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不夠用2》放映邁入第30個月 // 黃炳熙一生為電影 | 🍄樂愛生活手札

手機網頁選單

願 疫情遠離世界每一個人
你我心中有愛 生活就更心安

2011/12/21

《錢不夠用2》放映邁入第30個月 // 黃炳熙一生為電影

👀 關注 20/03_ 字放大

黃炳熙一生為電影文 然靈 攝影 羅友辰

--原文:
-----------------------------------------------------------------

認同本文請按一下讚啦...(按讚時可留言)

 黃炳熙1
 黃炳熙成立了臺灣第一座民間電影博物館,投入心力蒐集、整理黑白電影、海報和古董放映機等珍貴文物。

隨著電影事業的發展腳步,
風光一時的老戲院紛紛吹熄燈號,
卻澆不熄黃炳熙對電影的熱愛,
他逆勢操作,開創影城、
電影文化傳播、電影博物館……
就為發現更多的電影同好、找回流失的影迷,
重現臺灣電影的黃金歲月。
午後來到大誠街與公園路口、位於中華路夜市的萬代福影城(Wonderful Cinemas),喧囂的夜色尚未「開麥啦!」但自民國70年起,時光膠卷中千百樣的人生姿態,卻已在這裡上演不息!
從地下室停車場至3樓放映廳,牆面和樓梯間貼滿了電影海報,昔日的國片風華和經典洋片一幕幕迴旋而上。低調隱身在戲院停車場角落的放映室,珍藏著許多珍貴老片,儼然是一座秘密寶庫;一上3樓,休而不退的舊式電影放映機,彷彿還運轉著,而懷舊的影像便順著強烈光束投射腦海。
臺中的電影院極盛期有20多家,隨著電影事業的發展,電影院也一家家走入歷史,如今臺中市電影院已不到10家,而萬代福影城則是少數企圖朝結合電影業與文化事業經營的戲院之一。萬代福影城董事長黃炳熙說:「現今雖然影片下載盛行,光碟出租也打擊二輪電影市場,但電影院氣氛是永遠無法被取代的。」因著對電影的愛好與執著,讓他將一生的黃金歲月,奉獻給電影。
熱情滿滿 澆不熄電影夢
民國41年生的黃炳熙,出身雲林西螺鎮,小時候家境貧窮卻愛看電影,因為叔叔是放映師,所以他常在電影散場前半小時溜進戲院看戲尾,當時風行的日本片《摩斯拉》、《蠶變》種下他對電影世界的奇幻想像。17歲時黃炳熙上臺北到工廠當鈑金學徒,在偶然的機會下如願到西門町的華豐影業公司擔任排片助理,學習了送片、排片、選片等等的電影經驗,也正式踏入電影圈。

 黃炳熙2
 黃炳熙意識到電影院不只是放映電影的場所,更肩負電影文化傳承的重責大任。

黃炳熙退伍後在毛織線工廠工作了一年多,卻念念不忘電影,民國64年他成立了影業公司,替高雄戲院排《國王與我》、《007》等名片,以敏銳的選片力讓面臨關門大吉的高雄戲院起死回生。不久黃炳熙集資與友人在臺北經營白雪戲院,靠著經驗與獨到精準的選片,白雪戲院成為西門町知名的二輪電影院,在臺北掀起熱潮。
但一場意外火災,從1樓小吃店失火而煙灰竄至9樓,把戲院燻成面目全非,如要復業需有一筆很大的經費,黃炳熙只好忍痛脫手;但他以一票兩片和多廳經營的搶市經驗,陸續經營全臺各地的二輪戲院,包括臺北僑興、國泰、圓環、新店國賓、板橋馨華、土城金城、鶯歌金金、臺中中森、豐中、樂舞臺、新竹竹蓮、虎尾白宮、高雄國際、國光、國泰、屏東國寶等多家戲院,40年來,從北到南,經營了超過30家二輪戲院, 「電影院風光時,每個星期天成功嶺放假的大專兵,一早就到戲院排隊,連站票都搶著買。」黃炳熙回憶起放映廳連地板都站滿觀眾的日子。時光長河也倒回臺灣5、60年代,電影院從無聲到有聲,黑白到彩色,他的生命歷程也見證了國片興衰。然而敵不過時代的迅速變遷,複合式影城、都市更新計畫以及網路科技,讓戲院紛紛吹起熄燈號,但這卻澆不熄黃炳熙對電影的熱愛,他於民國85年買下已停業的萬代福戲院,作為劃時代的電影開場。
電影文化結合 老戲院重生
民國70年開始營業的萬代福影城,初期以放映好萊塢當紅的首映大片為主;民國 77 年第一家外資影城-華納威秀進駐臺灣,隨著外資電影院與百貨公司結合,使得本土戲院票房受到衝擊,再加上中區商圈沒落,繁華褪盡的萬代福不得不於民國84年宣告停業。隔年,黃炳熙租下萬代福,以Wonderful重新出發,轉型為二輪電影院,避開了首輪電影的削價戰,讓萬代福起死回生。未料民國88年成功嶺大專生走入歷史,看電影的人潮驟減,兼以921大地震的重創和民國92年SARS肆虐,再度讓萬代福處於關門邊緣。
黃炳熙捨不得苦心經營多年的戲院就此結束,於是咬牙貸款砸下3,000萬元,在同行都不看好的情況下逆向操作,大幅調整營運方針。民國94年初,萬代福重新開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原本5個廳都放映二輪片的萬代福,特別拉出1個廳加入首映行列,成為臺中市唯一兼營首映及二輪的電影院,企圖將人潮帶回重生的電影院。


