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人間好時節--慧開禪師 | 🍄樂愛生活手札
🍄樂愛生活手札
休閒環保田園樂🍇愛心靈健康養生

2009/05/05

心靈--人間好時節--慧開禪師

36👀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禪詩賞析】黃龍慧開〈春有百花秋有月〉——平常心是人間好時節

一首流傳千年的禪宗偈語,道盡了生活智慧的真諦,引領我們尋找內心的平靜與自在。

本文重點速覽

  • 禪詩背景
  • 四季之美
  • 平常心
  • 無門關
  • 生活智慧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這首琅琅上口的詩偈,想必許多佛弟子都耳熟能詳,甚至非佛弟子也常在生活中引用。它出自南宋黃龍慧開禪師的名著《無門關》第十九則,以極其簡練的文字,道出了禪宗「平常心是道」的深刻哲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首詩的意境,感受它所傳遞的自在與智慧。

一、黃龍慧開禪師與《無門關》的背景

無門慧開禪師,俗姓梁,杭州錢塘人,生於宋孝宗淳熙十年(西元 1183 年),卒於南宋理宗景定元年(西元 1260 年),世壽七十八歲。他最初禮天龍肱法師出家,後來遍訪名山道場,尋師訪道,卻始終無法契入禪機。直到他來到平江府(今江蘇省)萬壽寺,參禮黃龍派下的月林師觀禪師,月林禪師教他參「無」字話頭。

慧開禪師每天對著「無」字苦苦參究,六年寒暑,如同蚊子咬鐵牛,始終找不到契入的縫隙。這種「疑情」的煎熬,正是禪宗參話頭的關鍵過程。最終,他大徹大悟,並將自己參禪的經驗和對公案的體悟,彙編成《無門關》一書。《無門關》共收錄了四十八則禪宗公案,每一則都附有頌和評語,旨在引導學人透過參究公案而開悟,故有「大道無門,千差有路;透得此關,乾坤獨步」之說。

二、四季流轉與「平常心」的智慧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這首詩偈的前兩句,以極其優美而自然的筆觸,描繪了四季更迭的自然景象:春天百花盛開,秋天明月皎潔,夏天有徐徐涼風,冬天則有皚皚白雪。這些都是大自然最真實、最美好的呈現,不需刻意營造,它們就自然而然地存在著。這也暗示著,生活中的美好其實無處不在,端看我們如何去感受和體驗。

然而,詩偈的精髓在於後兩句:「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閒事」是什麼?它指的並非無所事事,而是那些讓我們心生煩惱、計較、分別、執著的人事物。這些「閒事」就像心頭的烏雲,遮蔽了我們看見四季美好的能力。一旦我們能放下這些不必要的掛礙,心無罣礙,那麼無論春夏秋冬,每一刻、每一天,都是人間最好的時節。

這正是禪宗「平常心是道」的體現。所謂平常心,就是一種不造作、無是非、無取捨、無斷常、無凡無聖的心境。它不是刻意追求的結果,而是放下執著後,自然顯現的清淨本性。正如馬祖道一禪師所言:「道不用修,但莫污染。……只如今行住坐臥,應機接物,盡是道。」當我們能夠以這樣的心境去生活,吃飯時專心吃飯,睡覺時安心睡覺,熱了就取涼,冷了就向火,一切順其自然,不強求,不抗拒,這就是最真實的修行,也是最自在的人生。

三、現代生活中的「平常心」實踐

在現代社會,資訊爆炸、生活步調快速,我們的心頭似乎總有許多「閒事」掛著:工作壓力、人際關係、財務焦慮、社群媒體的比較心態等等。這些無形或有形的掛礙,常常讓我們身心俱疲,即使身處美景之中,也難以真正感受到喜悅。

這首禪詩給予我們一個重要的提醒:真正的幸福與美好,並非來自於外在條件的完美,而是源於內心的清淨與自在。它鼓勵我們學習放下對功名富貴、利害得失的過度執著,減少不必要的計較與分別心。當我們的心境能夠豁達,凡事學習往好處想,便能感受到世間的一切都美好。正如聖嚴法師所說,心好,看人一切都好;事好,做起事來得心應手;境好,走在路上,躺在椅子上,一切都是那麼美好!

「饑來食,困則眠,熱取涼,寒向火。」這幾句簡單的行為描述,更是將「平常心」的實踐落實到最日常的生活細節中。它告訴我們,順應身體的需求,順應環境的變化,不強求,不造作,就是最自然的修行。當我們能夠活在當下,專注於每一個片刻,品味生活中的點滴,便能從中找到真正的寧靜與喜悅。

結語:心無罣礙,日日是好日

黃龍慧開禪師的〈春有百花秋有月〉,不僅是一首優美的詩,更是一份穿越千年的智慧贈禮。它提醒我們,真正的「好時節」並非遙不可及,它就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只要我們能夠放下那些不必要的「閒事」,以一顆平常心去面對生活的一切,那麼,每一天、每一個當下,都將是人間最好的時節。

