥開,脫皮至蒜仁,放置密封容器或是保鮮袋中,放入冰箱冷凍庫保存,每次取用單次要使用的量即可。 使用時直接拿出來拍、切,不必退冰。

資料來源 https://udn.com/news/story/7326/7040346

-----------

113年蒜頭新聞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16日電)

國產蒜頭3、4月採收,辣又清香,受民眾喜愛。台南區農改場今天傳授選購訣竅,若買濕蒜風乾可用很久,優選觸感扎實、表皮完整。農糧署表示,今年量價穩定,到10月都買得到。

近年頻傳氣候因素影響農產產量,3、4月起採收的國產蒜頭沒有因此減產或影響品質。

農業部農糧署告訴中央社記者,國產蒜頭夠辣又清香,很受消費者偏愛,勝過進口蒜;今年產量5萬1460公噸(耕作面積5300公頃),比去年的4萬8000公噸(5200公頃)增加7%,且產地收購價每公斤新台幣83元,量價皆穩,直到9月、10月都可以買得到國產蒜頭。

農業部台南區農業改良場發布訊息傳授民眾如何選購蒜頭,應挑選外型渾圓飽滿、表皮完整、觸感扎實,避開鬆軟、有水浸狀黃化、發霉、蒜瓣脫落嚴重的蒜球。
農糧署表示,有的家庭買比較多,可放戶外風乾,就能一直用到9月、10月。

台南區農改場提醒民眾,在超市買的蒜頭都已乾燥處理,連同網袋吊掛在陰涼處,即可長時間保存,千萬別放到不透風的櫃子裡,會發霉,也別放冰箱,會因低溫發芽而乾癟。

農糧署補充,去年蒜頭進口量約1.9萬公噸,主要是從埃及(占47%)於6月起輸入,來自阿根廷(占49%)的則從12月起輸入,其餘少量來自印度;喜歡台灣蒜頭的民眾,3、4月間可以買到濕蒜,之後上市的多是處理過的乾蒜。(編輯:管中維)

國內進口大蒜主要來自
阿根廷、西班牙、埃及、印度、泰國、越南、印尼、日本、韓國等國家。
每年僅10至12月期間能以配額內關稅22.5%稅率進口,在臺灣大蒜產季等其他時間,進口大蒜須課徵配額外關稅每公斤27元,進口成本較高。
今年1月迄今大蒜僅進口4,000公噸。

大蒜採收經烘乾後貯藏性佳,乾蒜可常溫貯存到10月,若低溫貯藏還可持續供應到隔年2月以後。
因國內農民自有烘乾機比例僅約3至4成,為了擴大烘乾貯藏量能,農糧署去年補助「雲林縣大蒜產業策略聯盟」設置乾燥中心購買50部大蒜烘乾機,加上聯盟成員原有烘乾機,合計共100部烘乾機,可同時處理1,500公噸濕蒜,今年產季可以派上用場。

-------------

大蒜產業解析

栽培品種 

臺灣大蒜主要栽培品種可分為四種,分別是以生產蒜球為主的大片黑及和美
還有以生產青蒜為主的花蒜及宜蘭白蒜。
目前蒜球生產以大片黑為主,產季為3~4 月,和美雖為早熟種,可於 2 月左右採收,但因產量較少,農民栽培的意願越來越低,栽培面積已逐漸短縮。近年來亦有稱為大瓣種及四瓣種的新興蒜球品種出現,然其是否為使用不同栽培方法之大片黑,仍有待考證。

大蒜可依據莖葉的軟硬分為硬骨蒜及軟骨蒜,大片黑及和美屬於硬骨蒜,花蒜及宜蘭白蒜則屬於軟骨蒜。

大蒜作為世界上重要之辛香調味用蔬菜,國際上諸多國家均有蒜球生產,惟以地域便利性及進口價格之相較下,大陸產品最具競爭力。
 國產蒜球於三、四月份採收,近三年生產成本平均每公斤約36元,大陸產蒜球自六、七月間開始採收,至台灣之靠岸價格僅約20元,八、九月起即可大量輸入國內,一旦開放大陸產品進口,國產蒜球競爭力極度不足。

依據 111 年農業統計年報顯示,臺灣以生產蒜球為主的大蒜種植面積為 6,018 公頃,總產量為 51,980 公噸,主要產地集中在雲林縣,栽培面積為 5,693 公頃,約占總栽培面積的 95%。青蒜則以宜蘭縣及雲林縣兩地為主要產區,111 年全臺種植面積為 343 公頃,總產量為6,311 公噸。

大蒜生長環境

大蒜喜愛冷涼氣候,適合發芽的溫度介於 20~25℃,大蒜莖葉的生育適溫在 15~20℃之間,如超過適合溫度,則會休眠不發芽,或是植株生育不良,容易枯死,因此在臺灣平地只能於秋冬季節
播種,提早種植容易因高溫導致發芽率低及生長不良,太晚種植則因生育期太短即遇到夏季高溫,導致結球過小,提早進入休眠。
因此在臺灣的蒜頭栽培,受到氣候條件及大蒜生育期的影響,僅
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栽培,難以分散產期。

 臺灣大蒜生長週期

臺灣以生產蒜頭為主的大蒜栽培約在 9~10 月播種,12 月到隔年 3月為蒜球肥大期,3~4 月採收,5~8 月為大蒜生理休眠期,9~10 月接著進入下一個生長週期
剛採收的蒜頭因含水量高,儲藏壽命短,需要經過烘乾處理才可以延長儲藏壽命。
採收後的蒜頭於乾燥機經過 3 天自然風吹送再
使用 38℃熱風進行約 10 天的乾燥,可於 28℃環境儲藏五個月,
在特殊加溫或低溫的儲藏環境下可以保存長達一年以上。