 黃炳熙3
 黃炳熙以「撿寶」心態,保存上萬捲的黑白、彩色電影膠捲,還有臺灣早期的電影海報。

黃炳熙也努力把萬代福經營成電影文化的傳播地,因此首映片不以營利為唯一考量,小眾藝術片、好萊塢八大影業以外的獨立製片電影,或是有公益展演性質的紀錄片,都可以在萬代福看到。例如至今仍然在放映的新加坡影片《錢不夠用2》,從98年5月20日開始已連演30個月,創下最久的電影檔期,連本片導演梁智強都跨海來一探究竟並致謝。至於何時下片呢?黃炳熙說要放到沒人看為止。因為這部描述三代親子的電影有如臺灣新聞事件的翻版,母親含莘茹苦養了3個孩子,但孩子長大後,卻為了養母親推來推去,連母親的住院費用,都因「錢不夠用」而吵翻天。《錢不夠用2》不但具教育意義,也提醒我們錢不是最重要的事。
《錢不夠用2》放映邁入第30個月,黃炳熙沒打算喊停,他開放團體包場,看完後自由樂捐,包場費用捐出去。至於一般觀眾,可憑10張未開獎的統一發票免費進場,發票蒐集後捐給瑪利亞社會福利基金會、家扶中心、創世基金會等。再如澎恰恰執導的第一部電影《帶一片風景走》,電影內容改編自臺灣真人實事的故事《百萬步的愛》一書,記錄一個男人在妻子罹患小腦萎縮症多年後,仍不離不棄,並實踐年輕時的承諾,推著輪椅上的妻子進行環島旅行。電影也發起了愛心募款活動,所得均捐給社團法人中華小腦萎縮症病友協會。
除了公益電影,還有人文電影《裝扮遊戲》、《戀愛夢遊中》、《藍蝶飛舞》、《第一名的煩惱》等,都是獨家首輪。萬代福也和臺北光點電影院合作,陸續推出了德國電影大師荷索的主題影展、動畫影展、李行影展、葛香亭影展等,為臺中人打開另一扇藝術之窗。
電影博物館 散播傳承種子

 黃炳熙4
 萬代福影城不但讓電影更容易親近,同時也是保存珍貴的臺灣電影史的歷史空間。

放映冷門的藝術電影,會不會擔心票房?黃炳熙說:「除了找回看電影的人口,最重要的是散播種子。」為了鼓勵觀眾走進戲院,萬代福推出套票兩張百元有找,不僅可以同時欣賞兩部二輪片,一次看不完,還可以留著改天看。在臺灣電影業景氣一片低迷時,黃炳熙還積極與大專院校及民間機構合作,舉辦各種電影活動與研討會,挖掘出更多對電影有興趣的種子。而他也與臺中市政府社會局合作,在重陽節舉辦65歲以上的老人到萬代福看早場的電影一律免費,很多老人家一大早就由家人陪同,甚至是三、兩個好友一同前來,重溫看電影的感覺。
為了不讓老戲院如風中殘燭般走入歷史,黃炳熙於民國93年起開始籌設電影圖書館,成立了臺灣第一座民間電影博物館,投入心力蒐集、整理黑白電影、海報和古董放映機等珍貴文物。在萬代福,不僅可看到現代影城通用的35釐米放映機,還有早期的16釐米放映機、8釐米迷你放映機等,而且開放導覽解說,讓遊客不只可以看電影,還能了解如何放電影。
「在家中看電影沒有電影院那種臨場感!在螢光幕上品味不到電影之美,在電影院那麼多人大家齊聚一起歡笑,那是金錢買不到的。」黃炳熙說。萬代福影城不但讓電影更容易親近,同時也是保存珍貴的臺灣電影史的歷史空間。黃炳熙一生投入電影,但礙於經費和人力,他只能替珍貴的文物「找個家」,他更希望透過電影的推展與渲染力,讓文化傳承更具意義,再現臺中電影的黃金歲月!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本文分類: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精選文章

最新文章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隨機推薦文章

焦點文章

老長壽需要的5個微條件,第一條就顛覆傳統觀念了!

W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