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藝觀賞植物栽培與繁殖之入門基本介紹 | 🍄樂愛生活手札
願 疫情遠離世界每一個人
你我心中有愛 生活就更心安

2011/06/26

園藝觀賞植物栽培與繁殖之入門基本介紹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 ,




觀賞植物栽培與繁殖


講師:洪美玲老師

2003.09.27


一、認識觀賞植物

(一)、草花類:
如:金魚草、一串紅、金
盞花、非洲鳳仙花、大波
斯菊、石竹、矮牽牛、千
日紅、雞冠花、菊花、康
乃馨、非洲菊、非洲堇、
滿天星、長壽花。

(二)、球根花卉類:
如:唐菖蒲、大理花、
晚香玉、水仙花、姬
百合、孤挺花、彩葉
芋芋、美人蕉、大岩
桐。

(三)、喬木類:
如:榕樹、樟樹、木棉、
黑板樹、台灣欒樹、馬拉
巴栗。

(四)、灌木類:
如:玫瑰、杜鵑、桂花、
朱槿、月橘、馬纓丹、繁
星花、仙丹花。

(五)、爬藤類:
如:地錦、九重葛、軟枝
黃蟬、蒜香藤。

(六)、蘭花類:
如:蝴蝶蘭、文心蘭、報
歲蘭、虎頭蘭、秋石斛蘭、
嘉德麗亞蘭。

(七)、觀葉植物類:
如:吊蘭、冷水花、
黃金葛、鵝掌藤、彩
虹竹芋、福祿桐、虎
尾蘭、蝦蟆海棠、西
瓜皮椒草、黃椰子、
袖珍椰子。

(八)、水生植物:
如:睡蓮、荷花。


二、認識栽培介質及其特性

栽培介質是用來直接栽種園藝作物或調配培養土用的材料。

良好的栽培介質應具備下列特性:
保水力良好。
保肥力好。
排水性好。
通氣性好。
清潔無病蟲害。
價格便宜、易取得。

園藝栽培常用的栽培介質有
蛭石、真珠石、泥炭土、
水苔、蛇木屑、碳化稻殼、
發泡煉石、保綠人造土、砂等。

三、栽培容器

栽培容器是用來栽種植物之容器,植物栽培容器底部必須有排水口。
園藝上常用之栽培容器有
播種育苗盤、育苗穴盤、黑軟盆、育苗塑膠袋、素燒盆、塑膠盆、陶瓷盆、吊盆。

四、栽培機具

園藝栽培需要用到之農機具種類有很多,用途各不相同。
實際應用時應依需要加以選擇。
一般常用的農具有
鋤頭、移植鏝、圓鍬、剪定鋏、鐮刀、噴水壼、噴霧器。農機則有中耕機、割草機等。

