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愛生活手札
休閒環保田園樂🍇愛心靈健康養生
樂活(LOHAS)意義是一種健康、永續的生活方式
強調身心靈的平衡、對環境的關懷,以及對社會的貢獻。

2018/08/25

10種詭異到不應該存在的植物與蕈類 [美圖]

77👀 關注 20/03_



要紓解壓力、調劑心靈的一個辦法就是接觸大自然,讓自己徜徉在鳥語花香、萬紫千紅的美景裡來忘卻一切煩惱。
但當下面幾種詭異的植物出現在你眼前時,也許會造成反效果。


#10. 出血齒菌(Bleeding Tooth Fungus)


我找不到這詭異的植物的中文名稱,如果直接照字面上翻,就會變成「出血齒菌」。
它看起來有點像是滲出血液的口香糖。
英文裡的別名包括“草莓與奶油(strawberries and cream)”、“紅汁牙(red-juice tooth)”和“惡魔的牙齒﹝devil’s tooth)”,很顯然替這植物命名的老兄相當堅持它長得像牙齒。


這植物被標示為「不可食用」 ,但我想基本上除了那位把它命名為“草莓與奶油”的人以外,應該不會有人想吃它吧!?




#9. 中國黑蝙蝠(Chinese Black Batflowers)


這植物的名稱有道理多了,至少我們看的出來名稱從何而來。
不過這詭異的顏色與花型,恐怕拿花博裡的黑色鬱金香來比較都相形遜色。
黑蝙蝠在台灣南部也有,不過原產於印度、馬來西亞的叢林。
由於不討喜的外型,在馬來西亞被視為「不吉祥」的花卉,不知道各位馬來西亞的讀者有常常見到這種花嗎?


它們晃來晃去的果實看起來就像是倒掛著的蝙蝠一樣。如下圖:


它時常被養作“觀賞用”的花卉,真是相當難以理解,只能說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啊!


#8. 娃娃的眼睛(Doll’s Eye)


正面一點的想法是,它看起來像是某個外星世界裡你會看到的怪植物;負面一點的想法是,它看起來就像一堆神經肌肉被纏在一起的眼球,還是由某個連環殺人犯用死在自己手下的屍體製作而成。


它還有另個同樣讓人毛骨悚然的名字叫做“白色貝恩伯里(White Baneberry)”。如果你真的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很想吃它的話,請小心它是有劇毒的!


#7. 海葵蘑菇(Sea Anemone Mushroom / Octopus Stinkhorn)


有很多蘑菇看起來很古椎,加在Pizza上的那些更是萬分美味,但也有不少長得是很嚇人的。這個植物同樣找不到正式的中文譯名,不過也不難看出為何在英文裡被叫做“海葵蘑菇(Sea Anemone Mushroom)”,它張牙舞爪的外觀看了就給人不祥的感覺。而它的俗名也很貼切,叫做“章魚臭角(Octopus Stinkhorn)”,不只因為它的外型,也包括它所散發出比屎還臭的氣味。



它小時候長得很正常,就像傳統蘑菇一樣,但等到它成熟後,那些紅色的爪子就會從裡面掙脫而出,並開始散發難聞的氣味引來蒼蠅等蟲類來幫忙傳遞胞子。



#6. 南非鈎麻/魔鬼爪(Devil’s Claw)


它看起來有點像是小時候,我們校外教學時總會摘來玩的某種會黏在衣服上像魔鬼氈一樣的植物,只是它看起來沒有那麼小、那麼容易讓人忽略,事實上,它看起來更像某種可怕的蜘蛛。它來自亞利桑那,時常被當地的印地安人拿來編籃子,我想敵人入侵時,把它丟在地上請它們假裝成地雷應該也會有不錯的嚇阻效果……


它長得有些嚇人的種子有著長長的鉤子,為的是可以勾住經過的動物的腳,好讓他們幫忙散播種子。等動物把它的外殼踩碎時,裡面的種子就可以出來落地生根了。



#5. 刺蝟番茄(Porcupine Tomato)


「刺刺的 ~」
是的,除了它帶刺又有毒以外,光是外觀就叫人敬畏三分。刺蝟番茄同時也是一種潛在入侵物種,因為它很難被消滅,即使是乾旱也很難打敗它。


此外,它的搶領土的速度也很驚人,在短時間內就能在8英尺寬的空間裡長到8英尺高。所以當你早上要出門時,多留意腳邊的植物,誰也不曉得在你睡覺時,有沒有這種又毒又刺的植物在你家周遭蔓延。(抖)



