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保留地的認識 | 🍄樂愛生活手札
願 疫情遠離世界每一個人
你我心中有愛 生活就更心安

2010/07/29

原住民保留地的認識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

原住民保留地的淵源很久,它是政府為了保障原住民的權益,安定原住民的生活,發展原住民的經濟,特別劃了二十四萬多公頃的國有土地,提供原住民使用。它的演變大致分下列四個時期來說明:

(一)清朝雍正時期:實行「番大租」制度,准許漢人租用原住民的土地,它分為大租五百甲、中租四百甲、小租三百甲,這是原住民保留地的起源。

(二)清朝嘉慶時期:改制設立「番社」,「番社」周圍二公里種樹作為籬笆,提供給原住民耕作、狩獵,嚴禁漢人越界侵墾,這類的土地是原住民保留地的雛型。

(三)日人據台時期:日本人把台灣的土地區分為「要存置林野」、「準要存置林野」及「不要存置林野」,其中「準要存置林野」,又稱為「番人所要地」,它的面積約二十五萬公頃,是專門供給原住民耕作使用,這類的土地是原住民保留地的基礎。

(四)台灣光復以後:早期沿習日本人舊有的土地制度和管理的範圍;民國三十六年將這些土地定名為「山地保留地」,民國三十七年台灣省政府訂定了「台灣省各縣山地保留地管理辦法」作為管理的法規依據,民國四十九年將前述辦法修正為「台灣省山地保留地管理辦法」(上述辦法又於民國五十五年及六十三年兩次修正),民國七十九年的時候,把「山地保留地」之名稱修改為「山胞保留地」,並由行政院訂定「山胞保留地開發管理辦法」,民國八十三年為了配合憲法的修改,又把「山胞保留地」名稱修改為「原住民保留地」,前述辦法名稱也同時修正為「原住民保留地開發管理辦法」。

(五)台灣光復以後:民國48年起開始實施山地保留地總登記前的第一次測量,繪製地籍原圖並填造原始使用人清冊,至民國56年起辦理山地保留地的「總登記」,登記為「中華民國」。爾後依照「原住民保留地開發管理辦法」第八條、第九條、第十二條和第十四條的規定,原住民所使用的土地可以取得耕作權、地上權、所有權、租賃權及無償使用權,其中所有權、租賃權及無償使用權的取得方式,依上開管理辦法的規定,分別說明如下:

農地設定耕作權滿五年取得土地所有權。

建地設定地上權滿五年取得土地所有權。

林地設定地上權滿五年取得土地所有權。

牧地、工商用地准予取得經營租賃權(九年換約一次)。

雜、池、溜地等土地准予取得無償使用權(十年換約一次)。

原住民保留地礦業、廠、觀光遊憩、工業資源之開發優先輔導原住民開發或新建。

****************


依據原住民保留地管理辦法第十八條之規定:


(原住民取得原住民保留地所有權後,除政府指定之特定用途外,其移轉之承受人以原住民為限。

前項政府指定之特定用途,指政府因興辦土地徵收條例規定之各款事業需要。)

由此規定可知非原住民是無法承受原保地(原住民保留地)的;但我們台灣人就是很聰明,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頭」就是現今非原住民實質使用原保地之「利器」,再利用「抵押權利的設定」保障本身之權益........;其實現今知識網路四通八達,原保地更是需要外來的資金共同開發利用,以創造更多的經濟產值,造福在地原住民,i-young本身亦希望政府有條件的開放原保地,別讓原保地成為原住民的夢魘.......。

***************


原住民保留地潛藏的鉅大價值




文/ 圖 Dahors ng Daaven



一塊廿公頃的馬武督社土地,可以被統一集團變成超過卅二億元的遊憩地,原住民保留地是未來老人安養與健康療養產業的金雞母



許 多原住民經常抱怨自己所擁有的保留地根本不值一文,想要貸款,金融機構根本不願意承貸,想要農耕開發,卻受到超限利用、保安林、水源區、保護區的重重限 制,動輒就要罰款並移送法院,所能種植的又都是根本入不敷出、乏人問津的賤價農產,不少原住民在長年的挫折下,不禁興起賤價賣給平地人,把錢拿走舉家搬到 都市謀生的念頭,以為如此一來,就可以像漢人一樣,在都市展開美好的新人生,但是,最後的結局往往是:不善理財與儲蓄的原住民,很快在投資錯誤、被人欺 騙、或是坐吃山空之後囊空如洗,想要回家已經沒有山林可以棲身,最好只好流浪在都市邊緣,過著沒有明天的絕望日子,台北市的花東新村、碧潭河濱的違章部 落,都是最明顯的前車之鑑。



