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耕補助是削骨拔箭/是農委會失責 | 🍄樂愛生活手札
願 疫情遠離世界每一個人
你我心中有愛 生活就更心安

2012/09/30

休耕補助是削骨拔箭/是農委會失責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休耕補貼.貽笑大方.耕種補助.才是王道

有農地不耕(無法耕)又不出租者.需徵收空地費或強制出租競標釋出.

請政府農委會提出一套好的農地出租制度.以解決休耕地主與佃農的互相疑慮吧!    阿樂


政府休耕補助措施正是罪魁禍首!政府自民國八十六年開始施行休耕補貼措施,每期每公頃農地可獲得四萬五千元補貼,但出租轉作收益遠低於休耕補貼,導致老農轉型不易,寧願休耕也不願租田,讓年輕農民沒田可耕,老農又抓著農地不放,造成農業青壯人口嚴重不足



休耕補助 明年降為每年一期

記者湯雅雯/台北報導/聯合報


休耕補助政策將有重大變革。全台約有十六萬人領有連續休耕地補助,但農委會調查,其中近六成是「假農民」。農委會主委陳保基十月將端出「活化休耕地四年計畫」,明年起休耕補助將從一年兩期降為一年一期,降低誘因,讓地主把農地從「休耕轉出租」,擴大租地面積,吸引年輕人回農。

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接受本報專訪表示,
政府每年花一百億補助廿萬公頃休耕地,既無生產力,也無法創造就業機會,實在不合理。

農委會最近完成五萬公頃連續休耕地地主身分清查,發現超過一半不是農民,可能是繼承農地的上班族、炒地皮的投資客,但每年至少可領二期九萬元的休耕補助。陳保基說,這不符公平正義,「這是農委會失責」。

當年因應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農委會開放民國八十三年至九十二年種水稻、雜糧、甘蔗的地主,即使不具農民身分,或非以農耕為主業的兼職農,都可領休耕補助。但農委會認為,他們也早已不事農業生產,應把農地釋放出來。

陳保基說,明年一月起,休耕補助限領一期四萬五千元新規上路,並搭配「小地主大佃農」政策轉型,鬆綁限民國九十五、九十六年的休耕地補助限制,擴大納入民國八十三年以後的休耕地,推廣農業企業化,打造「還鄉幸福」的新農業。

若六十五歲以上無力耕作的老農,陳保基說,老農把休耕地出租,每個月可領每公頃兩千元的「離農津貼」,最多可領六千元,加上租地補貼及每月七千元的老農津貼,「不會比休耕補助來得少」。

但吸引年輕人回農耕作,產銷問題如何解決?陳保基說,休耕地活化後,未來至少多出十五萬公頃的休耕地,預計吸引八千名年輕人回農;藉由低利貸款、農機具補貼等「大佃農」計畫,「未來年輕人回鄉不再只是守著祖父留下來的土地」,而是輔導企業化經營,打造專業農民。

農委會也將鼓勵新農民凡是休耕地種植「進口替代」、「外銷潛力」、「地區特產」、「有機作物」這四種轉作作物,最高可領四萬五千元到兩萬多元補助。




地方農會反彈:減補助 變相剝奪真農民權益

記者陳信利、蔡維斌、劉星君/連線/聯合報

農委會為杜絕假農民領休耕補助,擬將每年兩次補助減為一次,雲林縣府農業處副處長許永瑜說,農委會把農民當賊「真是莫名其妙」;屏東縣九如鄉農會推廣股長龔泰文也說,這等於在「清算」老農。
許永瑜說,休耕補助減半早在農委會前主委陳武雄時代就要實施,主要考量休耕又獲補助並不合理,且休耕田雜草叢生,易引來嚴重病蟲害。

許永瑜表示,雲林縣未曾發生假農民詐領休耕獎勵金案件,但曾傳出農民為搶種其他作物,把休耕地綠肥提前耕除,違反四個月才能耕除規定,被追回補助金。

雲林水林鄉農民黃常說,如果有假農民領補助,這是政府失職,應該追究詐領的假農民,怎麼可以用這個理由,把休耕補助減為一次,簡直是變相去剝奪真農民權益。

北港鎮農民許忠村說,休耕補助農民也不是平白領取,一分地休耕可獲四千五百元,但請人翻土及犛除綠肥等,得花上至少八百元,且不是說補助就補助,還得鎮公所人員會勘認可,不符標準也領不到錢,政府用假農民理由要把休耕補助減半,一定會引起強烈反彈。 


