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柯俊銘/公職臨床心理師/聯合報
-----------------------------------------------------------------
認同本文請按一下讚啦...(按讚時可留言)
| |
柯俊銘/公職臨床心理師/聯合報 |
不久前,返回母校參與研討會,中場茶敘時,我和幾位心理師與一位來自加拿大的學者閒聊。這位教授雖已八十好幾,但身體硬朗,精神矍鑠,講起話來鏗鏘有力,完全看不出任何老態,當下大夥兒不禁請教起他的養生之道。
對方只是微笑,並邀請去溫哥華待一陣子就明瞭。見我們仍是一頭霧水,他才說該處號稱全球最適合居住的城市裡,有兩百多座森林公園,市區到處是草木扶疏,綠意盎然,且又依山傍海,風景美不勝收,在這樣的空間中生活,每天無不神清氣爽,身心舒暢,故當地不僅犯罪率低,居民也幾乎都健康又長壽。
聞畢,某位同行顯得有些失望,並回應去玩個幾天還有可能,要定居在那兒實在很難。但教授卻搖搖頭,並強調關鍵不是非得住在溫哥華才行,而是有無常親近大自然。聽到如此說法,令人不免感到好奇,置身綠色環境真有如此功效嗎?
其實近十幾年來,探討接觸自然景觀對個人身心健康影響的研究如雨後春筍般發表,調查的樣本性質多元,如監獄囚犯、上班族、學生、孩童、癌症病患等。而資料蒐集從單純的問卷訪談、心理測驗到測量血壓、心跳與象徵免疫系統好壞的生理指數都有,而結果普遍支持親近大自然對於健康的維護或改善有所幫助。
也有報告指出,住在綠化環境的人傾向較為友善、大方,鄰里間關係較緊密,社區向心力較強,人際間較會互相信任與幫忙。住在非綠化環境的人則傾向較具攻擊性與使用暴力,容易有孤獨感,覺得缺乏社會支持。
建議大家放假就多往郊外去,縱情於山林川原,平時則善用公園、學校等公共空間的綠地運動、走走,或在住處、辦公室放置植物盆栽、水族箱、山水風景圖片,為所處環境增添綠意,相信如此除能調劑身心外,生活也會因而充滿樂趣與活力。
|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延伸閱讀(同類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