其實,只要經過良好的規劃,正確的經營管理,原住民保留地可以變成富可敵國的鉅大財富,雖然這並不是一蹴可成的簡單工作,但是以下兩個例子,至少可以讓原住民弟兄們了解,山地保留地的潛在價值是如何的鉅大,而輕率地出售祖先遺留的土地,又將是何等的不智。



馬武督社的土地讓統一財團獲利卅二億元



  在新竹縣關西鎮錦山里的馬武督部落,有一座統一財團所擁有的「馬武督健康世界」,這塊土地原本是原住民保留地,光復後不知何故被農林公司接收,經過數度轉 賣,最後被統一財團買到,統一財團以它為根基,創立了「統合開發公司」,延攬前營建署副署長擔任總經理,對外出售健康俱樂部的會員證,最早每張會員證售價 四十萬元,至前年底共售出八千張,共獲得卅二億台幣的收入,一年半前會員證漲到六十萬元一張,更不知已經賣出了多少張,統一財團就靠著這一塊原住民保留地 所初步賺取的卅二億元,繼續在雲林縣草嶺、台中縣谷關各買了一塊地,做第二、第三家健康世界的投資,原住民弟兄們,看了統一財團能夠將一塊面積不到廿公頃 的保留地,創造出至少卅二億元、並生出另外兩塊地的實例,大家還能再說原住民保留地不值一文嗎?



當然,統一財團能夠買到原本是保留地,並進一步變更地目,蓋起美侖美奐的旅館,即使遭新竹縣政府以違建取締,象徵性地打掉一小部份,仍然可以繼續營運不停,這當然有他雄厚的政商背景,但是至少原住民保留地的潛在價值,的確是不容小看的。



原住民保留地的潛在鉅大價值,從台灣已經是高齡化國家、人人崇尚自然養生的風氣,更可以看出一班。在地球溫室效應之下,台灣幾乎從四月起一直到十月初,整 個平地水泥叢林都籠罩在溽暑之中,每逢星期假日,所有民眾紛紛傾巢而出,逃向青山綠水之間,企求獲得健康與紓解,此時原住民保留地的旅遊休閒價值就昭然若 揭了。



原住民保留地是未來台灣當紅休閒產業的焦點



觀 光局曾經針對台灣民眾的國民旅遊喜好做過調查,發覺最受民眾喜好的旅遊去處,就是森林遊樂區,尤其是有山有水的中海拔山地最受歡迎,像海拔一千公尺左右的 溪頭、蕙遜林場、八仙山、拉拉山都屬之,全國海拔接近一千公尺的平地聚落,只有阿里山鄉的奮起湖一地,當地幾乎全是旅館,終年擠滿了喜歡高冷、又不願意像 阿里山那樣冷的避暑民眾,可是像奮起湖、溪頭這種海拔高度,又擁有青山綠水的原住民部落,其實不知共有多少座,只要稍加規劃,每一座部落都會蛻變成溪頭與 奮起湖,每一位部落原住民也都可以搖身一變為旅館大亨!



在高齡化社會之後,養老與慢性病長期療養會變成一項蓬勃成長的新事業,中海拔山區因為氣溫、森林芬多精與空氣陰離子豐富,本來就是長期療養的聖地,尤其台 灣原住民幾乎有四分之一以上的部落都擁有溫泉資源,更是發展老人退休安養與慢性病療養的絕佳據點,就這個事實來看,作者甚至敢大膽宣稱,絕大多數台灣原住 民弟兄們,都是抱著金飯碗抱怨沒錢用的傻子!



保留地的宜人氣候與溫泉是最燙手的資源



經營之神王永慶,也是和統一財團一樣,都已經早一步看到原住民保留地價值無限的前瞻者,王永慶深知台灣的製造業已經沒有太多前途,他當年賤價所買的工業區 土地只能閒置不用,可是如果可以拿來蓋老人退休村,那將會產生多大的利潤啊!我們以一塊三百坪的土地,建蔽率六十%,蓋一棟廿層樓、每間十五坪的銀髮族退 休安養小套房的話,至少可以蓋個一千間,王永慶以只租不賣的方式,想入駐養老者每人保證金兩百萬(死後無息歸還),每個月包括吃住三萬元,我們不要計算吃 住三萬元的利潤是多少%,只要算一千位客人所繳的十億元保證金,王先生拿來做其他的投資,又可以創造出多少企業子王國。



