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
僅僅是活著是不夠的,還需要有陽光,自由,和一點花的芬芳。
丹麥作家安徒生,在19世紀,把他的生活哲學,載入了筆下那些世代相傳的童話故事
兩個世紀以後,北歐人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和安徒生的童話故事一樣,被全世界所推崇。
對於時下很多人而言,北歐的生活方式,是一種人生信條-它是品質高於物質的態度,簡約,自然的哲學,一種慢一點,再慢一點,發現,創造生活美好和趣味,領悟背後「幸福感」的格調和精緻。
瑞典人有句老話:錢是可以儲存的,而時間是不能儲存的,你怎麼花時間,決定了你一生的生活質量。北歐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就是“生活品質”。
被房子,車子,票子充滿的人生,和被孩子,妻子,園子充滿的人生,北歐人選擇上方,因為他們要的是品質,而不是物質。
快一點再快一點,你的靈魂是不是已經跟不上身體的速度,慢一點再慢一點,北歐人用他們的生活方式告訴你什麼是真正的幸福。
說起重視生活、以生活品質為人生的追求,絕對是北歐生活最能代表,
而近年來風靡世界,來自丹麥「Hygge」生活風格,就是強調舒適慢活,享受在生活中當下的每個時刻。
或許我們當下很難真的完全變成北歐人生活著,那就把這風格型態的營造小巧思加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也能享受「生活」的美好。
點上香氛蠟燭
想像電影場景中的燭光晚餐、燭光花園,那小小盞一閃一閃格外讓人覺得浪漫放鬆,在微光中我們沒辦法做其他的事,只能沈浸享受在一杯熱茶、熱可可、咖啡、酒當中,或是專心在與彼此的對話交流中。
這就是「Hygge」想要說的享受每個當下正在做的事,而在生理上「嗅覺」是最直接、最無法避免的感官感受,選個自己喜歡的味道讓自己更陶醉、愛上每天的燭光時刻。
在家佈置個舒服的角落
即使花時間在沒做什麼事情上也要舒服的浪費,這也是北歐生活中的悠然,所以他們很重視毛毯、抱枕、坐墊,這些都能讓身體感到放鬆、自在。
不一定要在床上,又或許沒有張舒適的沙發椅,那就在家裡的個小角落,堆上幾個軟軟的枕頭、裹著被毯,讓自己栽進去一整天,看書、看電影、聽音樂。在這些佈置物品可以選用北歐家居常出現的鮮綠、藍、灰、暗藍灰色或亞麻色,色彩上有鎮定心情的作用,非常適合慵懶舒適的空間。
親手準備簡單的食物
簡約的風格不只在北歐的傢俱設計上,連食物也是。不用繁瑣油膩的烹調料理,在廚房裡手忙腳亂,要享受在準備食物的過程中,從簡單的三明治或沙拉是最好開始的選項。
與朋友來場戶外野餐
有新鮮的空氣、自然的溫度、大地綠樹的視野,在戶外的社交活動比室內更容易讓人覺得放鬆,可以盡情的談笑、分享食物,擁有親密、歡樂的互動,也是舒適慢活中美好的重要部分。
忙碌緊迫的生活節奏太容易焦躁、厭世,常常希望能有些放慢腳步的時間或是放鬆空間,又特別來到了清晨、黃昏有微風涼意的秋天,好適合發懶、放空,讓每個拴緊的思緒沈浸下來,就趁這個秋天開始在生活中添點舒適慢活的日常活動吧。
北歐的國民所得、國家競爭力,全球榜上有名;
北歐人堪稱是地球上最懂得生活的一群人,
北歐產品開啟21世紀的設計新風潮。
活得北歐一點兒,是現代人的嚮往,簡單、自然、幸福,北歐風儼然已成新時尚生活的代名詞,讓我們一起來透視北歐,休閒過生活。
下午的四、五點鐘,北歐人已經下班開著車到達湖邊或山上,恣意地划船或攀岩;
此刻的台灣都會區,上班族仍賣力地衝業績,繼續吃著中午剩下的便當。
不成文的加班文化,讓台灣夜晚的辦公大樓依舊燈火通明,晚餐的應酬又變相地延長了工作的時間。
北歐人平均每周工作時數三十七個小時,而台灣人平均幾乎多了八小時。
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公布的《世界競爭力年報》,台灣人去年平均工時已經超過二千三百個小時,居全球之冠;
