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齡有機農場 杉林的「租界」何去何從? // 上下游News&Market新聞市集 | 🍄樂愛生活手札

手機網頁選單

願 疫情遠離世界每一個人
你我心中有愛 生活就更心安

2014/09/05

永齡有機農場 杉林的「租界」何去何從? // 上下游News&Market新聞市集

👀 關注 20/03_ 字放大

莫拉克五年後(3)永齡有機農場 杉林的「租界」何去何從?


文/ 上下游記者汪文豪 on 2014 年 08 月 12 日 in 愛地方 ·




本文摘要:相對於永齡有機農場汲汲營營思考如何擺脫虧損,對莫拉克災後安置的居民或杉林地區農民來說,永齡有機農場如何兌現當初承諾要成為推動在地有機農業的火車頭,輔導出更多農民從事有機農業或邁向有機種植,恐怕才是更關注的課題(圖:永齡有機農場。攝影/汪文豪)


對許多住都會區的民眾來說,購買永齡有機農場生產的蔬菜與農產品來食用,除了代表健康與安心,也間接支持住在高雄市杉林區的莫拉克颱風受災戶生計。在「推廣有機」與「幫助災民」的號召下,永齡有機農場也成為行政院莫拉克重建會與高雄市政府行銷地方觀光的景點。




但對住在杉林區、甚至鄰近的杉林大愛園區居民來說,除非在農場工作,否則日常生活與永齡有機農場毫無關聯。一堵高牆區隔了有機農場與大愛園區,莫說與園區居民有互動,連高雄市杉林區這個以農業為主要產業的行政區,對永齡有機農場也很陌生。



「杉林區是農鄉,但竟然有七、八成的在地居民沒去過永齡有機農場,甚至年紀比較長的居民,根本沒聽過永齡農場。敦親睦鄰工作有需要加強,」在地的社區報紙「擁報杉林」發行人傅水招說道。




由鴻海集團興建,永齡農場至今仍虧損










2009年9月12日,郭台銘先生至災區現場承諾,有機農業預定地約五十二公頃,約可供一百戶耕作,並百分之百保證收購農產品(圖片來源:http://www.dfun.tw/?p=17654)



因此占地166公頃的「永齡杉林有機農業園區」,彷彿就像是長在杉林農鄉的一處「租界」。生產的有機農產品除了賣給慕名而來的觀光客,就是銷往外地,尤其是消費力較高的都會區。假日來體驗有機農業或有機餐的觀光客,車來車往,腦海中對這裡浮現的關鍵字大概主要為「有機」與「郭台銘」,至於對「莫拉克」與「八八風災」,已逐漸淡忘。





相較於觀光客對「有機」與「郭台銘」的興趣遠大於「莫拉克」與「八八風災」,住在一旁的杉林大愛園區居民或杉林在地居民,對這處「租界」,有無奈,也冷感。




2009年8月8日莫拉克風災發生後,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為協助遷入杉林慈濟大愛園區受災戶解決就業問題,透過所屬的永齡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在高雄市杉林區興建「永齡杉林有機農業園區」。



全案採取BOPT(Build興建、 Operate營運、 Profit獲利、Transfer移轉)模式,由永齡基金會出資委由縣市合併前的高雄縣政府租用台糖杉林月眉農場土地,高雄租用後再交由永齡基金會興建有機農業園區,再委託專業經營團隊來教導災民學習有機耕作技術,經營與管理農場。俟整個專區之營運上軌道,經營產生利潤,證實進駐園區裡的住民已有能力可以自立更生,輔導住民成立相關農民經濟團體,而後移轉於政府永續經營。



當初高雄縣政府與永齡基金會簽約委託經營的期程為六年,前三年永齡基金會委託台南巨農有機農場體系出身的「杉林農業有限公司」經營。至2013年起,則委由「益晟精緻農業生技有限公司」接手經營,由前美濃鎮長鍾紹恢擔任執行長與永齡有機農場場長。


永齡基金會與高雄市政府的六年合約即將於2015年底到期,合約當中BOPT的精神,永齡基金會已完成興建(B)與營運(O)的部分,至於期望農場營運能夠達成獲利(P)的目標,迄今仍難達成。永齡有機農場營運至今,平均每月虧損約兩百萬元,雖然換新團隊接手經營後,虧損幅度有逐漸降低,但距離合約當初承諾的獲利後移轉,仍有一大段距離。


雇用員工、開發方式,距離原始承諾差距過大







2014年的永齡有機農場,猶如災區中「租界」,居民難以親近(攝影/汪文豪)


