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蟲的生態 | 🍄樂愛生活手札
願 疫情遠離世界每一個人
你我心中有愛 生活就更心安

2011/09/25

螢火蟲的生態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20110418螢火蟲的生態         講師:陳燦榮     記錄:黃淑華

一、螢火蟲的種類
 1、全世界的螢火蟲
    全世界螢火蟲約兩千多種,水生約二十種。台灣有54種,日本45種。
 2、台灣的螢火蟲
   (1)台灣有12屬54種。包括水生3種(1種熠螢屬,2種水生螢屬)。水生是指
      幼蟲在水裡生活,但化蛹時必須爬上陸地。
   (2)新北市有12屬31種(水生3種)
   (3)前兩年在墾丁國家公園調查,增加4個新種;今年在西拉雅國家風景處調
     查,發現2新種,尚未發表,螢火蟲的種類一定還會增加。

二、螢火蟲習性
    依照成蟲出現時段分為3類:夜行性、日行性和日夜行性。
 1、夜行性
    夜行性的螢火蟲會發光,發兩節光的一定是雄蟲,但雄蟲不一定都發兩節光
    。視覺、聽覺和內心的感覺是生態旅遊的重要內涵,螢火蟲多而美的螢光更
    是不可忽視的資源。  
 2、日行性
    只在白天出來,例如:弩螢類。前胸背板兩端尖尖的像弓,故名弩螢,腹部   
    黑的,不發光,看起來像蟑螂。
 3、日夜行性
   (1)白天出來,晚上也活動,例如:大端黑螢。 
   (2)大端黑螢是台灣5種端黑螢類中最大的,2003和2004年曾大量出現在關
     子嶺、埔里、南投蓮華池、墾丁、豐山、來吉等。
   (3)日夜皆出現,是否是同一批?曾做標記實驗,上午標記後放掉,下午抓;
     下午抓了,標記後放掉,晚上再抓。結果發現:雄蟲回收率很低,表示雄
     蟲跑來跑去;雌蟲回收率高,因不太搬家。

三、看螢火蟲的季節
  1、昆蟲活動與溫度有關,前天從墾丁回來都穿短袖、吹冷氣,過了大安溪之
  後,天氣轉涼。台北螢火蟲還沒出來,但中南部已經有了。 
  2、四、五月1000公尺以下地區,黑翅螢最多,二子坪擬紋螢多。
  3、十月、十一月 在1500公尺到2300公尺的中、高海拔地區,也可看到很多
     螢火蟲,如:黃緣短角窗螢、神木螢等,而低海拔可見山窗螢、橙螢。
  4、黑翅螢為什麼多呢?有的螢火蟲只吃蝸牛,有的只吃蚯蚓,有的兩種都吃,
     而黑翅螢食性廣,牠們吃蝸牛、蚯蚓、白蟻、螞蟻,也吃死掉的青蛙,所
     以族群大。
  5、曾在墾丁南仁山地區做過調查,整年都有端黑螢。2009年8月端黑螢數量
     突然降下,因為那是八八風災之後的第6天,幾乎沒有螢火蟲,但2週後,
     端黑螢數目上升,出現四十多隻。可見颱風、大雨等天災會影響成蟲活動,
     但不會影響幼蟲。
  6、冬天的螢火蟲除了山窗螢外,大部分的種類都會提早出現,通常在黃昏出
     現,不到一個小時就不見了。

四、 這個季節常見的螢火蟲
 1、黑翅螢
 翅黑色,台灣翅黑者有四十多種。分布廣,西部從基隆到高雄三民鄉等山區
 都有,但屏東沒有;東部從花蓮壽豐、鯉魚潭到富源或更南些,但宜蘭、台
 東沒有。去年台大有人研究黑翅螢的DNA,發現黑翅螢有2個族群,一群是花 蓮、埔里、台中、台北,另一群是台南、高雄。
 2、黃胸黑翅螢
 黑翅螢的前胸背板是橘黃色,這個季節長得像牠,會跟牠一起出現,小時候
 住在水裡,那是黃胸黑翅螢,牠的前胸背板是淡黃色。
 3、紅胸黑翅螢
    翅黑色,前胸背板是紅色。
 4、紋螢
    只有0.4到0.6公分,前胸有黑色花紋的螢火蟲,叫做紋胸黑翅螢,簡稱紋
    螢。是台灣少數有簡稱的螢火蟲。雌蟲翅短,不會飛。一塊地方若灑了農藥,
    紋螢死了,以後就不再出現,因雌蟲不會飛,一生移動不超過15公分,所
    以有紋螢,表示環境好,牠可以當作環境指標。
 5、擬紋螢
 約0.6公分,小楯片橘紅,與紋螢相似,但紋螢的小楯片是黑色。有人戲稱
 牠為”你穩贏”(台語發音),雌蟲有翅,與紋螢不同。
 6、端黑螢
    台灣有5種端黑螢,前胸背板及翅鞘都是橙色,翅末端黑色。條背螢是水生,
    其他是陸生。分辨牠們的異同,可看雄蟲腹面。邊褐端黑螢發光器前兩節的
    左右側,有黑褐色斑紋;端黑螢發光器前一節是黑色;條背螢末端發光器是
    倒三角形,大端黑螢發光器前一節沒有黑色,都是黃色。