五、栽培設施

栽種園藝作物,為使品質提高,需要用設施栽培。
園藝上常用的栽培設施有
溫室、網室、遮蔭棚、遮雨棚等。

溫室:
溫室是用玻璃或透光率很好的透明塑膠布蓋成之植物栽培室,冬天可保溫,但夏天溫室內溫度很高,需要用降溫設備,如水牆,來降溫,才能栽
種植物。

網室:
網室是用白色或綠色的細沙網蓋成之植物栽培室,可防止害蟲進入,以免危害植物。

遮蔭棚:
遮蔭棚是用黑色遮蔭網架設在頂部,可防止強烈陽光照射,一般用來栽培需光度較低之觀葉植物。

遮雨棚:
遮雨棚是頂部用透光率高之透明塑膠布蓋成的,可防雨。
一般用來栽培怕雨水為害之花卉及其它園藝作物,如滿天星等。

六、栽培環境

園藝植物栽培環境包括
(一)溫度 (二)日照
 (三)水分(四)土壤
 (五)空氣 (六)養分

1.每一種植物生長皆有其最適溫、最高溫、最低溫,植物種在最適溫下,生長最好。

2.光度、光質、光期會影響植物之生長及開花。
植物因需光度不同,分為陽性植物與陰性植物。
因光期不同分為長日性植物、中日性植物及短日性植物。

3.土壤水分及空氣濕度皆會影響植物之生長。

4.土壤是植物根部生長的地方,良好的土壤是指土質疏鬆、團粒構造,含有機質之土壤,土質不好可用不同方法改良。

5.空氣中之CO2為植物光合作用原料,O2供植物呼吸,對植物有益,但有害氣體及酸雨會影響植物生長。

6.植物生長所需要的元素有氮、磷、鉀、鈣、硫、鎂、鐵、硼、錳、銅、鋅、鉬、碳、氫、氧、及氯等16種,
其中氮、磷、鉀稱為肥料三要素。

七、繁殖

園藝植物繁殖的目的是為了增加個體數目及延續其後代。
通常繁殖方法有二型式,
一為有性繁殖,即以開花果實種子來繁殖。
另一為無性繁殖,即以植物的根、莖、葉等營養器官來繁殖,包括分株繁殖、壓條繁殖、扦插繁殖、嫁接繁殖、組織培養等。

有性繁殖

(一)優良種子應具備條件:

種子純正,具有該品種優良特性,且不夾雜雜草種子或砂石等夾雜物。
形狀飽滿,充分成熟及色澤鮮明。
大小相似,組織充實。
發芽率高且發芽均勻。

(二)種子發芽條件:

溫度適宜。
水分充足但不過多。
氧氣充足。
光線適宜。

好光性種子:
種子發芽時,需要光線。如金魚草、矮牽牛、四季海棠、爆竹紅、非洲鳳仙花、滿天星、瓜葉菊、荷包花等。

嫌光性種子 :
種子發芽時,不需光線,如金蓮花、飛燕草、雁來紅等。播種時必須覆土,或放置陰暗處,才能順利發芽。

(三)種子催芽

種子催芽之目的是為了提高種子發芽率,提早發芽及發芽整齊。

種子催芽方法有:

破傷種皮:
對於種皮堅硬的種子,將種皮刻傷,磨傷或切傷一部份,使空氣及水分進入,以利發芽。

浸水法:
種皮厚的種子將種子浸入溫水或冷水中6~12小時,使種皮變軟,浸水時間長短依種子而異。

藥劑處理:
用稀硫酸,稀鹽酸等藥劑處理種子,待種皮腐蝕後,沖水在播種。

層積處理:
將種子與濕潤砂層層相疊,在低溫5~10゚C下,使種皮柔軟並刺激胚發育。

低溫催芽:
需低溫才能發芽的種子,可將種子浸濕,密封在塑膠袋內,放入冰箱下層催芽,待種子發芽後再取出播種。

(四)播種

播種期:
園藝植物適宜播種期依植物種類而異。
喜歡低溫的植物宜在秋冬季播種。
喜歡高溫的植物宜在春夏季播種。

播種土調配:
播種用土以細團狀的土壤介質為佳。土壤要篩過,土質要清潔,不可混合肥料。
播種用土調配方法很多,例如可用砂質土壤50%┼蛭石30%┼真珠石20%或用砂土
50%┼泥炭土30%┼蛭石20%。

播種法:
撒播:將種子均勻撒佈於土壤上,再用土覆蓋。
條播:在畦上按照一定距離開淺溝,將種子平均播
入溝內,再覆土。
點播:在畦上,依一定距離挖淺穴,將種子1~3粒
播入穴內,再覆土。此法用於大粒種子或直
播法。
穴盤播種:先在穴盤內填入培養土,將種子播下後再
覆土。

(五)播種後管理

覆蓋、遮光、防雨:
播種後,用稻草或紗網覆蓋畦面,可保溫及保濕,有助發芽。
但應注意,發芽後,應除去覆蓋物,漸接受陽光。此外,亦應注意防雨,避免雨水沖擊幼
苗。

澆水 :
採用細孔噴水壺,盆底吸水法或多量少次澆水法澆水,以助發芽。

防止螞蟻、鳥類竊食。
防治病蟲害。
生育不良要施肥。
苗太密要間拔。
幼苗長到本葉5~8片時要定植。

幼苗長到本葉5~8片時要定植。

無性繁殖

無性繁殖是利用植物的根、莖、葉等營養器官來繁殖,使成為一個獨立新個體,所以又叫營養繁殖。

無性繁殖包括:
分株繁殖。
壓條繁殖。
扦插繁殖。
嫁接繁殖。
組織繁殖。

(一)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是無性繁殖中,成功率最高的繁殖方法,它是將已具備根、莖、葉或芽、根的個體,自母株分離,養成獨立新株。
一般多用於宿根草花、球根花卉、觀葉植物、蘭花類、竹類及部分木本植物。
此外,植物在換盆、移植時,亦常同時分株。

