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我食安/貪戀色香味 什麼東西吃下肚 \\ 聯合報 | 🍄樂愛生活手札

手機網頁選單

願 疫情遠離世界每一個人
你我心中有愛 生活就更心安

2013/12/31

還我食安/貪戀色香味 什麼東西吃下肚 \\ 聯合報

👀 關注 20/03_ 字放大


還我食安/貪戀色香味 什麼東西吃下肚

記者侯俐安、張嘉芳/專題報導/聯合報

前言/近兩三年,國內食品問題層出不窮,民眾信任的知名麵包店、老牌大廠,一一被掀出黑心真相,食品生產鏈上下游都出問題,主管單位有滅不完的火,消費者滿是無奈和憤怒。

本報從今日起推出系列專題,探討如何祛除這勞民傷財的惡疾。



記者跟著主婦聯盟董事陳淑宇走進熱鬧的夜市,她從第一攤開始分析,從水果攤、牛排店、鹽酥雞、米粉、潤餅、肉圓,半小時後站在巷尾,廿六攤「無一倖免」,「我們做媽媽的要求很低,有機、無毒當然好,但我們只想求個家人吃得安全而已。」


「切片水果放這麼久,為什麼不會變褐色、不會氧化?」陳淑宇說,當媽媽的都知道,浸泡鹽水的水梨、蘋果,放久也會變黑,夜市恐怕不止加了鹽。


百元牛排店端出的牛肉,常被網友大讚CP,但她邊看邊說「真的是牛肉嗎?」油、醬料又加了什麼香料、色素?惹得攤商一陣白眼。


怕!看見「原形」比較安心


一旁鹽酥雞攤的鍋中,雞肉在炸油中滋滋作響、香味襲人的同時,陳淑宇說她腦中還是有揮之不去的大統假油新聞的畫面;另一邊在蒸鍋疊得高高的炒米粉,也讓人想起前不久的米粉成分沒有米的調查。


乾淨的潤餅攤上,老闆娘戴著口罩,細心地將豆芽菜、高麗菜、豆干放入餅皮,陳淑宇說,她很想問「蔬菜生產來自哪裡?」因為農委會把關的農藥殘留量,「我們信不過。」


陳淑宇走過剉冰店,五顏六色的配料看來可口,同樣的,之前也有調查指芋圓、雞蛋布丁「沒有芋頭也沒有雞蛋」。紅豆、芋頭、薏仁,是她唯一敢點的配料,因為「看得見原形,添加總是少一點」。


但台灣民眾對食品的不安全感,不只出現在夜市。


五十歲的楊太太是退休護理師,家中有一對正在就讀國、高中的兒女,她說原本對標示「天然」、「有機」及知名大廠所生產的食品都深信不疑,認為吃這些東西最健康。但在相繼爆發假油、有機蔬果殘留農藥等事件後,原本一家徹底落實飲食分散風險的作法竟一夕破功,看到家中已吃下肚的大統油空瓶,楊太太焦慮不已,擔心影響到兩個孩子的發育。


現在她去菜市場買菜,一定先問「老闆你都吃哪種?」或「頭家,有什麼菜農藥噴卡少?」有菜販告訴她,白菜、青江菜多少會灑農藥,大陸妹則少一點。


怕!跟老闆吃同樣東西自保


她說,無論老闆是否有商業考量,或想把賣相差或存量多的菜賣出去,但她管不了這麼多,最近一家人常吃大陸妹。


她表示,一連串食安風暴,連大廠都中鏢,她現在對任何東西都有點怕怕的;自保之道就是跟著老闆吃同樣東西,貴一點也沒關係,至少較安全。


家裡有四個孩子的張太太則說,以前買菜都選翠綠漂亮的,但食安連環出包後,她也開始學著接受被蟲咬過、表面難看的葉菜,希望真能降低把毒吃下肚的風險。


怕!只敢買不紫的芋頭饅頭


食安危機讓不少民眾意識到,吃東西,勿貪圖色香味俱全。張太太說,現在只敢買「不紫的」芋頭饅頭。


危機感更重的楊太太說,只要聽說哪裡有現榨苦茶油或天然醬油,不管多遠多貴都會搶購,現在買小吃攤乾麵或炒飯,她都要老闆別淋醬,回家改用搶購回來的天然醬油調味;若到餐廳用餐,眼睛雷達先掃一遍老闆用的油是哪個牌子。


她說,食安問題防不勝防,雖然衛生單位人力有限,不肖業者抓不勝抓,但老百姓最基本的開門七件事都食不安心,令人無助又無奈。


怕!請政府要拿出魄力打假


市售食品形成的過程,到底有多容易出狀況?長年關注食品問題的主婦聯盟祕書長黃嘉琳說,無論是營養午餐食材,或是超市、夜市的食物,它們的產出過程,會讓真正了解的人膽戰心驚,很多是沒被解決的陳年問題,但今年「假食品」現象更是以往不知,更讓人憂心倍增。


陳淑宇說,從夜市到超市,除了消費者要自行摸索再精心挑選,消費者腸胃得再「爭氣一點」;至於政府,「改革需要再加快腳步。」


楊太太說,「請政府拿出魄力」,就算做不能保證市面上食品皆安全,但至少在架上要無致癌性、不會危害健康,即使業者用防腐劑,政府也要確保在安全劑量內,「這是小老百姓最卑微的要求。」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本文分類: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精選文章

最新文章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隨機推薦文章

焦點文章

老長壽需要的5個微條件,第一條就顛覆傳統觀念了!

W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