但是,王永慶想成功跨足這樣的退休產業,卻需要克服兩個條件,第一個就是土地的合法使用問題,工業用地、農業用地、原住民保留地統統不可蓋房子做其他行 業,可是這一點王永慶已經克服了,他擁有長庚醫學院,藉著這個醫院的名義,他可以用醫院、病房等特種建築的名義,合法在各種土地上蓋老人安養院(這也是醫 院病房的一種吧),所剩下的唯一問題,就是到那裡找一處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同時最好還擁有溫泉的土地,如果找到的話,憑經營之神的令譽,鐵定在還沒開張 之前,就已經售罄而獲利了結。



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原住民保留地,在台灣只有原住民保留地符合這些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又擁有溫泉的多方條件,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們因為無法買賣,根本不值一文,只要透過管道就可廉價取得,真是一本萬利。



王永慶先生是一個社會形象很好的企業家,他的企業每年替國家賺取龐大的外匯,又雇用非常多的勞工,對於台灣的貢獻是不容置疑的,而且他還免費讓原住民少女 讀長庚護校、讓原住民少年讀明治工專,對於原住民的照顧與扶持更是昭昭可見,可是,作者卻要從「陰謀論」的觀點,來審視王永慶先生在原住民心中所擁有的良 好形象和影響力,如果有一天,他利用他的原住民學生–這些護士與工程師都將是未來原住民部落的菁英與意見領袖,來遊說族人把土地賣給他,好讓他經營老人退 休村事業的話,事實上,那將沒有人會拒絕王永慶的!而王永慶將從製造業的經營之神,變成老人退休產業的鉅子。



原住民出售保留地無異自掘墳墓



台 灣原住民保留地的商業價值如何,從上面統一企業和王永慶的老人退休產業構想來看,事實上並不難統計,這些土地只要經過懂得規劃運用的人處理過,也就是土地 販子口中的術語「把生地炒熟」,價值立刻會飛漲數百倍到數千倍。原住民弟兄們,你們還要輕率地賤賣祖先所傳下來的土地,幾年後把錢花光,然後在自己的故鄉 成為一無所有的可憐蟲嗎?

*********************


原住民保留地問題,自由市場才能提升原住民的競爭力,土地給了原住民所有就應該完全擁有,而不是假保護之名行共產之實(國家所有)。


 給了土地卻不能自由買賣也不能貸款,又只能造林,造林貸款一公頃十萬元,整地的費用都不夠,叫你餓二十年。在來接收你們的土地,再周而復始。原住民你們真好騙!

 限制原住民的自由買賣只不過讓問題更嚴重,就像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錢)。開放買賣、銀行團就會貸款給原住民(市價)而不是一文不值,有了錢原住民才能發揮你們自己的實力,成功與否得自己承擔!這樣才公平吧!



社會經濟資源的相對弱勢和不平等,是原住民強烈相對剝削與無力感的根源,經濟的匱乏和生活的困頓,其傷害不亞於政治權力問題,其解決的困難更甚於政治與政策的改革。經濟問題不只是體制與資源秉賦的良窳,更是從日常生活溫飽、傳統的消費與生產觀念、資本與技術的不足、經濟和就業結構轉型,乃至財團介入、利益集團的衝突等[4],在在對原住民族的生存發展造成形格勢禁的限制和壓力。



  「貧窮」是原住民長期的夢魘,原住民的平均所得大約只有台灣國民平均所得的33%至40%之間[5],且負債情況相當普遍。原住民貧窮問題的原因,除了外在的全球性經貿變遷,以及整個社會經濟的資本主義化,和市場經濟的普遍化外,還有一些與原住民社會文化攸關的因素:(1)文化資本的落差,不論在國民教育或高等教育,原住民的教育成就日見短絀,使文化再生產與就業機會受限,(2)就業結構的限制,原住民的農業人口,以及初級產業人口比重較高,為糊口而轉業、兼業者,多集中於非技術性,以及高危險、低福利、低保障的工作,如捆工、船員、一般工人、服務生、司機等,難以適應就業結構之提升,更直接承受引進外勞的衝擊,(3)土地權利的流失與受限,山地保留地的數量不足,又有約40%位於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其土地使用、開發受限,較高生產價值之土地,則多典押、轉讓外人,以致原住民喪失其生產和生活的基地和空間。


*********************


對非原住民使用原住民保留地問題的意見

2001-1-09 00:00 作者:巴燕達魯



文■巴燕達魯(立法委員)一、基本認知:

1、原住民族傳統生活區域絕大多數並未劃設入原住民保留地。



2、原住民族無論是集體或個人,多數並未依先占原則取得歷代政府所定義之土地權,而主張或行使傳統土地管理等權利被剝奪。



3、原住民族地區多為山地,應依山坡地保育利用原則進行地用管理。



4、原住民保留地制度在上述情況下,提供保護原住民所剩有限土地權益及山坡地保育之屏障,成為維護原住民族社會文化及國土保安、生態永續之最後防線,不幸,過去政府執行不力;相關措施不但未能維護制度原來立意,反而鼓勵非法上山開發、釀成錯誤。



5、非原住民公、私團體或個人進入原住民保留地開發、利用土地,並未充分了解自身的強勢背景所帶來的競爭優勢,並在強勢民族政策下,進一步影響原住民族經濟、社會與文化,甚而導致原住民族逐漸瓦解,同時,山坡地保育利用原則在質與量上皆失控。



6、由於非原住民土地利用的文化及現代資本主義的作用,無論是國有林地或原住民保留地的開發、利用,脫離生態及永續發展的原則。



7、劣質政治環境下,為選舉金錢動員,政治人物利益交換加深強勢民族的影響力及土地資源的掌握,原住民族經濟社會文化加速瓦解。



8、原住民保留地利用的經濟活動,相當依賴非原住民的市場運作。



9、非原住民進入原住民保留地發展,有歷史因素或經濟等誘因,不能一概而論;前者多能取得「合法承租」資格,後者多為「非法轉讓」,其間至少有一般農戶及財團,一般謀生及事業投資之區別。



10、非原住民使用原住民保留地,在現行管理制度及前述情況下,多屬違法、非法,且不足以認定其是否合乎公平正義的原則。二、現階段處理原則:



為謀求台灣的永續發展,同時需建立真實地民族平等的夥伴關係,過去數十年的歷史錯誤應逐步補救,且應以恢復各族傳統領域土地/自治權為長期目標:在根本問題及民族自治未能完全實施之前,必須快速地對現行保留地政策的缺失作具體有效的回應,解決台灣山林水土保育及原住民族迫切的生存危機,兼顧非原住民公正合理的權益。建議法制化保留地措施,擴大適用範圍、質、量,不宜廢除。1、建立增劃編原住民族傳統生活區域入原住民保留地制度,未劃編前,應將相關單位如林務局、退輔會、國家公園等之土地及自然資源交所在地原住民族進行以保育為主導之經營管理,避免非原住民上山進行保留地高密度開發。



2、需配合建立族群共有的機制,應宣導使原漢人民皆知曉民族「集體」的,與「個人」的土地權益為不同層次問題。



3、為具體地處理非原住民使用保留地,需建立族群協商的機制,平等、公開,受到司法及公眾監督,不受地方政治影響。



4、尊重原住民族的習慣法,特別對於非本族群人使用土地的處理,部落族群的發展優先於原住民個人的自我意願。



5、若未能取得原住民充分知情的共識,不能進行以合法租用為目的之清查。



6、非原住民使用原住民保留地,經歷次清查合法租用者,若未遭舉發有涉及非法行為,其租用權益受到保障,然仍得檢討其「合理性」,依公正之補償收回,以維護保留地制度立意。



7、非原住民使用原住民公有保留地,如何才能合法租用,原住民各族或有不同,需經各族內部充分討論後制定原則。



8、原住民私有保留地不得轉讓、出租非原住民使用,然而可由政府依合理價格買回其權利,以利資金周轉,防止私下違法買賣。



9、管理規則確立後,應宣導使原漢人民皆知曉其立意。



10、建立原住民族傳統生活區域外公有非保留地,優先分配放租放領給經調查不宜再使用保留地之非原住民使用制度,鼓勵、輔導該類非原住民離開保留地,以合法方式謀生。三、原住民族保留地管理條例立法規定建議:



1、保留地不宜開放非原住民買賣及設定權利。



2、非原住民使用保留地,以公有保留地之租用為唯一合法方式。



3、非原住民租用保留地,其租約所載權利獲充分保障。



4、設置各族「保留地管理委員會」及「保留地協調會」。前者為制定各族保留地非原住民使用管理規則;後者為協調爭議涉及制度者,為民族間平等、公開協商的機制,原漢各占一半。



5、現行保留地「土地審查委員會」制度宜作調整,儘量與民族共有及文化習慣搭配,特別注意委員任命及運作公開,避免形成弊端,不宜由地方行政首長直接任免;非原住民已有前述協調管道,不得擔任土地審查委員。



6、設置「原住民保留地基金」,處理保留地收益、收回、補償等運作事宜。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精選文章

最新文章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隨機推薦文章

焦點文章

老長壽需要的5個微條件,第一條就顛覆傳統觀念了!

W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