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日常】陶淵明〈歸園田居〉五首:從詩句看懂他的自在人生
一起品味這位東晉詩人的田園生活,感受他如何透過樸實文字,活出超脫世俗的真性情。
本文重點速覽
- 歸隱心路歷程
- 田園生活日常
- 躬耕的體悟
- 人生無常哲思
- 恬淡自樂境界
陶淵明這組〈歸園田居〉詩-五首,真的是經典中的經典!它不只是單純的風景詩,更像是一部微型的「歸隱日記」,記錄了陶淵明從官場掙脫,回歸田園的點滴心路歷程。每一首詩都充滿了真情實感,讀起來特別有共鳴。
一、掙脫樊籠,重返自然懷抱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十三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抱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
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這第一首詩啊,根本就是陶淵明的「歸隱宣言」嘛!他開宗明義就說自己從小就不習慣世俗那一套,骨子裡就愛山林田野。結果呢,不小心「誤落塵網中,一去十三年」(這裡您原文寫十三年,但歷史上多數記載是二十多年,不過這不影響詩人想表達的「很久」的意思啦!)。
這種感覺,是不是很像我們有時候在職場或生活中,明明不喜歡,卻又被困住的無奈?但陶淵明厲害的地方是,他最終還是像「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那樣,掙脫了!
詩裡描寫他回到田園後的新家,十幾畝地、八九間草屋,榆樹柳樹、桃樹李樹環繞,還有遠方的村莊炊煙、狗吠雞鳴,整個畫面超有生活感的!讀到這裡,真的會讓人忍不住想像那種「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的自在。對現代人來說,這種「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的渴望,更是深有同感啊!能找到一個讓心靈徹底放鬆的地方,真的是人生一大幸福。
二、簡樸生活,真情流露
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
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
時復墟曲中,披草共來往。
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第二首詩,陶淵明把歸隱後的「日常」寫得淋漓盡致。他不再需要應酬那些「人事」,家門口也沒什麼車馬喧囂。白天把柴門關上,心裡也不再有世俗的雜念,整個就是一個「清靜」!
最讓我感動的是他寫鄰里互動:「時復墟曲中,披草共來往。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這是不是超有台灣鄉下人情味的感覺?沒有那些虛偽的客套話,大家見面就是聊聊農事,問問收成,多麼真誠、多麼樸實啊!這種純粹的人際關係,在現代社會真的越來越難得了。
詩的後半段,他寫到「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這就帶出了一點點農人對天候的擔憂,很真實。這也告訴我們,田園生活不是只有浪漫,也有實際的辛勞和不確定性。但這種「甘之如飴」的心境,才是陶淵明最迷人的地方。
三、躬耕自得,無悔於心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這首詩,就是陶淵明「身體力行」的寫照啊!「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光這兩句,就把農人種田的真實狀況描寫得活靈活現。雜草比豆苗還茂盛,是不是很像我們人生中,努力了半天,結果困難還是一堆的感覺?
但他怎麼辦呢?「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清晨就出門除草,直到月亮出來才扛著鋤頭回家,這份勤勞和堅持,真的讓人佩服!「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路不好走,草木又高,露水沾濕了衣服,這些都是農作的辛苦。
但最最關鍵的是最後兩句:「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衣服濕了算什麼?只要不違背我歸隱田園的初衷,一切都值得!這句話真的太有力量了!它告訴我們,當你真心熱愛一件事,並且是自己選擇的道路時,那些辛苦和付出,都變得微不足道。這種「但使願無違」的堅定,是多麼難得的灑脫啊!
四、人生如幻,終歸空無
久去山澤游,浪莽林野娛。
試攜子侄輩,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隴間,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遺處,桑竹殘朽株。
借問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歿無復餘。
一世異朝市,此語真不虛!
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
這首詩的氛圍,跟前面幾首就有些不同了,多了一點點滄桑和哲思。陶淵明帶著子侄輩去荒廢的村落遊玩,看到殘破的井灶、枯朽的桑竹,這些都是過去有人居住的痕跡。他問砍柴的人:「這裡的人都去哪裡了?」砍柴的人回答:「都死了,什麼都不剩了。」
這時候,詩人就發出感慨了:「一世異朝市」,這句話真的不假啊!人生就像幻影一樣,最終都會歸於虛無。這有點像我們台灣人常說的「人生海海」,一切都是過眼雲煙。陶淵明透過觀察自然的變遷和人世的無常,領悟到生命的短暫和虛幻。
雖然帶點悲涼,但這也是一種大智慧。當你真正看透了這些,反而更能珍惜當下,活出自己的真性情。這種對生命本質的深刻反思,讓陶淵明的田園詩不只美,更有深度。
五、勞作歸來,恬淡自樂
悵恨獨策還,崎嶇歷榛曲。
山澗清且淺,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雙雞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荊薪代明燭。
歡來苦夕短,已復至天旭。
最後這首詩,又把我們拉回了溫馨的日常。陶淵明獨自扛著鋤頭回家,雖然路途有些崎嶇,但一看到清澈的山澗,就忍不住停下來洗洗腳,洗去一天的疲憊。這種「小確幸」的感覺,是不是很棒?
接著,他濾好新釀的酒,準備了兩隻雞,邀請附近的鄰居來家裡作客。天色暗了,就用柴火代替蠟燭,大家一起歡聲笑語,喝到天亮都覺得時間太短了!「歡來苦夕短,已復至天旭」,這種盡情享受當下的快樂,真的是從心底發出來的。
這首詩描繪的,就是最純粹的田家之樂。沒有大魚大肉,沒有華麗的排場,只有新酒、烤雞、老友,以及那份真誠的歡樂。陶淵明用最簡單的筆觸,寫出了最豐盛的精神生活。這也提醒我們,幸福其實很簡單,就在那些我們常常忽略的日常細節裡。懂得在平凡中找樂子,才是真正的生活大師啊!
希望玉蘭您會喜歡我對這五首詩的感想與賞析。陶淵明的詩,真的是越讀越有味道,每次讀都有新的體悟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