儲藏:
大蒜屬於夏季休眠作物,在 28℃以上的環境會進入休眠狀態。臺灣的蒜頭於三月底到四月中旬採收,利用夏季的高溫,儲藏在通風良好且有遮陰的室溫倉庫,直到氣候轉涼,蒜頭開始發芽,接著進入下一季的種植週期。
因蒜頭在 2~25℃的環境下皆會發芽,當進入秋季天氣轉涼時,如無使用加溫設備使溫度維持在 30℃上下,或是移至-2~0℃的冷庫,室溫條件下則無法繼續保存蒜頭,此時蒜頭會發生發芽、乾癟、腐爛等品質劣化的現象。
另因一般家用冰箱的冷藏庫處於蒜頭可發芽的溫度範圍內,因此不能將蒜頭置於冰箱中儲藏。

結語 
國內蒜頭的生產受到環境條件的限制,產期集中在 3~4 月,又因儲藏壽命受氣候條件影響,蒜頭的供應期集中在 3~9 月,難以延長供應,當蒜頭生產過剩時容易因為供過於求導致價格崩跌,近年大蒜的產量與國內市場已達平衡狀態,但栽培面積仍有逐年上升的趨勢,為減少因生產過剩導致的價格崩盤,大蒜種植應向相關單位辦理登記並配合宣導減少種植面積,避免為求更多利潤擴大生產面積,導致供需失衡引起的損失。

-----------

蒜頭產銷資訊

一、大蒜之生產

1. 世界大蒜生產

  根據世界糧農組織 (The Stat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統計資料庫數據,105年全球大蒜種植面積約147萬公頃,其中以亞洲種植面積1,240,045公頃最多佔85%;其次是歐洲99,413公頃佔7%;美洲和非洲則各為63,129公頃和56,910公頃,分佔4%左右。
這一年全球大蒜總產量2,657萬公噸,其中亞洲大蒜總產量2,438萬公噸最多,佔92%;其次是歐洲83萬公噸佔3%;美洲和非洲則各為70萬公噸和66萬公噸,分佔2.5%左右。
不同洲別地理區域之大蒜單位面積產量有明顯多寡之不同,亞洲單位面積產量最高,每公頃19.5公噸,歐洲8.3公噸,美洲和非洲皆在11公噸左右。

2. 台灣蒜頭生產

民國87年,台灣蒜頭種植面積5,777公頃,其後3年逐漸擴大,民國90年達8,374公頃,為過去20年的最高峰。然後反轉劇減,民國91年降減為5,882公頃;其後各年,直至民國100年,台灣蒜頭種植面積大致在5,000~6,000公頃間變動;民國101年以後,蒜頭種植面積又有另一波的減少,民國104年種植面積4,148公頃為歷年之最少。
整體而言,近20年台灣蒜頭種植面積是呈現漸減的趨勢。各年度之蒜頭生產數量多寡,受到該年種植面積和單位面積產量影響,會有較大幅度之變化,然而過去20年間,各年度的蒜頭產量大致維持在4萬至6萬公噸區間,以民國100年蒜頭產量63,939公噸最多,105年產量34,667公噸是近10年唯一產量少於4萬噸的年度。
由於種植面積趨向減少,因此年度蒜頭總產量亦為趨降走向。

  台灣大蒜單位面積產量,一般而言正常氣候年度,一公頃大約8~9公噸,但如天候環境風調雨順,亦可高達11~12公噸,如民國103年和104年單位面積產量,分別達到11.5公噸和12公噸。
台灣大蒜種植地區相當集中,主要是西部沿海地區,尤以雲林縣為最大產地。
以民國105年為例,雲林縣種植面積3,963公頃,佔台灣大蒜總種植面積的92%;另外,台南市和彰化縣之大蒜種植面積,分別為193公頃和173公頃。雲林縣不僅種植面積全國居冠,大蒜單位面積產量亦是最高,105年每公頃產量8.14公噸,高於彰化縣7.78公噸和台南市的6.20公噸。長期觀察台灣蒜頭單位面積產量變化趨勢,雖然不同年度有增減波動,但基本上是漸增的型態。


二、大蒜之貿易

1.全球大蒜之進出口

  105年大蒜全球進口值總額為3,236,256千美元,前五名國家排名稍有變動,排名和進口值佔有率依序分別是:印尼(13.4%)、巴西(10.2%)、越南(7.5%)、馬來西亞(7.3%)和美國(6.8%)。
全球大蒜貿易之進口量值排名不同,乃因各國進口大蒜的規格和品質並不相同,進口單價也就各有不同,而影響進口值大小,以105年為例,全球平均大蒜進口單價每公斤為1.57美元,而進口前五名國家之進口單價以印尼最低0.98美元/公斤,而以巴西最高1.90美元/公斤;美國進口單價1.43美元/公斤,越南和馬來西亞分別為1.56美元/公斤和1.69美元/公斤。

  全球大蒜出口量59年為71,014公噸,89年增加為 739,113公噸,105年更增加為1,977,137公噸,過去近50年成長了約27倍。近10年出口數量最多的前五名主要國家大致為:中國、西班牙、阿根廷、荷蘭和印度,以105年為例,最大出口國家的中國,大蒜外銷量高達1,530,719公噸,佔全球總出口量的77.4%,顯見中國出口大蒜在國際貿易市場舉足輕重的地位,以及大蒜出口國家市場集中度之高;另外四個大蒜出口國家外銷數量佔比,依序是:西班牙8.2%、阿根廷3.9%、荷蘭1.9%和印度1.1%。

 105年全球出口總金額3,632,675千美元,其中僅中國之大蒜外銷金額就達2,644,714千美元佔全球出口金額的72.8%,其它大蒜外銷金額居二至五名的國家和佔比,分別是西班牙11.4%、阿根廷4.5%、荷蘭3.0%和法國1.2%。印度大蒜出口金額退居第八位,係因其出口單價每公斤僅0.92美元,遠低於全球大蒜出口平均價格1.84美元/公斤。這些大蒜出口國家之外銷平均價格,以法國最高每公斤3.36美元,其次是荷蘭2.84美元、西班牙2.56美元,阿根廷2.08美元,而中國1.73美元則低於全球平均出口價格。