當然,如此勤奮努力工作的結果,也讓台灣在世界經濟論壇(WEF )最新發布的《2004-2005年全球競爭力報告》調查中,排名全球第四;再看另一項統計排名,方能體認到,台灣得到這項「殊榮」是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二○○五年,英國《經濟學人》依國民收入、健康、失業率、氣候、政治、工作保障、性別平等、自由、家庭和社區生活等指標,選出全球最適合居住國家,北歐國家的挪威、瑞典、丹麥、冰島都入圍前十名,芬蘭排名第十二,而台灣遠遠被排在第二十一名,無論是在自然環境、公共建設、社會福利以及文化教育上,辛苦勞碌的台灣人還是輸給了北歐人。 高效率,是北歐人之所以能拚半天、休息半天的主要原因。
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高效率的工作來自於北歐人認真地「創造」熱情,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北歐人總是絞盡腦汁,思考著如何改良技術,大到需要添加什麼好機器,小到如何設置機器上按鈕的排放位置會更便捷等等,北歐人總是想著如何讓機器或工具多做一點,人少做一點。
節約,對北歐人而言是多面向的,舉凡節省工時、節用資源以及節制消費,都在節約之內。除了重視實際效用,勤儉持家的美德讓北歐人比其他先進國家活得更好。
例如有專家認為,美國的創造力和勞動效率也非常高,但美國人並沒有過得比北歐人優閒,主要是因美國人需要的東西太多了,多數人喜歡開更大的車、住更大的房子,個人平均所消耗的能源也是世界第一,這也讓美國人的平均債務居世界前列。
反觀北歐人,嚴苛的天然環境養成節約的民族性:飯不能不吃,但不必太好;錢不能沒有,但不必太多。
例如,知名瑞典品牌IKEA的創始人坎普拉德,即使身為世界大富翁之一,出門旅行仍搭經濟艙,在公司自掏腰包吃工作午餐,首富都如此了,更何況平民百姓。物質欲望低了,人就快樂多了。
SAAB總經理陳志欣20多年前便開始接觸瑞典,生活及工作態度儼然已成半個北歐人,崇尚極簡主義的他,以此理念親手設計全省的20個SAAB展示場。
他的家庭生活很北歐,早、晚餐一律在家吃,不應酬,如果需要陪老外吃飯,則由員工抽籤決定;如果是大人物,他必選擇共進午餐。 他認為北歐人富裕健康的生活其來有自,高所得、高福利的社會制度,讓北歐人從小到大無憂無慮,居家生活品質世界第一。
比所得、比福利,當然比不過北歐人,不過,生活品質是個人可以掌控的,陳志欣建議從生活中檢視一下,看看以下五個問題,自己有沒有福氣過得像北歐人?
1.晚上7點到10點,你在哪裡? 台灣:人們多在KTV、打牌、吃大餐、交際應酬、逛街……,就是很少在家(即便在家,也是上網、看電視)。
北歐:此時是Family time,不開電視機的家庭時間,北歐的商店在晚上6 點鐘就打烊 (有時更早),大家都回家晚餐、聚會,很少人在外流連。
2.你天天陪孩子或家人吃早餐? 台灣:年輕父母,經常是前一天晚上加班加到太晚,
所以早上起不來,更別說吃早餐了;小孩多半就在路口轉角的早餐店解決,有了零用錢,不怕餓肚子。 北歐:父母百分之百一定和小孩吃早餐,情非得已的話,也會有一個人陪孩子。
3.你的青少年孩子願意跟父母一起出門嗎?
台灣:別說因為青少年叛逆期,事實上,是因為父母親早年失誤所造成的結果。回憶一下,大人帶著小孩參加宴會,常任由他們跑來跑去,在極其無聊的情況下,調皮搗蛋的孩子們總是挨罵。長大後便認定,通常父母約的八成沒好事。
北歐:父母約子孩出門是歡天喜地的事,即使80歲北歐的老父母打1通電話給60歲的老孩子,也能相約出遊。
北歐的父母親如果帶小孩出門,必定以小孩為中心安排行程內容,否則寧可不帶在身邊,單純赴約。因此,北歐的孩子知道,只要父母約的絕對是好事。
4.你一定要晚上加班到半夜? 台灣:多數台灣人加班的方式很悲情,朝九晚九、將工作擺在第一的結果就是晚歸晚起,台灣爸爸經常晚上回家的時候孩子已經睡了,早上起床小孩又已經上課,同住一個屋簷下,一個禮拜有五天無法見面好好說話,已經成為台灣雙薪家庭的生活常態。
北歐:即使要加班,也以不影響家庭時間為準,例如父親寧可選擇凌晨3點鐘去加班,家裡至少還有母親可以陪小孩吃早餐,父親也只損失早餐的1小時相聚
。凌晨加班聽起來匪夷所思,但的確為北歐爸爸們增加了3小時的晚餐家庭相聚時光。
