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簡慧珍/彰化縣報導】 2011.06.06 09:18 pm
昱伸公司下游廠商東甲永業販售的鳳梨、芒果、青蘋果、蘋果、橘子和哈密瓜六種水果香醬,證實含有塑化劑,衛生單位要求向東甲進貨的下游業者應立即停用。
記者蔡佳妤/攝影
彰化縣衛生局追查塑化劑,意外發現昱伸下游金饌與揚聖企業販售的各種濃縮果醬,「沒有一樣是用水果做的」,全是化學香料與色素調製而成,知名連鎖茶飲鮮茶道的四種濃縮果漿也驗不出果汁成分,衛生局要求中央應立法規範,不能放任廠商欺騙消費者。
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昨天說,用化學藥劑調製的水果香料、香精加上色素,沖泡成各種果汁,或添加在麵粉裡做成麵包、西點,風味和添加真正果汁做的食品十分相似,消費者誤認濃縮果汁裡真有果汁,事實上被騙上當。
彰化縣金饌企業的草莓、哈密瓜、水蜜桃、百香果、葡萄、蘋果、芒果、鳳梨等濃縮果醬和果汁、果汁粉,以及揚聖企業出售的木瓜醬、草莓醬、橘子醬等香料,沒有一樣是用水果做的。
葉彥伯說,只要人工香料、香精、色素合法,劑量合格,食品衛生法無法可罰,他建議中央應該要求這類生產及飲料店業者,清楚在產品上標示「不含水果成分」,禁止業者繼續欺騙消費者。
「冰淇淋最常發生這種情形。」彰化基督教醫院研究化學性毒物的職業病科醫師湯豐誠說,有些草莓冰淇淋是用人工草莓香精、色素做出的口味,不含任何草莓,食用過多人工香精、色素容易誘發肝臟發炎,站在保健的立場,他不建議吃人工香精、色素調製的食物。
衛生局食品衛生科長林毓芬說,衛生局抽驗手調飲料店的濃縮果漿、水果香精,發現「鮮茶道」向金饌公司購買的草莓、百香果、熱帶水果及水蜜桃果漿沒有果汁成分。
鮮茶道旭光店人員說,他們依照總店指示調配果汁,不清楚配方。
------------------
【本報訊】台灣起雲劑內含有毒塑化劑事件破壞力愈趨激烈。彰化衞生局連日追查塑毒案,發現生產塑化劑的昱伸公司,其下游企業金饌與揚聖販售的各種濃縮果醬和果汁,竟然「沒有一樣是用水果做」,全由化學香料和色素製成。知名連鎖飲品店「鮮茶道」的四種濃縮果汁亦驗出不含果汁成分。台灣的塑毒食品亦愈揭愈多,當局不排除果味汽水和糖果亦遭污染,事件掀起新一輪食品恐慌。
彰化縣衞生局前日公布,金饌企業生產的草莓、哈密瓜、水蜜桃、百香果、葡萄、蘋果、杧果和鳳梨等濃縮果醬、果汁和果汁粉,以及揚聖企業出售的木瓜醬、草莓醬和橘子醬等香料,全部不含水果成分。
彰化縣衞生局長葉彥伯解釋,化學藥劑調製的水果香料、香精加上色素,沖泡成各種果汁,或添加在麵粉裏造成麵包、西點,風味和真正果汁做的食品十分相似,大批消費者懵然喝下大量化學果汁。
彰化基督教醫院研究化學性毒物的職業病科醫生湯豐誠警告,食用過多人工香精、色素容易誘發肝臟發炎。
由於向昱伸入貨的廠商愈爆愈多,食物種類也不斷增加,水果味汽水、冰淇淋和糖果,很可能亦難幸免。衞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長康照洲感嘆,黑心摻入食品添加物的塑化劑「可能用在任何地方」,因此只能鎖定從源頭往下追查,盡量在最短時間內找出問題產品。
彰化縣衞生局前日公布,金饌企業生產的草莓、哈密瓜、水蜜桃、百香果、葡萄、蘋果、杧果和鳳梨等濃縮果醬、果汁和果汁粉,以及揚聖企業出售的木瓜醬、草莓醬和橘子醬等香料,全部不含水果成分。
化學香料及色素製成
另外,衞生局抽驗飲品店的濃縮果汁、水果香精,發現鮮茶道向金饌購入的草莓、百香果、熱帶水果及水蜜桃等果汁沒有果汁成分;橘子工坊飲料店部分濃縮果汁有果汁成分,但同時攙入人工香料及色素。彰化縣衞生局長葉彥伯解釋,化學藥劑調製的水果香料、香精加上色素,沖泡成各種果汁,或添加在麵粉裏造成麵包、西點,風味和真正果汁做的食品十分相似,大批消費者懵然喝下大量化學果汁。
彰化基督教醫院研究化學性毒物的職業病科醫生湯豐誠警告,食用過多人工香精、色素容易誘發肝臟發炎。
超市Tiramisu驗出含塑毒
至於當地大型超市有發售的一款提拉米蘇(Tiramisu)蛋糕亦驗出含塑毒,超市主動檢驗廿款麵包和蛋糕後,前天發現桃園一款提拉米蘇,被驗出含塑化劑DINP,該款蛋糕是店內暢銷食物之一,目前各分店已停售。由於向昱伸入貨的廠商愈爆愈多,食物種類也不斷增加,水果味汽水、冰淇淋和糖果,很可能亦難幸免。衞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長康照洲感嘆,黑心摻入食品添加物的塑化劑「可能用在任何地方」,因此只能鎖定從源頭往下追查,盡量在最短時間內找出問題產品。
-----------------------------------------------------------------
認同本文請按一下讚啦...(按讚時可留言)
謝了喔
回覆刪除不客氣。大家一起注意食安問題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