2. 台灣蒜頭之貿易

  國內生產的蒜頭,基本上以供應國內市場消費需求為主,台灣蒜頭貿易量之多寡,主要是依市場供需之缺口而定。台灣大蒜種植期為每年8至11月,採收期為翌年2至4月,採收乾燥後,在適合的儲存環境,通風倉庫可貯藏近半年。
推估台灣國內一年蒜頭需求量約在50,000~53,000公噸區間,若該年蒜頭豐產,通常在生產季節高峰期,合於出口規格的蒜頭會有外銷數量。然而,每年秋、冬季國產庫存乾蒜已出售殆盡,國產蒜頭供應量漸稀,處於供應相對不足之空窗期,往往須仰賴進口蒜頭補足市場需求之缺口。

  大蒜為國際貿易的辛香類蔬菜商品,如果國內市場價格高於進口到岸價格加上關稅和相關費用,業者評估有利潤時,即會從國外進口補充市場之需,平衡市場需求量。
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大蒜列為關稅配額管理品項,並禁止自中國進口,每年關稅配額數量3,520公噸,稅率22.5%,進口期間限於每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配額外關稅為每公斤27元,並列特別防衛措施項目,亦即當進口量超過一定數額時(105年為5,872公噸,106年4,739公噸,107年11,906公噸,隨前3年進口量有所調整)會再加徵每公斤9元之額外關稅,增加進口成本。
  
基本上,台灣每年各月幾乎都會有蒜頭進口,只是數量多少不同而已,102年至104年由於台灣蒜頭產量皆在4萬公噸以上,進口數量少,尤其產季和儲存期3月至8月這段期間,月別進口量大多低於10公噸。整體來看,不管豐產或欠收年,8月至10月是蒜頭進口數量較為集中的期間。


  近幾年台灣進口蒜頭供應來源國,主要為西班牙和阿根廷,整體而言,台灣進口大蒜集中於少數國家,市場集中度相當高,但最近二年集中度有略為變小的趨勢,105年進口蒜頭來源國數量組成:西班牙75%,阿根廷20%,其它國家5%;106年進口蒜頭來源國數量組成轉變為:西班牙46%,阿根廷36%,其它國家18%。

  由台灣大蒜進口國家之輸入量值,可計算出各國輸入之進口單價有顯著差異。106年台灣大蒜進口平均單價1.53美元/公斤,日本進口平均單價9.00美元/公斤最高,而越南0.77美元/公斤最低,二者差價近11倍,西班牙、阿根廷和美國之大蒜進口平均單價,分別為:每公斤1.50美元、1.69美元和7.03美元;印度和埃及則分別為1.07和1.31美元/公斤。

三、蒜頭批發市場交易

  蒜頭的運銷通路型態迥異於國產其它蔬果產品,這主要與其生產區域高度集中於少數特定鄉鎮,買賣鮮大蒜長年來有其一定的交易關係網絡,以及農戶生產的新鮮大蒜,須先經乾製過程才能成為食用乾蒜頭,貯藏又須妥適的倉庫儲存,這些產品特性使得地區販運商,通常於收穫季節即在生產鄉鎮大量收購,並進行加工儲藏,再依市場情況,逐量釋出供應。
因此,如果蒜頭的地區販運商(中盤商)人數不多,生產量為有限運銷商掌握,蒜頭市場結構無法形成可競爭的條件(workable competition) ,又無批發市場公開集中的交易機能制衡,那麼蒜頭的市場價格就易受人為影響。


原文網站: 更多文章歡迎至原PO網站瀏覽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2025/03/20

很多人表現得特別客氣,是因為不敢展現自己真實的一面,擔心一旦展現出最真實的一面,就不再受到別人的喜歡。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7👀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


對人客客氣氣的你,總被欺負?被炒魷魚後,我才懂的人際關係學問
2019-03-25
作者 宋曉東


Lily 在一家健身機構做私人教練,她待人特別客氣,是公司裡出了名的老好人。不管是誰發訊息給她,她都會認真回覆,甚至喜歡在微信聊天時,發一連串的表情,生怕詞不達意。例如,她經常會在回覆中加上一個笑臉、兩個抱拳、三朵鮮花。

最近,她任職的機構生意不怎麼好,準備和另外一家機構合併,管理高層開始醞釀裁員計畫。有一天人力資源總監 Mike,在微信群裡透露了公司可能要裁員的消息。遇上這種事情,群裡的教練都感覺心情沉重,大多數人也都表示對這項決定的極度不滿。

一向待人和氣的 Lily,這時在群組裡說:「大家不要著急生氣,我們也要理解公司目前的處境,尊重公司做出的決定。」

然而,發完這條訊息後沒多久,Lily 竟發現自己被踢出了群組。很快的她收到了 Mike 的私訊:「抱歉 Lily,我也是奉命辦事,希望妳一切安好,感謝妳對公司的理解。」

對 Lily 而言,這簡直就是晴天霹靂!在此之前,她還一直覺得自己的人緣很好,公司肯定不會裁掉自己。
同時她還想說要如何在群組裡再發一條訊息,好安撫同事們的情緒,沒想到被裁員的竟然是自己。

雖然 Lily 不得不接受被炒魷魚的現實,但是這件事給她的打擊很大。在和一位心理諮詢師聊天的過程中,她忽然意識到自己為人處世的方式有很大的問題。說得具體一點,就是過度的禮貌與客氣,不僅沒有幫她換來牢不可破的人際關係,反而讓高層認為,既然 Lily 的脾氣很好,那麼即使辭掉她也不會遇到太大的反抗。

心理諮詢師跟 Lily 說:「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妳之所以會被不公平地對待,是因為妳可以被這樣對待。」

當你從來都不敢表達憤怒,待誰都客氣沒有脾氣,總是努力做一個爛好人的時候,或許你就會在得到別人膚淺贊許的同時,也被人打從心底裡看不起。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過分客氣的本質就是 「邊界感的模糊」 。

所謂「邊界感模糊」,就是指當你的邊界被侵犯,權利受到威脅時,你還是依然忍氣吞聲,不懂得據理力爭。

也許有人會說,難道對別人客氣或禮貌一點有錯嗎?當然沒錯,但我在這裡說的是過分客氣。要知道,所有事情都有一個限度,「過分客氣」和「毫不客氣」都是有問題的處世態度。

在讀大學的時候,我就是一個無論對誰都特別客氣的人。雖然那時候我當班長,卻沒有交到幾個真正的朋友。
有一天,寢室裡的一個兄弟對我說:「也說不上為什麼,就是感覺你活得比較假,很難從內心真正接近你。」聽到這句話我感覺很難受,明明我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投入那麼多精力,盡力做到與人為善,為什麼沒能交到知心朋友呢?

