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愛生活手札
休閒環保田園樂🍇愛心靈健康養生
樂活(LOHAS)意義是一種健康、永續的生活方式
強調身心靈的平衡、對環境的關懷,以及對社會的貢獻。

2024/12/20

何時須叫救護車 你不可不知!! 要符合緊急救護、就近送醫原則

38👀 關注 20/03_



互動式救護車資訊站

【科普救護車】119免費嗎?

遇到緊急狀況,第一個念頭就是打119。但您知道救護車不只一種,也不是隨時都免費嗎?這裡將帶您一次搞懂救護車的各種「眉角」,以及急診室如何判斷您的優先順序。

救護車分三種,您分得清嗎?

119 救護車

由消防局派遣,是社會的緊急安全網,專門處理緊急傷病患。

  • 💰 費用:符合緊急、就近原則下免費。
  • 🚑 服務:緊急傷病患送至就近的急救責任醫院。
  • 特點:資源有限,應留給最需要的人。

民間救護車

由私人公司營運,服務範圍廣泛,提供多元的接送服務。

  • 💰 費用:需付費,依各地衛生局標準收費。
  • 🚑 服務:可指定醫院、轉診、門診接送等。
  • 特點:彈性高,適用於非緊急但有接送需求者。

醫院救護車

主要由醫院或其外包公司營運,負責院際間的病患轉送。

  • 💰 費用:大多需付費,依各醫院規定。
  • 🚑 服務:主要負責該院病患的轉診勤務。
  • 特點:專為醫療轉送設計,設備齊全。

延伸閱讀與參考資源


【科普救護車】119免費嗎?醫護人員沒告訴你的「分級送醫」眉角!

嗨,大家好!我是樂愛生活手札的寫手。如果今天家裡有人突然身體不舒服,或是遇到意外,腦袋第一個閃過的念頭肯定是:「快打119叫救護車!」但你可能不知道,救護車其實不只一種,也不是每一次叫車都免費。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超重要的議題,把救護車的各種「眉角」一次講清楚!

救護車分三種,你分得清嗎?

說到救護車,大家最熟悉的肯定就是消防局的119了。但其實,台灣的救護系統主要有三種:119救護車、民間救護車和醫院救護車。這三種救護車的任務和收費方式大不相同。

「根據上述介紹,3種救護車中,只有119救護車是「免費」,在符合緊急救護案件、就近適當送醫原則等情況下是不需付費的。」這句話講得很清楚,119救護車就像是我們社會的緊急安全網,專門用來處理緊急狀況,而且原則上是不用錢的。

至於民間救護車和醫院救護車,它們的使用就大部分需要「付費」了。民間救護車的業務範圍很廣,可以做緊急送醫(甚至可以指定醫院)、非緊急送醫、院際間轉診或門診接送等。而醫院救護車呢,顧名思義,主要是處理自家醫院的轉診業務。

119「免費」的真相與收費規定

「免費」聽起來很讚,但這也造成了另一個嚴重的問題——資源被濫用。

「然而,近年來濫用緊急救護資源事件頻傳,像是搭乘救護車去看門診、把救護車當計程車用,使各地縣市政府針對非緊急救護案件或送至非急救責任醫院也開始陸續祭出收費罰則,避免緊急救護資源濫用。」

想像一下,當有重大車禍發生,需要救護車時,救護車卻因為載著一位只是想搭便車去門診的民眾而無法及時趕到現場,那後果會有多嚴重?這就是為什麼有些地方政府開始實施收費,例如:

「依『臺中市救護車收費標準』:救護車基本額為600元,每位救護技術員時薪以500元計(每趟至少兩名),就近送醫收費每趟至少1600元。送醫5公里以上者,里程費用另計。」

更重要的是,即使你叫了119,如果你到院後沒有掛急診,或是被檢傷分類為第四或第五級的「次緊急」或「非緊急」,都可能需要付費。這就是政府為了「使用者付費」以及「將資源留給最需要的人」所採取的措施。

急診檢傷:不看病況輕重,只看「急迫程度」

接下來要講一個超重要的觀念:「急重症」的判斷標準。你可能以為急重症就是指得了什麼重病,但其實不然。原文中就點出了這個關鍵:

「急重症並非以疾病的嚴重度作區分,而是以病情的急迫程度來分類。」

這句話非常重要!簡單來說,急診室的醫護人員在檢傷時,是看你當下的病況有多「急」,而不是看你平常有沒有重大傷病卡。所以,就算你是癌症病人,如果這次來看診是因為輕微發燒,你仍可能被分類為「輕症」,因為你的「急迫程度」不高。

急診檢傷共分為五個等級,從最危急到最不緊急:

  • 第一級(復甦急救):這就是所謂的「命在旦夕」!像心跳、呼吸停止、意識混亂、持續抽搐等,需要醫護人員立即衝過去處理,一秒鐘都不能等。

  • 第二級(危急):可能會有生命危險,需要快速處理。例如急性胸痛、頭部曾撞擊後失去意識、大量出血等。這種情況通常等候時間不會超過10分鐘。

  • 第三級(緊急):病況可能會惡化,但沒有立即的生命危險。例如無法控制的嘔吐、疑似骨折等,需要急診處置,等候時間可能長達30分鐘。

  • 第四級(次緊急):病況沒那麼緊急,通常是慢性病發作或症狀輕微。例如輕微發燒、局部蜂窩性組織炎等。這類患者的等候時間可能會超過1小時。

  • 第五級(非緊急):病況非緊急,可以轉介到門診處理。例如輕微擦傷、慢性噁心、輕微腹瀉等,等候時間可能超過2小時。

了解了這些,你下次到急診時就知道,醫護人員不是在刁難你,而是根據專業判斷,將有限的醫療資源分配給最需要的人。

大災難中的檢傷:從八仙塵爆看「START」的極限

在重大災難現場,有一種檢傷方式叫「START」。它的分類非常直觀,就是用「可以走動嗎?」來快速篩選。綠色是輕傷(可以走)、黃色是中傷、紅色是重傷、黑色是死亡或OHCA。這個方法簡單快速,在一般情況下很有效。

