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個月,糧食安全議題正夯。二月間,農委會為了因應全球農糧危機,終於決定要讓休耕地復活,鼓勵國內農民種植飼料玉米、雜糧與製糖甘蔗等經濟作物,面積 達二十萬公頃。雖然相較於休耕補助,這項政策將讓耕 地再利用,似乎能為農民帶來新的生機,然而,農業問題遠比我們想像的複雜,也並非線性的邏輯能解決。因此,我們對於農委會有更高的期望。
現今台灣農業所遭遇的困難,不只是農產是否能夠帶來現金。關鍵在於企業型、大量輸入化肥、農藥與高用水量的單一種植農經模式是否還有未 來(所有的輸入都是能量的不同形式)。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大型農業所產出的每一卡路里能量,要投入十卡路里的能量。
在所投入的能量與資源與產出不 成正比的情況下,這樣的投資是退化型的投資。同時,這裡所指的退化,不只是以金錢來衡量而已。慣行農業不斷翻耕使得表土上的腐植質、微生物暴露在陽光下, 傷害土壤,讓土壤的 生命力愈來愈低;表土流失日益嚴重等問題,這些都使得施行慣型農法的農人,把金錢與時間投資在退化型的事業上。土壤的流失等於財富的流失,因為健康的土壤 才是全民真正的財庫所在。
若現今政府所提倡的復耕政策,同樣是以上述的模式來經營,可以預見的是,大量的能量與資源的輸入,所得到的產出,將無法有合理的回報。補助型的農業政策並非 永續的作法,不僅無法為農民帶來真正的富足感,以及高投資報酬率的產量,這些復耕的土地也將如同過往,落入惡性循環的作法,在持續翻耕、化肥、農藥、大 量水資源的支撐下,日漸失去生機。產量的增加,恐怕也只是短期的成果。這還不能算是拯救農業的最佳策略。
此外,單純的經濟作物、糧食產量的提昇,尚不足以解決台灣農業所面臨的真正問題,究竟什麼樣的政策才能提供農民高生活品質,讓他們享有 安全、健康生活的權利?這些都是政府研擬政策最終應追求的核心價值與倫理。三月間,聯合國發表的最新的研究報告中指出,2050年全球人口將達到90億,各國必須採取更高效益的技術來提高糧食生産力,而生態農業正是答案。
生態農業指的在環境與經濟平衡發展、因地制宜的前提下,以生態系統中物種共生、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多層次利用等生態學原理,結合傳統農業技術與現代科學知識, 達到生態和經濟的良性循環。報告中指出,全球57個發展中國家的生態農業作物的平均産量提高了80%,在非洲的一些作物産量則提高了116%。因此,追求 整體生態效益,而不僅是產量的提高,將可讓我們的復耕地產生更高的價值。
這些價值,有些可以立即換成現金,但更珍貴的是隨著人類文明發展,我們的生態資源 (水、能源、沃土、生物多樣性與人類的傳統智慧)會隨之累積,成為世代人類與地球上所有生物能持續賴以為生的搖籃。
--原文:大地旅人
http://earthpassengers.org/diary/323?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earthpassengers+%28Earth+Passengers%29
-----------------------------------------------------------------
認同本文請按一下讚啦...(按讚時可留言)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