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法]為什麼清明節是中國節日節氣,卻總是在西曆的 4 月 5 日或前後一天? | 🍄樂愛生活手札
願 疫情遠離世界每一個人
你我心中有愛 生活就更心安

2021/04/04

[曆法]為什麼清明節是中國節日節氣,卻總是在西曆的 4 月 5 日或前後一天?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清明節為什麼都是陽曆4月4號或者4月5號?
節氣的計算是根據太陽的黃經角度,也就是說每年的鬥指乙;太陽黃經為15°的時候便是清明節,所以清明節的時間都在每年的公曆4月4日—4月5日之間。

現行的“二十四節氣”來自於三百多年前訂立的“定氣法”(1645年起沿用至今),依據太陽在回歸黃道上的位置來確定,當太陽黃經達15°時,為清明交節點。
時至清明,在黃赤交角及其附近一帶地域已氣候清爽溫暖、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
《淮南子·天文訓》:“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文中的“清明風”,即清爽明淨之風。
《歲時百問》:“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何謂二十四節氣?
古代曆法家取冬至為1年的開始,將冬至到次1年冬至整個回歸年的時間平分為12等分,每個分點稱為中氣,再將2個中氣間長度等分,其分點稱為節氣,12個中氣加12個節氣,俗名統稱二十四節氣,
它們分別是
冬至、小寒、大寒、
立春、雨水、驚蟄、
春分、清明、穀雨、
立夏、小滿、芒種、
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處暑、白露、
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
由於中國各朝代領域大都在中原附近,亦即大抵位於黃河流域,節氣名稱因此也是依該地區氣候寒暑變化及耕耘播種之農時等命名。

從清初時憲曆(西元1645年)起,節氣的推算由前述1年平分24等分所得的平節氣,改為定節氣,所謂定節氣是由春分點開始,將太陽在黃道上視行每15度定1節氣,1周360度共有24個節氣,如此可反映出地球實際運行到的位置,當地球到了某1節氣時,因受陽光照射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氣候。
古人為了便於記憶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及順序,將每個節氣名稱各取1個字按著次序組成歌訣如下:「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the Beginning of Spring立春 國曆2月4日或2月5日
立春是開始之意、春表示萬物開始有生氣、象徵春天的開始。