「被過去375嚇到」 休耕轉出租意願低

記者羅建旺、劉星君、羅紹平、陳信/聯合報
對農委會推動「休耕轉出租」,很多農民意願不高,宜蘭農民吳明鴻直言:「被過去的『三七五』嚇到了!」
他說,早期政府的三七五減租政策,租佃的農民耕作久了,可以跟地主分地,這個陰影下,農民怕有一天政府再搞這一套,且出租農地簽約都是三年、五年,萬一有什麼不利地主的新政策出現,農民權益不保。

屏東縣九如鄉農會推廣股長龔泰文也說,有些農民的確被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等早期政策「嚇到」,事隔三、四十年,仍擔憂土地出租後,就再也收不回來。

「田地是阮的生命,要不回來怎麼辦?」雲林八十三歲老農謝來好說,老伴躺在安養院,他只能靠休耕領補助,政策變來變去,如果再來個耕者有其田或三七五減租,「祖產沒了,如何對祖宗交代」。

雲林縣政府農業處副處長許永瑜說,由於當年土地政策留下的陰影,現今不少農民出租農地時只願「口頭出租」,不願意和承租人訂契約,擔心萬一白紙寫黑字,農地要不回來。

許永瑜表示,政府實施「小地主大佃農」補助政策,是為鼓勵老農把農地出租給壯年農民採大面積、機械化耕作;但沒有契約書申請不到政府補助,不少有心租地務農者因此打了退堂鼓,以致成效大打折扣。

「與其補助休耕,不如獎勵轉作!」宜蘭農民林水木說,農地若未被利用,生產技術沒落,當面臨糧食危機時,將無法及時因應,不如平時就善用農地,鼓勵轉作,不同期別,種植不同的農作。

台東縣農民賴善能則擔心土地租人後惹來糾紛,被拿來偷倒廢棄物、廢土方。過去還有人租用農地後,因農產品不賺錢,將塑膠套、支柱等廢棄用品全丟在農地上,農民還要多花一筆清理費用。
 
**************

日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釋出「活化休耕地」相關訊息,引起各界高度重視。農委會表示,為活化休耕農地利用,提高糧食自給率及維護生產環境, 該會已研擬「調整耕作制度活化農地中程(102~105年) 計畫」(草案)報行政院,於核定後實施。

依據規劃,該計畫以兩個期作連續休耕之農地5萬公頃 為優先活化對象,鼓勵復耕具有進口替代、外銷潛力、及可維護農業永續經營之有機等作物;對於兩期連續休耕之地主,其中58%則參加勞保等其他社會保險,將配合小地主大佃農政策推動,優先輔導其出租農地,以活化農地利用,促進農業勞動結構年輕化及經營規模擴大化,提高整體農業競爭力及農民收益。未來隨著該計畫的實施,可望提供多元的創業與就業機會,營造環境、人力資本與國民健康多贏的局面。

 農委會說明, 該4年計畫預計以5萬公頃之連續兩期休耕農田,作為推動調整耕作制度之主要目標,鼓勵同一田區每年至少1個期作恢復生產,種植進口替代作物如非基改飼料玉米、大豆、短期經濟林等、或毛豆、結球萵苣、胡蘿蔔等具外銷潛力作物,或可維護農田生態之有機作物,以提高國內糧食自給率及維護農業生產環境,而兩期連續休耕農地5萬公頃中,地主參加農保者佔42%,參加勞保等其他社會保險者約58%,


該會對於參加農保以外之農民將輔導透過農地銀行媒合農地出租,並配合小地主大佃農政策推動,引進年輕專業農民或農民團體承租擴大經營規模,提供農地利用改善獎勵金、產銷設施(備)補助等企業化經營輔導、轉(契)作獎勵、租金無息及經營資金低利(1%)貸款及天然災害專案救助等措施,促進農業勞動結構年輕化、擴大農業經營規模及活化農地利用,提高整體農業競爭力。

 農委會強調,調整耕作制度同時,將研擬相關配套措施,以兼顧農民權益及產業調整,相關措施定案後,將儘速召開說明會,加強宣導週知。

http://academy.coa.gov.tw/external.php?func=news&WS_id=95&id=A_knight_20121002185532

************************


報載「離農津貼没人領,7.2億元白編了」及「葡萄達人獲神農獎,無法加入農保」等,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表示,農業勞動力年輕化及擴大經營規模是該會改善農業結構的重要一環,該會已陳報行政院之「調整耕作制度活化農地中程計畫 (草案) 」,自102年起實施除活化休耕田,持續推動大佃農制度外,並推動離農津貼結合「小地主大佃農」。