後來我才明白,自己之所以會給別人一種「活得很假」的感覺,是因為我很少表達真實情感。
該生氣的時候,我忍氣吞聲不敢對人發脾氣;該高興的時候,我會以「成熟」的名義過度壓抑。
總之,我不敢怠慢身邊的任何一個人,總是努力對別人保持禮貌與客氣。
然而,過分的禮貌與客氣,有時只是和人保持距離的一種方式。

後來我也意識到,過分的客氣和禮貌,除了會讓別人感覺「活得比較假」外,還會讓我覺得非常累。
因為壓抑真實情感會耗費大量的心理能量,也耗盡與別人交往的熱情。

讓我們簡單總結一下,「對別人過分客氣」的危害。

第一,過分客氣的人很容易被別人輕視。
第二,過分客氣的人很難與人建立持久且深入的關係。
第三,過分客氣的人會讓自己活得很累。

接下來,我們就從心理學的角度,去探尋「對誰都過分客氣」的背後原因。

安全感的缺乏:
安全感最初來自於父母對孩子無條件的關愛。長期缺乏安全感的人,長大就很容易過分對別人客氣,努力討好別人。之所以這麼做,目的就是希望別人以同樣的方式對待自己,替自己營造一個相對安全的社交環境。

有一顆自卑的心:
一個自卑的人,總認為沒有人會無條件地喜歡自己。自卑的人認為所有的喜歡都是有條件的,所以會對別人特別客氣。他們相信,如果自己對別人不夠客氣,那麼他們就不會喜歡自己。

那麼,如何才能改掉自己無論對誰都過分客氣的毛病呢?


一、溫柔且堅定地守住自己的界限
有一次在課堂上,我剛講完如何選課的事項,下課後就有學生追過來問我同樣的問題。以前我會馬上再跟學生重複說明,但這次我忽然意識到,這種機械式的重複回答,並不會對學生的成長有幫助,還會助長學生的惰性。

於是我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告訴學生這個問題我剛剛已經講過,不想再重複一遍。如果有疑問,可以到網站上去查相關的規定,自己去找答案。

那個學生有點不爽,質問我說:「老師,為什麼你不直接跟我說答案呢?」

我鼓起勇氣對學生說:「請不要把你課堂上漫不經心聽講所造成的後果,強加到我的頭上,希望你也尊重我的時間和勞動。」對我這種內向敏感的人來說,說出這番話是需要勇氣的。
坦白說,說完這話後我也開始有些惴惴不安,雖然我知道自己守住了界限,但還是擔心會傷了學生的心。

後來,我收到學生傳的訊息:「老師,雖然您當時拒絕告訴我問題的答案,讓我感覺很難過。但我後來忽然覺得,您不告訴我答案要比直接告訴我效果更好,因為這讓我認識到,今後在聽課的時候應該更加用心。」

二、更經常展現自己真實的一面
有次我去參加一場培訓,在課堂討論環節中,我和來自不同學校的老師分到同一組。其中一位男老師對每個人都表現出超乎尋常的客氣,讓每個人莫名地產生了距離感。

後來,除了這位男老師之外,小組的其他成員都成了好朋友。其他人都覺得,和這位男老師打交道很容易感覺拘束。

很多人表現得特別客氣,是因為不敢展現自己真實的一面,擔心一旦展現出最真實的一面,就不再受到別人的喜歡。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一個真正喜歡你的人,反而會因為你的過分客氣而感到疏離;一個不喜歡你的人,也不會因為你的客氣而喜歡上你。

我始終認為,真性情會比過分客氣要來得更受歡迎。更重要的是,以真性情待人,這樣活著才不累。

(本文整理、摘錄自《高效努力》,采實文化出版)
來源: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books/view/57444?fbclid=IwZXh0bgNhZW0CMTEAAR1hOdrpnrYtHiPwjp8p9juvX-POTWToGwZsM7pzGIrIQgdfOVB8KyTdsxQ_aem_Yl6VCvMnl1x4azJkVNCayg?utm_source=copyshare 
©經理人

原文網站: 更多文章歡迎至原PO網站瀏覽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2025/03/10

台灣土壤分類 / 台灣地區各種土壤之生成

10👀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


各地主要土壤類型  來源:

新北市及基隆市因新北市及基隆市部分的沖積平原多已被開發成住宅區或工商業用途,故在有限的農地中以發育自洪積層紅壤母質的極育土佔有較大部分之可耕地
極育土的主要特徵為外觀偏紅色,pH值呈酸性,質地較為黏重

極育土(淡水系)
 
氧化物土(北新莊系)

桃園市桃園市境內有許多發育自洪積層紅壤母質的紅土臺地
極育土與氧化物土為最具代表性之土壤
主要以生產茶葉與水稻為主,土層大多很厚。

極育土(湖口系)
 
氧化物土(平鎮系)

竹苗地區竹苗地區農地之典型土壤均以屬砂頁岩母質且化育程度較弱之弱育土和新成土為主。
主要特徵為外觀呈黃棕色,質地中等。
新竹地區北側地形環境與桃園相近,亦有氧化物土之分布。

弱育土(大茅埔系)
 
弱育土(福基系)

南投縣南投縣之典型土壤包含分布在臺地及丘陵地之極育土,主要種植茶葉及鳳梨。
其他坡地區域土壤則多為化育程度較弱之弱育土和新成土。

極育土(大埔美系)
 
極育土(陳厝寮系)
 
弱育土(栗林村系)

臺中地區臺中地區盆地及沖積平原的農地以砂頁岩沖積土為主要成土母質
弱育土及新成土分布面積較廣
部分為極育土,主要分佈在東側臺地地區。

極育土(陳厝寮系)
 
弱育土(大肚系)
 
弱育土(上楓樹系)

