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慾望 ]意識的妥協與抑制 / 本我、自我、超我的關係結構理論白話解析 | 🍄樂愛生活手札
願 疫情遠離世界每一個人
你我心中有愛 生活就更心安

2017/03/24

[ 慾望 ]意識的妥協與抑制 / 本我、自我、超我的關係結構理論白話解析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



人類修正行為(修行)心理學觀念要正確了解,我們修行的心理就會比較健康,自己就可以知道心內在發生了什麼事,許多人如果對這個觀念沒有認識,就會阻礙到我們自己生活修行的一個進程。


在心理學的潛意識的自我覺知裡面

有三個部分:本我、自我與超我

是由精神分析學家佛洛伊德之結構理論所提出,精神的三大部分。

1923年,佛洛伊德提出相關概念,用以解釋意識潛意識的形成和相互關係。


基本白話簡介

「本我」(完全潛意識)代表慾望,受意識遏抑;
內心最底層的部分,我們稱之為本我,意思就是原始的,原始的慾望、原始的我,包括本能性的內驅力和被壓抑的傾向,其中各種本能衝動,只受「快樂原則」的支配,盲目追求滿足。


「自我」(大部分有意識)負責處理現實世界的事情;
自我是內心執行思考、判斷的部分,代表理性和機智,尊循現實原則和邏輯、常識來行事,符合社會需要,具有防衛和中介職能,在現實環境約束下的自我機能是保護自己不受傷害


「超我」(部分有意識,自我中分化而來,部分是無意識的)  是良知或內在的道德判斷;
超我的意思就是善良的社會規範,舉凡道德,法律,團體社會的潛規則,或者人際運作的一些規則觀感等等,統稱為超我



本我與自我的關係可以比喻為騎在馬上面的騎士;馬的原始粗暴力量必須由騎士來引導、制止和約束。



《西遊記》中三種人格特質的關係類比

本我 中的特質追求精神與物質的一切滿足,信奉快樂原則,可用見到美女就移不開眼,見美食就走不動路的八戒來比喻。

自我 處於調和的關鍵位置上,既要有道德原則,有時卻也難免失於理智,可用《西遊記》中既保護信奉師長又偶爾失控的悟空來比喻。

超我 是道德的至高點,即使有慾望也是全力壓制,可用《西遊記》中遵循教義理智刻板的唐僧來比喻。

這就是本我,自我,超我的大致關係




心理學的觀點

(慾望)本我(或稱伊底,英文:id)是在無意識形態下的思想,(拉丁字為「id」,原德文字則為「Es」)
代表思緒的原始程序——人最為原始的、屬滿足本能衝動的欲望,如飢餓生氣性慾等;
此字為佛洛伊德根據喬治·果代克(Georg Groddeck)的作品所建。

意涵:僅注意人類生物需要的滿足,透過社會化的過程,把人類的「本我」加以限制馴服。

本我(id):對應於稍早潛意識的概念,本我是本能和慾力的儲蓄池,他與滿足身體直接需求有關,努力於立刻得到滿足,而不能接受延宕或為任何理由
它驅使我們當我們想要甚麼東西就要立刻去要取,不管他人的需要。
它依照佛洛伊德Freud所說的享樂原則(pleasure principle )來運作。

在我們嬰孩的時期,我們的自我感是這整個宇宙就是我為中心,我所有的要求,這個宇宙都要滿足我,我是重要的,如果沒有滿足我就崩潰,我就哭泣,然後呢?
例如我肚子餓,我就大聲哭泣,媽媽就會把奶送上滿足我。

長不大的人 心裡只有自己

如果成長時期心理教育發展不完整,在自我心裡的內在會認為我就是世界,或是這個世界是要來服務我的,我只要做出求救信號,就自動要有滿足出現,這叫做原始自戀。
所以呢,在嬰兒的狀態裡面,他是不知道有別人的,沒有別人或自己這個概念,他只是完全純粹的慾望,他要被滿足,他有一種全能感


(妥協)自我(ego)心理學上的自我這個概念是許多心理學學派所建構的關鍵概念,雖然各派的用法不儘相同,但大致上共通是指個人有意識的部分

自我是人格的心理組成部分

這裡,現實原則(reality principle)暫時中止了快樂原則
由此,個體學會區分心靈中的思想與圍繞著個體的外在世界的思想
自我在自身和其環境中進行調節。
佛洛伊德認為自我是人格的執行者
另一易混淆的概念是自性(self),則包括無意識。
心理學上關於自我的研究的方法上十分複雜,並常牽涉到哲學中的形上學。