願我們都能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那份屬於自己的「平常心」,感受四季的自然之美,享受每一個當下的寧靜與喜悅。正如禪師所開示的,心無罣礙,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

© 2025・樂愛生活手札・黃龍慧開〈春有百花秋有月〉賞析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饑來食,困則眠,熱取涼,寒向火。

平常心即是自自然然,一無造作,

了無是非取捨,只管行住坐臥,應機接物。   

這首詩出自黃龍慧開禪師的名著“無門關”的第十九則,琅琅上口,最為佛弟子所愛頌。   

黃龍慧開世稱為無門法師,傳記散見於續傳燈錄卷三十五(大正藏五一冊,七零八頁)、增集續傳燈錄卷二(卍續藏一四二冊,七七九頁)、五燈會元續略卷三(卍續藏一三八冊,九零六頁)、五燈嚴統卷二十二(卍續藏一三九冊,九六二頁)。   

無門慧開禪師,杭州錢塘人,俗姓梁,生於宋孝宗淳熙十年,卒於南宋理宗景定元年(西元一一八三至一二六零年),世壽七十八歲。禪師最初禮天龍肱法師為受業師,
披剃出家,後來遍歷天下名山道場,尋師訪道,但是一直無法契機,於是到平江府(江蘇省)萬壽寺參禮黃龍派下的月林師觀禪師,月林禪師教慧開參“無”字話頭。

慧開每天對著“無”字苦苦參究,但是就像蚊子咬鐵牛,如此六年寒暑,依然找不到契入的縫隙之處。
慧開於是勵志克責,在佛前自誓道:“我如果參不透這無字話頭,絕不寤寐休息,我要是懈怠睡眠,就爛卻全身,無一完好之處!”   從此更加精進勇猛,不敢須臾放逸。
有時疲憊至極,就在大殿廊廡之下經行,甚至以頭顱撞擊露柱,以示剋期取證的決心。有一天,慧開在法堂內經行,參“無”字話頭,寂寥中,從遙遙的齋堂那一頭,傳來一陣一陣綿綿密密,如排山倒海般的鼓擊,慧開胸中久遠以來的疑團,頓然消失,豁然省悟,高唱偈頌:   

青天白日一聲 雷大地群生眼豁開   

萬家森羅齊稽 首須彌勃跳舞三台   

一派天淡雲閑列長空,麗日高照大地春的氣象。第二天,慧開迫不急待的跑到方丈寮,想把自己開悟的心境呈現給師父,請師父印證。
月林看到慧開的偈子,不但沒有讚嘆,
卻高聲大喝道:“你在何處見到鬼又見到神了?”慧開見到師父大喝,也當仁不讓大喝一聲,
月林又做獅子吼,慧開面無懼色又大喝,師徒這時才相顧哈哈大笑,喝聲笑聲交織成一片天簌,迴盪於堂宇檐下。
禪,有時需要不懼不退的大勇才能承擔。   
慧開在月林禪師座下開悟之後,從此大機大用,所言所行,無不與禪的機要■合。
南宋寧宗嘉定十一年(一二一八年),慧開禪師振錫於安吉山報國寺,開始展開度眾弘法的家務工作。
之後,又往來居住於隆興府(江西省)天寧寺、黃龍寺、翠■寺,鎮江府(江蘇省)的焦山普濟寺,平江府開元寺,建康府保寧寺,名震一時,受到緇素四眾弟子的尊敬。   
南宋理宗淳佑六年(一二四六年)奉旨開創讓國仁王寺,並駐錫說法於仁王寺,其間完成流傳於禪林力作“無門關”,常奉召入選德殿,為理宗講說法要。
有一年,京城大旱,理宗請師登壇祈雨,慧開禪師持咒祝禱之後,默然返回寺中,理宗急忙遣派內侍前來詢問,祈雨的狀況如何?禪師淡然回答說:“寂然不動,感而後通。
”語音方畢,天空俄然烏雲密布,大雨傾盆注下,解除了已久的旱象。理宗因此頒賜禪師金■法衣,■封為佛眼禪師,以示褒揚。景定元年四月命工匠砌塔,八日塔龕砌成,禪師自撰龕語道:“地水火風,夢幻泡影,七十八年,一彈指頃。
”書偈畢,跏趺而逝。   慧開禪師因為苦參“無”字話頭而開悟,因此特別著重“無”字法門,他將歷代禪宗重要的公案斟選匯編,選擇其中的四十八期,纂集成為“無門關”一書,並自作序文道:“大道無門,千差有路;透得此關,乾坤獨步。
”並且把趙州禪師“狗子無佛性”的公案列為第一則,深得六祖慧能大師“無念、無相、無性”的思想要旨。在四十八則膾炙人口的有名公案之中,第十九則的這首詩偈: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   便是人間好時節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內文相關內容

新1-隨機推薦文章

隨機文章推薦

載入隨機文章失敗。請稍後再試。

2.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載入最新文章失敗。請檢查部落格設定或網路連線。

新-3.熱門文章-動態與靜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