彰化縣彰化縣沖積平原以黏板岩沖積土佔最大的面積,分類上均屬弱育土或新成土
主要特性為外觀多呈暗灰色、質地較粗、pH值多屬中鹼性,另有部分河道周邊土壤深度較淺
東側八卦山臺地亦有極育土之分布。

新成土(路口厝系)
 
新成土(濁水系)
 
弱育土(二林系)

雲林縣雲林縣的土壤以黏板岩沖積土或黏板岩與砂頁岩混合沖積土佔最大的面積,分類上均屬弱育土或新成土
黏板岩沖積土與彰化平原土壤特性相近
雲林地區南邊混有砂頁岩之土壤則土色較為偏黃且pH值變得較低。

新成土(溝皂系)
 
新成土(口湖系)
 
弱育土(番薯厝系)

嘉南地區位於嘉義與台南地區之嘉南平原典型土壤為屬砂頁岩沖積母質之弱育土或新成土,土壤外觀多呈黃色,pH值偏微酸性,質地中等
在較靠內陸之區域則有淋餘土之分布,其特色為質地黏重且具有大塊且堅硬的柱狀構造,俗稱「臺灣黏土」或「看天田」,過去主要種植甘蔗
嘉義平原東側丘陵地亦有極育土之分布,主要種植鳳梨
沿海地區則因高溫少雨,造成鹽分大量累積於土壤中,故歸類為旱境土

新成土(將軍系)
 
淋餘土(官田系)
 
弱育土(崁仔頭系)
 
旱境土

高雄市高雄市平原地區的土壤與嘉南平原類似,多為屬砂頁岩沖積母質且化育程度較弱的弱育土或新成土。
特殊地「月世界」,土壤母質為泥岩沖積物,惟分類上亦多屬弱育土或新成土。

弱育土(獅頭系)
 
新成土(豐德系)
 
高雄月世界

屏東縣屏東縣沖積平原土壤型態與彰化縣類似,以黏板岩沖積土佔最大的面積,分類上屬弱育土或新成土。
外觀多呈暗灰色、質地較粗、pH值多屬中鹼性。
屏東地區之老埤臺地則有極育土之分布,主要種植鳳梨。

極育土(老埤系)
 
弱育土(五魁寮系)

宜蘭縣宜蘭縣蘭陽平原土壤型態與彰化縣類似,以屬黏板岩沖積母質且化育程度較弱的弱育土或新成土。
大部分區域因地下水位較高,故大多排水不良,並具有明顯的氧化還原形態特徵。

新成土(大福系)
 
弱育土(淇武蘭系)
 
土塊表面氧化還原斑紋

花東地區花東地區土壤母質係以火成岩或變質岩為主,除常見之新成土、弱育土與極育土外,亦有黑沃土與膨轉土之分布。
黑沃土之特性為表層土壤富含有機質,外觀偏黑色,土層較淺,肥力高。
膨轉土則因含有較多膨脹性黏土礦物,故會隨含水量之變化而產生膨脹收縮的特性。

膨轉土(永豐系)
 
黑沃土(三台系)
 
新成土(瑞穗系)

陽明山國家公園地區陽明山國家公園地區土壤之母質係來自於火山噴發的碎屑及火山灰,故在分類上歸類為灰燼土
主要特性為表土富含有機質,顏色偏暗、很輕(總體密度相對較低)、保水力高、pH值呈酸性且無定型物質含量很高
鄰近陽明山火山群之關渡平原區域土壤亦保有少部分火山灰之特性,故對於砷有很好的吸附能力。

 
紗帽山頂灰燼土

高山地區臺灣高山地區因坡度陡峭且沖蝕快,故多無穩定化育的環境,故土壤在分類上多屬弱育土或新成土
惟在某些平坦區域,因環境冷涼潮濕且淋洗作用強烈,會出現具有明顯漂白層及淋殿層的淋澱土,主要分布於阿里山及太平山等地
在高山地區的湖泊周圍,因長期處於浸水狀態,故亦有發現有機質土,其主要特徵為具有大量累積之有機質,顏色多偏黑色

阿里山淋澱土 阿里山淋澱土
 
鴛鴦湖有機質土 鴛鴦湖有機質土


台灣土壤分類
剖面土綱─台灣土壤分類

我們在台灣的西部農耕土壤中,常見到 A 與 C 層同時存在,或只見到 C 層, 或 A, B,與 C層同時存在,這表示已有不同化育程度之土壤之生成。例如由大河沖積所生成的沖積平原之土壤可能只有母質層 (C 層),但如經過耕種以後則可生成 A 層; 如經由化育作用(自然風化及淋洗作用)下,則化育物質(通常指有機物、鹽類、粘粒、鐵、鋁、錳等物質)會由土壤上層往下移動,最後在下層沈積而生成不同特性之化育層,稱為 B 層,因此有不同類型之 B化育層之名稱。因此,由 O、A、B 層等三層次之不同種類之排列與組合,就可分類成幾百種不同之土壤類型。目前為止,在已調查之農耕土壤就有620種土壤,在已調查之山坡地土壤就有432種土壤,而目前正在調查之高山森林土壤亦可能有300種土壤以上,預計台灣共有1300種土壤之土壤。

台灣地區各種土壤之生成
臺灣地區土壤之種類,大多依美國農部 1949 年所設立之系統來加以歸類,再依臺灣地區特有之土壤特性及性質加以命名而成。主要以 "土系" (soil series) 為土壤分類基本單位,通常以地名加以稱呼,如平鎮土系、淡水土系、鹿港土系、林邊土系、瑞穗土系等;並以「大土類」或「土類」稱呼臺灣地區之主要代表性之區域性土壤,但似乎不很適當,因為其名稱主要係由土壤母質來源或剖面的顏色及其特性來命名,亦是較老的命名方法,以往大家常聽到的名稱,如石質土、灰壤、灰化土、崩積土、黃壤、紅壤、黑色土、老沖積土、新沖積土、混合沖積土、鹽土、臺灣粘土等,都是由民國 40 年被許多人沿用至今之稱呼。但這些名稱均是美國於 1960 年代以前所建立之土壤分類系統下所使用之名詞,有其不適切及困擾處,因此現在已大都不為學術界使用,但一般農民仍在使用,主要原因是依據土壤的顏色及土壤之母質直接稱呼,非常容易了解與溝通,但在土壤肥培管裡及學術研究上常造成困擾。