五、螢火蟲的性別
 1、不能以大小來分辨雌雄,但通常雌的較大。
 2、黑翅螢雄蟲有2節發光器;雌蟲只有1節發光器,腹面顏色也不同。
 3、夜行性的螢火蟲雄蟲眼睛比較大,因為要找女朋友;日行性的,雌雄眼睛一
    樣大,雄蟲靠氣味找女朋友,所以觸角長。
 4、看到飛行中的螢火蟲百分之九十九皆雄性,雌蟲若喜歡牠,就對牠閃一下
    ,雄蟲看見了會飛下來交配。
 5、雄蟲發光器有兩節,比較亮。
 6、雄蟲有時也發一節光,義大利期刊上曾發表:個體小的雄蟲會先飛下來,發
    一節光,等雌蟲與飛行中的雄蟲呼應時,牠近水樓台可搶先找到雌蟲交配。
7、雌蟲肚子大,不愛飛。

六、螢火蟲的一生
幼蟲以棲地分類,可分為樹棲(山窗螢)、地棲(黑翅螢)、水棲(黃緣螢)三類。
 1、地棲型以黑翅螢為代表
  (1)    雌蟲在青苔上產卵,可產七十幾顆到一百多顆,三、四週孵化。(螢火蟲的卵很小,小者0.2mm以下,大者0.2cm,如小米。)
  (2)    幼蟲從背上看有12節,前3節變成胸部,每節有一對腳,頭在前胸底下,兩個大顎似鐮刀。
  (3)    黑翅螢幼蟲是厲害的工程師,化蛹前會先做土繭,好像蓋了一層樓。
  (4)    做土繭的步驟:
     A、找基地。
     B、用大顎咬土粒回來,加上唾液做成土繭。
     C、咬四、五顆大土粒卡住洞口,還留有小洞可呼吸,洞口如喇叭狀,等
          到變為成蟲時,用前腳一推即可爬出。
     D、土繭長約1.5公分,洞口約o.5公分。
  (5)    土繭怕被雨淋,常做在土坡凹縫、石頭下、樹根旁。欣賞螢火蟲時,若走在既有的步道上,較不會破壞到土繭。
  (6)    曾做實驗:把做好的土繭剝掉上半,放在旁邊,二十多分鐘後,幼蟲回來看看就走了,兩天後發現,土繭已經修好了,但那被剝掉的屋頂還留在旁邊。
  (7)    又做實驗:
再把修好的土繭剖掉一半,放在旁邊,一週後觀察:螢火蟲放棄這個連續被破壞的土繭,離開了。


 2、水棲型以黃緣螢為代表
(1)    黃緣螢翅中央有一條黃線,幼蟲常見於水稻田、茭白筍田。
(2)    北部只要有圓田螺的地方,就有黃緣螢,但只要噴過農藥就沒螢火蟲了。
(3)    雌蟲產卵在田埂旁的苔蘚上,卵會發微弱的光。
(4)    幼蟲兩側有許多氣管鰓,可在水中呼吸。幼蟲尾部有2點光,(所有的幼蟲都會發光,日行性的幼蟲也會發光),終齡幼蟲上岸,靠氣孔呼吸。
(5)    幼蟲吃川蜷或螺類,也吃福壽螺,但福壽螺會上岸,所以吃不到。
(6)    幼蟲會集體進食,一起吃受傷的蝌蚪,若餵食雞鴨豬牛肉也會吃。
(7)    終齡幼蟲爬到石下,蓋個地下室(蛹室),和獨角仙、鍬形蟲一樣。蛹會發光,夜行性的四個階段都會發光。
(8)    日行性的卵不發光,幼蟲會發光,蛹初期也會發光,但末期不發光,成蟲也不發光。

七、發光模式
  1、發光是螢火蟲的語言,包括顏色、亮度和頻率。一閃一閃的是熠螢屬等
     ,如:黑翅螢、黃緣螢、黃胸黑翅螢;發持續光的是窗螢屬等。
  2、山窗螢(台灣夜行性螢火蟲中體型最大的)是冬天的螢火蟲,發持續光。   
  3、這個季節裡,發持續光的是脈翅螢屬(翅邊緣各有一條縱向隆脈),脈翅螢都
     很小,會停在空中,前進或上下移動,若光點較亮表示滯留不動。
  4、端黑螢會連續閃9到12次,亮一下就不見了,墾丁很多,無法掌握牠的路
     線。
  5、條背螢(水生)會連續閃,很亮。

