翹二郎腿、喜吃燙食等20項錯誤的生活習慣非改不可。
前三軍總醫院院長宋丕錕表示,高齡98的日本健檢界國寶─日野原重明在日本大力倡導「慢性病即生活習慣病」,因為他從行醫超過一甲子的經驗中看到,有太多的慢性病、文明病、老人病等,都是由日常飲食、生活習慣衍生而來。
宋丕錕說,經過10多年的努力,日野原重明終於讓慢性病、文明病、老人病正式在日本被更名為「生活習慣病」。日野原強調,若能改掉錯誤的生活習慣,以良好的習慣取而代之,就可以避免慢性病上身。而日野原重明95歲時還登上萬里長城。
宋丕錕進一步表示,造成人類死亡的因素,醫療佔10%、環境和遺傳各佔20%,剩餘的50%是生活習慣,而且這部分所佔的比例愈來愈重。也就是說,人要為自己的死亡負一半的責任。
高齡81歲的宋丕錕說,許多人都以為年紀大就會生病,老年人生了老人病還生得理直氣壯;其實,人從年輕時到年老經過好幾個10年,如果一直維持好的生活習慣,不只是「不生病、少生病」,還可以「活得久、活得好 、老得慢」。
美兆健康管理機構因而提出了
前三軍總醫院院長宋丕錕表示,高齡98的日本健檢界國寶─日野原重明在日本大力倡導「慢性病即生活習慣病」,因為他從行醫超過一甲子的經驗中看到,有太多的慢性病、文明病、老人病等,都是由日常飲食、生活習慣衍生而來。
宋丕錕說,經過10多年的努力,日野原重明終於讓慢性病、文明病、老人病正式在日本被更名為「生活習慣病」。日野原強調,若能改掉錯誤的生活習慣,以良好的習慣取而代之,就可以避免慢性病上身。而日野原重明95歲時還登上萬里長城。
宋丕錕進一步表示,造成人類死亡的因素,醫療佔10%、環境和遺傳各佔20%,剩餘的50%是生活習慣,而且這部分所佔的比例愈來愈重。也就是說,人要為自己的死亡負一半的責任。
高齡81歲的宋丕錕說,許多人都以為年紀大就會生病,老年人生了老人病還生得理直氣壯;其實,人從年輕時到年老經過好幾個10年,如果一直維持好的生活習慣,不只是「不生病、少生病」,還可以「活得久、活得好 、老得慢」。
美兆健康管理機構因而提出了
「20項非改不可的錯誤生活習慣」,
除了一般所知的抽菸、喝酒、吃檳榔、不吃早餐外,
還包括:喜吃燙食、水分攝取不足、沈迷電腦遊戲、
睡眠不足4小時或超過9小時、如廁閱讀書報、
翹二郎腿、彎腰搬重物、穿高跟鞋久站等。
另外,太燙的食物會損傷黏膜,造成急生食道炎與胃炎;
睡懶覺會使大腦皮質抑制時間過長,理解力和記憶力容易衰退,免疫力也容易下降;
如廁看書報容易使上廁所時間拉長,導致直腸靜脈曲張瘀血,而引發痔瘡;
翹二郎腿會讓腿部血流不順,造成靜脈血栓、脊椎側彎和椎間盤突出等現象。
「生活習慣病」是日系的用法,英文叫Lifestyle Disease,在台灣,我們常用慢性病來稱呼它們。生活習慣病以往叫「成人病」,通常要等到上了年紀才容易發病。不過現在罹患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血脂異常、高血壓的人,越來越普遍也越來越年輕,所以才改了名稱,希望能提醒大家多多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
不過也不需要太過擔心,預防的觀念先學起來,可防可控自己都能掌握。比方說脂肪肝是所有肝病的前期,可逆,及時面對,就不怕後頭肝硬化、肝癌。而沉迷,是所有上癮症的前期,無需用藥就能治癒,在沉迷的階段,趕緊找出其他比較安全的紓壓方式,就能避免上癮後大腦被綁架。
預防代謝症候群,這5件事不要做:
至於心血管疾病的前期,則是「代謝症候群」。扭轉健康、改良命運,我們不要把自己養成肥滋滋的一隻北平烤鴨,而是要當一隻「春江水暖鴨先知」的先知鴨,在「前期」的時候及時收手。這樣,後頭就能省下一大堆麻煩事和金錢的虛擲。
1.飲食失衡專吃些沒營養的。
2.一直抱著壓力不放。
3.酗酒愛喝喝不停。
4.愛抱怨、愛計較。
5.久坐又不去運動。
預防代謝症候群,請你跟我一起這樣做:
1.用品酒的方式享受酒為健康帶來的益處。
2.以多樣化植物性食材為主的飲食法。
3.有運動、有休息,勞逸均衡。
4.挑戰過後,把壓力釋放掉。
5.珍愛自己、利他愛人。
相關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