美國農部於1975 年建立新的土壤分類系統 (Soil Toxonomy),此分類系統係由六個分類綱目 (Category) 所組成,最高級綱目為土綱 (Soil Order)。簡單地分,一般臺灣地區土壤可分成下列幾個土綱,其特性簡述如下:

有機質土(Histosols):在深度 10 公分以上有大於 20% 以上之有機物(或大於12%以上之有機碳含量)之土壤,主要分佈於高山湖泊中或其旁邊之土壤。彰化縣之快官地區有此土壤。
淋澱土(Spodosols):有一由有機物與鐵、鋁結合之物質被水由上層土壤帶至下層所形成之淋澱化育層者,大都在砂質地之高山平坦地區,有強烈的淋洗作用。阿里山地區及水里的山區有此土壤。
灰燼土(或火山灰土,Andisols):含有火山灰特性之土壤(如土壤很輕,無定型性質很多,對磷吸附力很強等特性),主要生成於火山地形之陽明山國家公園內。
氧化物土(Oxisols):土壤已經化育很老(幾十萬年以上),土壤中僅剩餘氧化鐵、鋁等性質者,土壤肥力很低,B 層有一氧化物層生成者 ,大都在紅土臺地上。如桃園縣埔心、南投縣埔里、屏東縣老埤等臺地之紅壤。
膨轉土(Vertisoils):在土層一公尺內含有 30% 以上之粘粒(直徑小於 0.002mm 者之土粒),會隨水分多寡而呈膨脹、收縮之特性者,濕時地面突起,乾時龜裂者。在臺灣東部之石雨傘地區有此土壤。
旱境土(Aridisols):臺灣地區實際上沒有乾旱氣候條件,應無此土壤,但因此類土壤包含鹽土,故臺灣西南部沿海地區之鹽土仍可概略歸併為旱境土。
極育土(Ultisols):在高溫多雨情況下生成的土壤,在 B層中有一粘粒洗入聚積的層次(黏聚層),因此特別粘,由於強烈淋洗,故肥力低。臺灣地區之丘陵臺地上之紅色土壤大都屬此種土綱。
黑沃土(Mollisols):顧名思義,此種土壤是又黑又肥沃,土層較淺,肥力高,主要分佈在臺東縣的成功一帶。
淋溶土(Alfisols):此類土壤與極育土性質類似,但由於淋洗程度較極育土弱,或是農民在極育土上施用大量之肥料而使土壤較肥沃,因此土壤肥力較極育土高,大都分佈於臺灣西部主要沖積平原耕地中,為臺灣地區農業生產之最大產地之一。
弱育土(Inceptisols):顧名思義,此種土壤為由母質弱度化育生成之土壤,有明顯之土壤構造與顏色轉變,因此稱為"構造 B 層",為臺灣西部主要農耕沖積平原之土壤,或台灣丘陵地上之主要土壤,為臺灣地區農業生產之最大產地之一。
新成土(Entisols):由母質化育生成之最年輕土壤,大都分佈於高山陡峭地、河流沖積三角洲河口、新沖積平原等地,通常土層很淺或整層無變化,土壤非常肥沃,也是農業生產主要分佈土壤之一。
臺灣地區土壤之種類
依美國舊土壤分類系統之命名,臺灣地區主要土壤之分佈大約可如下圖所示(謝與王,1991),如依美國新土壤分類法加以分類,主要土壤之分佈結果會與下圖不盡相同,其相關名稱對照下表 所示。以下分別說明主要土壤之分佈與特性。為了方便比較,新舊土壤分類系統之名稱同時示出,括號內為新土壤分類系統之名稱。

觀察與認識臺灣主要之土壤之分佈與特性
依美國舊土壤分類系統之命名,臺灣地區主要土壤之分佈大約可如下圖所示(謝與王,1991),如依美國新土壤分類法加以分類,主要土壤之分佈結果會與下圖不盡相同,其相關名稱對照下表 所示。以下分別說明主要土壤之分佈與特性。為了方便比較,新舊土壤分類系統之名稱同時示出,括號內為新土壤分類系統之名稱。

這是一張圖片
美國舊土壤分類系統(1960) 美國新土壤分類系統(1997)
石質土(Lithosols) Entisols
灰壤(Podzols) Spodosols
灰壤化土(Podzolic soils) Inceptisols, Spodosols
暗色崩積土(Darkish colluvial soils) Inceptisols
淡色崩積土(Pale colluvial soils) Inceptisols
幼黃壤(Incipient yellow soils) Inceptisols, Alfisols, Ultisols
黃壤(Yellow soils) Inceptisols, Ultisols
紅壤(Red soils) Alfisols, Ultisols, Oxisols
退化紅壤(Degraded red soils) Alfisols, Ultisols
黑色土(Black soils) Andisols, Histosols, Mollisols, Vertisols
老沖積土(Older alluvial soils) Inceptisols, Alfisols
新沖積土(Younger alluvial soils) Entisols, Inceptisols
混合沖積土(Mixed alluvial soils) Entisols, Inceptisols, Alfisols
臺灣粘土(Taiwan clays) Inceptisols, Alfisols, Ultisols
鹽土(Saline soils) Inceptisols, Alfisols
石質土(新成土)
此乃由母質經由簡單之物理、化學風化作用生成之土壤,通常很淺,含石量超過 50% 以上,排水、通氣良好,唯土層淺肥力低,大都分佈於山坡地或森林地之陡峭區,地形不穩定,甚易崩塌,不宜農牧用途,只宜造林、保育。此土壤在新分類系統均屬新成土。