(二)壓條繁殖

壓條法就是將植物的枝條割傷或環狀剝皮,壓入土中,或用充分濕度的土壤或水苔包覆割傷部位,使其發根成為新株的繁殖法。
壓條繁殖之新株與母本遺傳性質完全相同,成活率較扦插高,其新株亦比扦插苗大,常用於扦插不易成活的植物,但缺點是手續較扦插麻煩,且繁殖量較小。
目前一些木本植物如
垂葉榕、玉蘭花、桂花、玫瑰、印度橡膠樹、樹蘭、九重葛、炮仗花等,多用此法繁殖。

壓條法依方法不同分為三種:偃枝壓修法、堆土壓條法、高壓法(又名空中壓條法),其中以高壓法應用最廣。

偃枝壓條法:
選取當年或去年生枝條,將其壓入土中,使其壓入土中之部分長根,地上長芽,再切離母體,成為一株獨立植株。
此法適用於枝條柔軟植物,如軟枝黃蟬、珊瑚藤、茉莉花、地錦。

堆土壓條法:
將母株自根冠處切斷,使其萌芽,再堆土於根際,促其生根,再切離母株。
此法多用於桂花、六月雪、杜鵑。

高壓法:
高壓法又稱空中壓條法,選取高處生長,直立性發育良好枝條,作環狀剝皮或刻傷,再用水苔及塑膠布包裡,待生根後,剪下種植,此法適用枝條
位置高而堅硬不易彎入土中的植物,如玫瑰、垂葉榕、玉蘭花、九重葛、印度橡膠樹、荔枝、枇杷、艷紫荊等。

(三)扦插

扦插法是將植物的根、莖、葉等部分剪下,作為插穗,將其插入土,砂或其它發根介質,使它生根長芽,成為新株。

扦插時間:
落葉樹以早春萌芽前1~2星期為宜。常綠樹以早春或晚秋扦插為宜。若有噴霧溫室、蔭棚等良好設施,一年四季皆可扦插。

扦插介質:
適宜扦插之介質須排水、通氣良好、清潔無菌、不含養分。一般常用的有砂、蛭石、真珠石等。

扦插方法:

枝插法:
用莖的一段扦插,有硬材插及軟材插二種。
硬材插是取用木本植物一年生充實健康已木質化的枝條,剪成長10~15公分,帶2~4節作插穗,行扦插。
軟材插是取用草本植物的頂芽或腋芽,或木本植物當年生,尚未木質化的帶葉綠枝作插穗行扦插。

葉插法:
以植物的葉片作插穗行扦插。葉插法葉片的處理情形有三種:

將葉片切割成帶有葉脈的小片,插入插床:如蝦蟆海棠、虎尾蘭。
將葉片全片平舖插床:如落地生根、蝦蟆海棠。
將葉柄插入插床中:如非洲堇、大岩桐、椒草。

根插法:
用根部作插穗行扦插。
只適用於能由根部再生新芽的植物。如使君子、六月雪、大鄧伯花、龍吐珠、李。

扦插後管理:
遮蔭:避免陽光直曬。
噴霧或澆水:提高濕度。
溫度要適當:以20~25℃為宜。
根群已長旺盛時要移植:一般草花扦插約1~2週能
長根,木本軟材插約3~4週,硬材插約1個月以上可長根,待根群發育旺盛時應即移植定植。

(四)嫁接

嫁接又稱接木、接枝,是將二種不同的植物接合在一起,使成為一株的繁殖法。嫁接上面所用的枝或芽稱為「接穗」或「接芽」,將來形成地上部。下面所用的根與莖稱為「砧木」,將來形成地下部,嫁接繁殖的苗木稱為「嫁接苗」。

嫁接法分為枝接、芽接、根接。

(五)組織培養

組織培養又稱為微體培養,是切取植物
新梢頂端分生組織0.1mm長度之微體,一般為無病毒之部位,將此繁殖體在無菌狀態之人工培養基試管內行細胞、組織或器官之培養生長。
培養基配方由無機鹽類(如MS配方)、糖類、維生素、胺基酸及生長調節劑等配合而成。

組織培養技術不但能大量增殖園藝植物數目,對於無病毒植物之獲得、隔離及保存,甚至種源材料貯存等都具有重要貢獻。

--------------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精選文章

最新文章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隨機推薦文章

焦點文章

老長壽需要的5個微條件,第一條就顛覆傳統觀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