意涵:個人自己的生物慾望和社會規範之間相互協調折衷妥協改變,所表現出來的「自我」。

自我(ego):自我擁有對現實的知覺,他有一種能力以實際的態度去接收和處理外在環境,並且依照現實原則(reality principle)運作。
自我非防止本我得到滿足,而是依照現實環境考量延緩、延宕或是改變本我的方向以符合現實的要求。
佛洛伊德Freud將本我與自我的關係比喻為騎在馬上面的騎士;馬的原始粗暴力量必須由騎士來引導、制止和約束。


(抑制)超我(super-ego)是人格結構中的管制者,由道德原則支配,屬於人格結構中的道德部份。
在佛洛伊德的學說中,超我是父親形象與文化規範的符號內化,由於對客體的衝突,超我傾向於站在「本我」的原始渴望的反對立場,而對「自我」帶有侵略性

超我以道德心的形式運作,維持個體的道德感、迴避禁忌。
超我的形成發生在戀母情結的崩解時期,是一種對父親形象的內化認同,由於小男孩無法成功地維持母親成為其愛戀的客體,對父親可能對其的閹割報復或懲罰產生閹割情結(castration anxiety),進而轉為認同父親。

意涵:因應社會文化的行為規範和他人道德期待,形成「超我」的動力。

超我(superego):人格中道德的一面,通常在5到6歲時習得,是父母與社會的價值和標準之內化。
超我的功能不在於延宕本我的尋求享樂需求,而是去抑制他,以追求道德完美。

超我主要的建構者就是我們的父母、長輩、師長,他們會告訴我在這個社會上,應該遵守什麼樣的規則,這個社會並不是以自己為中心打轉的,如果一個人超我是非常薄弱的時候,這個人很容易犯罪,因為他不知道在社會團體應該要怎麼做,他認為這個世界都會是順著他的,容易遭受挫折怨天尤人,譬如說:像韓國韓航的千金大小姐,在飛機上飲食服務,只因服務員沒有把堅果打開放在盤子上,就直接端出來送給她,她就馬上要把座艙長和服務員趕下飛機,而且飛機已經準備起飛還要掉頭,他就是要其他人馬上滿足他的慾望,不能的話這些人就不能存在。連結:韓航堅果門事件

這個就是完全的一個,原始自戀本我的一個狀態,也就是說,沒有滿足他,他就崩潰,他哭鬧,他就憤怒,然後他就要馬上立即的被滿足,超我很虛弱,沒有被好好地建構出來的話,這個人就會這個樣子,自私自利,自我中心到了極點的一個狀態

如果超我非常的強,然後本我很小很小呢?你就會活的非常非常壓抑,就像日本人,他們的超我都超級巨大,他們非常在乎別人的看法,他很怕別人的眼光,一言一行,然後呢?自己縮得非常非常小,自己的慾望完全要被壓到最底,這個其實是一個滿嚴重的狀態。

大多數靈修宗教方面都有提及超我這方面的事情
基督教:聖靈=超我
佛教:菩提心=超我

自我長期被壓抑住,心態會扭曲,心中會留著恨意或者憤怒,因為自我沒有得到伸展,你的內在其實是崩潰的,是憤怒的,可是呢,因為你的超我太大了,它把它壓住了,就容易發生什麼?,可能發生很多精神疾病,所謂的變態的行為

所以說非理性的 本我 或許在於提供了許多內心感受,使得人不是純理性 超我 的存在,人生變得豐富多彩,感情幸福由此而來,意志更是人的精神核心主體,個性更是人的重要區別特徵。
但也因為 本我 非理性,人有了太多的災難,情緒化野心慾望衝動等。
人的一生總是在這 本我 超我 兩者之間徘徊,對任何正常人而言,它們都不可缺失。
但若對前者失去控制,將是整個人生的災難,須用理性疏導非理性,用理性連接並隔離非理性的存在,既為一體又保持純潔。



第四人格

(靈性)真我(self)
榮格最早提出的概念,是超乎個人的我,也稱為大我,在古印度稱為阿特曼(Atman)在佛教中也稱之為自性
佛教觀點:真我即是如來藏、佛性
色身是假我,因它是幻相(實證即知),色身背後的無相真如(亦稱靈覺)才是真有,真我。但此真我非純個體小我,而是萬千同體一切即一的大我。

我們內在的靈魂,才是我們永遠的真我。
真我是人的內在屬於存在本質的一部份,是能感受到萬物一體。
所以真我存在的目的不只是為了個體的生存,還為了整體人類的發展。

真我,帶有一份獨特的天份與使命,以真我為動力活出的人生,通常就活出了內在最深的潛能,以及這份獨特的天份,並自然地將此份天賦,貢獻給世界。

古印度文化對這方面的認識在全世界是最豐富、最深刻的


參考來源1原文網站:
參考來源2原文網站:
參考來源3網站瀏覽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精選文章

最新文章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隨機推薦文章

焦點文章

老長壽需要的5個微條件,第一條就顛覆傳統觀念了!

WFU