但任何檢傷法都有它的極限,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八仙樂園塵爆事件。

「八仙樂園粉塵爆燃事件大部分傷病患的四肢都有大面積灼燙傷,如果利用 START 檢傷法,以大聲公呼喊『可以走的請過來』,辨識出輕傷的傷病患將沒有效果。」

這就是現實的殘酷。現場的傷患雖然沒有立即生命危險,但因為全身燒燙傷的劇痛,根本無法站起來或移動。如果只單純使用START檢傷,這些傷患就會被誤判為無法移動的「紅色」或「黃色」,導致救援順序混亂。這也再次證明,檢傷法並非萬能,必須根據現場狀況靈活調整。

延伸閱讀與參考連結



急重症並非以疾病的嚴重度作區分
而是以病情的急迫程度來分類。 
即使病人患有癌症,領有重大傷病卡,若該次就醫之病情非屬急迫者,仍可能被分類為急迫度較低的輕症

而急重症病人是指緊急病患中「急迫程度」較高者

責任醫院是什麼?
首先談到「急救責任醫院」,簡單來說,凡是具有急救能力,有責任接收緊急傷病患的醫院,就是所謂的「急救責任醫院」。 一般來說,只要設有急診處,可以提供急診服務的醫院,都可以自稱為「急救責任醫院」,當然這個名稱必須通過各地衛生局的認可才可以。




使用119消防局救護車,是否免費?

一、民眾如發生意外或突發病痛,請撥打119電話。消防局救護車供緊急救護使用時,不收取任何費用。
二、為將救護資源留給最需要之民眾,「臺中市政府傷病患後送醫療機構作業執行計畫」就下列情形,收取費用:
(一)到院後,未至急診掛號者;
(二)經急診檢傷分類,列為第4級(次緊急)或第5級(非緊急)者。
三、依「臺中市救護車收費標準」:救護車基本額為600元,每位救護技術員時薪以500元計(每趟至少兩名),就近送醫收費每趟至少1600元。送醫5公里以上者,里程費用另計。


第一級(復甦急救,立即處理-病況危急生命或肢體,需立即處理。如:心跳、呼吸停止、肢體及嘴唇發青、發紫,體溫高於41度或低於32度,無意識或意識混亂、持續抽搐且無意識。
  第二級(危急,可能等候時間10分鐘)-潛在性危及生命、肢體及器官功能,需快速控制與處理。如:急性意識狀態改變、持續胸悶、胸痛且冒冷汗、低血糖(<40mg/dl)、外傷造成之大量出血,頭頸軀幹骨盆部位血流不止、高處墜落、車禍(乘客被拋出車外)、頭部撞擊後曾失去意識等。
  第三級(緊急,可能等候時間30分鐘)-病況可能持續惡化,需急診處置;病人可能伴隨明顯不適症狀,影響日常生活。如:無法控制的腹瀉或嘔吐、外傷後肢體腫脹變形疑似骨折/脫臼、高血壓(收縮壓>200mmHg或舒張壓>110mmHg)且沒有任何症狀等。
  第四級(次緊急,可能等候時間60分鐘)-病況可能為慢性病及急性發作,或某些疾病之合併症相關,需在1至2小時做處置避免惡化。如:局部蜂窩性組織炎、急性咳嗽但沒有發燒、發燒但無其他不適、反覆性疼痛或暈眩等。
  第五級(非緊急,可能等候時間120分鐘)-病況非緊急,需做鑑別性診斷或轉介門診。如:慢性噁心、嘔吐或打嗝、輕微擦傷,瘀青,軟組織受傷、螫傷或咬傷,但無發燒或疼痛不適、輕微腹瀉,無脫水現象等。
 



START檢傷法:

檢傷分類又分為黑、紅、黃、綠四個等級:綠色-可以行走;黃色-不可行走,可聽從指令;紅色-呼吸每分鐘大於30次、微血管充填時間大於2秒、不可聽從指令;黑色-OHCA。
2015年6月27日,八仙樂園舉辦了一場大型的活動,因大量的玉米粉塵浮游於活動空間,且遇熱源達到燃燒下限,使大量粉塵快速燃燒,造成15死484傷的嚴重大量傷病患事故。
八仙樂園粉塵爆燃事件大部分傷病患的四肢都有大面積灼燙傷,如果利用 START 檢傷法,以大聲公呼喊「可以走的請過來」,辨識出輕傷的傷病患將没有效果。現場的傷病患因為疼痛或是灼燙傷無法行走,導致無法分辨START 檢傷法,就會被判定為紅色或黃色,但實際上傷病患卻不見得有立即的生命危險,所以一般的 START 檢傷無法在此特殊的情況下使用,需以現場情況適時調整。





原文網站: 更多文章歡迎至原PO網站瀏覽

相關系列文章:


🔔按讚或分享





本文分類: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需要注意禮儀和法律規範,須尊重他人,避免人身攻擊觸犯公然侮辱、誹謗等罪名。

手機版相關文章工具HTML2

精選文章

載入文章時發生錯誤,請檢查您的網路或部落格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