灰壤或灰壤化土(弱育土、極育土、淋澱土)
此乃在低溫多雨之針葉林下,土壤有明顯之灰色層(一般在 5 公分厚度左右)以及其下有一層 2.5 公分以上厚度之暗紅色淋澱層 (此為有機質與鐵鋁化合物之洗入澱積層)。土壤大都生成於高山 (1500公尺以上)稜線上之較平坦地形區,土壤呈強酸性,肥力貧瘠,大都分佈於國有林地上。此土壤在分類上有時可分類弱育土(化育不明顯),有時為極育土(有明顯粘粒洗入層),但標準剖面則為淋澱土。

暗色或淡色崩積土(新成土)
此乃鄰近高山地區之土壤物質因滾落、滑降、甚至崩塌等位移作用而生成者,新生成者表土有機物多,表層較暗者稱為「暗色崩積土」,堆積時間較久其有機物已分解殆盡顏色較淡,稱為「淡色崩積土」。基本上,土壤剖面沒有化育作用,多發生於山區坡度較緩和的崩積地形上,含石量約25% ,通氣、排水良好,可用作農牧地,但須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在新分類上屬新成土。

黃壤(弱育土、淋溶土)
此乃母質經由弱度化育而生成之土壤,有時可因淋洗作用較強而使粘粒明顯往剖面下層移動,養分(鉀、鈉、鈣、鎂)有的已流失而呈黃、黃棕或紅棕色,且有明顯之土壤構造生成。多生成於丘陵地上之相對地形較安定、坡度起伏較緩和之處。土壤多呈酸性,肥力偏低,須做好肥培管理及水土保持,才可做農牧用地。此土壤在新分類上屬弱育土或淋溶土。

紅壤(極育土、氧化物)
此乃自第四紀洪積層物質,近百萬年來經高溫多雨,乾濕循環交替之條件下,使土壤中之物質淋洗殆盡,僅剩大部份為鋁、鐵氧化物質者。主要分佈於臺灣西部之各個洪積層臺地上,是臺灣最古老的土壤。紅壤土層深厚,一般在 2至5 公尺,有時厚達 20至30 公尺者亦有。土壤構造明顯,通氣、排水良好,物理性質絕佳。唯土壤呈強酸性,肥力差,粘性及可塑性佳,因此生產力差,但可配合適當之肥培管理亦可使作物生產達高產量。目前大都種植茶葉、鳳梨、甘蔗等農作物。此土壤在新分類系統下屬極育土或氧化物土,但大都屬前者。

沖積土(新成土、弱育土)
土壤物質經河流沖刷後帶至下游而漸次淤積成固定土壤者,土層起先很薄,越來越厚,且時間久了,土層中之顏色亦因人為耕作有所改變成淡黃色,因此有「新沖積土」與「老沖積土」之稱。此類土壤為臺灣地區之主要耕地土壤,主要分佈於臺灣西部,大都由丘陵地上之砂頁岩沖積生成的,但彰化平原、屏東平原及蘭陽平原則是由中央山脈之粘板岩物質經河流沖積而生成的。臺灣東部之花東縱谷,則是由臺灣中央山脈東部之片岩或片底岩沖積生成者。此類土壤由於沖積及化育時間不同,因此土壤性質變化及差異很大,例如土層深淺、排水好壞、質地粗細、酸鹼度等均有不同。一般而言,新沖積土在新分類系統上均屬於新成土,而老沖積土在新分類系統上則屬於弱育土。

黑色土(灰燼土、 黑沃土、膨轉土)
凡整個土壤剖面均呈現黑色或黑色佔大部份者均屬之。唯實際觀察其土壤形態及理化性質時,則可依新土壤分類系統大約分成三類:

灰燼土(Andisols):位於臺灣北部陽明山國家公園內之火山灰土壤物質,土壤鬆軟、很輕,有機物多,大都為小團粒,保肥、保水之能力超強,但易受沖蝕,且土壤易缺磷肥且易產生鋁毒害。
黑沃土(Mollisols):位於臺灣東部成功附近土壤,土色黑且肥力高,土壤構造為團粒,是作物高產量區之一,在臺灣此類土壤面積很小。
膨轉土(Vertisols)-在臺灣東部火成岩混同泥岩生成之黑色土,土層深厚,保肥、保水力強,土壤很粘,內部排水很差,在濕時易膨脹,乾時易龜裂,耕性很差,農民很頭痛。此種土壤不能用於蓋房子、建公路等。在臺灣東部之面積亦很小。
鹽土(新成土)
所謂鹽土,意指土壤加水飽和後之抽出液之導電度值大於 2 dS/m 以上者。臺灣之鹽土,主要分佈於西部平原沖積土之濱海部份,涵蓋海埔新生地及俗稱之「鹽分地」均是。此地區大都蒸發散量大於降雨量,且海水之地下水位較高或排水不良而生成的。一般而言,在新分類系統上均屬於新成土。

臺灣粘土(弱育土、淋溶土)
此土壤係指臺灣南部地方俗稱之「看天田土壤」,另外若干無固定灌溉水源之超粘重土壤亦可稱呼之。主要分佈於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四縣之西部山麓地帶前沿之低平台地上,例如台南縣之新營、善化一帶很多。此土壤之土層深厚,質地很粘、很緊密,大塊狀或柱狀土壤構造,有些有粘粒洗入作用,耕性差。其生成背景屬「湖積」過程。在新土壤分類上概屬弱育土或淋溶土(有粘聚層者)。因此可知,臺灣地區農耕地最多之土類屬於弱育土,約佔一半,其次為淋溶土,兩者合計 73% 左右。

由玉山向西及向東縱切之土壤類型分佈
下圖為以玉山為界向西至海邊及向東至海邊之土壤分佈圖。在玉山區附近大多為新成土,往西邊下至阿里山附近大多為淋澱土或極育土,下至石卓地區則大多為弱育土,下至嘉義地區則為弱育土、淋餘土或極育土,到了海邊則大多為新成土。由玉山往東邊下至玉里地區則大多為極育土或弱育土,下至花東縱谷平原地區則為弱育土或新成土,到了海邊則大多為新成土。