#4. 膠鏽菌癭(Cedar-Apple Rust Fungus)


有什麼東西長得像爬滿蛆的腐爛的水果?如果你的答案是膠鏽菌癭的話,那就代表……你剛才有讀標題 XD


這東西是一種真菌,可以感染中大西洋地區大多數的物種的葉子和水果。它會製造出1/4吋到2吋的球狀針菌,並且在天氣潮濕時會膨脹成孢子角。



#3. 佛手(Buddha’s Hand)


其實經過前面的洗禮,似乎就不覺得佛手有多詭異。而且,有哪種佛的手是長這樣啊?看起來比較像神鬼奇航裡的那隻章魚哥吧!


佛手有著強烈的香味,在中國和日本都是常見的柑橘類水果。佛手可以製成中藥,因為形狀奇特,也可以當作觀賞植物。近年來,則被大量製作成涼果食用及販售。

#2. 何首烏(Chinese Fleeceflower)

在台灣或亞洲其他地區的各位應該都多少聽過這種可以製成中藥的草本植物吧!經服用後可以黑鬚髮,悅顏色,久服長筋骨,益精髓……等等!原來何首烏本人長這樣!


當然,並不是每「尊」都是這樣人模人樣,但在古書的紀載當中,確實以「狀如人形」來形容它。




真是讓人不知道該怎麼接話,如果我是負責料理何首烏的廚師,應該會害羞得下不了手吧!不過把它拿來做為鬼片的題材,嚇人的效果應該也會不差。

接下來,第一名是……


女性朋友看到此處就夠了,不必繼續看下去!

被嚇到或笑得不能停歇不要怪我!




停!我已經警告過妳!


還不聽話?


#1. 所有長得像...的植物

















相關系列文章:


🔔按讚或分享





本文分類: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網路上留言需要注意禮儀和法律規範,避免不當言論造成他人困擾,尊重他人,不散布隱私、不人身攻擊或觸犯公然侮辱、誹謗等罪名。

橫幅和按鈕

正在載入所有標籤...
回到頂端圖片

相關文章

新1-隨機推薦文章

2.最新文章

新-3.熱門精選文章-動態與自選

// 版本:v1.0 // 版本說明 // 1. 修正了 Blogger XML 解析錯誤 (&& 符號問題)。 // 2. 新增了防閃爍功能。 // 3. 頁面在轉換成文章列表前會先隱藏原始內容,避免畫面跳動。 // -- // 引入 Tailwind CSS 以提供簡潔的響應式設計 const tailwind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tailwindScript.src = "https://cdn.tailwindcss.com"; document.head.appendChild(tailwindScript); // 等待網頁內容載入完成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DOMContentLoaded', () => { // 選擇所有部落格文章項目 const posts = document.querySelectorAll('.post-outer'); // 尋找文章容器 let container = document.querySelector('.blog-posts'); if (!container && posts.length > 0) { container = posts[0].parentNode; } // 創建一個新的 div 來存放文章列表 const listContainer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listContainer.className = 'space-y-6'; // 檢查是否找到文章 if (posts.length > 0) { // 在替換內容前,先隱藏原始文章,解決畫面閃爍問題 if (container) { container.style.visibility = 'hidden'; container.style.opacity = '0'; container.style.transition = 'visibility 0s, opacity 0.5s linear'; } // 遍歷所有文章 posts.forEach(post => { // 獲取文章標題和連結 const titleElement = post.querySelector('.post-header a'); const link = titleElement ? titleElement.href : '#'; const title = titleElement ? titleElement.innerText : '無標題'; // 獲取文章內文,並擷取前 150 個字元作為摘要 const bodyElement = post.querySelector('.post-body'); const fullText = bodyElement ? bodyElement.innerText : ''; const snippet = fullText.substring(0, 150) + (fullText.length > 150 ? '...' : ''); // 創建一個新的列表項目 const listItem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listItem.className = 'bg-white rounded-lg shadow-md p-6'; // 使用更安全的 UTF-8 字元 '→' 替代 '→' listItem.innerHTML = `

${title}

${snippet}

閱讀更多 → `; // 將列表項目添加到新的容器中 listContainer.appendChild(listItem); }); // 清空原始文章內容,並用新的列表取代 if (container) { container.innerHTML = ''; container.appendChild(listContainer); // 替換完成後,再顯示出來 container.style.visibility = 'visible'; container.style.opacity = '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