5.幫孩子買房子?還是一起買房子? 台灣:許多台灣父母經常掏腰包替孩子買車或付頭期款房貸,不然,就是要求孩子乾脆和父母一起住,省下房租及貸款。
北歐:若要替孩子買車,會讓孩子上初中時開始打工攢錢,父母親以漸進式贊助資金,與孩子一起買了3輛中古車,到了孩子上大學需要用車時,雙方便將3輛中古車的好零件湊在一起成就一輛好車,這是北歐人送車給孩子的方式。
等孩子要結婚,做父母的通常會算算自己有多少錢、孩子有多少錢,然後雙方合資買1塊地,合力蓋新房,這是經營親子感情的基本模式。
和其他歐陸國家比起來,19世紀的北歐相對上比較窮困,由於天然資源貧乏、物料短缺,形塑了北歐人簡約的人生觀。
受到20年代德國包浩斯功能主義的影響,北歐的工藝設計不但講究物料節約,更強調設計的功能性,但又不像受哲學思潮影響的德國,展現方方正正的理性線條,北歐在自有的文化背景下,顯現較多的曲線。
北歐人的日常生活中,所有的東西都是「設計」,舉凡公車踏板、扶把、衣架、路燈、水溝蓋等,他們認為既然要簡約,就要做到最好、最美,為了透過設計節省成本,設計師竭盡思考如何切割以減少材料,這種切割的曲線恰巧同時造成獨特的設計感。
P.S
北歐是地理上對歐洲北部的簡稱,一般分為狹義及廣義兩種定義: 氣候:地處高緯,氣溫偏低,因北大西洋暖流經過,使其比同緯度地區暖濕 地形:
1.以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為主體,斯堪地那維亞山脈為半島骨幹。
2.冰河地形發達,地形崎嶇、土壤貧瘠,不利農業發展。
狹義定義
北歐五國:瑞典、芬蘭、丹麥、挪威、冰島,包括各自的海外自治領地如法羅群島等。
格陵蘭為丹麥海外自治領地,與北歐各國在政治和歷史上關係密切,但在地理劃分上被視為北美洲的一部分。
廣義定義
在不同定義下加上以下的政治實體:
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
不列顛群島:大不列顛島、海峽群島和曼島(一般劃入西歐)
愛爾蘭
波羅的海和北海相鄰地區,如俄羅斯西北部聯邦管區(包括加里寧格勒)、波蘭北部、波德平原、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北部-加來海峽
有時也包括俄羅斯列寧格勒州、卡累利阿共和國和摩爾曼斯克州(一般劃入東歐)。
一般人提到北歐,通常一定會聯想到就是聖誕老人、維京戰船、IKEA等等,比起歐洲其他如法國、德國、義大利等國,對台灣人而言北歐的國家相對陌生許多。
北
歐五國的總人口數
北歐五國很大,享有的土地面積是將近是台灣的35倍(不包含格稜蘭面積),但總人口數約2661萬(2015年)也不過只比台灣2352萬(2016年)多310萬左右,這樣得天獨厚的人口密度比,再加上又是十分先進的國家,讓北歐同時擁有都市的便利性及大自然無破壞的壯麗美景.
拉普蘭(Lapland)
拉普蘭是挪威、瑞典、芬蘭等3國極圈以北的通稱,號稱為歐洲最後一塊淨土,同時也是歐洲最後一個原始保留區,在拉普蘭中,3國國界是開放的。
所以想要看極光還是想玩馴鹿拉雪撬,不管是在挪威、瑞典、芬蘭這3國,只要進入極圈,就算是進入拉普蘭的世界了.
北歐人種
北歐人大多都是金髮碧眼,臉部輪廓很深,身材高大,比例都不錯,腿也長,標準的模特兒身材.走在路上彷彿到處都是帥哥美女,當看習慣北歐人後突然再看亞洲人,有那麼一瞬間會覺得臉很平,身材也相對矮小許多,不過亞洲人的精緻美,卻也是北歐人中比較少見的.
英文的普及
教育是否成功,看語言能力最清楚,而北歐各國當然有各自的語言,但北歐人的英文程度大多都好到可以聊天的程度,甚至可以靠唱英文歌而紅遍全球,如Abba合唱團(瑞典)、Ylvis兄弟(挪威),因此只要稍微可以講點英文,北歐其實非常適合自助。
設計美學
北歐的設計美學原以為只是一種行銷方式或風格的統稱,實際去了北歐一趟才發現任何一家旅館的房間都非常有設計感,北歐人從19世紀便開始注重家具的設計,因此演變至今北歐設計美學可以說是無所不在,包含旅館、餐廳,彷彿沒有經過設計,就不能算是一種生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