臺灣土壤之主要問題及管理對策
所謂「問題土壤」,最早之說法即是用科學技術無法解決或無法加以改良的土壤,但現在已不這麼認為,即是定義為:要投資才能加以改良且能達到一定之生產力之土壤。在臺灣地區主要之問題土壤有 (1) 強酸性土壤,(2) 微量元素缺乏或養份不平衡之土壤,(3) 受鹽分影響之鹽土或鹽鹼土,(4) 陡坡地易受沖蝕之土壤,(5) 排水不良之水田,(6) 深層砂土,(7) 土壤受壓實,(8) 土壤受污染,及 (9) 有機物缺乏等 。目前除部份地區已經投資及運用農業科技加以改良外,大部份地區尚未完全改良。為了永續性農業發展之需要,未來勢必有必要加以改良。目前已有很多技術可加以改善,例如 (1) 可施用天然"石灰物質"以中和強酸性土壤,使土壤為中性;(2) 可用"洗鹽"方法及選擇耐鹽性作物之方法,在鹽土區耕種生產;(3) 用"暗管排水法"改善排水不良之土壤;(4) 施用硫磺、微量元素或矽酸爐渣法,以調整微量元素缺乏或養份不平衡之問題土壤;(5) 使用水土保持方法,防止坡地水土之嚴重流失;與 (6) 利用深耕及施用有機肥等肥培管理法,解決土壤壓實問題等。


原文網站: 更多文章歡迎至原PO網站瀏覽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2025/03/05

驚蟄一到春雷響,春天來臨、大地萬物甦醒天氣將逐漸回暖❲24節氣❳

6👀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 ,





驚蟄春雷響!除了打小人驚蟄習俗還有這些
 2025-03-04

驚蟄注音(ㄐㄧㄥ ㄓㄜˊ又作ㄐㄧㄥㄓˊ),驚蟄 2025 年落在 3 月 5 日。俗話說:「春雷一聲響,黃金千萬兩」,驚蟄意思便是上天用打雷的方式,讓潛伏在土裡冬眠中動物甦醒的日子,因此驚蟄一到,代表春天正式來臨、大地萬物甦醒天氣將逐漸回暖。
除此之外,在民間更有打小人、抖衣、撒石灰等驚蟄習俗,至於具體而言怎麼做,一起來看看中華堪輿道派掌門宗師謝沅瑾怎麼說!

驚蟄諺語
驚蟄習俗
驚蟄抖衣
驚蟄撒石灰
驚蟄吃梨
驚蟄打小人

驚蟄諺語有學問!驚蟄春雷響有望迎「好年冬」,整年風調雨順

謝沅瑾表示,古時候沒有氣象局,古人則透過對大自然的觀測,來預測一整年的氣候和收成狀況。
民間認為驚蟄節氣神是「雷公」。相傳「雷公」是一隻大鳥,拿著一支鐵鎚打出隆隆的雷聲,喚醒大地萬物,人們才知道春天已經來臨了。

而人們也相信驚蟄這天如果打雷,表示節氣無誤,一整年都會風調雨順,稻穀豐收粒粒飽滿,因此有「驚蟄聞雷米似泥」及「二月初二彈雷,稻仔卡重過秤錘」(驚蟄時間一般為國曆 3 月 5 或 6 或 7 日,約莫在農曆二月初二左右,但不一定)的驚蟄諺語。

但如果驚蟄之前就打雷,意味著氣候不順,還可能會連續下 49 天的雨,俗諺稱為「未驚蟄打雷,會四十九日烏」。驚蟄過後,天氣漸漸暖和起來,各種動物都擺脫冬天的厚重,開始出來享受好天氣,故也有「驚蟄鳥仔曝翅」這樣的諺語,說明驚蟄後萬物欣欣向榮。

古人認為春雷一響萬蟲出沒,不論害蟲、益蟲全部復甦,故為遠離(梨與離同音)病蟲害,民間便流傳有驚蟄吃梨子(水梨)的習俗。Pexels by Any Lane圖/古人認為春雷一響萬蟲出沒,不論害蟲、益蟲全部復甦,故為遠離(梨與離同音)病蟲害,民間便流傳有驚蟄吃梨子(水梨)的習俗。Pexels by Any Lane

驚蟄習俗有哪些?不只驚蟄打小人、驚蟄吃梨,還有這些習俗
由於驚蟄後,不論害蟲、益蟲全部復甦,古人為了防害蟲、遠離病蟲害,便有兩項含有衛生意義的習俗;而香港則認為驚蟄這一天消災解厄效果最佳,故有驚蟄日打小人的特殊習俗。

驚蟄抖衣
一是聽到第一聲音春雷響時,要趕緊將衣服抖一抖,民俗上認為這樣蟲子就不會沾衣,可以經年不受蟲蟻、蝨子、跳蚤的侵襲。

驚蟄撒石灰
另一項民間習俗,則是會於驚蟄日取石灰灑在門口外,如此可以使蟲蟻整年不敢上門。

驚蟄吃梨
古人認為春雷一響萬蟲出沒,不論害蟲、益蟲全部復甦,故為遠離(梨與離同音)病蟲害,民間便流傳有驚蟄吃梨子(水梨)的習俗。另外,驚蟄節氣時序入春,春天天氣乾燥人容易口乾舌燥,因此吃梨還有潤肺養生之效。

驚蟄打小人
香港有驚蟄日打小人的特殊習俗,香港民間認為蟄伏中的萬物被春雷驚醒,包含小人及白虎星君也開始活動。而驚蟄這一天斬小人、消災解厄的效果特別好,因此會在這天進行除小人的儀式。

謝沅瑾也分享道,驚蟄後雖小人與是非增多,但屬虎、羊、狗者受貴人幫助,有助於事業或個人發展,若以分數排列,第一名是屬虎者貴人運 90 分、屬羊者貴人運 85 分、屬狗者貴人運 70 分。

另外,驚蟄到代表春天正式來臨,中醫認為中醫理論認為,肝屬木,與春氣相通,具有升發之氣。故春天人體的肝膽排毒功能特別活躍,若能在「肝氣升發」時把握黃金時段(晚間 11 點至凌晨 3 點)好好休息,則有助於促進健康。

原文網站: 更多文章歡迎至原PO網站瀏覽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精選文章

最新文章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隨機推薦文章

焦點文章

老長壽需要的5個微條件,第一條就顛覆傳統觀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