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的名目雖多,但歸納起來主要有六類︰
綠茶︰
炒青綠茶︰1.長炒青(眉茶、珍眉茶)
2.扁炒青(龍井、旗槍、大方等)
3.圓炒青(珠茶、秀眉等)
4.特種炒青(碧螺春、雨花茶、六安瓜片等)
烘青綠茶︰1.普通烘青(閩烘青、浙烘青、蘇烘青等)
2.細嫩烘青(黃山毛峰、太平猴魁等)
晒青綠茶︰滇青、川青、陜青等
蒸青綠茶︰煎茶、玉露等
紅茶︰
小種紅茶︰正山小種、煙小種
工夫紅茶︰滇紅、祈紅、閩紅等
紅碎茶︰葉茶、碎茶、片茶、末茶
青茶(烏龍茶)︰
1.閩北烏龍(武夷岩茶、水仙、大紅袍、肉桂等)
2.閩南烏龍(鐵觀音、奇蘭、黃金桂等)
3.廣東烏龍(鳳凰單叢、鳳凰水仙等)
4.台灣烏龍(凍頂烏龍、包種茶等)
白茶︰
白芽茶(銀針)
白葉茶(白牡丹、貢眉等)
黃茶︰
1.黃芽茶(君山銀針、蒙頂黃芽茶等)
2.黃小茶(北港毛尖、溫州黃湯等)
3.黃大茶(霍山黃大茶、廣東大葉青等)
黑茶︰
1.湖南黑茶(安化黑茶等)
2.湖北老青茶(蒲圻老青茶等)
3.四川邊茶(南路邊茶、西路邊茶等)
4.滇桂黑茶(普洱茶、六堡茶等)
關於製茶過程中之各名詞解釋
萎凋:
使葉質柔軟,可塑性大,便於造形。
作青:
搖青與堆置交替進行,由搖青與晾青兩個過程所組成。
搖青:
將萎凋的茶葉放在竹篩內,來回篩動,使葉片邊緣經過摩擦,葉緣細胞受損,經攤置失水,葉中多酚類在黴的作用下,漸漸氧化,形成茶葉特有的品質。
鐵觀音宜重搖,延長作青時間;搖青5~6次,使葉緣成硃砂紅色,葉中呈黃綠色(半熟香蕉皮)。
搖青過程中,組織因振動而增加細胞吸水力,莖梗的水分往葉脈、葉片輸送,香味及可溶性物質輸送到葉片,水分由葉片蒸發,搖青後葉子恢復舒張狀態,稱為「還青」。還青後靜置晾青,水分繼續蒸發,又呈萎凋狀態,經過5~7次搖青、晾青交替進行,葉片呈綠葉紅邊,狀如湯匙狀,外觀硬挺,手感軟,散發出濃郁桂花香,即為作青的適度。
搖青先輕後重,以免梗葉折斷造成死青。
晾青時間先短後長,攤青先薄後厚。
作青室溫25℃左右為宜,相對濕度80﹪左右。
殺青:
是利用高溫處理新鮮的茶葉,使之變軟,保持綠色,並失去一部份水分,便於揉捻。
溫度:280~300℃。
目的:利用高溫殺死青葉中的催化黴,使沒失去活性,保持葉片綠色,借熱化學反應,消除葉中青臭、苦、澀味,轉化為具有花香醇味的殺青葉。
揉捻:
茶葉含水量60﹪為宜,適於整形;提高葉溫,揉捻可塑性增強。
悶堆:
將鍋炒的茶葉,堆積蓋布悶黃。
發酵:
決定茶葉色、香、味品質的關鍵。
發酵由揉捻開始,因揉捻的壓力作用,葉細胞受損,多酚類黴促氧化受損,聚合加速進行,而開始發酵。
發酵溫度初期32℃~40℃。後期15℃~18℃。
發酵初期氧化速度大,要充分供氧,室內宜通風良好。
乾燥:
第一階段:蒸發水分,制止促黴作用,失水快,含水量60﹪左右降至47﹪左右,利於除去異雜氣味,提高溫度,增加通風量。
第二階段:整形(揉捻),含水量降至18﹪左右。
第三階段:足乾,含水量5﹪左右。
乾燥溫度80℃~130℃左右。
各類茶的製造過程
綠茶:鮮葉>殺青>揉捻>乾燥>綠茶
殺青方式:1.加熱殺青
2.蒸氣殺青
乾燥方式:
1.炒乾(炒青):長炒青──長條形的炒青綠茶
扁炒青──外形扁平光滑
圓炒青──外形呈圓形顆粒狀
特種炒青(細嫩炒青)
2.烘乾(烘青):普通烘青──通常用來薰製花茶
細嫩烘青
3.曬乾(曬青):加工成緊壓茶
紅茶:鮮葉>萎凋>揉捻>發酵>乾燥>紅茶
發酵:
發酵是製造紅茶的關鍵,又稱『渥紅』,因葉片中含有生物催化劑『多酚氧化黴』,這種黴在高溫下會失去活性,所以紅茶不經過殺青,所以黴保持了高度的活性。另外茶葉中含有一類叫做『茶多酚』的無色物質,茶多酚在多酚氧化黴的催化下,很容易氧化,變成紅色的化合物,這種化合物一部份溶於水,變成紅色的湯,一部份不溶於水,累積在葉片中變成紅色,紅茶的紅湯紅葉即如此形成的。
分類:1.小種紅茶:紅湯紅葉,有松煙香,為似桂圓湯。
燻焙:茶葉薄攤於竹篩中,地上堆松材,以明火燃燒,使茶葉吸收大量松煙香味。
2.功夫紅茶:發酵至葉色變銅紅才能烘乾,掌握火溫烘至甜香濃郁才是優質產品。(1875年後才有此製法)
3.紅碎茶:揉捻時用機器將葉片切碎,成顆粒形碎片。
紅茶製法於綠茶之後,約1650年前後才有。
青茶(烏龍茶):
鮮葉>曬青>搖青>涼青>殺青>初揉>初烘>包揉>復烘>乾燥>青茶(烏龍茶)
屬半發酵茶,介於紅茶與綠茶之間的茶類。1855年前後才有此種製法。
白茶:鮮葉>曬乾(或用文火烘乾)>白茶
採摘細嫩茶葉,葉背多白茸毛的茶葉,加工時不炒不揉,使白茸毛在茶外表完整的保存下來。
1.銀針:又稱白毫銀針。
2.白牡丹:採摘一芽二葉,萎凋後直接烘乾,葉背呈白色,葉面銀色,形似牡丹而得名。
3.貢眉:採摘一芽二三葉。
4.壽眉:製造時先經抽針,抽摘出之茶芽做銀針,其他葉片製貢眉,製造時使葉緣微捲曲,完整的保留葉背的白茸毛,葉片似老壽星的眉毛而得名。
白茶性涼,具退熱降火之功
黃茶:鮮葉>殺青>揉捻>悶堆>乾燥>黃茶
黑茶:鮮葉>殺青>初揉>渥堆>復揉>乾燥>黑茶
黑茶由於原料粗老,加之製造過程中一段堆積發酵時間較長,因而葉色多呈暗褐色,故稱黑茶。
以上各種茶,因品質特徵各有不同,加工方法也千變萬化,一般有初加工與精加工之分;初加工的產品一般稱為毛茶(或初製茶),將毛茶加工成為精製茶或成品茶。
將各種毛茶或精製茶,用香花燻製後得到的產品稱為花茶。
毛茶經蒸汽處理,在模中壓成各種形狀,稱為緊壓茶。
花茶:
將毛茶與花一層層的堆放,經過幾個小時,待茶葉吸收了花香之後,將茶葉與花分開,分別烘乾之後,再將花朵加到茶葉中即是花茶。以茉莉花為例:50公斤茶葉,大約配15~40公斤的茉莉花。
茶譜中記載,茉莉、玫瑰、薔薇、蕙蘭、蓮、桔、梔子、木香、梅花皆可作茶。
各種茶類的特色
綠茶:茶乾色綠,清湯綠葉,具清香或熟栗香、甜花香,滋味鮮醇。
紅茶:紅湯紅葉,色澤烏黑油潤,沖泡後具有甜花香或蜜糖香。
青茶:
烏龍茶:外型條索粗壯,色澤青灰有光,茶湯金黃,香氣馥郁芬芳,花香明顯,葉底綠葉紅鑲邊。
鐵觀音:外型條索圓結,呈螺旋狀,顆粒重實,色澤砂綠,茶湯金黃,花香明顯,滋味入口微苦後轉甘,耐沖泡。
白茶:毫色銀白,芽頭肥壯,湯色黃亮,滋味鮮醇,葉底嫩勻。
黃茶:黃湯黃葉,多數芽葉細嫩,顯毫。
黑茶:色澤黑褐,湯色橙黃至暗褐色,有松煙香。
茶葉色澤的由來
茶葉中的物質包括:葉綠素、葉黃素、胡蘿蔔素、花香素、花黃素、兒茶素、維生素C、氨基酸、糖、果膠、蛋白質等。
兒茶素無色,在茶葉製造過程中,與氧發生作用(氧化作用),顏色才逐漸加深,兒茶素氧化得越徹底,顏色越深。
顏色的變化:無色>黃>黃紅>紅>紅褐>黑褐
維生素C也會氧化褐變。
氨基酸和糖也會相互作用,產生黃褐色物質。
果膠、蛋白質受熱乾燥後,凝固於葉面,使顏色加深。
綠茶:綠茶的綠色主要是葉綠素的顏色。
葉綠素分為:1.葉綠素A:深綠色。
2.葉綠素B:黃綠色。
茶葉越嫩,葉綠素A的含量越少,所以嫩葉多呈黃綠色,所以特級龍井的乾茶為『炒米黃』色,就是這道理;茶樹葉片長大後,葉綠素A的比例大增,葉色呈濃綠色。
紅茶:
茶乾色澤並非鮮紅色,多數為烏黑或黑褐色,所以紅茶英文名或俄文名稱為Black Tea。由於紅茶經過發酵,葉綠素被大量破壞,大部份變為黑褐色物質,另外茶葉中一種叫茶多酚的物質,氧化後也會產生褐色的物質,茶葉中糖、果膠、蛋白質等有機物,附於葉表,乾燥後使呈現黑褐色或烏黑色。
黃茶:製造過程經過渥黃的過程,葉綠素破壞後產生黃褐色物質,一部份茶多酚氧化變黃。
白茶:
色澤是茶葉背茸毛的色澤,製造時茸毛中的茶多酚未經氧化,仍保持無色狀態,因此顯白毫,如製造時茶多酚大量氧化,變成黃橙色,就會變金黃色(如君山銀針、黃山毛峰)。
關於茶湯的顏色
綠茶:
黃綠湯色的物質,絕大部份是茶多酚及其氧化物;組成茶多酚的有花黃素與花青素,大多能溶於熱水的有色物質;花青素的種類很多,有黃色、有綠色,是綠色茶湯的重要部份;花青素的顏色或黃或紫,因此含花青素的綠茶湯色較暗;上有兒茶素(無色),在加工過程中,會發生部份氧化,變成極易溶於熱水的黃色物質,綠茶湯色的主要物質,加工過程中茶溫度不夠高,會使兒茶素進一步氧化,由黃變紅褐色。
一杯茶若放久了,顏色會加深;茶葉保存不良,沖泡出來的也會侍深色,是因茶多酚氧化所引起的。
紅茶:
因紅茶不經過高溫殺青處理,茶多酚變化劇烈,尤其經過發酵以後(渥紅),茶多酚大量氧化,顏色加深,變成紅黃色、紅褐色物質;主要有茶黃素、茶紅素、茶褐素,統稱為『紅茶色素』,所以優質紅茶茶黃素與茶紅素含量較多。
茶葉香氣的由來
剛採下來的茶葉並無芳香,只有青草氣,在加工過程中,青草氣味不斷的揮發,大部份都散失了,而具有芳香的物質,由於一般沸點較高,所以被保留下來,因此製成成品茶葉就具有香味了。
加工時火溫高>具甜香、焦糖香。
加工時火溫低>青草氣揮發不充分,青味。
茶葉滋味的由來
鮮味:主要成分為氨基酸,鮮中帶甜,細嫩的茶葉中含量高。
澀味:主要成分為多酚類物質。
甜味:主要成分為可溶性糖,及部份氨基酸。
苦味:主要成分為咖啡鹼、花青素、茶葉皂素。
高山有利於茶樹合成更多的氨基酸,所以高山茶滋味鮮美甘甜。
關於茶葉的沖泡
沸水泡茶,首先浸提出來的是咖啡鹼、氨基酸、維生素等。到三分鐘時含量高,引之鮮爽甘醇。爾後隨時間延續,茶多酚(俗稱茶單寧)等浸出物增加,到五分鐘含量高,鮮爽度減低,苦澀味提高。
白茶:
沖泡一般四到五分鐘,待漂浮的茶葉開始徐徐下沈,一般先欣賞茶葉,待十分鐘後才能品飲,否則失去藝術享受,飲起來也淡而無味。只能在沖泡一次。
青茶、烏龍茶、鐵觀音、普洱茶等,因茶葉是成熟時採摘,鮮葉原料不細嫩,宜用100℃開水沖泡,才能將茶葉汁水浸出。
紅茶、綠茶,也用剛燒沸的水沖泡。
細嫩的茶,如龍井、碧螺春等,不宜用沸水沖泡,否則茶葉泡熟了,維生素C等對人體有益的營養成分被破壞,茶葉清香與鮮爽度會降低,宜用80℃左右之水沖泡。
茶葉的營養及藥用
維生素C:防止壞血病,增強抵抗力,輔助抗癌之功效;100克茶葉含100~500毫克維生素C。
茶葉中含維生素A、D、E、K、B1、 B2、B6、H、C、P。
咖啡鹼:
興奮中樞神經,增進思維,振奮精神,還有利尿、解酒、提高胃液分泌,增進食慾。(含量2~3﹪)
茶多酚:
含量10~20﹪,綠茶比紅茶高。增強毛細血管作用,防止維生素C氧化,解毒,防止動脈硬化,抗菌殺菌。
--原文: http://living-stone.idv.tw/tea/8-manufacture.htm
-----------------------------------------------------------------
認同本文請按一下讚啦...(按讚時可留言)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