八、會咬人的螢火蟲
  1、養殖中的黑翅螢幼蟲,若空間狹小,會互咬。
  2、窗螢和黃緣螢的幼蟲不會互咬。
  3、雲南扁螢幼蟲會咬同種或不同種,也曾咬過人。 

九、復育螢火蟲的例子
  1、東部有個公園放入2000隻螢火蟲,第2年就沒了,因食物不足。
  2、南部有個公園也放入2000隻螢火蟲,又放入12000個蝸牛,也沒復育成功
     ,因為蝸牛沒有食物吃,螢火蟲也活不了。
  3、必須多割草,營造一個環境,讓蝸牛有食物吃,螢火蟲有蝸牛可以吃,這
     樣螢火蟲就會多起來了。
十、保育類的螢火蟲
  1、鹿野氏黑脈螢
 山澗環境,日行性螢火蟲,不發光,幼蟲常躲在山壁上,常與黃胸黑翅螢
 的幼蟲一起出現。
  2、黃胸黑翅螢
 野溪環境,天剛黑會齊閃,通常停在灌木上;有時會發持續光,會追逐。
 很多螢火蟲天剛黑時,都會一齊閃,國外有一齊閃的螢火蟲,停在樹上,
 好像聖誕樹。

十一、螢火蟲分類
 1、昆蟲特徵
    (1)所有的昆蟲皆外骨骼。
    (2)昆蟲有3節,頭部、胸部和腹部,中胸和後胸各有一對翅。  
    (3)昆蟲有6隻腳。
 2、鞘翅目(甲蟲)
    前翅硬,後翅膜質。
 3、螢火蟲
    屬於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鞘翅目、螢科。
    螢科主要特徵
    (1)前胸背板大,有些會蓋住頭部。
    (2)翅圓弧狀。
    (3)今天認識的螢火蟲:熠螢屬、水生螢屬,脈翅螢屬和黑脈螢屬。

十二、類似螢火蟲的昆蟲
1、紅螢科
   (1)翅鞘有格狀橫紋。
   (2)前胸背板隆起,凹凹凸凸的。。  
   (3)幼蟲吃蕈類。
   (4)台灣只有一種黑脈螢--鹿野氏黑脈螢,成蟲似紅螢科,幼蟲會發光。
2、雌光螢  
   (1)台灣有3種。
   (2)雌蟲蠕蟲狀,尾部朝上發光,很亮,吸引雄蟲。  
   (3)北部四月初,在草叢交配後,進入土裡準備產卵,全身發光。
     抱卵7週。
   (4)幼蟲吃小型馬陸,有許多小光點。
   (5)民國84年發現:雄蟲背上和側面也有很多小光點。
   (6)曾經有人認為螢火蟲有63種,那是把58種螢火蟲(其中有4種命名錯
      誤),加上3種雌光螢和2種自己發現的螢火蟲。

十三、分享螢火蟲的小故事
 1、在新烏路上發現落葉及樹幹發光,被嚇一跳,原來是發光菌的菌絲,後
    來又發現螢光蕈。
 2、在竹東地區找螢火蟲幼蟲,看到螳螂頭上發光,原來是螳螂正在吃螢火
    蟲,發光質噴出,整個頭都是螢光。
 3、紐澳地區的螢火蚋,屬雙翅目,雌蟲在山壁上產卵,幼蟲吐出黏性的絲
    又濃又重,一顆一顆地垂下來,幼蟲尾部發光,絲球反光吸引小蟲,小
    蟲被黏住,產生震動,則被拉起來進食。  

十四、螢火蟲保育
1、要有螢火蟲,必須多割草,割草後長出嫩葉,草堆爛了蝸牛變多,螢火
   蟲自然多起來。
2、不能有光害,烏來地區有一處裝了路燈,族群就消失了;若加燈罩或改
   成橘色光,對螢火蟲影響較小。
3、螢火蟲沒有耳朵,但有感覺毛,可感覺到空氣的擠壓,所以賞螢時要安
   靜。
4、鯉魚潭地區曾做調查,賞螢人數的多寡,對螢火蟲數量並沒顯著影響。
   因為有適當的規劃:步道賞螢區、緩衝區和保護區。

--原文: http://blog.xuite.net/ymsblog/yms3/45424473
-----------------------------------------------------------------
認同本文請按一下讚啦...(按讚時可留言)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精選文章

最新文章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隨機推薦文章

焦點文章

老長壽需要的5個微條件,第一條就顛覆傳統觀念了!

W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