除此之外,永齡有機農場雖然當初宣稱開發的面積166公頃,要雇用500位災民輔導從事有機農業,但實際上開發面積僅有54公頃,雇用的員工數僅有108位,其中僅有88位具有災民身分,主要來自杉林大愛園區與日光小林社區,身分遍及原住民、漢人、平埔族與來自東南亞不同國家的外籍配偶等。


目前永齡有機農場無論是開發面積或雇用災民的人數,都與成立之初所宣稱目標有一大段落差。由於經營上連連虧損,農場目前也停止對外徵人,想要到農場工作的災區居民,除非具備特別的專長,如農業機械修理或是火龍果栽種技術等,否則大概都難以其門而入。


依照農場管理階層的說法,永齡有機農場雖然面積多達54公頃,但實際可耕用地不到三十公頃。在不到三十公頃的面積雇用了一百多位員工,以一般農場經營的角度來說,比例是非常驚人的,因為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希望創造出更多就業機會,才會僱用如此多的員工,以至於人事開銷成為農場營運最大的負擔。


除此之外,永齡有機農場原本所在的台糖月眉農場是河川沖積地,含沙量與石頭非常多,土壤較為貧瘠,因此農場花在土壤改良的工作非常久,有機農產品的產量也無法一蹴可幾倍增,一切都得按部就班等待環境改善,才可能達到生產效益。


雖然目前農場的虧損尚可靠永齡基金會支應,不過據該名農場管理階層轉述,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最擔憂永齡有機農場這個慈善事業無法自行運作產生利潤。郭台銘希望將來這個有機農場有能力可以靠自己的維運產生利潤,除了事業可長可久,也才有辦法告訴外界有機農業是有前景的。


永齡採農企業運作,災民感覺如「農工」而非被輔導對象






曾與永齡農場工作大愛居民於2012年11月,在市議會公聽會發言,講出自己因為請假被刁難而遭開除的經歷(圖片提供/莫拉克新聞網)



不過,由於永齡有機農場雖然選擇以農企業經營的形式要輔導災民從事有機農業,實際上許多進入農場工作的居民覺得自己只被當成「農工」,再加上管理方式過於嚴苛,因此員工的流動率非常高。



對於這種情形,農場的管理階層表示,由於永齡農場採取農企業的方式經營,要如何磨合來自不同背景一起工作,是管理上一大挑戰。這位管理階層表示,有的員工以自己過去在山上種植的經驗要套用在平地有機蔬菜的種植,有的員工在出貨時寫錯單據,或有的員工因為生活習慣問題影響整個農場的工作流程順暢等,這些都得花了許多時間溝通磨合。




他說,過去的經營團隊在管理上偏向責罵的方式,不但讓員工心生不滿,流動率高,留在農場的員工也未必知道問題出在哪,如何改善。但新的經營團隊上任後,強調以不斷溝通取代責罵,再加上留在農場的員工經過相互磨合,彼此間也找出互動的默契,因此流動率已經降低許多。


雖然永齡農場的虧損仍是一大問題,不過受訪的農場管理階層驕傲地表示,在新的經營團隊接手後,虧損的程度已較之前的經營團隊大幅降低。他說,現在新經營團隊每個月的營業額,已經比先前經營團隊單月最高的營業額還好,而且現在農場使用的有機資材品質較好、成本較貴,營業額仍然能比過去表現好,可說跌破過去經營團隊的眼鏡。


這位農場管理階層說,雖然農場經營無論在員工的流動率、產品的市場知名度與對消費市場的需求掌握上,都已經逐漸步上軌道。像去年來永齡有機農場體驗或購買有機農產品的觀光客就多達兩萬多人次,而農場即使在虧損的情況下,仍替員工加薪。無論在勞資關係、消費市場的掌握與經營管理等層面的改善下,農場虧損的情形會逐漸改善,但是要達成合約上的農場營運獲利後移轉,還需要費把勁。


只是,相對於永齡有機農場汲汲營營思考如何擺脫虧損,對莫拉克災後安置的居民或杉林地區農民來說,永齡有機農場如何兌現當初承諾要成為推動在地有機農業的火車頭,輔導出更多農民從事有機農業或邁向有機種植,恐怕才是更關注的課題。


http://www.newsmarket.com.tw/blog/55128/
更多文章歡迎至原PO網站瀏覽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本文分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精選文章

最新文章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隨機推薦文章

焦點文章

老長壽需要的5個微條件,第一條就顛覆傳統觀念了!

W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