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愛生活手札
休閒環保田園樂🍇愛心靈健康養生
樂活(LOHAS)意義是一種健康、永續的生活方式
強調身心靈的平衡、對環境的關懷,以及對社會的貢獻。

2011/02/27

番石榴有機栽培法

7👀 20/03_ 本文分類:

環境條件之選擇與維護

  番石榴在台灣中南部栽培面積相當多,是重要的熱帶果樹之一。番石榴有機栽培首先要具備良好的環境條件,選用之果園不得有空氣污染、水污染及土壤污染情形。

耕作過程中採取完全不用或儘量少用化學肥料及化學農藥方式,但充分利用各種植物殘體、禽畜糞堆肥、綠肥及農場內外其他各種未受污染之有機廢棄物及天然礦石粉和有益微生物等,以避免傷害土壤、水資源及生態環境,以維持農業之永續生產並提供品質優良而安全性高,有益於人體健康之番石榴。

上述完全不用化學肥料及化學農藥之栽培方式稱為純有機農法,少用化學肥料及化學農藥之栽培方式稱為準有機農法,但準有機農法之少量化學肥料及化學農藥是建議在採收後至開花期使用,結果後就應採行自然防治法,其產品也不得有任何化學農藥殘留。

由於番石榴之病蟲害不多,並且全年都在開花結果,同一棵樹上幼果、中果、成果都有,所以最好完全不要使用化學農藥,但為提升其口感品質,必須酌量使用磷酸-鉀、酸酸-鈣、磷酸鎂等無機營養劑,如依照上述方法管理,似應稱為完全不使用化學農藥之準有機農法。

採行草生栽培,不使用除草劑

  番石榴極易罹患病害而枯死,一般果園每年多少都會有一些因病害而枯死的番石榴株,拔除整後重新在原起種植新苗仍會再枯死,主要原因是病菌已經留存在土壤中,隨時可以侵入番石榴株為害,由於一般番石榴園都是採行清耕法,使用除草劑將雜草清除,以致番石榴樹株都非常衰弱,葉片容易黃化,死株現象更為嚴重,一般防治方法是將死株挖除後在其跡地種植玉米或高梁等禾本科作物一作之後再種植番石榴就可正常生長,但最好的方法是採行草生栽培。

採行草生栽培之後,由於多數草生是禾本科,其根部不但可使果園土壤逐漸鬆軟,更有消除土壤線蟲和病菌之效果,以後只要將大量有機肥和石灰及其他土壤改良資材施在草生上面即可逐漸向下滲透為果樹所吸收。

採行草生栽培時,應儘量將牛筋草,賜美草、蝨母頭、稗草、土香、雞香滕、野牽牛等野性較強雜草清除,留下溫和性雜草如兩耳草、鐵線草、地毯草等,使土壤中之蚯蚓及其他有益微生物及小物自然繁殖,土壤即會逐漸鬆軟,以利施肥及作物根部正常生長並吸收養分,雜草太高時酌量使用機械剪除,不使用任何除草劑,如果全面種植本地種矮性鐵線草,就可以全年完全不必割草。

本地種矮性鐵線草是社頭鄉農友劉永福最先試驗成功的,該草莖部非常細小,植株永遠不會長得太高,是劉農友自行選拔出來的。

施肥管理

  番石榴因為每次摘心長出新芽後就會結果,所以一般果園可以說除了大剪後稍微稍息一小段時間外,幾乎全年都在開花結果,一棵樹上幼果、中果、成果都有,施肥管理方法與一年開花結果一次或二次者有很大差別,
如果為促進幼果長大而經常使用大量氮肥就會使成果之糖度降低,如為提高成果之糖度大量使用磷鉀鈣鎂等營養劑而忽略了氮肥,果粒就長不大,最好的方法是避免要求太大的果粒,
而在適當節制氮肥之原則下充分供應磷鉀鈣鎂等營養劑。

施肥方法可分為基肥和追肥:

  基肥通常於5-6月間大剪後開始施下以蔗渣、稻穀、木屑等粗有機和豬糞、牛糞、羊糞、羽毛、油粕類(豆粕、花生粕、芝麻粕、菜子粕、篦麻粕等)、米糠、磷礦粉、泥炭、綜合性有益微生物等製成之有機肥,另外充分使用磷礦粉、蚵殼粉、石灰石粉、白雲石粉或其他鈣鎂資材,此時使用量可多一點。

  追肥每2-3個月使用一次與上述同樣之有機肥,但使用量少一點,另外每半個月灌施中氮油粕肥一次,中氮油粕液肥製造法:準備120公升塑膠桶一只,加入黃豆粉3公斤,米糠6公斤,磷礦粉或海鳥糞3公斤,海草粉2公斤,動物性胺基酸1公升,蛋3粒,黑糖10公斤,綜合性有益微生物2公升,
最後加清水至全部約100公升左右後充分混合,每日早晚攪拌一次,使其酸酵約15-30天後,取出原液加水稀釋50倍另加腐植酸1000倍或其他營養劑一起灌施根部,噴葉時黃豆粉改用豆乳,米糠改用煉乳,製成後就可加水稀釋100倍噴射葉面。

如果樹上已經有中果或成果時,可每個月每分地施用約30公斤蚵殼灰或消石灰、苦土石灰或其他鈣鎂資材一次,這些材料最好於灌施液肥前施下或於雨後土壤潮濕時使用,效果較快。