Rain Water雨水 國曆2月18日或2月19日
立春後東風解凍雪水溶化、農民開始耕種、此時期盼有雨水之時。

the Waking of Insects驚蟄 國曆3月5日或3月6日
出現雷聲、萬物逐漸茂盛冬眠的昆蟲、被春雷震驚後紛紛爬出來。

the Spring Equinox春分 國曆3月20日或3月21日
『春分』陽光直射赤道上方、南北半球受光相等、因而畫夜平分。

Pure Brightness清明 國曆4月4日或4月5日
天氣逐漸和暖、花草樹木開始萌芽茂盛、大地呈現氣清景明現象。

Grain Rain穀雨 國曆4月20日或4月21日
農民佈穀後望雨稱是為『穀雨』此時水稻幼穗期、需穀雨來滋潤。

the Beginning of Summer立夏 國曆5月5日或5月6日
開始邁入夏季。早植稻已將進入抽穗期、豐沛雨水潺潺。

Grain Full小滿 國曆5月21日或5月22日
稻穀漸漸結實。麥苗已結穗、麥穗結實開始飽滿、時節稱為小滿。

Grain in Ear芒種 國曆6月5日或6月6日
稻穀成穗是為『芒種』芒作物開始成熟。

the Summer Solstice夏至 國曆6月21日或6月22日
此時北半球受光最多、畫長夜短、日影最短、陽氣最盛。

Slight Heat小暑 國曆7月7日或7月8日
天氣開始逐漸炎熱、暑是炎熱之意、象徵節氣中氣候之炎熱開始。

Great Heat大暑 國曆7月23日或7月24日
氣候酷熱達到最高峰、夏天的氣溫到這時已熱到極點故為大暑。

the Beginning of Autumn立秋 國曆8月7日或8月8日
秋季開始是為立秋。大暑過後夏去秋來、秋季開始涼爽舒適。

the Limit of Heat處暑 國曆8月23日-9月6日
處是住的意思 表示暑氣漸將消除、正當颱風頻繁季節帶來豪雨。

White Dew白露 國曆9月7日-9月22日
涼夜水氣凝結成露、一顆顆的水珠所以把這節氣稱作白露。

the Autumnal Equinox秋分 國曆9月23日或9月24日
秋季過了一半、南北半球受光相等畫夜平分、故謂中秋。

Cold Dew寒露 國曆10月8日或10月9日
夜寒水氣漸凝結成露天氣更涼、接觸到露水寒意沁心是為寒露。

Frost′s descent霜降 國曆10月23日或10月24日
此時因太陽偏向南半球、天氣寒冷、開始露結為霜稱霜降。

the Beginning of Winter立冬 國曆11月7日或11月8日
冬季開始秋去冬來、習俗以此時進補、歷經寒暑以進補來恢復元氣。

Slight Snow小雪 國曆11月22日或11月23日
寒冷逐漸下雪、空氣中的水氣開始結成雪、初下雪量不大稱小雪。

Great Snow大雪 國曆12月7日或12月8日
小雪過後天氣變得更冷,大雪紛飛,雪到此時轉大故名大雪。

the Winter Solstice冬至 國曆12月21日或12月22日
晝短夜最長,中午太陽位置最低。習俗在冬至吃湯圓象徵圓滿。

Slight Cold小寒 國曆1月5日或1月6日
冬至過後天氣更為寒冷,在冬至過後所出現的節氣叫小寒。

Great Cold大寒 國曆1月20日或1月21日
一年中最冷的時日、代表著一年即將要結束,就要過農曆新年。

---------------

撰文者:文/史丹福(轉載自香港立場新聞)
發文日期:2018-01-05


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清明節是中國節日,卻總是在西曆的 4 月 5 日或前後一天?為什麼 7 月與 8 月連續兩個月有 31 天,其他月份卻是長短月相隔?

曆法其實是一門計算週期的學問,是天文學的延伸,它可以說是人類其中一門最早的應用科學。
曆法由來已久,一般都相信它的出現最初是為了滿足農業的需要,幫助古人計算適當的播種與收割日子。
古人留意到氣候有一個循環,春夏秋冬,周而復始。
只要計算到這個循環,他們就可以掌握到與耕種相關的日期。

因為地球環繞太陽公轉,所以從地球上觀察,會發現太陽在不同的日子處於天空上不同的位置,這也是春夏秋冬氣候變化的原因。
當太陽完成了一個週期,又再回到原來的位置,共需要約 365.2422 日,學術上稱之為一個「回歸年」 (tropical year) 。

除了太陽之外,因為月球環繞地球公轉,所以月球也有它的週期循環。
從地球上觀察,由月圓到月缺再到月圓,共需要約 29.5306 日,學術上稱之為一個「朔望月」(lunar month)。

考慮太陽週期的曆法叫做「陽曆」,考慮月球週期的曆法叫做「陰曆」,兩者同時考慮的曆法叫做「陰陽曆」。

今天我們所用的西曆其實沿於古羅馬曆法,是一種考慮太陽週期的「陽曆」。最初的古羅馬曆法一年有十個月,  1 、 3 、5 、 8 月有31天,其他六個月都是 30 天,所以一年總共是 304 天,但一個太陽的週期明明共有約 365 日啊!於是那些「無名無份」,多出來的六十多天就成了年末休息日,讓大家可以避開寒假,在春天回暖後再從新開始工作。
年末有 60 多天的休息日子,在今天看來是多麼令人羨慕的事情啊!
值得留意的是,當年的 7 、 8 、9 、 10 月分別被稱為 September 、 October 、November 及 December。"Septi-" 、 "octo-" 、 "novem-"、"dec-" 在拉丁文中本來分別是 7 、 8 、 9 及 10 的意思,例如大家熟識的十進制系統就叫做 "decimal"。

之後羅馬的領袖努瑪 (Numa Pompilius) 覺得這樣的曆法不準確,全年不應該有六十多天「無名無份」的日子,它為每年的冬天加多了兩個月份,分別有 29 與 28 日。
當時開始實行的時候是把這兩個月視為一年最尾的兩個月,但到後來這兩個月演變成年頭,所以September 、 October 、 November 及 December 就順延了兩個月,成為了我們今天所熟悉的 9 、 10 、 11 、 12 月。
努瑪的曆法又把所有 30 日的日子改成 29 日,全年共 355 天。這樣做似乎就可以令曆法更貼近月球的週期了,因為一年 355 日即是平均一個月有 29.58 天,這樣就很貼近一個朔望月的 29.5306 天了。

但順得哥情失嫂意,全年 355 日做法貼近月球周期卻遠離了太陽周期,於是羅馬人大約每兩年就為加上一個閏月,由大祭司決定當年需不需要加閏月。如果有閏月的話,就把當年年尾的最後一個月 Februarius (現時的 February )減短至 23 或 24 日。
但由於曆法會影響很多政治上的問題,例如不同政府活動的日子,所以政府有時會為了政治需要隨意增刪閏月,令曆法混亂不堪。