 農委會指出,規劃「離農津貼」,係鼓勵資深農友將自有農地出租給大佃農,除租金收入、領取離農津貼與老農年金,以促成經營規模擴大及活化農地,同時創造產值及就業機會。至於農友將農地出租,依農業發展條例第20條第1項規定,自89年1月28日以後農地租賃不適用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即農地出租不會有收不回來的疑慮。

 農委會說明,規劃中離農津貼之參加條件為農保年資五年以上,年齡六十五歲以上,只要將自有農地出租給符合「小地主大佃農」之專業農民或組織型農民團體耕作,每月每公頃發給2千元津貼,每人最高以3公頃為限,最多每年可領7.2萬元。本項津貼於101年編列7.2億元離農津貼,因在規劃過程各方提出許\多意見需加以整合,為讓相關農業政策發揮整體效果,乃納入已規劃之「調整耕作制度活化農地計畫」中,結合「小地主大佃農」規範,預訂102年元月開始實施。今(101)年編列預算不及動支將繳回國庫,102年已另編列預算3.6億元推動辦理。

 農委會強調,農業發展條例第20條第1項規定,自89年1月28日以後農地租賃不適用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但部分地主仍存有疑慮,不願與青年農民簽訂租賃契約。為紓解該項疑慮,該會將提供租賃契約範本,在契約書中加註明載目前租賃契約已不適用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不致有農地無法回收的情形。至於農保問題,該會說明,承租農地從事農業生產者,雙方租賃契約經地方法院或民間之公證人公證者,可申請參加農保;惟租賃契約前未訂定定型化格式,該會近期擬訂提供,以供租賃雙方使用,針對未能取得租賃契約之實際從農者,如何參加農保,該會正進行研議中。

 農委會以提升農業競爭力為宗旨,相關調整政策,一定會審慎研擬配套措施,以兼顧農民權益及產業調整,計畫定案後,將儘速召開說明會,加強宣導週知。

http://academy.coa.gov.tw/external.php?func=news&WS_id=95&id=A_knight12_20121008100136

---------------------------


休耕補助凸槌 農村世代斷層

2012-10-07 01:15 中國時報 【管婺媛、侯俐安/台北報導】

     農民高齡化問題嚴重,立法院預算中心評估報告直指,政府休耕補助措施正是罪魁禍首!政府自民國八十六年開始施行休耕補貼措施,每期每公頃農地可獲得四萬五千元補貼,但出租轉作收益遠低於休耕補貼,導致老農轉型不易,寧願休耕也不願租田,讓年輕農民沒田可耕,老農又抓著農地不放,造成農業青壯人口嚴重不足。

     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日前一席「農民老了就把地交出來」言論,雖引發一些老農反彈,但陳保基確實點出農業人口高齡化問題。

     據農糧署統計,我國農林漁牧業經營管理者,平均年齡已高達六十一.七歲,且有高達五成六的農業從業人口,年齡都在四十五歲以上,凸顯我國農民高齡化問題嚴重,農業技術若無法世代傳承,台灣農業競爭力恐下滑。

     立法院預算中心評估報告指出,台灣自加入WTO後,為因應農作過剩壓力,從民國八十六年起實施休耕補貼措施,每一期每公頃休耕農地,可獲四萬五千元補貼,遠比出租轉作收益高,導致許多老農不願釋放土地,寧願休耕也不願租田,讓年輕人無田可耕,老農不捨釋放農地,讓台灣農民高齡化問題嚴重。

     為了解決此一問題,陳保基上任後積極調整休耕政策,農委會表示,目前研擬「調整耕作制度活化農地計畫」,將推動耕作制度調整,針對五萬公頃之連續兩期休耕農田,從明年開始休耕補助限領一期,另一期作需恢復生產,種植進口替代作物如玉米、大豆,或毛豆、結球萵苣、胡蘿蔔等具外銷潛力作物,或可維護農田生態之有機作物,以提高國內糧食自給率,預計五年內可增四.五萬公頃耕地,增加十萬人就業機會。

     農委會強調,現有兩期連續休耕之地主,其中五.五萬人為六十五歲以上,對於無力或無意願續耕者,可配合「小地主大佃農」政策,將自有農地租給大佃農,除有租金收入及可領取老農年金與離農津貼安享離農後生活。




-------------------------------------------------------------- 阿樂推薦分享.更多文章歡迎至原PO網站瀏覽--原文網站:聯合報 --------------------- 如果您認為網站上資訊侵犯了您的版權,請告訴我們按這裡,我們會即時將您的版權資料移除。



-----------------------------------------------------------------
認同本文請按一下讚啦...(按讚時可留言)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精選文章

最新文章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隨機推薦文章

焦點文章

老長壽需要的5個微條件,第一條就顛覆傳統觀念了!

W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