病蟲害防治

  番石榴是一種較為野性的果樹,病蟲害種類不多,但如果不加以適當的防治,幾乎完全無法獲得任何收益。
主要病害有立枯病、疫病和炭疽病等。蟲害則有果蠅、粉介殼蟲、蚜蟲、銹璊、薊馬等。立枯病主要從傷口傳染,所以大剪之後傷口可以塗抹木焦油並即刻噴射200-300倍波爾多液,枯死的番石榴株拔除燒毀,疫病則從土壤傳染為害果粒、幼苗、枝條及葉片,所以病株拔除後可於其跡地種植玉米、高梁或其他禾本科植物,或種植本地種矮性鐵線草進行草生栽培,就可避免其為害,新植幼苗較易成活。

炭疽病防治,於開花結果期每月噴射400-500倍波爾多液添加300-500倍苦楝油一次,或每15-30天噴射600-800倍石灰硫黃合劑一次,每7-14天噴射400倍糖醋液(黑糖酵素或綜合性有益微生物與釀造醋各400倍)一次也可減少各種病蟲害之發生,其中釀造醋如果能先浸泡各約20%之大蒜和辣椒等,效果將更好。

炭疽病之防治可酌量噴射石灰硫黃合劑和波爾多液等。

  果實蠅是番石榴最大的害蟲,如不加以防治將完全沒有任何收獲,防治方法只有儘早套袋,但套裝後銹璊就會在套裝內滋生為害,使番石榴果皮產生褐色至紅色斑點,以25倍左右擴大鏡檢查可以看到狀似精白秈米細長而有六支腳的小蟲就是銹璊,防治方法,

可於套裝前全面噴射可濕性硫黃粉300-400倍液或石灰硫黃合劑500-600倍液並將袋囗浸泡於可濕性硫黃粉再讓其晾乾後使用。

  粉介殼蟲是番石榴第二大害蟲,如不加以防治就在果實或枝葉上產生許多白色粉末,影響番石榴生長和外觀品質。
由於粉介殼蟲和蚜蟲與螞蟻呈共生狀態,螞蟻為獲取糖蜜都在全力保護粉介殼蟲和蚜蟲,所以防止介殼蟲和蚜蟲,應先設法防治螞蟻,防治螞蟻可於樹幹噴射高濃度沾性物質如夏油和松脂類等,這些東西如另外添加辣椒、菸草、苦楝油、香茅油、薄荷油等效果更好,但要噴射枝葉時濃度要適當降低,至少應在500倍以上。

粉介殼蟲之防治,主要噴射高級夏油添加香茅油、苦楝油等

  薊馬主要在花期及幼果期為害,受害果實皮部會產生粗糙現象。除蟲菊防治薊馬之效果很好,沒有除蟲菊時,以各500-600倍香茅油和薄荷油混合噴射,另外添加大蒜、辣椒、菸草和苦楝油等以增強其效果。
資料來源:

謝慶芳 有機番石榴栽培
1998年6月17日 農作物有機栽培技術專刊 p97-100。
--------------------------------------------------------------

認同本文請按一下讚啦...(按讚時可留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網路上留言需要注意禮儀和法律規範,避免不當言論造成他人困擾,尊重他人,不散布隱私、不人身攻擊或觸犯公然侮辱、誹謗等罪名。

橫幅和按鈕

正在載入所有標籤...
回到頂端圖片

相關文章

新1-隨機推薦文章

隨機文章推薦

載入中...

2.最新文章

新-3.熱門精選文章-動態與自選

// 版本:v1.0 // 版本說明 // 1. 修正了 Blogger XML 解析錯誤 (&& 符號問題)。 // 2. 新增了防閃爍功能。 // 3. 頁面在轉換成文章列表前會先隱藏原始內容,避免畫面跳動。 // -- // 引入 Tailwind CSS 以提供簡潔的響應式設計 const tailwind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tailwindScript.src = "https://cdn.tailwindcss.com"; document.head.appendChild(tailwindScript); // 等待網頁內容載入完成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DOMContentLoaded', () => { // 選擇所有部落格文章項目 const posts = document.querySelectorAll('.post-outer'); // 尋找文章容器 let container = document.querySelector('.blog-posts'); if (!container && posts.length > 0) { container = posts[0].parentNode; } // 創建一個新的 div 來存放文章列表 const listContainer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listContainer.className = 'space-y-6'; // 檢查是否找到文章 if (posts.length > 0) { // 在替換內容前,先隱藏原始文章,解決畫面閃爍問題 if (container) { container.style.visibility = 'hidden'; container.style.opacity = '0'; container.style.transition = 'visibility 0s, opacity 0.5s linear'; } // 遍歷所有文章 posts.forEach(post => { // 獲取文章標題和連結 const titleElement = post.querySelector('.post-header a'); const link = titleElement ? titleElement.href : '#'; const title = titleElement ? titleElement.innerText : '無標題'; // 獲取文章內文,並擷取前 150 個字元作為摘要 const bodyElement = post.querySelector('.post-body'); const fullText = bodyElement ? bodyElement.innerText : ''; const snippet = fullText.substring(0, 150) + (fullText.length > 150 ? '...' : ''); // 創建一個新的列表項目 const listItem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listItem.className = 'bg-white rounded-lg shadow-md p-6'; // 使用更安全的 UTF-8 字元 '→' 替代 '→' listItem.innerHTML = `

${title}

${snippet}

閱讀更多 → `; // 將列表項目添加到新的容器中 listContainer.appendChild(listItem); }); // 清空原始文章內容,並用新的列表取代 if (container) { container.innerHTML = ''; container.appendChild(listContainer); // 替換完成後,再顯示出來 container.style.visibility = 'visible'; container.style.opacity = '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