這個亂局最後由大名鼎鼎的凱薩 (Gaius Julius Caesa) 撥亂反正,他把單數月定為 31 天,雙數月定為 30 天, Februarius 這個月份是羅馬行刑的日子,羅馬人覺得是不幸運的,所以只有 29 天,全年共 365 天。為了更貼近回歸年的 365.2422 日,凱薩設置每 3 個平年之後就設一個閏年的做法。
其中平年是指不是閏年的年份,閏年則是在 Februarius 中加多一天,令一年有 366 日。這樣一年平均就有 365.25 日,非常接近一個回歸年。這個新曆法被稱為儒略曆 (Julian Calender) 。
後來為了紀念凱薩這個偉大的改曆政策,元老院一致通過將凱薩出生的七月命名為 Julius (現時的 July )。

凱薩大帝的曆法原本非常準確,但在他被行刺後,曆法的執行卻出現了一個令人哭笑不得的誤會。
原本是「每 3 個平年之後就設一個閏年」,實際執行時卻被人錯誤地當成「每 3 年就設一個閏年」。
即原本是 4 年一閏,卻被當成3年一閏。凱薩的繼任人屋大維 (Gaius Octavius Thurinus) 發現並改正了這個問題。
屋大維有很多偉大的功積,他之後被元老院獲賜封為「奧古斯都」 (Augustus) ,而他獲賜封的月份就被改名為 Augustus (現時的 August)。
以凱薩命名的 Julius 是有 31 日的大月,以奧古斯都命名的 Augustus 當然不應只有30日,於是 Augustus 被加多了一日,而被犧牲的又是「不吉利」的 Februarius 。這就是現時七月、八月連續兩個月有 31 天,但二月卻只有 28 天的原因。

在奧古斯都大帝之後,羅馬人所用的曆法已經非常接近現時我們採用的西曆。
但儒略曆一年平均有 365.25 ,與回歸年的 365.2422 日仍有些微的差距,「小數怕長計」,假以時日,這個曆法還是會慢慢偏離了原本的太陽周期。到了 16 世紀時,真正的春分比日曆上的春分足足早了 10 天。
 1582 年,羅馬教會的教宗格里高利十三世 (Pope Gregory XIII) 採用了新曆法,規定所有能被 100 整除的年份,如果不能被 400 整除,就不是閏年。
所以 1700 年、 1800 年、 1900 年都不是閏年,但 1600 年、 2000 年就是閏年。
他同時宣布 1582 年 10月 4 日之後的下一天是 1582 年 10 月 15 日,變相刪除了 10 天,以一次過修正過去千多年累積出來的 10 天誤差。這個曆法被稱為「格里曆」,並一直沿用至今。





至於中國人使用的農曆,歷史悠久,差不多由春秋時期開始已經成形。
它很「貪心」地同時考慮了月球與太陽的周期,是陰陽曆的一種。
農曆的一年有 12 個月,大月 30 日,小月 29 日,平均每個月 29.5 日,非常接近一個朔望月。
因此基本上我們只需觀察月相就已經大致上可以知道農歷的日子,例如初一一定是月缺,十五就一定是月圓。

但另一方面,中國古人也觀察到太陽有一個約 365 日的週期。
太陽的週期影響氣候,所以對農業的影響遠遠大於月球的週期。
於是農曆曆法又包含了二十四個節氣,每一個分別相應於太陽在黃道上每運動 15 度的位置。

由於節氣是依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所訂立的,與遵從太陽週期的西方曆法自然是相對應的,所以清明節每年也在西曆 4 月 5 日或前後一天。

但為了同時遷就太陽與月亮的週期,農曆曆法就引入了相對複雜的置閏系統。
二十四節氣被分類為 12 個節氣和 12 個中氣,一一相間。
一般來說,一年有 12 個月,所以理論上每個月都有一個中氣。
但由於農曆一年比回歸年短了近十天,每積累約三十個月左右,就會出現一個沒有中氣的月份。
這個沒有中氣的月份被定為閏月。

用「無中氣置閏」的方法,農曆就會有一個「十九年七閏」的規律,即 19 年中有 7 個閏月。
我們試試計算一下: 19 年農曆共有 19 × 12 + 7 = 235 個朔望月,即 235 × 29.5306 = 6940 日, 19 個回歸年有 365.2422 × 19 = 6940 日,所以兩者就相當脗合了。

資料來源:
Rüpke J, Richardson DM (2011). The Roman calendar from Numa to Constantine time, history and the Fasti. Chichester, West Sussex (GB): Wiley-Blackwell.
香港天文台 (http://www.hko.gov.hk/)
Wikipedia (https://www.wikipedia.org/)
轉載自立場新聞:https://thestandnews.com/culture/曆法知多少/
原文刊於作者博客:http://drstanford.blogspot.hk/2018/01/blog-post.html
作者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史丹福狂想曲-183824495473168/


原文網站: 更多文章歡迎至原PO網站瀏覽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精選文章

最新文章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隨機推薦文章

焦點文章

老長壽需要的5個微條件,第一條就顛覆傳統觀念了!

W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